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街道

梅花山街道

梅花山街道位於萊西市北部,距離市政府9公里,西北隔產芝水庫和日庄鎮相望,東北與河頭店鎮交界,東與龍水街道辦事處相接,南與水集街道辦事處相連,西南同沽河街道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0.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5公里,總面積60.2平方公里,轄27個村委會。境內公路有204國道、804省道、濰萊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龍水路、青黃路等,總里程79.6公里,公路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公里。全街道共有電話6533部,其中市內電話4673部,移動用戶1860戶。

歷史沿革


梅花山街道明、清兩代屬登州府萊陽縣。中華民國時期屬五區韶存庄鎮。1945年解放后,屬萊西縣馬仁區。1958年屬萊西縣韶存庄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韶存庄人民公社為韶存庄鄉。1998年2月改為韶存庄鎮。2001年2月改為韶存庄街道。2002年6月9日,萊西市工貿開發區併入韶存庄街道。2003年7月28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韶存庄街道更名為梅花山街道,2015年,併入水集街道

行政區劃


梅花山街道共轄斜嵐、於家嶺、南七格庄、北七格庄、圈子、敬格庄、大疃、東爻子埠、西爻子埠、劉家、姜家、胡家、戰家、鳳台埠、封家泊、姜家泊、前車蘭泊、後車蘭泊、小夼、北庄扶、中庄扶、產芝、下馬庄、上馬庄、寨庄、茂芝場、譚家莊等27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梅花山街道地處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其中,山區佔1.7%,丘陵佔80%,平原佔18.3%。最高海拔112.2米。流經境內的河流有大沽河、長廣河、劉家東小河、姜家泊南小河、下馬河等。大沽河,由敬格庄村入境,境內長約4公里,境內納下馬河、長廣河等支流,於茂芝場村出境。長廣河源於福山南麓,由小夼村入境,境內長約3.5公里,於大沽河林場南端出境,注入大沽河。劉家東小河,源於爻子埠東?,全長5公里,經劉家村、姜家泊村與姜家泊南小河匯合。姜家泊南小河源於後車蘭泊村的響子埠,經前車蘭泊、姜家泊村前,與劉家東小河匯合,全長7公里。匯合后改稱下馬河,於下馬村西南注入大沽河,全長2公里。
境內土壤種類有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潮土等4類,其中棕壤在全街道27個村莊均有分佈,面積52384畝,佔總面積的76.24%,宜種地瓜、花生等作物;潮棕壤主要分佈在姜家泊、封家泊、姜家、前車蘭泊等村,面積10936畝,佔總面積的15.92%,宜種各種作物。地表植被除農作物、果樹外,還有楊樹、法國梧桐、梧桐、刺槐馬尾松、茅根等。

自然資源


梅花山街道的土地資源有耕地2093公頃,人均0.089公頃;水資源多年平均總量421.4萬立方米,地下水每平方公里可采7萬立方米;礦產資源有石英砂重晶石、雲母、磷石、沸石、膨潤土。其中,石英砂產於大沽河和長廣河流域,重晶石產於東爻子埠村,雲母和磷石產於寨庄村,沸石產於小夼村,膨潤土產於前車蘭泊和敬格庄。野生動物資源有黃鼠狼、刺蝟、野兔、野貓、蝙蝠、野雞、貓頭鷹、家燕、麻雀、蛇、青蛙、壁虎、鯽魚、泥鰍、鱉、蝦等。藥材資源有茅根、車前子半夏、蒲公英、柴胡苦參、艾葉、槐米等。街道有耕地2093公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為主。各種作物在辦事處各個村莊均有分佈。林木覆蓋率68.7%,全辦事處共有果園6095畝,主要果樹有蘋果、梨、葡萄、桃等,果品總產量1890噸,有桑園37公頃,產蠶繭40噸。水產業主要養殖魚種有鯽魚、鯉魚、鱉、河口魚、白鰱魚、草魚、魴魚、銀魚、蝦等。

旅遊發展


梅花山街道全年接待中外遊客3萬餘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00餘萬元。主要旅遊景點有產芝水庫和梅花山生態園。產芝水庫位於萊西市區西北10公里處,面積為56平方公里,總庫容4.02億立方米,是膠東半島第一大水庫。景區主要分為以東西大門及中心廣場為主的風景入口區、以釣魚湖為核心的休閑娛樂區、以馬銀山附近樹林為主體的森林公園風景區、以湖濱生態園賓館及水庫管理局為核心的行政管理綜合服務區、以湖面風光為主的水上娛樂區以及正在籌建的以環湖大道為主幹的環湖保護區等六大景區。

土特名產


梅花山街道的土特名產主要是以淡水魚類為主,較名貴的有大銀魚鱘魚、中華毛蟹等,其中大銀魚尤為名貴。大銀魚全稱中華大銀魚,產芝水庫是中國北方第一大銀魚養殖基地,年產量達200多噸,大部分銷往日本、韓國等地,銀魚的營養價值非常高,魚體中含有大量的對人體有用的維生素,蛋白質含量豐富,養胃健脾、健腦醒目,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同時又具有美容的功效。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徠隨著萊西新城區的擴建,梅花山街道的城鎮建設基本上規劃在梅花山開發區。街道將配合萊西新城區建設,將梅花山開發區建成集商貿、加工、生活為一體的城區,儘快融入萊西新城區的開發建設。街道對今後各項配套設施建設都制定了相關規劃。對於農村建設,在規範農村住房建設的基礎上,結合對違章建房的清理整頓,正努力把全街道的27個村莊建成乾淨衛生、住房整齊的新農村。梅花山街道先後修建和整修了水寨路(水集—寨庄)、前北路(前車蘭泊—北庄扶)及韶存庄到敬格庄、圈子到封家泊、韶存庄到804省道、後車蘭泊到黃水路,南七格庄到西爻子埠、下馬庄到水寨路、茂芝場到譚家莊、姜家泊到韶存庄等多條通村路,境內通村路總長達45.7公里。圍繞梅花山開發區園區建設,先後修建了錦州西路、瀋陽西路、大慶路、高爾夫路等園區公路。修建了茂芝場村北跨高速路高架橋、防汛路跨同三高速路高架橋、黃水路跨濰萊路高架橋、下馬庄北橋、下馬庄西北橋、西爻子埠跨同三高速路高架橋、忠字河橋、韶存庄高架橋等橋樑。

文化教育

梅花山街道有學校7所,其中小學5所,初中1所,成人教育學校1所。2002年中庄扶小學被評為青島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梅花山成人教育中心學校、梅花山中心幼兒園被評為青島市規範化學校;萊西梅花山中學被評為市規範化學校。街道有書店6處,圖書室7處,文化大院2處,有各種書刊,演出用具包括樂器、服裝等。有文藝演出隊1支,在節假日舉辦群眾性娛樂活動。主要體育設施有中心中學400米跑道體育場、排球場、足球場以及各種體育器械。辦事處駐地及中庄扶、小夼、前車蘭泊等村都有門球場和籃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