伊萊休·卡茨

伊萊休·卡茨

伊萊休·卡茨(Elihu Katz)生於1926年,美籍以色列社會學家。

基本介紹


卡茨
卡茨
作為一名社會學家,他一生卻致力於傳播學的研究,並為傳播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其半個多世紀的學術生涯中,卡茨先後任職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南加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以及以色列希伯萊大學耶路撒冷大學,並與不同學科——包括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政治學和傳播學——的眾多學者合作。他的研究曾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以色列國家藝術發展委員會的資助。自1992年起,他受聘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校董講座教授,同時兼任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學社會學和傳播學教授及應用社會研究所所長(現已從該大學退休),目前任教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安納博格傳播學院(the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Upenn, USA) 。

學術活動


卡茨是參與早期哥倫比亞傳播研究而至今仍活躍於學術第一線的唯一學者,作為傳播學奠基人之一的保羅·拉扎斯菲爾德(Paul F.Lazarsfeld,1901-1976)的同事。他的學術活動跨越多個社會科學領域,整合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取向,縱貫微觀(如個人態度和選擇的形成)和宏觀(如文化的變遷)的分析層次,他的活動領域包括歐、亞、美三大洲的眾多國家。他的學術成就不僅凸顯了傳播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的特徵,而且反映了傳播學研究應有的全球視野。基於他的學術成就,卡茨曾獲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加拿大麥克魯漢獎、德國博達(Burda)媒介研究獎,根特蒙特利爾巴黎海法等大學的榮譽學位,並被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卡茨的學術活動跨越多個社會科學領域,整合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取向,他的活動領域包括亞、歐、美三大洲的眾多國家。他的學術成就凸顯了傳播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的特點,也反映了傳播學研究應有的全球視野。
1955年,他與導師保羅·拉扎斯費爾德合著了《人際間的影響》(Personal Influence,1955)。這是凱茨的第一本學術著作,現已成為傳播研究的經典之一。沿著該著作所呈現的路線,他繼續探討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之間在不同領域的互動,包括早期典著名社會學家詹姆士·柯爾曼(James Coleman)等合作,探討創新的擴散,以及最近以法國社會心理學家伽畢瑞爾·塔德(Gabriel Tarde)關於媒介、交談、輿論和行動之間關係的理論探討公共領域的構成。他的學術研究還拓展到其他領域。
在1960和1970年代,他接受以色列政府邀請,在以色列從事引入電視廣播的規劃和研究,並在此後受英國曼賈斯特大學邀請,展開第三世界國家引入廣播和BBC廣播接收與效果的研究。與此同時,他還探討了從傳播效果到傳媒使用的理論轉向。其後,他的研究更深入到文化和社會的變遷、媒介事件與文化構成和再現之間的關係、媒介文本的跨文化解讀,以及傳播學的基礎建設等領域。
卡茨的跨學科研究策略,對傳播學領域的一系列相關連的不足進行了研究。例如,個人、群體和媒介機構之間的關係,媒介效果和媒介帝國主義等等。他綜合了多種研究策略,在不同的學科領域裡研究了媒介過程,他和其他學者用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策略來研究受眾,在《人際間的影響》一書中,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社會關係測量學的策略體現尤甚。
卡茨對傳播學和人文學的關係也表現出極大地興趣,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意義的輸出》一書,在該書中,卡茨與其合作者採用傳播學和語義學相結合的研究策略,表明傳播學中的所謂行政學派和批判學派是有結合的可能的。但是對卡茨其人,我們國內的研究還不是很充分,甚至可以說很匱乏。
卡茨對於傳播學研究的主要貢獻,即,他的主要傳播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人際關係思想;第二,意見領袖的觀點;第三,對受眾的研究。

主要著作


《大眾傳播的使用》(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74)
《休閑的世俗化》(The Secularization of Leisure,,1976)
《大眾傳媒與社會變遷》(Mass Media and Social Change, 1980)
《媒介事件》(Media Event,1992)
《意義的輸出》(The Export of Meaning,1990)
《媒介研究的莫基文獻》(Canonic Texts in Media Research)等。

主要研究


伊萊休·卡茨(E·Katz)在1977年首次對過去42年的傳播效果研究進行觀照掃描、歸納比較,認為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和三種理論:
(1)曇花一現期(1935一1955)媒介映像是“媒介萬能”,但具體研究很快鑽進死胡同,走向沒落。
(2)苦悶焦慮期(1956一1960),此時的媒介映像是“效果有限”,人們失望地發現傳播媒介極難改變一般人的態度或行為,普遍陷入苦悶焦慮的精神狀態,思考媒介是否值得研究和本身要不要另謀職業。
(3)鳳凰涅槃期(1960一1977),此時的媒介映像是“效果相當強”,人們看到傳播媒介在反越戰、婦女解放運動、青年暴動、水門事件等一系列社會動蕩中的突出作用,加之麥克魯漢在其著作中對傳播科技作用的鼓吹,學者們重新恢複信心,展開更大範圍的研究。
使用滿足理論
卡茨從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在關注受眾對於傳媒“使用與滿足”的問題,先後發表了《論為“逃避”而使用大眾媒介:一個概念的澄清》(1962年)、《個人對大眾傳播的使用》(1974年)等論文,並與J·G·布魯姆勒主編了《大眾傳播的使用》(1974年)一書。其中E·卡茨在其著作《個人對大眾傳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該理論,他將媒介接觸行為概括為一個“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觸--需求滿足”的因果連鎖過程,提出了“使用與滿足”過程的基本模式。
1974年,卡茨、布拉姆勒、格里維奇的經典論文《個人對大眾傳播的使用》總結了當時使用與滿足領域所做的研究,他們認為使用與滿足研究指的是:“(1)需求的社會和心理起源;(2)人們的需要;(3)需求產生的期望;(4)期望指向的大眾傳播媒介或其他來源:(5)這些來源引向對不同形式媒介的接觸(或參與其他活動);(6)由接觸造成需要的滿足;(7)與滿足同時產生的其他後果,也許大多是無意獲得的結果。”
同時他總結出了使用滿足理論的基本模式:
(1)人們接觸使用傳媒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種需求和社會因素、個人的心理因素有關。
(2)人們接觸和使用傳媒的兩個條件:a 接觸媒介的可能性;b 媒介印象即受眾對媒介滿足需求的評價,是在過去媒介接觸使用的經驗基礎上形成的。
(3)受眾選擇特定的媒介和內容開始使用。
(4)接觸使用后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滿足需求,一種是未滿足。
(5)無論滿足與否,都將影響到以後的媒介選擇使用行為,人們根據滿足結果來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變著對媒介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