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7條詞條名為江口鎮的結果 展開
江口鎮
四川平昌縣江口鎮
江口鎮隸屬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平昌縣,是通、巴兩河交匯處,水陸交通方便,是通江縣、南江縣、巴州區兩縣一區水陸交通要道,是川東通向川北的要衝,素有“川北重鎮”之稱,是中共平昌縣委、平昌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系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離川東北交通樞紐達州市70多公里,距國際大都市重慶僅300多公里,通河、巴河環抱城區,素有“小山城”和"小香港”之稱,因出產江口醇、小角樓名酒而獲“酒鄉”美譽。全鎮轄26個村9個城市社區居委會。
四川平昌縣全縣幅員總面積2229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溝谷縱橫,溪流交錯,海拔在700米至1100米之間,東北部最高海拔1338.8米,西南部最低海拔268.3米;坡度在15度至50度之間。具有氣候溫和,光照適宜,四季分明的特點。年均日照1455.1小時;年均無霜期297天。
平昌縣江口鎮新農村新居建設
黨員支部共計31個,包括:機關支部、荔枝小學黨支部、尖山小學黨支部、老幹部支部、廣播支部、農水支部、勞保支部、財政支部、計生支部、國土支部、林業支部、畜牧支部、望江社區黨支部、草廟村黨支部、三房村黨支部、石廟村黨支部、八廟村黨支部、大寧村黨支部、白沙村黨支部、橋溝村黨支部、照燈村黨支部、元寶村黨支部、牌坊村黨支部、風灘村黨支部、搖鈴村黨支部、大運村黨支部、臨江村黨支部、楊柳村黨支部、紅廟村黨支部、高冠村黨支部、七里村黨支部,黨員數共計810人。
2008年末全鎮國內生產總鎮4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02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00元。鎮域人文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交通條件便捷,基礎設施完善,發展環境優越,鎮黨委、政府以“綠色經濟富鎮,畜牧經濟興鎮,社區經濟活鎮,勞務經濟強鎮”為發展戰略,加大內外開放,強化基礎建設,突出產業特色,推動城鄉一體化,全鎮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政通人和,實現了鎮域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以“土地流轉,業主經營”的生產經營方式為主,形成了“一村一品”的鎮域經濟特色。種植商品蔬菜9700畝,優質水果2800畝,優質綠茶1400畝,黃梔藥材4300畝,名貴花卉350畝;建牧業小區27個,年出欄生豬8萬頭、禽46萬隻。城鎮居委會興辦社區家政、保潔、維修、物管等服務實體8類26家,年創收入279萬元。建對口勞務基地3處,城鄉勞務輸出1.5萬人,年勞務收入9800萬元。
村村通電、通電話、通電視;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20公里;現有各類水利設施492處、保灌面積15800畝;紅層打井2300口、50%農戶有自來水;森林面積11.5萬畝、森林覆蓋率50%。
城郊新農村彰顯活力
江口鎮屬城鄉結合部,特別是近年來黨委、政府提出了“統籌城鄉促發展,流轉土地興產業”的工作新思路,全力打造光輝、石廟、七里、尖山、紅廟休閑旅遊和觀光現代農業示範片。佛頭、友誼;大寧、橋溝城郊休閑觀光旅遊業。重點打造距離縣城1.5公里的光輝、太平新農村,成為巴中市的新亮點。
光輝—太平兩村幅員7.4平方公里,轄18個農業社,992戶,3852人,1395個勞動力,耕地2845畝,草山草坡6730畝。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150元。
1、培育產業,建好現代農業產業觀光園。圍繞“依託城市,服務城市”的發展思路,招商引進業主,規模流轉土地,培育以果蔬為重點的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引進匯科、正奇等6家公司和15個業主,流轉土地1849畝。種植優質蔬菜1500畝,建大棚42個;種植名優水果1300畝;種植楠竹300畝;發展水產養殖250畝,建魚池7口;建規模養殖場2家,發展年出欄生豬50頭以上的大戶53戶,建標準化圈舍15000m2,實行“豬+沼+菜(果)”生態循環養殖,2008年出欄生豬4629頭。開辦農家樂8家。
2、強化配套,搞好基礎設施的建設。按照“依託土地流轉興辦富民產業,圍繞產業配套改善基礎設施”的原則,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2008年投入資金1186萬元,其中政府投入125萬元。新修村社公路7.7Km,整治5.7 Km,其中硬化2.3 Km;建文明路6.84 Km,耕作路4 Km;整治病塘3口,新建山坪塘2口、微水池24口,新修、整治渠道3.8 Km;改造公用水井1口,新打機壓井65口;建沼氣池242口;實施“五改三建”126戶,鋪設排污管道285m;修建80 m2村衛生室1所、建農資產品集中銷售點1處、百貨商店14家。
3、環境治理,促進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兩村在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按照省、市、縣委提出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要求,始終堅持農村“四好”(垃圾解決好、污水處理好、環境綠化好、衛生習慣培育好)的標準,以“五化”(硬化、亮化、綠化、凈化、美化)、“四改”(改水、改廚、改廁、改欄圈)、“三通”(通自來水、通電話、通有線電視)、“二室”(圖書室、衛生室)、“一場所”(文體活動場所)建設為重點,按照“社有一個監督組,院有一個院戶長、戶有一個垃圾桶、連戶一個垃圾池、社一周一檢查、村一月一評比”的“六個一”要求。從“貼近群眾、有利發展、突出生態、良性循環”入手,按照“解決熱點、突破難點、打造亮點”的工作思路,以更大的氣魄、更大的投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步伐,建垃圾池80個,共清理垃圾死角10多處,拆出不合要求的豬舍、舊房等30幢,出動垃圾車60餘次,清理垃圾10噸,共投入環境綜合整治資金5萬餘元。
4、民主管理,促進了村民自治能功的加強。兩村堅持以村民自治為抓手,以服務人民群眾為重點;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法建村,科學管村,和諧興村。一是實行了村務公開、選舉產生了村民代表,制定了《村規民約》,強化了村民對村委會工作的參與權、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二是大力實施亮化美化工程。新建2300平方米的農民休閑廣場,配置單杠,太空行走器等健身器材20多件,對進村公路兩側進行了全部綠化。三是全力推進文化活動建設。新建文化活動室兩個,設有棋牌、乒乓球、圖書閱覽室等,新建標準籃球場一個,全面完善了村內幼兒園、衛生所等配套設施。四是啟動了“五星級”農戶評選。為配合新農村建設,提高村民素質,講文明、講孝道、講和諧、講法制,兩村掀起了“五星級”農戶評選的熱潮,共評選“五星級”家庭110戶。倡導了全村群眾的新風尚。
城市社區建設管理有序
江口鎮轄9個城市社區居委會,有76個居民小組,有121個樓院長。城區總戶數28127戶,總人口15萬餘人,其中,常住人口106387人,暫住人口45427人,幅員面積11.22平方公里,有社區警務室9個,社區成立了殘疾人協會、老年協會、計生協會、婦代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社區文體隊、社區居委會其他各類群眾組織9個,社區現有幹部36名,各類工勤人員250名,社區志願者近90人。轄區內共有機關單位190個,企業事業單位216個。現已經,城市社區實行了網格化管理,探索出了“三個四”的社區網格化管理新模式,圍繞居民自治好、為民服務好、環境衛生好、轄區治安好的社區管理“四好”目標,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1)建立網格,明確四級責任:①居委會為一級網格,由鎮幹部包干。全鎮9個居委會,每個居委會抽派2—3名鎮幹部常年聯繫指導居委會工作。②居民小組為二級網格,由居委會幹部包干。居委會按轄區內500—1000戶劃定居民小組,1名居委會幹部聯繫指導2—3個居民小組的工作。③小區、路段為三級網格,由居民小組長包干。在小區或路段選舉產生1名小組長,負責該小區或路段的工作。④院戶、樓棟為四級網格,由居民代表包干。以院戶或樓棟為具體單元,按照30—50人的標準選舉產生一名居民代表,包干負責該院戶或樓棟內各居民戶的工作。
(2)、夯實網底,抓住四個關鍵:①把好四關選准居民代表。一是考察關,由居委會幹部考察居民代表人選;二是提名關,由居委會幹部徵求院戶或樓棟居民意見,提出2—3名居民代表候選人;三是選舉關,由居委會組織召開居民大會,差額選舉產生一名居民代表;四是任免關,由居委會頒證任命居民代表,與居委會幹部任命同步,任期三年一屆。②落實四權發揮代表作用。一是選舉權,居委會幹部由居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二是決策權,社區內重大問題的決策一律提交居民代表大會決議決定;三是管理權,授權給居民代表在貧困救助、戶口遷移、房屋修建等方面的初審權;四是監督權,每季度召開一次居民代表大會,對居委會工作及幹部進行民主評議。③四個載體強化宣傳引導。一是用好小喇叭,給每名居民代表配發一隻電動小喇叭,走巷入院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惠民政策等;二是開好壩壩會,利用放電影、文藝表演等時機組織發動樓棟、院護內的居民召開壩壩會;三是辦好宣傳欄,在醒目位置辦好每月一期的宣傳欄,主要公開居務和宣傳惠民政策;四是建好曝光台,集中公開曝光發生的不良現象。④四項激勵增強工作動力。一是情感激勵,鎮、居幹部與居民代表交心談心增強信任支持,代表與居民溝通交流贏得理解配合;二是待遇激勵,每月給予一定的工作報酬;三是政策激勵,在符合政策的條件下,優先考慮落實公益性崗位和申報低保救助等;四是榮譽激勵,年底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對優秀居民代表進行表彰獎勵。
(3)形成網路,強化四大職能:①“五權”下放強化自治職能。一是下放建管權,將居委會意見作為開發商和居民建房的前置條件;二是下放經營權,將愛心慈善超市等公益性項目交由居委會進行經營管理;三是下放城管權,明確縣城內小街小巷的環境治理主體為江口鎮各居委會;四是下放戶籍管理權,遷入遷出戶口及各類證件辦理必須有轄區內居委會出具的證明;五是下放幹部考核權,縣級機關幹部的年度考核、晉級晉陞和評優選模,必須參考該幹部在社區內的表現證明。②“五進”社區強化服務職能。一是公安進社區,戶口遷移、出生登記、死亡註銷、身份證辦理的初審權,外來人口暫住證的辦理,流動人口管理的初審權等,建立社區治安安全檔案並提供各相關基礎資料;二是保障進社區,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和服務,社區內下崗職工、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的登記和再就業引導,公益性崗位人員的管理,組織勞務輸出,社會保險,辦理低保和救濟金的摸底調查、初審、公示和申報等;三是計生進社區,再生育指標申報初審權,外出人員、經商戶的婚育證明辦理初審權,暫住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權;四是城建進社區,小區規劃建設的參與權、建議權,住房改建、重建規劃審批前登記備案權,建築工程違章建築監督權,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參與權,房屋出租、裝修,危房監護等房產管理權,樹木、綠地、道路養護的管理權,社區環境衛生、噪音、污水、廢棄物等日常管理權;五是衛生進社區,社區醫療衛生的服務網點的監督管理。③“五員”勸導強化矯正職能。設立交通引導員、衛生監督員、市場協管員、文明勸導員、人民調解員,強化社區矯正職能。④“五方”聯動強化群防職能。加強公安民警、物業管理、社區巡邏、機關保衛、社區居民“五方”的聯防聯控。
全鎮除城區外,有農村中心小學5所、村辦小學32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建農村新型衛生所35所,參加醫保3.8萬人。計劃生育被縣委、政府評為紅旗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單位。市委授予江口鎮十年創輝煌紅旗單位稱號。連續三年獲全縣綜合目標考核一等獎。境內人文豐富,有劉伯堅烈士紀念館、佛頭山森林公園、“歡樂谷”生態園及各具特色的新村“農家樂”。
縣域水資源豐富,水能蘊藏量大。多年平均降水總量25.4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1.5億立方米,年平均境地表水流量88.9億立方米,地下水年徑流量為2782萬立方米,年水量達100.69億立方米,全縣人均佔有水量1575立方米。通、巴兩河多年平均流量分別為每秒178.8和216.9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分別為4.59和5.6萬千瓦,天然落差分別為27和33米。加上通、巴兩河支流,縣境水能理論蘊藏總量13.51萬千瓦,可開發量6.3萬千瓦,占蘊藏量的46.6%,已開發1.09萬千瓦,占可發開發量的17.2%。境內頁岩石英砂資源豐富,僅尖山鄉七里村露天優質石英砂按年產陶瓷100萬平方米的生產規模計算,可開採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