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病原體的結果 展開
- 漢語詞語
- 2015年中國拍攝影片
病原體
漢語詞語
病原體(pathogen)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稱。微生物占絕大多數,包括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細菌、螺旋體和真菌;寄生蟲主要有原蟲和嚅蟲。病原體屬於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為動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過400種,它們廣泛存在於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膚中。
每個人一生中可能受到期150種以上的病原體感染,在人體免疫功能正常的條件下並不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對人體有益,如腸道菌群(大腸桿菌等)可以合成多種維生素。這些菌群的存在還可抑制某些致病性較強的細菌的繁殖,因而這些微生物被稱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但當機體免疫力降低,人與微生物之間的平衡關係被破壞時,正常菌群也可引起疾病,故又稱它們為條件致病微生物(條件致病病原體)。機體遭病原體侵襲后是否發病,一方面固然與其自身免疫力有關,另一方面也取決於病原體致病性的強弱和侵入數量的多寡。一般地,數量愈大,發病的可能性愈大。尤其是致病性較弱的病原體,需較大的數量才有可能致病。少數微生物致病性相當強,輕量感染即可致病,如鼠疫、天花、狂犬病等。
病原體
病原體
病原體
有時實驗室主管選擇的生物安全水平應該比建議的級別要高。例如,計劃實驗的獨特性質可能需要較高的生物安全水平(如吸入研究,就需要對實驗產生的氣溶膠進行特殊的防擴散限制);或者實驗室接近需要特殊考慮的區域,也要求較高的生物安全水平(如位於患者護理區附近的診斷實驗室)。同樣,可以採用推薦的生物安全水平來補償由於缺乏某些推薦的保護措施而引起的不足。例如,對於建議採取"級水平的微生物,在設施特徵滿足"級水平的實驗室中進行常規或重複性操作(如為了鑒定、分型及敏感性檢測而進行一種病原體增殖的診斷程序)時,只要嚴格按照建議的標準微生物學操作規程,適合"級水平的特殊操作規程和安全設備進行,也可達到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
在"級水平下,使用"級水平操作技術和規程就能夠安全地對臨床樣本進行常規的診斷工作。在"級設施中,使用"級操作技術和規程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工作(包括共培養、病毒複製研究或涉及濃縮病毒的操作)。
病原體[漢語詞語]
對於操作一種特定的病原體或者為動物研究選擇一個恰當的生物安全水平取決於許多因素,其中重要的是:病原體或毒素的毒力、致病性、生物穩定性、傳播途徑,病原體的傳染性,實驗室的性質或職能,涉及病原體的操作步驟和方法,病原體的地方流行性,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方法的可用性。選擇恰當的生物安全水平提供指導。其中包括有關實驗室危害的特殊信息,以及推薦採取的實際操作的保護措施,它們能夠明顯降低實驗室相關性疾病感染的危險性。包括符合下列一條或多條標準的病原體:已被證實對操作感染性物質的實驗室人員具有危害(如乙肝病毒、結核桿菌);引起實驗室相關性感染的可能性較高,包括沒有文獻證明的實驗室相關性感染(如外來的蟲媒病毒);或者感染的後果嚴重。
雖較直接檢查法為慢,且較為複雜,但更準確,應用範圍也更廣,幾乎可用於所有的病原體。一般除病毒、衣原體和立克次氏體外,都可用無生命的培養基培養和分離。培養基的種類很多,可根據不同的病原體加以選用。培養分離病原體后,還可進行各種試驗,如發酵試驗、毒力試驗等,這對病原體的進一步鑒定非常重要。病毒、衣原體和立克次氏體缺乏維持生命所必須的各種酶,不能像細菌那樣從培養基中攝取營養物質,利用自己的酶來合成自己所需的各種成分,不能用無生命的培養基培養,而必須接種到有生命的機體內,利用機體的酶來合成它們所需的各種成分。這種方法稱“病毒分離”、“衣原體分離”或“立克次氏體分離”。
分離的方法一般有三種:
①組織培養。最簡單常用;
②動物胚胎(如雞胚、鴨胚)接種;
③動物接種,如接種小白鼠、豚鼠等。不同的病毒、衣原體或立克次氏體常需要不同的分離方法,分離陽性后也常需進行各種試驗(如血清學試驗等)才能最後判定其種類。病原體的直接檢查常與病原體的培養分離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