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乙烯酮

無色有刺激臭味的可燃液體

雙乙烯酮為可燃液體,溶於普通有機溶劑,化學性質活潑,在水中分層。用作有機原料及農藥的中間體。工業上乙酸製取雙烯酮,也可用丙酮、乙酐、乙酸酯為原料進行熱分解。丙酮熱分解法可用於小規模生產,這種方法由於副產甲烷,得到的乙烯酮氣體的純度低,同時要除去殘留的丙酮也比較困難。冰醋酸在磷酸三乙酯存在下,於750-780℃裂解得乙烯酮,再於8-10℃聚合生成雙乙烯酮。

物化性質


物理性質

折射率nD(20℃)1.4379。
比熱容0.1990kJ/(kg·℃);
相對蒸汽密度(g/mL,空氣=1):2.9 ;
自燃點或引燃溫度(ºC):310;
飽和蒸氣壓(kPa,60ºC):1.051
溶解性:溶於普通有機溶劑,在水中分層;

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活潑。1.強氧化劑、酸類、鹼、胺類。2.對組織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具有催淚性,中毒嚴重者能引起肺氣腫、肺水腫,甚至肺出血而死。動物MLC:貓1.0~1.5mg/L,家兔2.5mg/L,大鼠3.0mg/L。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0.5~1.0mg/M3。操作人員應配戴防護用具。濺到皮膚上應用大量水沖洗,嚴重者延醫診治。

主要數據


毒理學數據

雙乙烯酮
雙乙烯酮
急性毒性:大鼠(口服)LD50:560μL/kg;
大鼠(吸入)LCLo:20,000ppm/1H
小鼠(口服)LDLo:800mg/kg
兔子(皮上)LD50:2,830μg/kg
豚鼠(吸入)LC50:3mg/m3/2H
豚鼠(皮上)LDLo:10mL/kg
由於食鹽的LD50是3,000mg/kg,BPA的急性毒性程度與食鹽同。

分子結構數據

摩爾折射率:19.91
摩爾體積(m3:74.1
等張比容(90.2K):171.4
表面張力(dyne/cm):28.5
極化率:7.89

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0.3
氫鍵供體數量:0
氫鍵受體數量:2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26.3
重原子數量:6
表面電荷:0
複雜度:104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共價鍵單元數量:1

貯存方法


1.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酸類、鹼類、胺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
2.本品易燃,應貯於鋁製或搪玻璃容器中,低溫(0.5℃)存放。運輸中不得與火、無機酸及水接觸,嚴禁撞擊,以防爆炸。按易燃化學品規定貯運。

合成方法


將三隻洗氣瓶串連,分別置於千冰一丙酮冷阱中,在第二、第三隻洗氣瓶中各加入150毫升無水丙酮。通入乙烯酮氣體(注),直至通入量達到2摩爾,約需4一4.5小時。在乙烯酮通入1.5小時后,倒出第一隻冷阱中的乾冰一乙酮,在乙烯酮通入結束2小時后,倒出第二隻冷阱中的乾冰一丙酮,再過6小時后,倒出第三隻瓶中的乾冰一丙酮。在實驗開始24小時后,讓體系達到室溫。合併洗氣瓶中的液體進行分餾。先除去丙酮,收集67-69℃/92mm的餾份為產品,重42-46克(50一55%)。

用途


雙烯酮的反應能力很強,可衍生多種產品,是精細化學品染料、醫藥、農藥、食品和飼料添加劑、助劑等的原料。雙烯酮和二乙胺反應得到的乙醯乙醯二乙胺是有機磷殺蟲劑磷胺的中間體;而與一甲胺反應得到的乙醯乙醯甲胺則是久效磷的中間體。雙烯酮與氨反應生成乙醯乙醯胺,用於合成染料中間體1-(4-氯苯基)-3-甲基-5-吡唑酮、1-(4-磺酸基苯基)-3-甲基-5-吡唑酮;雙烯酮與乙醇反應生成乙醯乙酸乙酯,用於合成染料中間體1-苯基-3-甲基-5-吡唑酮、1-(2,5-二氯-4-磺酸基苯基)-3-甲基-5-吡唑酮等。由這些中間體可製得染料永固黃G、酸性媒介棗紅BN、中性橙RL、中性棕5RL、中性深棕BRL、酸性嫩黃G、弱酸嫩黃G、酸性嫩黃2G、活性嫩黃K-6G、活性嫩黃M-5G、活性嫩黃X-6G、中性桃紅BL等。1-苯基-3-甲基-5-吡唑酮及其衍生物更多用於解熱鎮痛葯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安乃近等的生產。雙烯酮還可用於氨基酸的合成。雙烯酮和鄰硝基苯胺、乙醇胺為原料,可製得飼料添加劑喹乙醇(快育靈)。雙烯酮用於合成多種雜環化合物,例如合成吡咯衍生物、異噁唑衍生物、吡唑酮衍生物、嘧啶衍生物、噻唑衍生物、喹啉類化合物、香豆素類化合物、呋喃衍生物;雙烯酮還可以與一系列化合物反應,生成吡喃酮、吡啶酮、二氧六環、噁嗪及黃酮類化合物等。

安全信息


危險運輸編碼:UN 2929 6.1/PG 2
危險品標誌:S3
安全標識:
危險標識:R10 R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