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南樂團

廈門市南樂團

廈門市南樂團,成立於1954年,其前身是廈門金鳳南樂團,得益於紀先生及白厚、任清水、麗華、林玉燕等名師的指導,始終堅持走“繼承和創新”並重的發展路線,經四十餘年的努力,已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廈門市南樂團簡介


簡介

廈門市南樂團前身是廈門金鳳南樂團。團部“中山南音閣”位於廈門中山公園西門內,是一座融合閩南古典園林風格的歷史風貌建築築。廈門市南樂團得益於首任團長紀經畝先生,以及白厚、任清水、白麗華、林玉燕等名師的指導,既恪遵前法,又勇於創新,獨樹一幟。在器樂演奏方面,特別注重樂師間的默契配合,巧於工細、脈絡醒豁、節奏疏密有致、氣韻飽滿、音律精確。在唱腔方面,講究字重韻輕、字正腔圓、以聲帶情、高雅古樸、蘊涵豐富。演員多經嚴格正規的藝術教育,能唱能彈,多才多藝。數十年來一直為國內外南樂界所稱讚。
廈門市南樂團始終堅持走“繼承和創新”並重的發展路線。先後挖掘、整理、表演了《陳三五娘》、《王昭君》、《朱弁》、《白兔記》等大量的傳統套曲;創作了《感謝公主》、《沁園春。雪》、《潯陽江頭》、《南音魂》、《臨江樓會》、《廈門金門門對門》、《長相思》、《兵車行》等優秀曲目。校編《廈門南樂指譜全集》(2005年出版);錄製了《八駿馬》、《長相思》等高水準南樂專輯。2002年由南樂團主要創作與表演的南音樂舞《長恨歌》榮獲中國文化部第十屆“文華新劇目獎”、音樂獎、演奏獎。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廈門市南樂團為主的廈門南音代表隊三次晉京獻演。其中,1956年參加“全國首屆音樂周”,《陽關曲》被選進中南海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表演,受到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改革開放以來,南樂團在對外、對台文化交流和全國重大演出活動中,更是展現其獨特而迷人的風采。樂團曾為江澤民、喬石、朱鎔基、李瑞環、菲律賓總統阿羅約、荷蘭女王和親王等中央首要及來訪國元首獻演,展示了中華優秀文化和南樂的藝術魅力,倍受讚譽。

發展歷史

廈門市南樂團,成立於1954年,名稱是金鳳南樂團,1980年10月更名為廈門南樂團。該團繼承傳統的藝術風格和特點,博採眾長,勇於創新,藝術日臻成熟,達到了較高水準。曾參加全國和省、市曲藝匯演及青年演員演唱比賽,數次獲獎;灌制的唱片,行銷海內外。1987年9月,創作的南音表演唱《出畫堂》晉京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獻演。大型器樂曲《閩海漁歌》被南樂界譽為南樂第十四大譜。1985年和1987年兩次應繳參加菲律賓華國風郎君社慶典活動,並訪問宿務市,載譽歸來。

獲得榮譽

廈門市南樂團演員多經嚴格正規的藝術教育,能彈能唱,多才多藝。
已故的紀老先生生前整理出傳統南音曲目五百多首,並創作了許多新曲目。其中與音樂界同仁共同創作的器樂曲《閩海漁歌》被譽為南曲第十四套大譜,《沁園春·雪》、《迎龍小唱》等曲目赴京參加會演,受到獎勵和讚賞。
80年代創作的洞簫獨奏《干里共蟬娟》、表演唱《潯陽江頭》等曲目在連續幾屆的福建省藝術大賽中獲獎;90年代創作的大型舞劇《南音魂》獲福建省第十八屆戲劇節“優秀演出獎”等八項獎;南曲說唱《臨江樓會》在1993年參加福建省曲藝調演中獲得演出一等獎等五項獎;1995年創作的南曲表演唱《廈門金門門對門》參加中國第二屆曲藝節,獲創作、作曲、導演、演出及伴奏五項“壯丹獎”;2002年3月,該團在馬來西亞“首屆國際華樂節”中,吳世安創作並演奏的洞簫獨奏《聽見杜鵲》,參加公開組的比賽,榮獲金牌;王秀怡、吳世安、洪金龍、鄭步清四人器樂合奏《梅花操》也榮獲金獎;近期,以該團為主、與廈門市歌舞劇院、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所聯合排演的大型南音樂舞《長恨歌》榮獲國家文化部第十屆文華新劇目獎及表演獎(演奏)。
該團曾代表福建省參加“華東區民間音樂舞蹈節會演”(1953);“全國第一屆音樂周”(1957);“全國曲藝調演”(1958);“首屆中國藝術節”(1987)、“中國首屆曲藝節”(1991)和“中國第二屆曲藝節”(1995)的演出。在1957年該團參加“全國第一屆音樂周”時,還被獲選進中南海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進行演出,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
該團多次組團赴 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藝術交流,受到了很高的評價。1990年該團到菲律賓進行藝術交流期間,演唱的南音《刑罰》被選進總統府,為阿基諾總統演唱。2004年2月赴法國巴黎,參加了中國“古樂精華”開幕式的演出和伊西市“中國文化年”演出月的活動。於同年9月,南音樂舞《長恨歌》劇組應捷克布拉格之秋”國際音樂會組委會的邀請,參加了第14屆歐洲最著名的音樂節之一“布拉格之秋”的演出,通過這國際舞台讓歐洲人民了解中國古老音樂的價值和魅力,積極推動了廈門今後與歐洲各國家的文化交流的開展。
該團多次為來自美國、英國比利時衣索比亞、日本、加彭等國家的貴賓演出,均獲好評。1999年4月,該團為來廈訪問的荷蘭王國貝婭特麗克斯。威敏娜。阿姆晗爾德女王和克勞斯親王舉行南音演唱會,得到女王及親王的高度讚賞。

參加活動


第一次赴歐洲演出

當圍繞“古老的中國、多彩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中國文化年”活動在法國達到高潮的時候,廈門市南樂團應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和巴黎伊西市政府的邀請,赴法國參加了中國“古樂精華”開幕式的演出和伊西市“中國文化年”演出月的活動。這是廈門市南樂團第一次赴歐洲演出,也是中國古老南樂在中法文化年期間向法國人民一次全面地展示與介紹,無論從哪個意義來說,這都是值得廈門乃至中國記錄的一項文化交流活動。
“古樂精華——中國古老樂器展”是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在中法文化年系列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特別邀請了中央音樂學院和廈門市南樂團在開幕式上演出。中國駐法國大使趙進軍出席開幕式並講話,巴黎各界名流應邀出席了開幕式並觀看了演出。為更全面地介紹古老的南樂,作為伊西市中國文化年重要活動之一,廈門南樂團還在伊西市音樂學院進行了專場演出。
南樂是中國的古老音樂,被中國音樂家稱之為中國音樂的活化石,對於歐洲人來說,無疑是陌生而有吸引力的。巴黎伊西市政府把廈門南樂團的演出,作為他們舉辦“中國文化年”演出月的重要活動項目之一,很早就進行了宣傳。伊西市的文化局局長和音樂學院院長觀看演出后特別興奮,對廈門市南樂團的演出評價很高。伊西市文化局長認為中國千年古樂能保留到現在簡直是一個奇迹。伊西音樂學院院長特別詢問了培養南樂演員所具備的條件,併當場表示,希望今後雙方能加強聯繫,互送學生進行培訓交流,伊西市音樂學院願意提供條件。
此次赴法演出,廈門市南樂團特別精心準備了古譜演奏《梅花操》、《走馬》,八音合奏《紗窗外》,清唱《為伊割吊》、《兵車行》,表演唱《出畫堂》、彈唱《長相思》等優秀曲目。為了讓歐洲人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千年古樂的特點,專場演出採用邊演出邊介紹的方式,現場講解南樂的淵源、特點和曲目,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中國文化中心主任侯湘華女士對廈門市南樂團的演出和南樂介紹表示滿意。她特別提到,中國音樂研究所所長觀看了開幕式演出后說到:廈門南樂保留得特別好。

赴台參加傳統戲曲匯演

為進一步加深海峽兩地民眾的溝通了解,密切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2009年3月12日至3月19日,廈門市南樂團一行25人隨福建文化藝術交流團赴台灣參加“台中縣大甲媽祖觀光文化節”並舉辦“福建文化寶島行——海峽兩岸傳統戲曲匯演”大型文化交流活動。
海峽兩岸傳統戲曲匯演是中華文化聯誼會福建省文化廳共同主辦的福建文化寶島行系列活動之一。此次活動是應台灣台中縣港區文化藝術基金會的邀請,由中華文化聯誼會組織開展,為期8天。
福建文化藝術交流訪問團由福建省芳華越劇團、福建省莆仙戲劇院、福建媽祖樂府、廈門市南樂團及泉州市木偶團等五個福建優秀表演藝術團體組成,共185人,是迄今為止大陸應邀赴台參加“台中縣大甲媽祖觀光文化節”規模最大的訪問團組。期間,表演團隊精心組織了越劇媽祖》、莆仙戲狀元與乞丐》、木偶戲《火焰山》等經典劇目及福建媽祖樂府的民樂、廈門市南樂團的南音等富有福建特色的精彩節目參加台中縣大甲媽祖觀光文化節,並與台灣當地傳統表演藝術團體開展兩岸南音聯袂演出,還將分赴台中縣、台北縣、彰化縣宜蘭縣和台中市等地開展交流演出。
“台中縣大甲媽祖觀光文化節”系台中縣每年舉辦的、以弘揚媽祖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文化節慶活動。2007和2008年,中華文化聯誼會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曾連續兩次組派大型團體在該文化節期間舉辦“媽祖之光”大型綜藝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