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西
上海的地理概念
浦西(Puxi),上海的一個地理概念,它是上海的最核心部分,一般是指傳統意義上的上海中心城區(共8個區,不包括浦東城區)。按照廣義來說黃浦江以西即為浦西,而實際上通常為黃浦江以西的市區,不包含嘉定、寶山等郊區,近年來“浦西”擴展到外環線以內黃浦江以西地域。
上海市最早的市區是在原南市區(現被併入黃浦區)部分,上海市民俗稱“老城廂”。這個範圍為今天中華路人民路的區域裡面,即上海縣城。城牆於1912年,由滬軍都督府及上海鄉紳進行籌款拆除,並填護城河,築成中華路以及民國路(1949年以後改稱人民路)。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以後,上海作為五口通商之一正式開埠。1843年,英國駐滬總領事巴富爾與時任上海道台宮慕久在上海縣城簽訂《上海租界章程》,在蘇州河以南、洋涇浜以北、李家莊以東建立租界,法國也在洋涇浜以南劃定法租界。
由於作為租界時期的城市中心,租界當局在浦西投入較多資金用於市政工程的建設。包括1908年建成至今仍在使用的外白渡橋。浦西逐漸成為上海以及全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國民政府時期,浦西聚集了四行兩局一庫、最大的證券交易所、數家外資銀行駐華總部。
民國時“大上海計劃”拉開了上海城建規劃史上的新篇章,開發江灣五角場新市區,江灣五角場地處吳淞和上海之間,又東可達擬新建的“東方大港”,各種市政規劃設施齊全,東從今楊浦區一直建設西至今虹口區、閘北區,在上述地區至今留下了大量遺跡,比如各類石庫門裡弄、五角場街道布局形態、江灣體育中心(原上海體育運動中心)等。"大上海計劃"結束於日寇入侵,許多市政設施毀於日本帝國主義的炮火之下。同時,因為戰火的波及,上海的華界閘北、南市等地區湧入了大量蘇北難民,變成了貧民窟、城中村。相反,租界地區因為屬於英美等國管轄,日軍無法入侵,得以在浩劫中倖存。
由於戰爭的影響,導致租界人口激增。1943年,隨著租界的結束,浦西的範圍不僅僅局限於租界。到1949年時,浦西成為全國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居住著將近520多萬的人口。
由於西方殖民文化的長期影響,以及抗日戰爭起的關鍵因素。浦西逐漸分化為兩極,在上海話中稱為“上只角”和“下只角”。上只角基本上是租界地區,即今黃浦、靜安、盧灣以及虹口、徐匯部分地區。下只角多為閘北、普陀的棚戶區。
1956年以後,大陸實行計劃經濟,上海成為最大的製造業基地,但隨著戶籍制度的實行,上海的人口趨於穩定增長。尤其在計劃生育實行以前,上海人口增加幅度較大。但是在1980年代末之前,上海公共工程因為計劃經濟的部分原因導致城市公共設施老化,較多的仍是沿用數十年前租界當局的公共設施。
1990年代以後,浦西開始大規模的舊區改造,大量的棚戶區被拆除,興建了許多高檔住宅與商業設施,基礎設施建設大為優化,城市面貌發生極大變化,如今的浦西已經成為亞洲地區最繁華最時尚的地區之一。
浦西擁有上海最發達的公共交通網路。擁有高架路、公交、地鐵、高架軌交、輪渡等立體化的網路。
目前運營的公交線路有上千條。軌道交通正在建設以及建成的共有10多條線路。城市中心擁有成都路高架以及延安路高架。市區周邊擁有三道環線高架路,即內環、中環、外環。
浦西在1980年代,大部分住宅為石庫門、新式里弄以及花園洋房。90年代初上海大規模的市政工程開工、以及舊區改造的進行,大批石庫門被拆除。在普陀、閘北內環、虹口提籃橋、楊浦大橋下東側仍存在大量棚戶區與舊式里弄。
(3)四川北路地區,指北蘇州路至東寶興路口的四川北路兩側基地
(4)曹家渡地區,指萬航渡路、長寧支路和長壽路所圍繞的三角地區及沿路兩側基地
(6)武寧路地區,指中山北路以南,普雄路以北,沿武寧路兩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