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西華門的結果 展開

西華門

太原市

西華門又名凈因寺,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土堂村。

簡介


(圖)西華門
(圖)西華門
太原有三條以“華門”命名的古街小巷,以其所處原晉王府的地理方位,依次叫做“西華門”、“東華門”、“南華門”。述及華門諸街,必然要追溯其有明一代,顯赫於三晉大地的晉王府邸——晉王府城。
元之季年,朱元璋領導的明軍,驅逐元順帝,定鼎南京,建立明王朝。明初,被驅出長城之外的元王朝殘餘勢力,時刻圖謀復辟,經常率軍南下騷擾明之北境。為防禦元勢力的南擾,鞏固既得的政權,朱元璋分封諸子為王,藩籬北境。號稱為“多謀善斷,威猛能征”的三子朱(木岡),遂被封爵晉王,來到“控帶山河,居天下之肩臂”的北方軍事重鎮太原。
西華門,坐北向南,東臨汾水,古柏參天,雜樹交蔭。碑文記載,漢時土山崩壞,裂陷成洞,洞內土丘高及十丈,形似佛像,傳為山崩佛現,乃佛教凈土之因緣,故在此建寺。

地理位置


太原市是一個具有2500年歷史的古城,史稱晉陽,簡稱並,是山西省省會。始建於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時期,稱為晉陽邑,戰國初期為趙國都城。秦代,太原郡為36郡之一,西漢又稱并州,為13州之一,也是太原又稱并州的淵源。南北朝以前的前趙、後燕、前燕、前秦及北齊,都以太原為國都。隋朝時,晉陽是僅次於長安、洛陽的第三大城市。唐王朝發祥於晉陽,封晉陽為北都,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五代時期,後唐、後晉、後漢、北漢亦以太原為國都。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太原一直是中國北方的軍事重鎮,史載有“控山帶河,踞天下之肩背”的盛譽,郭沫若先生也有“遠望太原氣勢雄”的詩句。到清代,太原已發展成為北方重要的商業、手工業城市。民國時期,太原即為省轄市。
太原位於華北地區黃河流域中部,西、北、東三面環山,黃河的重要支流汾河,橫貫全市,流經境內約100公里。市區東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呂梁屏障,座落在兩山間的河谷平原上。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溫差較大,無霜期較長,日照充足。

建築布局


(圖)西華門景觀
(圖)西華門景觀
據考證,寺始建於北齊,金泰和五年(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重修。現存除垂帶下端兩軀石獅為金代雕刻外,余皆明清遺物。寺分前後兩進,前院有天土殿和東配殿,中部有卡牆和垂花門相隔,後院有大雄寶殿、羅漢殿和地藏殿。各殿塑像清代曾予裝繪,已失明塑風格。寺址兩側,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依山崖築有重檐歇山式樓閣一座,閣內土洞深邃,供一佛二菩薩。佛高9米,結跏跌坐,前有二菩薩分侍左右,皆為明物。寺旁古柏,長勢奇特、怪異,俗稱“土堂怪柏”,為太原一大奇觀,亦為晉陽一景。

歷史


(圖)西華門遠景
(圖)西華門遠景
據載,洪武三年(公元 1370 年)四月,朱(木岡)受封之後,並未即刻赴並,而是派遣他的岳父——永平候謝成,先行太原勘測府址,興建晉王府城。當時之太原城,“周一十二里七十步,門四”。城內狹窄且飽經戰亂,難以修築浩大的晉王府邸。謝成遂選址於太原城之南30餘里的晉陽古城遺址,動土興工。誰知,興工之初,“椽礎既具,一夕大風盡壞”。主建者謝成以為這是選址不吉,上天示警。便另選宮址於太原城外東北,以太原府城之東城牆為府邸外城之西牆,建起了一座規模宏大,宮殿巍峨,有宮城、外城兩座城池,六座城門(宮城三門,外城三門)的晉王府。這三座宮城之門,就分別叫作西華門、東華門、南華門。而今日的西、東、南華門三街,正是當年宮城西、東、南華門通往外城三門的走道。
清初,晉王府城失火,化為灰燼。關於這次失火之因,《陽曲縣誌》載曰:“丙戌(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四月十二日夜,不知火從何起,烈焰燭天,俱成五色,比日出。自內城,至宮門、大殿、東西齋、靈壽等宮,盡為灰燼。飛煙逾月始息。傳曰人火,曰天火,曰災。晉藩之毀,天與人必當有辨之者。”一座歷經二百多年的宏偉建築,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技藝的古建築群,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毀之一旦。
前朝的志書曾肆意地抵毀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佔太原之後的所謂“暴行”,但是,除去太原城東南角樓,自毀於城中所藏火藥之外,城中各類建築物均無毀之記載,就連晉王府城,亦保護如初。然而,清軍攻佔太原近半年之後,“督撫馬公下令禁止,不許一人人府,布政陸公封扃曉示”的晉王府,卻平地起火,夷為廢墟。聯想到清初,大同代王府之火,長治沈王府之火,西安秦王府之火,究竟是人火,還是天火?豈不昭然若揭!
晉王府失火之後,僅留兩座土城垣尚存。後來清軍“精騎營”駐入火焚故址,隨之城中百姓亦逐漸遷入,修建民宅院落,若干年後,這裡成為居民密集的住宅區,留下的只是以王府舊址引得的街巷名稱,諸如,以原宮殿台基為名的“東丹墀”、“西丹墀”,以原祭天祈地的祭壇為名的“天地壇”,以原晉王管理膳食遺址為名的“典膳所”以及以宮城門遺址為名的“西華門”等等。

文化特色


(圖)西華門舞獅
(圖)西華門舞獅
“廟前街鐵匠巷踩蹺子,西華門的獅子下崽子”。這是上個世紀太原城內家喻戶曉的一句民謠,說的是過去太原城裡鬧社火時的著名項目。當時廟前街鐵匠巷的高蹺踩得嫻熟精彩秀氣襲人,而西華門街的舞獅卻更具藝術魅力,更引人入勝。他們扮演的大獅子在“登天台”、“滾繡球”等驚險節目表演之後,還居然能當場再“生”出一個小獅子來。這聽起來非常奇妙,很像個傳奇,然而就在這個傳奇的背後卻跟隨了一些遺憾的陰影。但不知何因,這朵民間藝術奇葩在後來的近半個世紀里銷聲匿跡了,它一直被老太原們懷念,大家只能在記憶中或夢鄉里欣賞到它的俏容。
獅具表演舞獅,這隻獅子便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了。
舞獅,又稱獅舞或獅子舞。舞獅有南獅北獅之分,文獅武獅之別。太原西華門的舞獅大致屬北獅文獅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北京西華門


(圖)北京西華門
(圖)北京西華門
西華門是紫禁城西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
西華門西向,與東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西華門與東華門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台,漢白玉須彌座,城台當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門釘為縱九橫九。城台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基座圍以漢白玉欄桿。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梁枋繪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門樓用於安放閱兵所用棉甲及錠釘盔甲。西面檐下“西華門”匾額原為滿、蒙、漢三種文字,后減為滿、漢兩種,辛亥革命后只余銅質漢字。
西華門的位置不在紫禁城西側城垣正中而偏向午門一側,與宮城總體規劃有很大關係。紫禁城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武英殿太和門文華殿構成貫穿外朝的橫軸,東、西華門分處於軸線兩端。如此布局既便於外朝使用,也可減少人員出入對內廷生活的干擾。將這一橫軸繼續向東、西兩方延伸至皇城,恰為東安門與西安門,顯然東、西華門乃連接皇城與宮城的重要樞紐。
出西華門,正對皇家園林西苑。清代帝后游幸西苑、西郊諸園,多由此門而出。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太后六十壽誕,以及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八旬萬壽節,西華門以外,經西直門以至海淀一帶,沿途張燈結綵,預設彩棚樂戲,隆重慶賀。
清朝末期,庚子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京城,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一行即由西華門離宮,倉皇西逃。

南京西華門


(圖)南京西華門
(圖)南京西華門
南京有西華門,認為是明故宮的老宮門;可是據專家考證,明故宮的皇城宮門不是西華門,而應該是“西安門”。日前,南京古都學會副會長、《南京舊影》主編、歷史學研究者王能偉告訴記者,據他的考證研究,現在的西華門名稱其實有誤,應該叫作西安門。而真正的西華門,應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對面。
明故宮城門名稱混亂。
第一種說法是:皇城的東、西、北門分別是東華門、西華門、北安門,宮城的東、西、北門分別是東安門、西安門、玄武門。
第二種說法與第一種相反,認為皇城的東、西、北門分別是東安門、西安門、玄武門,宮城的東、西、北門分別是東華門、西華門、北安門。
在很多書里,比如《南京的名勝古迹》、1959年出版的《南京遊覽手冊》、《石城南京》、《中國都城概況》等都用了這種說法。
第三種說法是,皇城的東、西、北門分別是東華門、西華門、玄武門,宮城的東、西、北門分別是東安門、西安門、北安門。民國的《首都志》、《金陵古迹圖考》等都持此說。
第四種說法又正好跟第三種說法相反。
“總之,就是這幾個名稱的門在排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