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眼天珠

佩飾

天珠是神聖的,擁有的人具備大福德,紅玉髓至純老礦天珠,磁場強大,可以迅速增加人的氣場。

天珠凈化的方法:在鹽水中間凈10分鐘,中午最熱的太陽11.00到13.00太陽下嗮1個小時,15天凈化一次。

五眼天珠圖解


,背二,稱五珠。五:佛、蓮、剛、寶、羯磨五路財神齊聚、無往不利、圓滿吉祥喜樂無窮之意。

五眼天珠釋義


五功:五路進財、無往不利、路路享通,可得五方佛、五方財神等和地神們的加持與幫助,得財添壽。
五珠肖:馬、羊、猴
五眼利益:得五佛灌頂、五路進財、五福臨門、五子登科等。象徵天地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萬物萬象。

五眼天珠起源


易經上說:『天數五,地數五,所以人體生五指五官五臟食有五味五穀,人倫有五長五倫五剛,佛法教育五蘊,色受想行識,了悟離相,轉念在修行路上心性的覺悟,亦是密宗的五財神之化身。所以天珠的價格以九眼天珠最高、五眼天珠為其次。
天珠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1500年之間,阿利安人的印度古國。當時人們以古老文獻<吠陀經>中記載地咒術、圖騰等符號圖案造型(也就是現在天珠上的各種圖案),畫於石材上,進於達到提升精神(靈魂)意識的效益。依《吠陀經》記載:遠古時因受地理環境及天然災害的影響,求神助佑之心自然產生,「天珠」因而被創造出來。同時,滲進了各種藥物治病,並用巫術咒語的圖騰意念,符畫於石材上,藉以獲得諸佛眾神的加持與護佑。天珠的藏語發音為思怡(DZI),為美好、威德、財富之意,而梵文是以昧自尬稱呼天珠。
天珠用於敬奉佛菩薩具代表性的記載為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六四一年),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贊普棄宗弄贊時,帶了一尊從印度請來的佛像作為陪嫁,最後這尊佛像坐落西藏拉薩大昭寺的釋迦殿內后,而這尊佛像即被西藏人民鑲上了百餘顆各式各樣的天珠,包括三顆九眼天珠,及三眼天珠、二眼天珠、寶瓶天珠(或稱永生瓶天珠)、虎紋天珠和其它帶眼天珠。目前這尊佛像安奉於拉薩(Lhasa)大昭寺的釋迦殿內。據史料記載,於圓和吐蕃之間的草原通道,是西藏與北方草原文化進行交流的重要途徑,這條古道至少在公元前5世紀便已開通。悠久的歷史,美麗神秘的傳說,加之西藏人虔誠地收藏供養,世代相傳,天珠便成為人們心中中珍貴的寶物了。
天珠為九眼石頁岩,含有玉質及瑪瑙成份,為藏密七寶之一,史書記載為(九眼石天珠)。天珠內部結構,具有天然宇宙強烈的磁場能量,其中"鐿"元素的磁場相當的強烈,且全世界目前僅有西藏天珠有此一特殊元素磁場,因此配用天珠而產生的避邪、血症、防止中風、增強內氣等之功效。天珠屬於沉積岩之一種,組成顆粒為1/256公釐,主要由黏土固結而成的薄頁片狀岩石。天珠的色澤大約可分為黑色、白色、紅色、咖啡色及綠色等顏色,頁岩顏色因所含化學物質而不同,如含卷氧化鐵者呈紅色,含氫氧化鐵者呈微黃色,含炭質則呈灰黑色。天珠磁場為水晶的三倍,水晶磁波為4伏特,天珠則為13伏特。礦石的硬度越高,磁場越強,而天珠是半寶石,硬度為莫氏7至8.5,除南非鑽石硬度為莫氏10外,當今地球上再也沒有任何礦石的磁場強得過天珠。這也是唯獨西藏的瑪瑙才稱為天珠,而巴西、波斯、蘇聯、印尼、台灣的瑪瑙,並不能稱為天珠的原因。
任何礦石都有磁場,只是強弱有別。惟因西藏瑪瑙磁場效果感應最強,因此市售許多瑪瑙寶珠,毋論是否來自西藏原產地,大家一律聲稱是西藏天珠的原因即在此。天珠主要產地在西藏、藏東不丹錫金、拉答克等喜馬拉雅山域,是一種稀有寶石,西藏人至今仍認為天珠是(天降石)。又說“天眼珠”之歷史可溯及五千年前,當時西藏人發現此礦具有強大的磁場,乃開採此礦並研磨成杵、圓板等形狀,由於當時之工程技術並不發達,故僅能取得顏色灰白、無明顯紋路之淺層礦石,因此西藏人繪製各種吉祥圖案於上(如寶瓶、蓮花、虎紋、眼紋、線條等),經高溫處理使顏料深入礦石內,若再經大修行者加持,更可擁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非福報深厚者,實無緣得此天降聖石。
天珠不但是國內外影視巨星、政要名人、商業領袖菁英的喜歡佩飾,也是養生保健不可或缺的隨身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