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枯萎病

南瓜枯萎病

瓜類枯萎病又稱萎蔫病、蔓割病,自1894年Smith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發現該病,是一種世界性瓜類土傳病害。

病害簡介


瓜類枯萎病又稱萎蔫病、蔓割病,自1894年Smith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發現該病以來,已分佈於世界各產瓜區,是一種世界性瓜類土傳病害。1899年我國東北就有報道,當今,在我國南北方瓜區都有發生,以西瓜發病最重,南瓜次之,尤其是連作地發病嚴重,常可造成全田毀滅,枯萎病的危害是瓜類生產上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癥狀識別


本病於苗期、伸蔓期至結果期都可發生,以開花坐果期和果實膨大期為發病高峰,果實開始成熟時病害又趨於穩定。其典型癥狀是萎蔫。幼苗發病,子葉萎蔫或全株枯萎,呈猝倒狀。開花結果后發病,病株葉片逐漸萎蔫,似缺水狀,中午更為明顯,早晚尚能恢復,數日後整株葉片呈褐色腐爛,稍縊縮,莖基部縱裂,裂口處有時溢出琥珀色膠狀物,將病莖縱剖,可見維管束呈黃褐色。在潮濕環境下,病部表面常產生白色及粉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

侵染循環


該病由真菌侵染所致,病原菌可在土壤中、病殘體上、未經腐熟的肥料中及種子上越冬。病原菌在土壤中能存活5年左右。可借種子帶菌進行傳播。病原菌從南瓜根部侵入為害,根部受傷或有線蟲為害的傷口,有助於病原菌侵染。

發病條件


氣溫在24~28℃,相對濕度大於90%時,易發病。土壤偏酸,土質黏重,地勢低洼,田間管理粗放,偏施氮肥及施用未經腐熟的有機肥,秧苗老化,大水澆灌或土壤過分乾旱,連作,有線蟲為害,都可加重枯萎病發生。

防治技術


(1)種子處理 播種前採用溫湯浸種法,在55~60℃溫水中浸種20分鐘;用藥液浸種,40%甲醛150倍液浸種30分鐘,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或80%抗菌劑“402”2000倍液浸種2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催芽待播;藥劑拌種,以干種子重量的0.2%~0.3%的敵克松,拌種或多菌靈拌種,或用每100克增產菌拌種1000克;種子包衣。 (2)實行輪作 與非葫蘆科作物進行5年以上的輪作,也可實行水旱田輪作,瓜田應盡量選擇中性或微鹼性的沙壤土種植。 (3)土壤處理 土壤深翻曬垡,重茬田採用移溝法對陰陽土進行交換。酸性土壤可施用消石灰或噴灑石灰水。有枯萎病史的田塊,播前用五氯硝基苯、多菌靈、敵克松殺菌劑噴灑瓜溝或將葯土施入播種穴,進行土壤消毒。育苗土應選用非菜地、非瓜田土,加肥料配成營養土,最好採用營養缽育苗,苗子成活率高。 (4)加強栽培管理,播前平整好土地,施足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作基肥,灌足底水,適時早播,應掌握幼苗期少澆水,生長期根據苗情採用細流澆灌,嚴禁大水漫灌、串灌,田間積水要及時排出。追施肥料切忌傷根,氮、磷鉀肥應合理搭配或施瓜類專用肥,葉面噴施微肥能增強植株抗病性。合理整枝打杈,嚴防造成傷口過多,以減少土壤中病菌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