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刺法
圍刺法
圍刺法,又稱圍剿刺法、圍針法,是一種在病變部位周圍進行包圍式針刺以達到提高療效目的的刺法。本法也是古代揚刺法的發展。
圍刺法的主要特有兩個,一是多針,每一穴區或部位的針刺數,均超過4根,多則數十根,意在增強刺激量;二是圍刺,即以病變部位(或穴區)為中心,進行一層或多層包圍性針刺。所以,它既和周圍僅刺4針的揚刺法不同,又和在一個點或面上集中或分散刺的叢刺法也不一樣。
1 阿是穴 病灶區等。
2 體 穴 經穴、經外穴。
1 針具 28-30號0.5-1.5寸毫針。
2 具體操作:臨床上,常用的圍刺法有以下三種。
(1)一般圍刺法:此法最為多用。取28-30號0.5-1.5寸毫針,在病灶或穴區邊緣皮區刺入,針尖可呈15-45度角斜向中心,每針距離宜依據症情相隔0.5-3厘米;進針深度,在0.3-1寸之間,以得氣為佳。留針15-30分鐘。在圍刺的同時,亦可在病灶中心刺入1-3針,進針可略淺,留針時間相同。
(2)雙重圍刺法:多用於面積較大的局限性皮膚病或某些局部性瘡癤症。先以28-30號1-1.5寸毫針按照上述方法在病灶邊緣圍刺一圈,然後,也可在留針5-10分鐘后,再在外圍與中心點之間以0.5-1寸毫針圍刺一圈。余法同上。
(3)多穴圍刺法:選擇病灶區周圍一圈穴,如眼病,選眼周圍的穴位,鼻病選鼻周圍的穴位等,每穴刺一針,針尖指向病灶區,形成一包圍圈。留針時間同上。
圍刺法,因刺入的針數較多,在進針時,可採用飛針手法或稱流星針法。操作方法為:持針者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指腹握持針柄,進行時拇指內收,食、中指同時相應外展,此時針體便迅速轉動,當針處於快速旋轉病抵達穴位區時,通過腕、指力將旋轉的針如流星瞬間彈刺入穴區,以減輕進針時的疼痛和縮短進針時間。入針后再行飛針催氣,即先將針做小幅度的捻轉,然後鬆手,拇、食指張開,一捻一放,反覆多次。上述三種圍刺法均可結合脈衝電刺激,一般取2-4對針與電針儀連接,用連續波或疏密波,強度以患者可忍耐為宜。圍刺法每日或隔日1刺,亦為1周2次。5-10次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