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寺

甘肅省秦安縣興國寺

興國寺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新華街文化廣場北側,原名“興谷寺”,俗稱“官寺”,建於元代至順年間(1330年-1332年),明代列為秦安八景之一。

該寺佔地面積2800平方米,整個建築群由金剛殿、天王殿、接引佛(韋駝)殿、鐘鼓樓和主體大殿般若殿組成。

其主體建築般若殿保留了明顯的元代建築風格,是甘肅省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之一,為研究元代建築特徵和建築藝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1981年9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概況


興國寺
興國寺
興國寺又名興谷寺,俗稱“官寺”,在秦安縣城北街。元至順年間 (1330 - 1332年),規模初具。明嘉靖年,中垂邑人胡纘宗題其寺額“興國寺”,又書“般若”二字於大雄寶殿門。興國寺起初是一座規模較大的古剎,寺內有大雄寶殿 (即“般若”殿)一座,殿正中置釋迦牟尼佛像,兩旁側有觀音菩薩像。左有伽藍殿,右有菩薩殿;中左有鐘樓,中右有鼓樓,門前有金剛殿,門側有天王殿。寺置兩道門,頭門有金剛2尊,二門有天王4尊。再進直接佛完,龕前有接引佛,完後有韋馱菩薩。迄南即鐘樓和鼓樓,迤北還有文昌宮、聖母宮和、長官殿等。整個寺廟殿宇雄壯,佛像森嚴,建造奇巧。

建築特色


般若殿
般若殿
興國寺座東朝西,中軸線上依次為金剛殿、天王殿、接引佛韋馱殿、般若殿,兩側有鐘樓、鼓樓、伽藍殿、菩薩殿。般若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帶廊,前檐顯五間,單檐歇山布瓦頂,採用琉璃花脊,瓦頂正脊中施琉璃脊剎,剎下有獸面座,上有寶珠(已失)。正脊飾龍與西蕃蓮等紋,兩側按等距離設置獅
興國寺
興國寺
、狗、虎等蹲獸。垂脊飾水紋,上有蹲獸二枚,戧脊上亦有蹲獸二枚,端部各設嬪伽一尊,子角梁端用綠琉璃套獸。殿內梁架結構為徹上露明造,採用了元代首創的斜梁構件。
般若殿前檐斗拱為六鋪作三下昂計心造,每補間施一攢,補間鋪作增出45度斜昂,轉角鋪作除角昂、搭角鬧昂和正出昂外不施斜昂,昂頭為如意狀,耍頭刻雲形,前檐令栱和外跳瓜栱、慢栱的正面刻卷草紋裝飾,兩山和后檐斗拱為五鋪作雙下昂計心造里轉偷心造雙跳華拱,為使前檐斗拱與兩山和后檐斗拱至令拱上找平,前檐柱頭標高隨之下調。大殿用檐柱四根,當心間兩根渾圓碩大,柱頭卷剎為覆盆狀,柱身下用素麵圓形柱礎,四根角柱最為粗大,以增加建築四隅的強度。四根角柱明顯高於檐柱,有顯著的“柱側角”和“柱生起”作用。般若殿外觀雄渾穩定,輪廊協調秀美。大殿欄額上方,懸掛胡纘宗所書的“般若”匾額,字跡古樸雄渾,是一件珍貴的書法藝術作品。
興國寺
興國寺
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梁架為五架梁前後用二柱,單檐硬山布瓦頂,無斗拱。金剛殿即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梁架為五架梁前後用二柱,單檐懸山布瓦頂。檐下施五踩單昂斗拱,各補間用一朵,鐘樓鼓樓面闊進深各一間,
興國寺
興國寺
單檐歇山布瓦頂。梁架進深四椽,平梁用抹角梁承托,柱頭間以“T”形蘭額普柏枋連接,檐下施一斗二升交梁頭,無飛椽。下層四面是石築圍合牆,上層施木樓板,不施樓梯。
接引佛與韋馱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坡單檐硬山布瓦頂。梁架進深三椽,四架梁前後用二柱。西立面為清水磚牆到頂,中設板門,門上有安維峻書“法界西天”橫向題額。東立面出檐,明間為門,次間施檻窗,正脊施花脊。

保護狀況


興國寺自建成以後,歷代都有修繕。
明萬曆年間,秦安知縣趙汴重建,清代乾隆時期曾有修葺。
興國寺
興國寺
1920年遭地震,殿宇多處倒塌傾斜, 1937年由秦安縣佛教協會組織修繕。
1953年6月修繕時,在伽藍殿發現了明萬曆四十三年重修的木刻題記,1974年修繕時又發現了“元至順年建”的木刻題記。
1963年2月,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9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11月,國務院將興國寺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國家文物局撥款300餘萬元,對興國寺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
興國寺般若殿保留了元代建築風格,它是甘肅省現存較早的木構建築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為研究元代的建築藝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