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泥溝村
山東萊蕪鋼城區艾山街道下轄村
位於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艾山街道辦事處。在鋼城區政府駐地西北2公里。明崇禎年間魏姓由青州遷此建村。因村東南面有清泉,泉水繞村入泥溝,由此而得名。
該村有清順治八年(1651年)修建的石板路,從村南往北,一直到葫蘆山東的葫蘆空關處,全長1公里多,寬近3米,用長方形青石板鋪成。此處為齊魯通道,車馬川流不息,路面石板被磨得光滑,中間壓出一道車轍。現保存較好。
村東臨205國道和新博高速公路,現有居民2450人,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村民靠自己的智慧與勤勞換來了富裕文明的新生活。
民國初年有“萊城東南第一保”辟名。
《嘉靖萊蕪縣誌》載:“清泥溝,縣東南四十五里,本縣之南關通道也。”為當時萊蕪之南大門。光緒三十三年《萊蕪鄉土志》載:“清泥溝,城東南四十五里,四幾日集,本縣走臨沂道也。”謂之交通要道。據《魏氏譜》記載:明崇禎年問魏姓由青州遷此建村,村東南有清泉,水繞村人泥溝,由此得名清泥溝。另傳:此村原名“普善庄”,意在普行施善,與縣誌“黃善保”為一致。清咸豐十一年後,又叫“順天寨”,是以寨門匾額“順天寨”為名,延續多年。
《康熙萊蕪縣誌》載:清泥溝村為黃善保駐地。《萊蕪縣誌》載:“黃善保·清泥溝”。《續修萊蕪縣誌》載:清泥溝屬顏庄區黃善保;1941年5月至1945 年10月,萊蕪劃為三縣,清泥溝村為新甫縣清泥區駐地;1951年至1957年屬清泥鄉駐地;1958年屬顏庄人民公社清泥管區駐地;1959年與小回家莊合併為一行政村,1984年屬顏庄辦事處清泥管區駐地;1985年10月劃歸城子坡鎮;1995年屬城子坡街道辦事處;2001年劃歸艾山街道辦事處。
清泥溝村民自明朝崇禎年間聚居此處,繁衍生息。最初,魏、閆、常、姜姓居多,明末清初時,魏氏鼎盛,為本村望族,被朝廷封為“九品老農官”,是當時納糧大戶。上述諸姓氏隨著世事的變遷,已不知所終。現村中有:張、欒、馬、趙、喬、苗、胡、李、伊、王、董11姓。其中,以張氏、欒氏居多。村民不分宗族、貧富、多寡,世代和睦相處,耕讀繼世。
清泥溝村古有官道。明末,官道從本村南到葫蘆空之間全用青石板鋪路,約2.5公里,寬3丈。,因人馬車輛川流不息,鋪路石被磨得光滑如鏡,路中車輪軋出的槽溝3寸余深。途中有一石橋,據修橋碑記載,此橋建於清順治8年,寬1丈,長3丈。因建於官道之上,故起名“贏仙”橋。橋東北處長有百年老槐兩株,每株兩人合圍之粗,高有4丈。暑夏遮陰,嚴冬樹身避寒。村南門東50米處有兩清泉,一泉名曰“南泉”,一泉名日“南樓泉”,兩泉問距50米。
南泉又名“坡里泉”,屬萊蕪72泉之一。南泉水眼孔有3平方寸,泉水長年不息,每年雨季泉水噴高尺余,蔚為壯觀。泉周圍更有無數小泉,像群星捧月,小泉吐水如珠,連貫成串,為萊蕪一大景觀。南樓泉噴水量巨大,水流四溢,人們用巨石條四塊將泉眼壓蓋,致使泉水外流緩慢,經年細流。石條上建石樓一座,4米見方,高有2丈,頂用小瓦蓋面,下為石條作欄,故此樓謂之“南泉樓”。兩泉之水清澈甘甜,四季長流,冬不結冰,夏季水清涼。古時曾有人作詩讚道:“水流長注數南泉,西去汶河水之源;牟贏名泉七十二,他壓群芳第一泉”。因泉水噴流,長年不幹,致使村東、南、西成為魚米之鄉。泉水從村東南發起,會集成河,經村南門外,蜿蜒西流到村西南,向西直奔汶河。此河寬10米有餘,水深兩米左右,長約5公里。河岸楊柳成行,河邊藕塘連片,風景煞是美麗,有人寫詩讚道:“百畝荷花十里柳,蘆山(葫蘆山)影壁水西流,北靠黃羊。倚山盡,面向汶河澤源頭,清泥寶地名四海,人傑地靈炙人口”。該村蓮藕久享盛名,名傳方圓百里,已有 500餘年歷史。藕葉大如傘,荷花開如盤,中秋時節出藕,個大白嫩,枝連枝,一支多為3至4節,最重者每支鮮藕達10斤以上。鮮藕出水,生吃脆甜如梨,有汁無渣,薑汁蓮藕,香脆滿口。
清泥溝村,殷實富庶,又居要道,農曆四、九逢集,故商賈雲集,日漸繁榮。早年問為防亂世遭劫,保家護民,清咸豐八年,修建了清泥溝寨,俗稱“圍子牆”。咸豐八年動工、咸豐十一年完工,歷時4年。寨牆為不規則圓形,周長五里許,南北、東西直徑各二里。外側用石壘砌,內里用土夯成。寨牆高為6米,基寬6米,頂寬3米,設有垛口,內牆分為兩階,第一階高3米,寬3米,可作雙馬穿行;第二:階高2米,寬2米,作守寨人巡邏之道。垛中牆高一米、寬一米,以作防身射擊之用。寨牆四周,有護寨河(也叫濠溝),西北為人工開挖,其餘是由自然河流整治而成。河深為3米,寬度為5米,東、南、西都建有石板橋與寨門相聯。寨牆設有東西、南北四門,四門門高都在4米左右,寬3.5米;四門頂都建有一城門樓子,高度3.5米,寬2.5米,磚石結構,小瓦起脊,頗為壯觀。此樓四門上均有匾額,字體為柳體,豐滿渾厚雄勁有力,南北門匾額均為“順天寨”,東西兩門匾額為“迎啟門”,寨牆四周分佈著12個炮樓子。炮樓子分底上兩層,第一層與寨牆同高,后牆緊貼寨牆,其餘部分突出牆外,每層左、前、右三面各有兩個槍炮眼,監視著來犯之敵,炮樓底層內3米見方,設有土炮24門。寨牆的修建使清泥溝成為戰略要塞。此寨牆在1945年期間,八路軍為戰爭的需要,動員群眾將寨牆拆除多半,解放戰爭期間,將剩餘一部分又進行了拆除,現只有在村南和西南處存有殘牆。
南北門之間,是8米寬的青石板路,是清泥溝村的正街,也是官道。街道兩邊店鋪鱗次櫛比,店招酒旗隨風飄蕩,道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四九集日更是熱鬧非凡,八方客商雲集此街,熙熙攘攘叫買叫賣聲傳出數里,九州商貨、當地名產、布衣雜貨、瓜果乾菜、說書賣藝的應有盡有,騾、牛市設於村南柳林,蠶繭市擺於河邊樹下,集市給清泥溝帶來一派生機。1959年修建鐵路和1965年修建葫蘆山水庫時佔去道路一部分,從此南北來往不通,1966年將清泥溝大集遷至城子坡。
南門裡向西拐百米處,建有關帝廟和土地廟各一處。關帝廟內塑有三神,中為關公、左為周倉、右為關平,塑像栩栩如生。廟牆東西兩壁,都畫有壁畫,東壁畫為“桃園三結義”,西壁畫為“關羽斬將”,兩畫相對,更為廟內布局增輝不少。相傳此畫為清朝名人所畫;土地廟位於關帝廟西南20米處,此廟奇妙處是:建築風格與眾不同,四牆為九塊石板築成,無梁無柱,小巧玲瓏,在迷信盛行的年代是村民求神靈保佑平安的去處。
村內大街南、中、北各有古槐一棵,均已有500年歷史,樹高在10米以上,樹冠上百平方,枝繁葉茂。樹粗三圍以上,根須出地,盤根錯節,如龍遊動。可惜三樹在1958年大鍊鋼鐵時被砍伐。
出村北門西處,有一古墓群,面積約五六畝,此墓據考為漢墓,所有墓室全為大青磚所建,磚大如坯,細膩堅硬,現遺址、古磚尚存。
清泥溝村,據說藉助葫蘆山靈氣所建。葫蘆I山位於村北二里許,海拔500米,山勢陡峻,怪石嶙峋,因形似葫蘆,故名葫蘆山(又叫餓狼山),山頂修文昌閣,碑文記載: “贏城東南有葫蘆山一座,汶水環抱,秀峰特出,且東有黃陽九頂山,西有九龍三尖崮,彼引輝映,左右爽輔,慶東南一勝區也。”山與古墩相聯,問有葫蘆空(又名葫蘆峪,峽谷峪),遠眺此山,貌為獨山影壁,山頂較平坦。清乾隆七年十月修文昌閣廟、倒坐觀世音廟和奎星樓,文昌閣廟在北,觀音廟東南,奎星樓在西北。文昌閣廟雙拱斗檐青瓦起脊,高丈二,內塑文昌帝君,廟院內有鐵鑄掛鐘一口,高1.5米;直徑1.2米,在山頂敲鐘,鐘聲可傳40餘里。山頂古柏參天,樹齡都在百年以上,最大者達六丈以上,二人合同。廟宇、古柏、鐵鐘視為葫蘆山之三奇,可惜1940年日寇佔據此山,將其全部拆除砍伐,現只有殘碑遺址存在。此處每年古歷重陽節日為廟會,每到這天,百里之內善男信女前來燒香膜拜,甚是熱鬧。
清泥溝村居要道,又是萊蕪之南大門。匪患兵侵多有發生。民國十四年(1925年)古歷五月初五日(此日是端午節),山東匪首劉黑七(劉桂堂)率200餘土匪於初五凌晨搶劫清泥溝村,時有縣警備隊長李玉聲,副隊長沙玉卿(又名傻六)率部150餘人與村自衛隊奮起反抗,但因軍民思想麻痹,初戰隊長陣亡,故兵無首自散,無心戀戰,給土匪可乘之機,拂曉土匪破寨進村,肆意燒殺搶劫,殺死村人80餘眾,傷22人(其中有徐家莊、北城子坡、於家莊、宋家莊等來村避難者),軍隊陣亡6人,捉走民眾40餘人(即綁票)。當時家家遭難,戶戶受劫,村內哭天喊地,慘不忍睹。為了救出人質,該村共送給土匪兩萬餘塊大洋。同時,土匪劫去的財物無計其數,他們還毀房屋60餘間,村民受到了極大的損傷,此案時是萊蕪匪患中第二大慘案。後有數匪入侵,陳三坎、石友三、秦啟榮等偽軍都在此駐紮多次。更為甚者,偽軍嚴繼光部從1940年佔據到1941年退出,村內設據點,名為“小圍子”,與葫蘆山據點相策應。他們強迫民眾拿糧拿錢,終日騷擾本村老百姓,弄得雞犬不寧,民不聊生。
抗戰期間,清泥溝村是八路軍在新甫縣蓮花山根據地的重要後方之一,當時山東八路軍四支隊吳瑞林部常駐該村,在此宣傳、發動群眾,武裝群眾,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與日寇進行堅決鬥爭。八路軍的宣傳教育,大大提高了村民保家衛國的鬥爭意識。從1937年起,村裡就有許多有覺悟起來的村民積極投身革命,參加抗戰,村民們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人出人,父子、兄弟同抗日者戶數不少。群眾抗日情緒高漲,殺敵心切,當時被評為抗日模範村。村內最早共產黨員是喬英,他於1938年入黨,1938年調入八路軍吳瑞林部,1940年調顏庄區任區委書記,后調東北。最早抗日烈士張信成,1941年任顏庄區委書記時犧牲。村裡最早的黨支部兩個,於1938年建立,分東西兩支部。東支部有欒尚志、張作福、欒日興等人任支委,支部書記欒尚志。西支部張應科、李少勤、趙光華等任支委,支部書記張應科,兩個支部共有黨員60餘人。1942年,因區委書記尚磊光叛變投敵,支部遭到破壞,損失巨大。1938年至1945年期間,全村投身革命參加抗戰者達30多人,抗日烈士3人,抗日軍屬22戶,清泥溝村的人民為抗日戰爭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抗擊日寇戰鬥中,該村發生過三次戰鬥,1938年八路軍廖容標一部於4月16日拂曉在葫蘆山設伏,準備消滅日寇從新泰到萊蕪的運輸隊。9時許日寇從南沿萊新公路北行,過石橋進入伏擊圈,一聲命令,八路軍輕重機槍開火,戰鬥不到20分鐘,勝利結束,擊斃日軍6人,擊毀汽車4輛,繳獲重機槍一挺。1942年9月,八路軍四支隊獨立團在葫蘆山設伏,將秦啟榮一部消滅。1942年春,縣公安便衣隊,用智將葫蘆山日偽據點端掉,活捉了敵人的一個班,繳獲10幾條槍,並放火燒掉了碉堡,為軍民除掉了一個心頭之患。
解放戰爭期間,村民參軍參戰之多當樹一幟。在1946年大動參時,父送子、妻送郎參軍者達20多人。全村積極支前,是歷史上有名的支前模範村。全村有軍屬120戶,革命烈士11人。
明末清初,欒氏出過翰林。光緒年間,出過秀才馬同雲。
民國初,張氏兩兄弟張學篤、張學賢均為北大畢業生。後有多人進泰安、省城就學。解放前村民張作仁之曾孫張文達、張明達一個是北大畢業生、一個是曲阜二師畢業生。民國八年,村設私塾,人稱“前學”,欒思永任老師,後有張道一之後裔張緒增任教。繼而喬進、張慶等人任教,21世紀初葉,村裡七、八十歲的老人,大都受其授業。1935年清泥溝小學成立,校長為張作功。1958年設為清泥完小,校長陳德亭。1974年學校重建,校舍整齊寬敞,師資雄厚,有教學班12個,學生350餘人,由於治學有方,被萊蕪縣授予模範小學稱號。1994年小學併入城子坡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
從1950年起,該村考取大中專生96人,第一個考取大學的是張瑞吉。本村學生胡延林,1988年考取上海同濟大學,現為博士。另外有研究生2人。
清泥溝村人傑地靈,人們見多識廣,思路開闊,村人早就有經商致富的經驗。民國初期南北主街兩面就設有錢莊、酒坊、油坊、茶莊、布店、木製行、糕點房、客棧等,著名字型大小“德順恆”更是享名。張氏茶莊在天津、濟南、徐州都設有分行。更有不少藝人,早年較有名者:木匠董玉制木輪車拿手一絕,欒尚信做糕點遠近聞名,欒日紹煮餚肉色鮮味濃,譽滿當地。
昔日的經濟滿足不了群眾的需要,大多數的人們生活在貧困之中,1950年村政權建立后,就成立了換耕組,后又成立兩個互助組,第一互助組組長張慶儉,第二互助組組長譚久成。1954年成立初級社,有23戶入社,社長張應太。到1955年村民全部加入初級社,共370戶。村民按“地四勞六”分糧。1957年成立清泥高級社,社長張應太;1959年和1960年與徐家莊、古墩、大回家莊、小回家莊、於家莊村成立聯合大隊,該村分兩個隊:一隊負責人張瑞增、張慶雪;第二隊負責人張學恆、欒尚信。1978年清泥溝村開始分地到戶,報酬實行“人勞各半”。1982年全面推行聯戶承包責任制。1958年清泥溝在附近第一個用上電,1972年第一個用拖拉機機耕,1975年第一個成為全社實現水利化村。清泥溝村向來就注重水利化建設,1958年修建水庫一座,庫容10萬立方;1970年修葫古墩水庫一座,容水50萬立方米;1976年至1985年共興建水渠5條,總長15華里,灌溉耕地達’70%;整平土地400多畝,移河造田120畝,致使農業產量年年提高,群眾生活逐年改善,並向國家每年送交公糧12萬斤。
改革開放,給清泥溝村帶來了勃勃生機,村民經濟意識增強。從1980年起,個體私營企業像雨後春筍發展迅速,現有企業36家,每年產值在千萬元以上。如苗傳武鍊鋼廠、馬玉東煅造廠、張慶采麵粉廠、張慶坤花卉基地、苗豐友的磚瓦廠都是村裡的骨幹企業。為了建設現代化的新農村,村委按照規劃,將村南、東西大街劃為商業中心,如今在此經商者有40餘戶,其中建材、鐵業、副食、百貨、維修應有盡有。
為發展村經濟,村兩委解放思想,勇於開拓,敢想敢幹,於2002年春開始將村東、村北沿九龍大街劃為三個經濟開發區。九龍大街南為工業園區,九龍大街北為商業生活區,葫蘆山流域為生態旅遊開發區。如今村委已投資20萬元進行開發。已有8家外商前來投資落戶,投資額達1600萬元。精神、物質雙文明在清泥溝村得到了充分體現,支部村委歷年都被市、區、鎮評為先進單位,1998年被山東省命名為“模範村委”。除商業外,種植業也進行了產業調整,過去由種植作物一年一季,改為一年兩季。1985年,退耕還林,村委將東溝400多畝坡地承包給個人種植經濟樹木,一包30年,現林果滿山,鳥語花香,成為旅遊開發的好基地。21世紀初葉,全村村民大部分都富起來了,家底殷實了。生產隊時村民人均收入不足400元,到2001年人均收入增長到3845元。現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生活日益提高,家用電器、手機、摩托、電話、閉路電視、豪華轎車進入百姓家。清泥溝人步入小康時代,為時不遠。
1、烈士英名錄
張學倫 伊樹茂 欒尚禎 張慶春 張瑞法
2、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喬學忠(化名喬英) 曾任黑龍江省委副書記兼省委黨校校長
喬學惠(化名喬克) 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廳廳長
張絡賢 四川省郵電局長
趙光仁 石家莊車站第一任站長
趙光華 浙江湖州糧食局長
張慶武 淄川商業局長
張柏成 現任萊蕪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等職。
張瑞吉 曾任萊蕪市水保辦主任
胡家政 萊蕪硫酸廠副書記
欒兆安 司法部法教處副主任
3、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胡延林 博士學位
張瑞吉 高級工程師
1946年一1948年 趙光勝
1949年一1950年 張作福
1951年一1952年 張慶員
1953年一1956年 張應太
1957年—1958年 苗豐亭
1958年一1964年 張應太
1965年一1976年 張慶升
1976年一 張寶成
1965年一1975年 欒尚順
1976年一1982年 張慶升
1983年一1986年 苗傳武
1987年一1995年 張慶舉
1996年一2001年 張瑞安
2002年一 馬玉東
為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幾年來,村裡投資40多萬元,硬化了村裡的主要街道以及鐵路大橋與工業園區之間的道路,基本滿足了群眾自主創業需求。為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從2006年開始,村兩委班子積極協調,爭取資金及各方面的支持進行舊村拆遷改造,在九龍小區共建起7座樓房,第一批80戶村民已有40多戶入住新居。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村裡還為60歲以上的村民辦理了養老保險、新農合等手續,每年春節免費送麵粉。為減輕村民負擔,每家每戶的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費用由村委支付;麥田保險也由村委出資,不用村民花一分錢。為保證村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由村裡出資,為全村800多戶村民入了家庭財產保險,同時還為年齡在60至80歲的村民入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村裡還成立了便民服務小組,在全民創業、勞務輸出、農民增收等方面向村民提供幫助和支持,受到群眾好評。
村黨支部書記張瑞安介紹,為鼓勵與扶持村民進行自主創業,村裡正在村南側規劃建設一條商業街,村裡還建起了佔地200多畝的工業園區,為發展個體經濟、招商引資創造了條件。村裡的婦女們也靠生豆芽、出豆腐、建塑料大棚,增加家庭收入,全村已發展個體私營企業40多戶。
為更好地建設新農村,村兩委計劃:在村裡建設一批老年周轉房,讓村裡的老年人老有所居;利用修建高速路掘出的土墊一塊平地,建養殖小區,為100多戶村民提供便利;充分利用鐵路這條經濟動脈,將鐵路沿邊改造成商業街道,建商業樓房,發展第三產業……
如今的清泥溝,天時地利人和,全體村民在村兩委班子的堅強領導下,人人能創業、會創業,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描繪著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