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
台灣在清朝統治期間構築的城廓
台北城是指台灣在清朝統治期間,於台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台北府所在,所以又稱為台北府城。而有別於台北府城以外的已開發聚落,台北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城中”,此稱呼並沿用至今(例如“城內次分區”)。城內也是台北三市街之一,清領時期台灣兩大行政機關——台灣巡撫衙門和台灣布政使司衙門皆設於此。
這座用石材紮實建起的城池於1879年研議規劃、1882年開工,1884年竣工。然而這座歷經多位清朝官員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三十年。1904年,該城城牆被日據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拆除絕大部分,僅留下四座城門。1935年台灣總督府依《史跡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四座城門指定為史跡加以保存。
今台北城四座城門已被列為台灣地區國家一級古迹,名稱為台北府城(北門、小南門、東門、南門)。
台北城
1871年發生在與台北相隔數百公里的台灣南部牡丹社事件,是促使台北建城的遠因。因牡丹社事件緣故,喪失琉球宗主權的清朝,終於體會到日本帝國主義擴張領土的野心,相對的,清廷也大幅改變對台戰略地位的觀感。清帝國終於了解,台灣是遏止日本侵略中國的前哨。於是想借台北升格來防範北台灣的光緒帝,於1875年批准了福建巡撫沈葆楨的『台北擬建一府三縣』奏摺。至此,台北府城正式成立。
台北建府之議欽准不久,為求防務需求,試署知府林達泉於1878年實地探勘,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台北城。並構想將重要台北府城官署、宗廟等建築設立其中。不料,林達泉未俟台北正式開府,即因積勞棄世於任。
1879年台北正式開府。在首任知府陳星聚與其後1881年上任的直屬長官福建巡撫岑毓英積極籌款興建,台北城終於1882年委由台灣道劉璈正式開工興建。在陳星聚知府與台灣道劉璈兩相合作后,這座清朝最後一座風水石城『台北城』終於在1884年正式完工。
台北城完工之際,城內陸續動工的文廟、武廟、聖王廟、城隍廟、天后宮也陸續落成。除此,城內也相繼同時建造了淡水廳、台北府、布政使、台灣巡撫等衙門,此時台北城內儼然正式成為全台北甚至全台灣的宗教與政治中心。
日軍進台北城想像圖
會如此,當時鹿港來台北經商的辜顯榮是關鍵人物。當時辜氏眼見在台任職的清朝官員一一離台,以清朝為宗主國的台灣島又頹圮不成氣候,為免城內動亂,於是自行請纓前往基隆帶日軍來台。這段迎日平亂過程,台灣通史則如以下描述:「林維源、林朝棟、丘逢甲相率去,艋舺紳士李秉鈞、吳聯元、陳舜臣等議彈壓而無力可制。往商大稻埕李春生請赴日軍求鎮撫,無敢往者。鹿港辜顯榮在台北見事急,自赴基隆謁總督請定亂,許之,日兵遂進。十八日,能久親王至。二十一日,總督樺山資紀亦至,遂開府於此,以理軍民之政。」
除此之外,台灣總督府大志也有以下記載:「台北有如活地獄般混亂,士紳們決定派遣商人辜顯榮迎接日軍進城。七日,日軍終於兵不血刃地進入台北城。」
1895年6月7日,辜顯榮帶隊的日軍到達北門城下,城內老婦人陳法與家眷冒著城內動亂登上北城城牆,放下竹梯,日軍於是輕易進了台北城。
2000年,使用台北城舊有石材作成
台北城門拆下后所做的台北監獄圍牆
1909年以本有城牆路線與基石為準,興建寬度四十公尺的「三線路」正式完工。而之所以稱為三線路,是因為道路上設置兩大綠地,將路區分為「三塊」的原因。而多少描繪台灣人喪失城牆依靠的台北小調,對此三線路有所描述:「獨自無精打采,榕樹成排,連月兒影子,對等待的人都顯得纖細如柴。徬徨的心,也繞三線路徘徊。明知是你不舍,我不放的情愛。」
台北城北門城牆的復原模型
對中國風水獨有見解的德國學者Alfred Schinz對此解讀為:「台北城基本上以大屯山為背,淡水河為水的風水觀而設計的;因為城廓東北有高山主凶,整座城廓乃向東旋十三度,用以避凶。東、西兩牆延伸線相交於七星山,而城府的中軸,仍不偏不倚的對準玉皇大帝、北極星君。」
除了講究風水,建城處所也相當巧妙的立在三邑人與同安人之間。這種考量除了可供聯絡兩地之外亦顧及到向兩方鄉紳籌募建城款項。也因為這種不偏倚的建城地點,讓包含兩地的當時望族,包含板橋林維源、士林潘成清、大龍峒王廷理、大稻埕陳霞林及王玉華、葉逢春、李清琳、陳鴻儀、潘慶清、王天賜、廖春魁、白其祥、林夢岩、陳受益等等皆輸銀相助。雖然中間有所募款上的插曲,終究還是順利募得了建城所需的30萬銀兩。
該城是台灣史上唯一全部用優良石條所建的石城,也是唯一的長方形城池,面積僅次台南府城,更是清代最後一座風水石城。
建城形制如下:
• 城高:一丈五尺
• 城寬(頂部馬道):一丈二尺
• 南北:約1.3Km
• 東西:約1Km
• 面積:約1.4K㎡
• 周圍:1506丈
• 主要建材:
• 因為城池所在地層較軟,地基亦用一尺長及三尺長的石材墊實。算下來,台北城共約使用三十餘萬根石材左右。
• 城門磚瓦:內湖(大直)的北勢湖與枋寮(今中和)庄磚窯場
• 石灰:大稻埕河溝頭石灰窯,另外使用糯米與糖混合成的黏著物當作石材接著劑。
而城門入口處約在“寶成門舊址”石碑,也就是於箭頭東方約80米處,即北向公車專用道所在位置一帶。城門共五,分別為北門“承恩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東門“景福(照正)門”,西門“寶成門”。
相傳台北城落成初期,只有四座沒有城樓建築的拱形“門洞”,後經士紳輸銀捐助,才得以興建各城樓。這裡面,以居住西門外,艋舺地區的三邑人捐款興建的西門最為華麗。至於小南門,則是後來因應新起枋橋(今板橋市)聚落所設。(林衡道,鯤島探源)
北門為主城門。至於正式名稱為「承恩門」,乃因為遙望滿清北京政權,承受皇恩的意思。該城門建築模樣是台灣城郭少見的碉堡型建法且具城碟與槍孔。城門前本有引自河溝口的護城河,建城過程建材經由淡水河再接護城河到達施工處所。
承恩門雖在日據時期被拆除外廓、接官亭等建物,但仍是台北城門現存最完整,也是台灣地區的一級古迹。為了這古迹,台北市政府還在1990年代特地拆了一小段通往延平南路但交通量偏低,足以破壞北門的高架橋。另外日據時期當成“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玄關腳踏石的原“巖疆鎖鑰”石碑已在1998年放回北門城畔(之前曾短暫置於台北新公園)。
西門亦稱寶成門,為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最華麗的城門。取此名,應是該城門所在附近的艋舺三邑人,想用雕樑畫棟的『寶物成就』維持艋舺的流通興旺。1900年市街改正的拆牆過程,台灣總督府相中西門附近廣大土地計劃作為日人活動場所,以致不顧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長山中樵建議,堅持拆除。也是因為拆除此門后的民意反彈,致使台灣總督府拆除其他四座城門的計劃叫停。因此西門成為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唯一被拆除殆盡的。為紀念此門,設有“寶成門舊址”石碑一座於西門圓環處。
另外,五城門中的大南門是台北城門最大的城門。與大南門同樣位於城池南側的小南門是通往艋舺與板橋的開放式(打開可環看四周)城門。而五門當中居城池東邊的景福門,則為應付戰鬥的封鎖式結構。以上這三座城門本都為閩式建築的城樓,均在1965年被台灣當局政府借口「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改建成風貌完全不同的北方式建築。
台北在日據時代結束后開始了更多的開發。“總督府”被改名為“介壽館”,也於1966年實施將東門、南門與小南門改建成北方宮殿式。北門原本也在改建之列,但都市計劃中要在附近興建忠孝橋延平南路匝道,因此就臨時不改建,等到匝道動工時,再將北門整個拆除。1976年匝道動工,但是經過學者的奔走呼籲,政府才同意將高架稍稍繞過北門。不僅如此,北門在匝道完工時也沒有改建。因此,北門竟成了見證台北城百年歷史的唯一紀念碑。
1993年,意外挖出的舊石材
石材遺跡挖掘出來之後,台北市政府特別在捷運所在地下街特別興建面積約百坪的台北府城古迹特區,並使用此石材於中山區遼寧公園建成石牆供參觀旅客緬懷。另外在2004年,台北市還更以建城120周年為主題,興起一陣探索古城的熱潮。
大略來說,以台北四面古城牆路線興建的日據時期四條三線路,是最容易探索台北城的最佳指標。東邊,中山南路,南邊,愛國西路,西邊,中華路,北邊,忠孝西路所圍繞成的長方形,即為台北城的舊址。而這區域現今仍為繁華的政經要地,包含了城內外附近的“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中正紀念堂、“台灣地區行政機構”等等重要建築。
台北城北門
台北府城西門
台北府城南門
台北府城小南門
台北府城北門
台北監獄圍牆遺跡
北門車站(台北)
西門車站
東門車站(台北)
小南門車站
1.黃昭堂著,《台灣總督府》,2003年。台北市:鴻儒堂出版社。
2.庄永明著,《台北老街》,1991年。台北市:時報出版社。
3.緒方武歲著,《台灣大年表》,1943年,台灣文化出版社。
4.又吉盛清著,《台灣今昔之旅》,1997年,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5.武內貞義著,《台灣》,1929,台灣刊行會。
6.日本近現代史辭典編注委員會,《日本近現代史辭典》,1990,東洋經濟新報社。
7.日人市區改正計劃
8.台閩古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