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溫大雅的結果 展開
- 隋末唐初思想家、史學家
- 高伯雨
溫大雅
隋末唐初思想家、史學家
溫大雅(約572年—629年),字彥弘,并州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北齊文林館學士溫君悠長子,隋末唐初思想家、史學家。
溫大雅兄弟均以文學知名。溫大雅初任東宮學士、長安尉,因父去世,解職歸家奔喪,時天下大亂,不再出仕。大業十三年(617),李淵從太原起兵,厚禮聘為大將軍府記室參軍,專門典掌機要。次年(618),李淵自立為帝,命為黃門侍郎。其弟溫彥博為中書侍郎,二人同列朝堂供職中樞,深受李淵的信任。李淵曾感激說:“我起晉陽,為卿一門耳”。溫大雅深感兄弟共掌機要雖為“時人榮之”,但亦會遭人所議。因此他力辭黃門侍郎職。武德二年(619年),調任工部侍郎。不久,調任陝東道大行台工部尚書。李世民與其兄李建成因爭奪皇位,展開激烈的鬥爭。李世民表推溫大雅出鎮洛陽,以為外應。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即位,溫大雅升任禮部尚書,封黎國公。貞觀三年(629年),溫大雅去世,時年五十七歲,謚號孝。永徽五年(654年),追贈尚書右僕射。
溫大雅
隋文帝開皇末年,初及而立之年的溫大雅即以才學卓著授東宮學士職。大業末年又授長安縣尉,不久丁父憂辭官回鄉,與三弟大有居太原。是時,隋朝風雨飄搖,農民起義如火如荼,隋煬帝被困江都,朝不保夕。大業十二年(616年),唐國公李淵出任太原道巡撫大使,與子建成、世民多方延攬人才,而近在晉陽的溫大雅便成為其重禮延聘的一方人物。溫大雅入幕後,被聘為留守府記室參軍,典掌機要,並為李氏父子分析時政,籌劃方略,制定興兵起兵計劃,被倚為左膀右臂。大業十三年七月,李淵建大將軍府,溫大雅任將軍府記室參軍,仍掌機要,參與核心機密。李淵在晉陽誓師之後,溫氏隨軍出征,一路屢出奇謀。是年10月,李淵兵克長安,擁立代王楊侑為帝,自任大丞相,而溫大雅與竇威、陳叔達等人則負責籌劃禪讓之事。
次年,李淵即位,建立唐朝,溫氏任黃門侍郎,位居權力中樞。與此同時,其弟溫大臨亦官至內史侍郎(中書侍郎),兄弟同列朝堂,共事李唐,位高職顯,時人榮之。然而,溫大雅深感兄弟共掌機要,雖為時人欽羨,日久必遭非議,於是堅決請辭黃門侍郎,並於武德二年(619年)四月調任工部侍郎。不久因政績卓著,應秦王李世民之請調任陝東道大行台、工部尚書等職。
從太原起兵到唐朝建立,從記室參軍到黃門侍郎,溫大雅全心投入參訂禮儀、贊划機密及繁忙政務之中,並依憑其過人的才幹、睿智和謀略為李氏代隋立下汗馬功勞。武德三年後,各地分裂割據勢力相繼盪清,社會趨穩,民心漸傾李唐,統一趨勢已形成。為替李唐代隋事業“正名”。
唐高祖後期,太子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爭奪帝位日趨明朗,大有一觸即發之勢。陝東道因與都城長安遙相呼應、內外相制,戰略位置重要;又因李世民兼掌行台尚書令,工部尚書溫大雅不可避免地捲入這場政治鬥爭。武德九年六月,他臨危受命鎮守洛陽,全權統轄秦王河南嫡系部隊,以穩定外圍局勢,並與長安秦王府軍隊成鼎足之勢。同時,為使李世民贏得勝利,他數陳秘策並參與制定強行奪權行動的策略。
玄武門之變后,溫氏因功擢升禮部尚書,受爵黎國公。
貞觀三年(629年),溫大雅積勞成疾,病逝於長安,時年57歲。太宗念其忠孝,特敕謚號“孝”。高宗永徽五年(654年),追贈尚書右僕射。
《舊唐書·列傳第十一》
《大唐創業起居注》
《新唐書》
父親:溫君悠,原為北齊文林館學士,入隋后歷任泗州司馬、司隸從事。
兄弟:溫彥將(溫大有),原為隋朝羽騎尉,后參與晉陽起兵,歷任太原縣令、大將軍府記室、中書侍郎,封清河郡公。
兄弟:溫彥博(574年-637年),字大臨,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唐朝宰相。
兒子:溫無隱,貞觀十五年為通事舍人,顯慶年官工部侍郎,終瀛洲刺史。溫無隱女晉陽郡君嫁太中大夫、泗州刺史趙本質。
兒子:溫釋允,坊州刺史。
孫子:溫晉沖,范陽令。
曾孫:溫仁禮,金吾衛長史。
玄孫:溫景倩,南鄭令。
溫大雅親身經歷了唐朝的建立,溫大雅於武德三年至八年相續修成《大丞相唐王官屬記》2卷、《今上王業記》6卷、《大唐創業起居注》3卷,為後人研究唐史留下了寶貴資料。這部書記述李淵起兵至正式稱帝的三百五十七天中的史事。上卷記述李淵聚兵至發引四十八日事,由於所記多為親身經歷。翔實可信,還全文收錄了李淵在位其間發布的大量詔冊文書。比後來《舊唐書》、《新唐書》 《資治通鑒》等史書著作所記更為全面,合於歷史實際,較可信。
宿命論的觀點:順應天命
溫大雅的政治思想與史學觀念集中體現於所著《大唐創業起居注》中,這部史籍主要記述李淵太原起兵至長安正式登基357天的歷史。作為這一過程的親歷者,溫大雅認為,任何事物的變化均有徵兆,尤其國家興亡、朝代更替等關乎天道民生的大事更是如此,而且這種前兆代表了上天的意志,順應這種意志即順天命,反之則是逆天命。這種天命觀貫穿於《大唐創業起居注》全部內容之中,從而為李淵建唐披上順天應民的神聖外衣。
《資治通鑒》
為尊者諱、為長者諱,曲筆溢美李淵是溫大雅史著的重要特點之一
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