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黃曹山寺

江西撫州的唐代寺廟

宜黃曹山寺始建於唐咸通(公元870—873)年間,由佛教禪宗、南嶽清源法系弟子本寂禪師所創,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大派系之一—曹洞宗的祖庭。

景區景觀


宜黃曹山寺
宜黃曹山寺
曹山原名荷玉山,四周的山就像一朵朵的蓮花瓣,曹山寺便坐落在蓮花瓣當中,猶如一顆蓮心。正對著寺廟的山叫供養山,它的形狀就像一碗盛滿的齋飯,供奉著菩薩,與供養山相對的是虎山,虎山的右邊是龍山,它與虎山形成了龍虎之勢,與四周的蓮花瓣圍抱著曹山寺,讓曹山寺院端正坐落在正中廣闊的空間,面對供養山,形成一個天然的大佛法壇。

景區歷史


中國旅遊文化大辭典》中載:祖師本寂俗姓黃,名元證,法號本寂,系福建莆田人,19歲在福建靈山出家,25歲受戒,得到江西宜豐洞山高僧良介禪師真傳,來到宜黃弘揚宗法,他在曹山“法席大興,學者雲萃,洞山之宗,至即為盛”,名揚四海,被稱為“曹洞宗”,為中國佛教禪宗五大派系之一,故曹山寶積寺被稱為“曹洞宗”’祖庭。
宋明清歷代《宜黃縣誌》和《宗教詞典》多版記載:在我國、日本、東南亞、朝鮮多國,至今有千餘座曹洞宗派系寺廟和上千萬信徒。史載:宋朝嘉定16年(公元1223年),日本學僧道元(承陽大師)來華參禪,拜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師如凈禪師為師3年,受禪宗和法衣而歸,回日本建永平寺作為傳播曹洞宗的根本道場,法系繁衍,至今教徒有800多萬,寺廟15000多座。
本寂禪師在曹山傳法31年,弟子過百,信徒數千。公元901年圓寂后就葬在曹山寺西側的鳳形坑,享年62歲。1743年,清雍正皇帝加封為“定藏元證禪師”,祖師塔於1983年修復
宜黃曹山寺
宜黃曹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