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鎮

四川眉山市彭山區轄鎮

江口鎮隸屬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平昌縣,是通、巴兩河交匯處,水陸交通方便,是通江縣南江縣巴州區兩縣一區水陸交通要道,是川東通向川北的要衝,素有“川北重鎮”之稱,是中共平昌縣委、平昌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系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離川東北交通樞紐達州市70多公里,距國際大都市重慶僅300多公里,通河、巴河環抱城區,素有“小山城”和"小香港”之稱,因出產江口醇、小角樓名酒而獲“酒鄉”美譽。全鎮轄26個村9個城市社區居委會。

2020年5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江口鎮。

建置沿革


1951年,建雙江鄉。
1958年,改雙江人民公社。
1983年,撤銷雙江公社,改制並更名為江口鄉。
1984年,改建江口鎮。
2019年12月,撤銷江口鎮,設立江口街道,以原武陽鎮和原江口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江口街道的行政區域。

地理環境


四川平昌縣全縣幅員總面積2229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溝谷縱橫,溪流交錯,海拔在700米至1100米之間,東北部最高海拔1338.8米,西南部最低海拔268.3米;坡度在15度至50度之間。具有氣候溫和,光照適宜,四季分明的特點。年均日照1455.1小時;年均無霜期297天。

行政區劃


江口鎮現轄區為19個村、3個社區,其中包括:望江社區、荔枝社區、尖山社區、三清村、草廟、三房、石廟、八廟、大寧、白沙、橋溝、照燈、元寶、牌坊、風灘、搖鈴、大運、臨江、楊柳、紅廟、高冠、七里。村民小組共170 個,自來水受益村2個(望江、牌坊)。
2020年5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江口鎮。

人口民族


總人口26907人(2017)。
政治
黨員支部共計31個,包括:機關支部、荔枝小學黨支部、尖山小學黨支部、老幹部支部、廣播支部、農水支部、勞保支部、財政支部、計生支部、國土支部、林業支部、畜牧支部、望江社區黨支部、草廟村黨支部、三房村黨支部、石廟村黨支部、八廟村黨支部、大寧村黨支部、白沙村黨支部、橋溝村黨支部、照燈村黨支部、元寶村黨支部、牌坊村黨支部、風灘村黨支部、搖鈴村黨支部、大運村黨支部、臨江村黨支部、楊柳村黨支部、紅廟村黨支部、高冠村黨支部、七里村黨支部,黨員數共計810人。

經濟


2008年末全鎮國內生產總鎮4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02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00元。鎮域人文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交通條件便捷,基礎設施完善,發展環境優越,鎮黨委、政府以“綠色經濟富鎮,畜牧經濟興鎮,社區經濟活鎮,勞務經濟強鎮”為發展戰略,加大內外開放,強化基礎建設,突出產業特色,推動城鄉一體化,全鎮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政通人和,實現了鎮域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以“土地流轉,業主經營”的生產經營方式為主,形成了“一村一品”的鎮域經濟特色。種植商品蔬菜9700畝,優質水果2800畝,優質綠茶1400畝,黃梔藥材4300畝,名貴花卉350畝;建牧業小區27個,年出欄生豬8萬頭、禽46萬隻。城鎮居委會興辦社區家政、保潔、維修、物管等服務實體8類26家,年創收入279萬元。建對口勞務基地3處,城鄉勞務輸出1.5萬人,年勞務收入9800萬元。
村村通電、通電話、通電視;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20公里;現有各類水利設施492處、保灌面積15800畝;紅層打井2300口、50%農戶有自來水;森林面積11.5萬畝、森林覆蓋率50%。
城郊新農村彰顯活力
江口鎮屬城鄉結合部,特別是近年來黨委、政府提出了“統籌城鄉促發展,流轉土地興產業”的工作新思路,全力打造光輝、石廟、七里、尖山、紅廟休閑旅遊和觀光現代農業示範片。佛頭、友誼;大寧、橋溝城郊休閑觀光旅遊業。重點打造距離縣城1.5公里的光輝、太平新農村,成為巴中市的新亮點。
光輝—太平兩村幅員7.4平方公里,轄18個農業社,992戶,3852人,1395個勞動力,耕地2845畝,草山草坡6730畝。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150元。
1、培育產業,建好現代農業產業觀光園。圍繞“依託城市,服務城市”的發展思路,招商引進業主,規模流轉土地,培育以果蔬為重點的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園。已引進匯科、正奇等6家公司和15個業主,流轉土地1849畝。種植優質蔬菜1500畝,建大棚42個;種植名優水果1300畝;種植楠竹300畝;發展水產養殖250畝,建魚池7口;建規模養殖場2家,發展年出欄生豬50頭以上的大戶53戶,建標準化圈舍15000m2,實行“豬+沼+菜(果)”生態循環養殖,2008年出欄生豬4629頭。開辦農家樂8家。
2、強化配套,搞好基礎設施的建設。按照“依託土地流轉興辦富民產業,圍繞產業配套改善基礎設施”的原則,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2008年投入資金1186萬元,其中政府投入125萬元。新修村社公路7.7Km,整治5.7 Km,其中硬化2.3 Km;建文明路6.84 Km,耕作路4 Km;整治病塘3口,新建山坪塘2口、微水池24口,新修、整治渠道3.8 Km;改造公用水井1口,新打機壓井65口;建沼氣池242口;實施“五改三建”126戶,鋪設排污管道285m;修建80 m2村衛生室1所、建農資產品集中銷售點1處、百貨商店14家。
3、環境治理,促進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兩村在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按照省、市、縣委提出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要求,始終堅持農村“四好”(垃圾解決好、污水處理好、環境綠化好、衛生習慣培育好)的標準,以“五化”(硬化、亮化、綠化、凈化、美化)、“四改”(改水、改廚、改廁、改欄圈)、“三通”(通自來水、通電話、通有線電視)、“二室”(圖書室、衛生室)、“一場所”(文體活動場所)建設為重點,按照“社有一個監督組,院有一個院戶長、戶有一個垃圾桶、連戶一個垃圾池、社一周一檢查、村一月一評比”的“六個一”要求。從“貼近群眾、有利發展、突出生態、良性循環”入手,按照“解決熱點、突破難點、打造亮點”的工作思路,以更大的氣魄、更大的投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步伐,建垃圾池80個,共清理垃圾死角10多處,拆出不合要求的豬舍、舊房等30幢,出動垃圾車60餘次,清理垃圾10噸,共投入環境綜合整治資金5萬餘元。
4、民主管理,促進了村民自治能力的加強。兩村堅持以村民自治為抓手,以服務人民群眾為重點;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法建村,科學管村,和諧興村。一是實行了村務公開、選舉產生了村民代表,制定了《村規民約》,強化了村民對村委會工作的參與權、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二是大力實施亮化美化工程。新建2300平方米的農民休閑廣場,配置單杠,太空行走器等健身器材20多件,對進村公路兩側進行了全部綠化。三是全力推進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新建文化活動室兩個,設有棋牌、乒乓球、圖書閱覽室等,新建標準籃球場一個,全面完善了村內幼兒園、衛生所等配套設施。四是啟動了“五星級”農戶評選。為配合新農村建設,提高村民素質,講文明、講孝道、講和諧、講法制,兩村掀起了“五星級”農戶評選的熱潮,共評選“五星級”家庭110戶。倡導了全村群眾的新風尚。
城市社區建設管理有序
江口鎮轄9個城市社區居委會,有76個居民小組,有121個樓院長。城區總戶數28127戶,總人口15萬餘人,其中,常住人口106387人,暫住人口45427人,幅員面積11.22平方公里,有社區警務室9個,社區成立了殘疾人協會、老年協會、計生協會、婦代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社區文體隊、社區居委會其他各類群眾組織9個,社區現有幹部36名,各類工勤人員250名,社區志願者近90人。轄區內共有機關單位190個,企業事業單位216個。現已經,城市社區實行了網格化管理,探索出了“三個四”的社區網格化管理新模式,圍繞居民自治好、為民服務好、環境衛生好、轄區治安好的社區管理“四好”目標,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1)建立網格,明確四級責任:①居委會為一級網格,由鎮幹部包干。全鎮9個居委會,每個居委會抽派2—3名鎮幹部常年聯繫指導居委會工作。②居民小組為二級網格,由居委會幹部包干。居委會按轄區內500—1000戶劃定居民小組,1名居委會幹部聯繫指導2—3個居民小組的工作。③小區、路段為三級網格,由居民小組長包干。在小區或路段選舉產生1名小組長,負責該小區或路段的工作。④院戶、樓棟為四級網格,由居民代表包干。以院戶或樓棟為具體單元,按照30—50人的標準選舉產生一名居民代表,包干負責該院戶或樓棟內各居民戶的工作。
(2)、夯實網底,抓住四個關鍵:①把好四關選准居民代表。一是考察關,由居委會幹部考察居民代表人選;二是提名關,由居委會幹部徵求院戶或樓棟居民意見,提出2—3名居民代表候選人;三是選舉關,由居委會組織召開居民大會,差額選舉產生一名居民代表;四是任免關,由居委會頒證任命居民代表,與居委會幹部任命同步,任期三年一屆。②落實四權發揮代表作用。一是選舉權,居委會幹部由居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二是決策權,社區內重大問題的決策一律提交居民代表大會決議決定;三是管理權,授權給居民代表在貧困救助、戶口遷移、房屋修建等方面的初審權;四是監督權,每季度召開一次居民代表大會,對居委會工作及幹部進行民主評議。③四個載體強化宣傳引導。一是用好小喇叭,給每名居民代表配發一隻電動小喇叭,走巷入院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惠民政策等;二是開好壩壩會,利用放電影、文藝表演等時機組織發動樓棟、院護內的居民召開壩壩會;三是辦好宣傳欄,在醒目位置辦好每月一期的宣傳欄,主要公開居務和宣傳惠民政策;四是建好曝光台,集中公開曝光發生的不良現象。④四項激勵增強工作動力。一是情感激勵,鎮、居幹部與居民代表交心談心增強信任支持,代表與居民溝通交流贏得理解配合;二是待遇激勵,每月給予一定的工作報酬;三是政策激勵,在符合政策的條件下,優先考慮落實公益性崗位和申報低保救助等;四是榮譽激勵,年底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對優秀居民代表進行表彰獎勵。
(3)形成網路,強化四大職能:①“五權”下放強化自治職能。一是下放建管權,將居委會意見作為開發商和居民建房的前置條件;二是下放經營權,將愛心慈善超市等公益性項目交由居委會進行經營管理;三是下放城管權,明確縣城內小街小巷的環境治理主體為江口鎮各居委會;四是下放戶籍管理權,遷入遷出戶口及各類證件辦理必須有轄區內居委會出具的證明;五是下放幹部考核權,縣級機關幹部的年度考核、晉級晉陞和評優選模,必須參考該幹部在社區內的表現證明。②“五進”社區強化服務職能。一是公安進社區,戶口遷移、出生登記、死亡註銷、身份證辦理的初審權,外來人口暫住證的辦理,流動人口管理的初審權等,建立社區治安安全檔案並提供各相關基礎資料;二是保障進社區,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和服務,社區內下崗職工、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的登記和再就業引導,公益性崗位人員的管理,組織勞務輸出,社會保險,辦理低保和救濟金的摸底調查、初審、公示和申報等;三是計生進社區,再生育指標申報初審權,外出人員、經商戶的婚育證明辦理初審權,暫住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權;四是城建進社區,小區規劃建設的參與權、建議權,住房改建、重建規劃審批前登記備案權,建築工程違章建築監督權,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參與權,房屋出租、裝修,危房監護等房產管理權,樹木、綠地、道路養護的管理權,社區環境衛生、噪音、污水、廢棄物等日常管理權;五是衛生進社區,社區醫療衛生的服務網點的監督管理。③“五員”勸導強化矯正職能。設立交通引導員、衛生監督員、市場協管員、文明勸導員、人民調解員,強化社區矯正職能。④“五方”聯動強化群防職能。加強公安民警、物業管理、社區巡邏、機關保衛、社區居民“五方”的聯防聯控。

社會事業


全鎮除城區外,有農村中心小學5所、村辦小學32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建設。建設農村新型衛生所35所,參加醫保3.8萬人。計劃生育被縣委、政府評為紅旗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單位。市委授予江年輝煌創建輝煌紅旗單位稱號。連續三年獲全縣綜合目標考核一等獎。境內人文豐富,有劉伯堅烈士紀念館、佛頭山森林公園、“歡樂谷”生態園以及各具特色的新村“農家樂”。

歷史文化


江口是一個有史記載長達2000餘年的文化古鎮,它在公元前201年的漢朝就是葭萌縣的治所,相繼在東晉的安帝,南北朝的宋、齊、梁,北魏的宣武帝,北周等朝晉安縣的治所,南宋設葭萌縣至元朝的至元二十四年,隸屬昭化,江口緊依嘉陵江自秦漢至20世紀50年代的兩千多年間,都是嘉陵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由於它在嘉陵江流域設置縣最早,故它在整個嘉陵江流域的場鎮中除保寧(閬中)順慶(南充)外,它是規模最大的一個,東自馬道院大溝邊,西至新禾村一組大溝邊,有學校、廟宇、會館、寨子門、烽火台、兵器庫、店鋪民居等,由於嘉陵江通航早,流域長,將中原、黃河的先進文化帶進了江口,帶進了西蜀,從上世紀的90年代至本世紀2003年在本地古河道江故河道中出土的秦磚及船骸,王莽時期的錢幣,20世紀70年代炸掉的烽火台等就足以證明江口的歷史歲月。嘉陵江是一條內陸通江通海的水上絲綢之路,也是唯一一條避開難於上青天的旱蜀道,自陽平關至重慶的水上蜀道。公元756年唐玄宗安史之亂幸蜀就是從陽平關棄車馬乘船至江口經木馬、劍閣、梓橦、綿陽至天回鎮,再經劍門走旱蜀道返回長安,並在劍門時留下墨寶。
江口也是兵家的戰略要地,在明禎十年(1044年)十月左右,農民軍首領李自成、混天星、過天星兵分三路寇四川,因官兵塞石牛道不得過,問道江口襲陷劍州其間對江口場鎮進行了報復性的燒殺,將長約4公里長的街道幾乎燒毀殆盡,1935年紅四方面軍長征強渡嘉陵江這裡也是強渡渡口之一,解放后江口擔負著全縣乃至梓潼、江油的的公糧收儲調運任務,保障了川北行署、沿江市縣和重慶市的糧食供應。為了按時如期調運,把江口作為川北物資集散地和重要轉運港口,川北行署特在江口段設立船業工會,保障了運輸的暢通。
2013年3月初至4月中旬,四川省文物考古院在劍閣縣顏家溝遺址進行考古發掘,首次發現商周遺存,以陶器為主,另有少量石器、獸骨。填補了廣元地區商周時期的考古歷史空白,此次考古發現很可能是一把解開川西平原地區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一系列謎題的重要鑰匙。

風景名勝


彭祖山

彭祖山,原名仙女山,是國家AA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彭山縣江口鎮,距縣城6公里。古稱彭蒙山、彭亡山、彭女山,因八百壽星商賢大夫彭祖和其女兒在此生息而得名。
彭祖山
彭祖山綠樹成蔭,修竹滴翠,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海拔608米,垂直高158米,綠化面積超過90%,自然生態環境極佳。四周群山環抱,中心孤峰聳立,山與山之間構成了奇特的天然立體太極地貌,彭祖墓就處在太極地的陽魚魚眼上,氣場特強,中外氣功愛好者慕名而來,採氣者不計其數,真可謂“山得彭則山靈”。
彭祖山齊山雙佛
彭祖山齊山雙佛
彭祖山是中華養生文化發祥地,景區內至今仍完好保存有彭祖祠、彭祖墓、彭祖煉丹洞、玉女洞、拜謁石等歷史遺跡;有展示彭祖長壽三大秘訣(導引術、膳食術、房中術)的養身殿,殿中各種栩栩如生的雕刻、彩畫充分體現了長壽醫翁彭祖在三千年前研究、提煉、總結的養生長壽之道;有深受中外氣功愛好者喜愛的採氣場,是遊人採納仙氣、強健身彭祖山齊山雙佛體、養顏美容的好地方;有高度居世界第八位的齊山雙佛,是樂山大佛的藍本,比樂山大佛早建近百年;有險峻奇特的“天下第一洞”玉女洞,是九天攬勝最具刺激的探險通道;有專門展示彭祖膳食養生術的養膳齋,遊客在領會彭祖膳食文化的同時,還可品味特級廚師烹制的美味佳肴;還有香火旺盛的慧光寺、璧山寺等20餘處景點。
景區內還有中國文字記載最早的茶葉市場—漢代“武陽茶肆”遺址、5000餘座東漢崖墓群、唐代詩人李白讀書台和將軍湖、仙女湖等。景區以其獨具特色的彭祖養生長壽文化和飄雅秀色的風光而聞名遐邇,是休閑、度假、健身養生、遊覽觀光的理想勝地。

漢崖墓博物館

江口崖墓
江口崖墓
江口漢崖墓,簡稱江口崖墓。江口漢崖墓博物館位於彭祖山下的江口古鎮下江口,是眉山市唯一一處被命名為國家級文物保護的單位。這一帶分佈的漢代崖墓,是漢崖墓最集中的地區,共發現了5003座,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富,實屬國內罕見。岩墓大多鑿於府河與岷江岸邊的石崖上,結構分單室、雙室、三室等多種類型,它不僅是古代建築藝術、古代雕塑藝術文物寶庫,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經濟、軍事、民俗等方面的寶貴實物資料。崖墓中的浮雕“秘戲圖”、“伏羲女媧”,畫像磚“搖錢樹”“西王母”畫像磚、“西王母神獸”畫像磚、“博戲圖”畫像磚、“祥瑞”畫像磚、“釀酒”畫像磚、“庖出單人”畫像磚、佛祖畫像磚等文物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在《中國100件國寶》一書中,從彭山江口崖墓出土的文物就有6件,
江口崖墓
分別是搖錢樹、秘戲圖、庖廚單人畫像石棺等。搖錢樹俗稱富壽樹,道家稱神樹。如今這棵搖錢樹保存在四川省博物館內。

千船沉銀之謎

300多年前,張獻忠攜帶打劫而來的千船金銀珠寶從成都順水南下,在四川彭山縣江口鎮“老虎灘”一帶遭到川西官僚楊展的突襲,千船金銀珠寶絕大都分隨船隊沉落江中;300多年來,這一史實成為傳說。2005年4月20日,彭山縣城開建引水工程,一施工隊在岷江“老虎灘”河床上用挖掘機開挖鋪設管道的溝槽時,一鏟就剷出一捆共10枚銀錠。據彭山縣文管部門初步鑒定,這批被挖掘出土的銀錠為明代官銀,它為破解張獻忠在此“千船沉銀”之謎找到了證據。
開挖朽木腹中滾出銀錠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2005年4月20日上午,彭山縣岷江大橋附近的老虎灘河床引水工程建設工地一派忙碌。10時30分左右,一輛挖掘機照例從河床3米深處掘起一鏟砂土,可是伴隨這鏟砂土落地的,還有一截黑不溜秋像朽木一樣的東西。這朽木從挖掘機斗子里滾落到地面后,眨眼間,一枚枚烏黑髮亮的“鐵砣砣”撐破朽木的肚子滾了出來,一農民驚叫:“銀子!銀子!”周圍的人立即圍上來,僅幾分鐘,銀錠就被揀拾得一個不留。
保護全力阻止銀錠外流
就在銀錠被圍觀群眾揀走後,工地負責人迅速向彭山縣文體局以及彭山縣政府辦公室彙報情況。彭山縣文物主管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迅速趕往現場,進行勘驗調查,全力設法阻止出土銀錠外流。彭山縣文體局、公安局立即組成清查小組,派出二三十人深入雙江等村摸底調查,向群眾宣傳文物保護法,鼓勵群眾把揀到的銀錠自覺捐獻出來,並由彭山縣政府向捐獻文物的群眾進行獎勵。
開發適當時候再現遺址
在彭山縣文管所,記者有幸目睹了一枚銀錠。但見銀錠烏黑中泛著亮光,其邊緣雖有些殘損,但銀錠身上鑄造時打上的“崇禎16年8月,紋銀50兩”字樣清晰可見。按照包裝的容積計算,挖掘出的銀錠應為10枚。
據彭山縣文體局局長謝開遠介紹,300多年來,張獻忠在彭山縣江口鎮沉銀之說一直是世人難解的一道謎團。此次挖掘出土的銀錠,無論從銀錠本身還是其外包裝,都與史料記載相吻合,從而證實了張獻忠300多年前在此沉銀之說完全符合歷史真實。2015年底被確定為張獻忠沉銀地。

虞公著夫婦墓

虞公著夫婦墓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縣江口鎮石龍村,是南宋虞公著及其夫人留氏夫婦分室合葬墓,墓室建築及石刻浮雕大部保存完好。虞公著生前為“宋中奉大夫和渠州軍州兼管內勸農使、仁壽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