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淋巴結腫大
頸部淋巴結腫大
正常人體淺表淋巴結很小,直徑多在0.5cm以內,表面光滑、柔軟,與周圍組織無黏連,亦無壓痛。當機體受到致病因素侵襲后,信息傳遞給淋巴結,淋巴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和抗體,有效地殺傷致病因子,同時淋巴結內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反應性增生,使淋巴結腫大。頭頸部淋巴豐富,頸部本身就有很多淋巴結,在病理生理狀態下,可造成頸部淋巴結腫大(lymphnoditis of neck regions)。
● 引起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包括感染(炎症)性腫大、腫瘤性腫大、反應性增生和組織細胞性增生腫大等。
● 1.炎症性腫大
● 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真菌、螺旋體、原蟲、蠕蟲等引起急慢性淋巴結感染時淋巴結可充血、水腫,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增生,有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及漿細胞的浸潤,甚至發生壞死及肉芽腫形成,使淋巴結增大伴疼痛。
● 2.腫瘤性腫大
● 無論是原發於淋巴組織的內生腫瘤,如淋巴瘤、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等,還是淋巴結外轉移來的腫瘤,如口腔癌轉移至頸部淋巴結、鼻咽癌轉移至頸部淋巴結,胃癌轉移至左鎖骨上淋巴結等,都可表現為無限制增殖的腫瘤細胞在淋巴結內大量增殖,佔據和破壞淋巴結正常組織結構,同時引起淋巴結內纖維組織增生及炎症細胞浸潤,導致淋巴結腫大。
● 3.反應性增生腫大
● 包括非特異性反應性淋巴細胞增生和免疫反應性增生兩種。多由生物因素(細菌、病毒等)化學因素(藥物、環境毒素、代謝毒性產物等)及變態反應性刺激等因素引起淋巴結內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反應性大量增生,表現為淋巴濾泡增大,濾泡旁淋巴細胞增生,壞死增生,導致淋巴結腫大。
● 4.組織細胞性增生腫大
● 淋巴結內有大量組織細胞增生,呈片狀、灶性或彌溫性分佈,同時可有肉芽腫形成如Langerhan組織細胞增生症。此外,淋巴結內有大量Niemann-Pickz細胞、Gautier細胞聚集時亦可引起淋巴結腫大。
● 除頸部淋巴結腫大外,伴原發疾病的臨床癥狀,常見疾病及表現:
● 1.咽后膿腫
● 打鼾、發熱伴寒戰、煩躁不安、呼吸困難等。
● 2.小兒霍奇金病
● 淺表淋巴結進行性腫大等。
● 3.淋巴結炎
● 盜汗、低熱、淋巴阻塞等。
● 4.縱隔霍奇金淋巴瘤
● 喘息、盜汗、呼吸困難等。
● 5.甲狀腺癌
● 通過詳細詢問病史,認真進行臨床檢查,結合影像學檢查,力求找到原發病灶,未發現原發灶時,通過穿刺或摘除活檢,可以明確性質及原因。
● 1.頸部穿刺細胞針吸活檢
● 病理檢查確診。痛苦小,診斷率高。
● 2.淋巴結切除活檢術
● 切除其中一個,做病理切片,診斷最準確。
●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檢查進行診斷,查找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發疾病。
● 1.扁桃體炎
● 急性扁桃體炎多具有典型臨床表現,不難診斷,但應與咽白喉、文桑咽峽炎、白血病及猩紅熱等鑒別。慢性扁桃體炎目前尚無滿意的客觀診斷方法,主要根據反覆急性發作的病史,再結合檢查可見扁桃體及舌齶弓慢性充血,扁桃體小窩口有黃白色栓塞物,壓擠舌齶弓有膿性物自小窩口排出,扁桃體肥大或縮小表面有瘢痕及粘連等,即可診斷。細菌培養、小窩內脫落細胞學檢查及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 O”、抗透明質酸酶及抗鏈激酶等的效價測定,可作為診斷的參考。
● 2.梅毒
● 各期梅毒都有特殊的臨床癥狀和特點,若見下疳伴有淋巴結腫大,全身廣泛對稱,特別是同時在手掌、足跖有斑疹或丘疹而無痛癢癥狀,或生殖器部有濕潤增生斑丘疹塊(扁平濕疣)並伴有全身性淋巴結腫大時,應考慮到早期梅毒的可能。若患者有不潔性交史,梅毒的可能性更大。實驗室檢查有梅毒螺旋體檢查和梅毒血清反應檢查。
● 頸部淋巴結腫大病因很多,因此,需根據病因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如果是淋巴結炎,給予抗生素治療或臨床隨診即可,如果是淋巴結核就必須正規抗結核治療,如果是腫瘤導致的頸部淋巴結腫大,必須治療原發腫瘤才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