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紙自南北朝源起以後,一直是文人雅士鍾愛之物,唐時的『薛濤箋』久負盛名。『花箋』上常印有淡雅的圖案,或山水、或花鳥、或人物,特別是名家箋紙備受推崇,將雅緻箋紙編輯成冊是謂『箋譜』。
明代吳發祥刻印《蘿軒變古箋譜》,堪稱我國古代拱花木刻彩印箋譜之首,是中國早期木版彩印精品。箋譜由明代顏繼祖輯稿,吳發祥刻版,上、下冊。上冊有顏氏自撰小引 三葉、目録列畫詩、筠藍、飛白、博物、折贈、琱玉、闘草、雜稿,共計八目;下冊八目,分別為選石、遺贈、仙靈、代步、搜奇、龍種、擇棲、雜稿。據《金陵通傳》記載,吳發祥寓於金陵(今南京),刻此譜時四十八歲,書成於天啟六年(一六二六)。
1、印有詩畫的
信紙。它是一種詩箋圖,也是一種“小品藝術”。既有作信紙用的實用價值,又可供藝術欣賞。著名的《
北平箋譜》採用
木版水印,在國內外都有深遠的影響。
2、指將印有圖畫等的華美箋紙歸類整理彙編成的簿冊。
魯迅先生早年與
鄭振鐸先生一起編寫《北平箋譜》、《
十竹齋箋譜》時,曾多次提及《蘿軒變古箋譜》。這部箋譜刻成於明天啟六年(1626),比《十竹齋箋譜》年代更早,印得更精緻。它是我國目前傳世箋譜中,年代最早的一部。如今,這部上下兩冊的箋譜已是一部國寶級的海內孤本,為
上海博物館所收藏。說起雕版、餖版等工藝,專家們經常拿《蘿軒變古箋譜》作為優秀範例,因為這是一件世間珍品。
《十竹齋箋譜》明代末年版、拱花木刻彩印的畫集。
胡正言輯印。崇禎十七年(1644)刊行。有九龍
李于堅、上元李克恭序文。共 4卷。卷一有“
清供”、“華石”、“博古”“畫詩”等72種卷二有“勝覽”“入林”“無花”、 “鳳子”等 77種。卷三有“
孺慕”、“
棣華”、“應求”“閨則”等72種。卷四有“建議”“
壽征”、“
靈瑞”、“
香雪”等7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