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口鄉
耳口鄉
耳口鄉地處貴溪南部山區,瀘溪河中游,東與塘灣鎮一山相隔,南與冷水鎮一水相連,西與金溪縣、資溪縣毗鄰,北與上清鎮接壤。鄉政府駐地太港下,因瀘溪河流經此處形成耳朵口形而得名。境內地勢自南向北傾斜,武夷山脈分東西兩支楔入,形成不規則的“T”字形窪地。西境的筆架峰最高,海拔1375.5米,北境的漕源最低,海拔85米,瀘溪河從西南耳口林場三排入境,至漕源口西北出境,全長約10公里。鷹廈鐵路橫貫境內8公里,並設有圳上火車站,龔資線、耳南線、耳橫線形成“十”字形公路網,距貴溪70.8公里,距鷹潭56公里。
耳口鄉(圖2)
耳口鄉區域面積約為184平方公里,有耕地12320畝,林地17萬畝。轄6個村委會(耳口村、圳上村、昌甫村、梅潭村、橫港村、南港村),76個村小組,2786戶,總人口10423人。駐有國稅分局、公安派出所、電信所、衛生院、林業工作站、糧管所、信用社、供電所等單位。
耳口鄉位於貴南山區雲台山下、瀘溪河中游,東與塘灣鎮一山隔,南與冷水鎮一水相連,西與金溪縣、資溪縣毗鄰,北與上清鎮接壤。區域面積約為184平方公里,轄6個村委會(耳口村、昌甫村、圳上村、橫港村、梅潭村、南港村),76個村小組,2786戶,10423人,其中:農業人口8265人,有10個黨支部,271名黨員。機關幹部41名,其中行政編16名。距貴溪70.8公里,至鷹潭56公里,鷹廈鐵路穿境而過,並設有圳上火車站,龔資線、耳橫線、耳南線形成“十”字形公路網路。全鄉山林面積17萬畝,其中毛竹6.4萬畝。
駐鄉單位有:國稅分局、公安派出所、電信所、衛生院、林業工作站、供電所、供銷社、信用社、糧管所、木竹經銷站。
耳口鄉(圖1)
隨著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先後建成了耳口、福源、金沙灣、雲台3家水電站(總裝機容量5910千瓦,年發電量2360萬千瓦時),青雲竹地板、橫港竹拉絲等7家竹木加工廠。
335412 〔代碼〕360681205:~200耳口村 ~201圳上村 ~202南港村 ~203梅潭村 ~204橫港村 ~205昌甫村
耳口鄉(圖4)
耳口鄉主要有稀土、金、鐵、硅石、花崗岩等,其中稀土礦分佈面積達68平方公里,較好地段15平方公里,總量達數千噸,硅石礦已在探采。
耳口鄉境內有瀘溪河、梅潭河、澮潭河等,河流落差大,有廣闊的水電開發前景,已建成水電站4家,裝機容量達6000餘千瓦。
耳口鄉,風景秀麗,景觀奇特的雲台山,海拔858.2米,系龍虎山十三景點之一,據《龍虎山風景名勝區資料》記載,東漢末年(公元124年)“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來雲台山修道練功,採藥練丹,在山頂建立供用練功、住宿的廟宇”。清乾隆二年,乾隆下江南游至此地欣然作詩,並“敕封雲台山”,鐫刻石碑;佔地面積6.4萬平方米,依山傍水,設計別緻,用料考究,保存完好的徽派明清建築群距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整個建築呈“品”字形,分為曾氏公祠、魚塘花園、經學書院、住宅四大部分,該建築群已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及“文物保護單位”;有新發掘的風光旖旎的天台山瀑布群,落差近30米,作為大自然的點睛之筆,是生態旅遊佳境。
耳口鄉緊扣“做穩農業、做強林業、做旺旅遊業、做活三產業,把耳口建設成為新興的生態旅遊林業強鄉”這一目標,優化環境,著重抓好招商引資、集鎮建設、旅遊開發三個重點,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加大對個私經濟的引導、扶持力度,積極鼓勵農民外出創業,搞活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實現農民增收、財政增長。
為徠充分發揮旅遊資源優勢,把耳口建成龍虎山旅遊的延伸帶,圍繞把雲台山做“靈”、把建築群做“古”、把天台山做“秀”、把筆架峰做“高”的旅遊發展思路,鄉成立了旅遊開發公司,搞好了旅遊開發設計,製作了耳口風光宣傳片,舉辦了耳口風光圖片展,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的投入,大力發展旅遊業。近年來到耳口休閑度假的遊人接近2萬人次,旅遊逐漸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一個新亮點。
為加快工業發展,結合資源優勢,用活“三張臉”(笑臉招商、微笑服務、黑臉整治),做到“四個一”(大小項目一起上、內資外資一起引、軟硬環境一起優、鄉村幹部一起抓),著力優化環境,實施招商引資。2002年共引資1000萬元,2003年共簽訂6個項目,引進福建客商、浙江客商等分別投資建設福源電站、金沙灣電站、雲台電站,橫港竹拉絲廠、國際象棋廠、木材加工廠等合同資金4600萬元,實際進資1500萬元,招商引資成為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又一亮點,2003年完成財政收入109萬元。
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5051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3836萬元,工業總產值12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80元。
2014年度共完成財政收入2300萬元,佔全年任務的219.1%,同比增長31.2%;完成地方財政收入477萬元,佔全年任務的238.5%,是全市財政收入有增長的四個鄉鎮之一。
結合退(曾家建築群內居民退出)、移(高山居民移民進鎮)、返(外出經商人員返鄉創業),搭建平台,堅持“五高”標準,進行集鎮建設。邀請江西師大城市規劃設計院對耳口
集鎮進行了高標準設計,前期規劃10.36公頃,集鎮規劃區的主幹道雲台路已填好基礎,三通一平正在進行。通過市場運作,土地已開始拍賣。新的集鎮集商貿、旅遊、人居於一體,功能齊全,風格獨特,為耳口的經濟發展和旅遊開發搭建了平台。
耳口鄉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近兩年來落實退耕還林面積2000畝,大力發展筍竹兩用林、毛竹豐產林,積極封山育林,共開發筍竹兩用林10000畝,封山育林1.2萬畝,林木蓄積量44萬立方米,活立竹843萬支。逐步形成“遠山高山森林山、低山近山花果山、水田旱田豐產田”的格局。為搞活流通,制定了分戶生產、分戶開發、分戶結算、統一銷售、統一納稅的經營管理方式。整頓和規範了木竹市場經營秩序,打破了“靠山吃山”的傳統觀念,形成了“養山、治山、興林、護林”的經營之道。
近年來,電力通訊設施得到完善,全鄉裝有程式控制電話850部,裝機容量1600門,全鄉擁有手機1000餘部,有線電視入戶1485戶,入戶率63.8%,全鄉農網改造已基本結束,98%的農戶用上安全電。通過財政撥一點、群眾籌一點、自己擠一點、上面要一點的籌建渠道,先後籌資230萬元完成了龔資線的硬化,投資56萬元的昌甫漫水橋已建成通車;移動公司、聯通公司投資600萬元興建基站;鄉政府投資60萬餘元新建敬老院。
黨的建設得到加強。認真貫徹“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嚴把黨員“出口”關,認真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疏通了黨員“出口”關,保證了黨員的純潔性。加強對村級組織的建設,將一批致富能手充實到村書記、主任崗位上。加強黨在非公有制經濟工作的領導作用,成立了耳口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共耳口鄉個協支部。
全鄉山林面積26萬畝,其中毛竹51375畝,有活立木蓄積量39.6萬立方米,毛竹514萬根。為保證林業、經濟、生態協調發展,鄉黨委、政府在大力指導林農廣泛開展植樹造林500餘畝,中幼林撫育2000餘畝的基礎上,做好了《森林法》的宣傳,在林業派出所的積極配合下,加強了林政管理,嚴禁砍伐闊葉林,對杉木林、毛竹進行限額、合理採伐,全年無一例亂砍濫伐行為,無一場森林火災發生。
全鄉有耕地767.8公頃,其中水田709.2公頃,旱地58.6公頃。全年國家徵購任務81萬斤,其中公糧24萬斤。全年糧食產量達1153.9萬斤,種植花生、豆類、油菜等經濟作物近400畝。鄉里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7期,培訓500人次,及時發出病蟲預測預報16期,推廣了雜稻旱床育秧、拋秧、薄露灌溉等新技術近2000畝,獸禽防疫率達100%,全年未發生一起豬瘟、雞疽等流行性病害。
全鄉現有鄉村集體企業共10家,其中規模較大的有電站、搬運隊、活性炭廠、木竹製品加工廠等。個私企業5口口余家。全年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6475萬元,實現利稅60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350萬元,新增個私企業300餘家,從業人數比上年增加近600人,全年招商引資額70餘萬元,個體工商稅收比上年增長30%,順利完成了耳口水電站的轉機建制及各企業的掛牌登記工作,組建了耳口竹製品加工廠(年產值為100萬元)。
社會各項事業得到發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得到加強,計生率上升到94%,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34‰ ,自然增長率下降到3.26‰,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及時調處各類民事糾紛,重點打擊帶黑社會性質的、稱霸一方的地痞、流氓和利用宗教開展的非法活動,確保了社會穩定。教育、衛生事業發展較快,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鞏固提高“兩基”成果,積極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鄉共有7490人參加。
文教衛生:全鄉有初級中學、中心小學各1所,村級完全小學6所,村級不完全小學11所,班級53個,在校學生1700餘人,在校教職工11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全年為各類院校輸送了合格學員32名;鄉設有圖書室,藏書8000餘冊,建有“文體活動中心”,卡拉OK、羽毛球、乒乓球、桌球等文化娛樂設施齊全,建有有線電視接收站2個,能正常接收8個台的節目,年內有線電視用戶達480戶;鄉衛生院1個,村衛生所16所,醫務人員45人,病床40張。
耳口供鄉電力通訊設施完善,全鄉裝有程式控制電話850部,裝機容量1600門,全鄉擁有手機1000餘部,有線電視入戶1485戶,入戶率63.8%,全鄉農網改造已基本結束,98%的農戶用上安全電。通過財政撥一點、群眾籌一點、自己擠一點、上面要一點的籌建渠道,先後籌資230萬元完成了龔資線的硬化,投資56萬元的昌甫漫水橋已建成通車;移動公司、聯通公司投資600萬元興建基站;鄉政府投資60萬餘元新建敬老院。
黨的建設得到加強。認真貫徹“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嚴把黨員“出口”關,認真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疏通了黨員“出口”關,保證了黨員的純潔性。加強對村級組織的建設,將一批致富能手充實到村書記、主任崗位上。加強黨在非公有制經濟工作的領導作用,成立了耳口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共耳口鄉個協支部。
上清豆腐上清豆腐 是當地三大名菜之一。三大名菜是“上清豆腐、瀘溪魚、天師板栗燒土雞”。製作豆腐在上清有著悠久的歷史,鎮上仍是作坊林立。這裡的豆腐因水質好,加上傳統的手工工藝十分地道,過濾精細,含水適度,具有白、嫩、香、滑的特點,無論是煎、炸、煮、燉、燜、涼攔,都清香鮮美,柔滑潤喉,如果佐以黃魚角、鮮豬肉、香菇、豆豉、香蔥或辣椒,都是各有特色,風味十足。而做成油豆腐、霉豆腐、豆腐乾、豆腐皮等,也是十分愛歡迎的菜肴和小吃。 “黃袍拜君王”好吃,關鍵是上清豆腐細嫩香滑、沁人心脾。說起上清豆腐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在上清鎮建鎮前的西晉永嘉年間,當地有一戶農家,小兩口勤儉持家且感情甚篤。丈夫早晨下地前,妻子常將黃豆腐磨成豆漿放些鹽給丈夫充饑。有一次妻子要回娘家,就多磨了一些,將剩餘的裝入一個罈子里蓋上以備丈夫第二天吃。可丈夫第二天下地時卻忘了吃。妻子回家時,見壇了里的豆漿結成了塊,硬要丈夫嘗嘗。丈夫為說:“你這不是在逗我嗎?”沒辦法只好用勺子舀出一塊嘗嘗,覺得味道很好,接著一口氣吃完了,讚歎道:“太好吃了!”妻子打趣地說,“不是我逗你,你有這口福嗎?”丈夫一高興說:“那就管這結凍的‘豆漿’叫‘逗夫’吧!”後來夫妻倆便天天做起了“逗夫”當菜吃。妻子把“逗夫”的做法傳授給鄰里,經過不斷改進,便有了上清豆腐。
雲台山寺廟
雲台山主峰海拔858.5米,一峰聳立,萬山匍伏。群山環繞,西山、藐菇山、應天山、五台山、天華山,團團簇擁,把雲台山繞在中間,猶如攀天柱。登上峰頂,環顧四望,一覽眾山小。向東望,上饒的靈山,特起凌霄,縹緲如畫,下視弋陽圭峰,昂首穹背,形態逼真。東南天華山迎面相峙,恰似錦屏。每當春夏清晨,雲霧環山,如海浪,洶湧澎湃。太陽初升,嵐光煥彩,皓魄當空,金光萬丈,身臨其境,彷彿在雲山霧海中,有凌虛御風之感,故名“雲台山”。
漕源瀑布群
瀑布群四周山高林密,樹木蒼翠,環境幽美,動植物資源豐富,夏日氣候涼爽。瀑布群相連的瀑布有三層,其中第二層氣勢磅礴,最為壯觀。觀賞瀑布可先乘竹排進行漂流,再徒步觀賞大自然的神奇美景,是人們避暑、登山、休閑的好去處,具有較大的旅遊開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