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商幫
以大理白族為主的商幫
雲南是中國主要的產茶省份,1937年雲南茶葉產量就達到了19.6萬擔。雲南茶很早就被銷售到了省外,甚至出口到了國外。《紅樓夢》第六十三回里,有賈寶玉飲“女兒紅”的描述;俄國名著《戰爭與和平》,也有喝中國普洱茶的細節。由於雲南的茶葉知名度極高,暢銷國內外,也就養活、造就了大批做茶葉生意的商人。如百年前大理喜洲商幫的崛起,就與雲南盛產茶葉有關。
那時,小小的一個喜洲,竟然形成了幾個號稱“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的商人群體。而這些大大小小的商人,絕大多數都是以經營茶葉生意和兼營茶葉生意而起家的。
嚴家大院
1914年,永昌祥的三家“平頭夥計”協議分伙,永昌祥便成為了嚴鎮圭和他的兒子嚴燮成獨資經營的一個大商號。1924年以後,嚴燮成利用永昌祥生產的雲南沱茶在四川、西藏等地享有很高聲譽的優勢,又沿長江東下,向宜昌、漢口、上海等地擴展市場,並為外銷東南亞和英、美等國做準備。那時,雲南的許多商家見沱茶有利可圖。紛紛投資經營沱茶,下關成為了眾商家角逐沱茶的一個大戰場。永昌祥經營沱茶時間長、經驗多、質量好、牌子硬。但為確保競爭的勝利,嚴燮成又增加了投資,加強了管理,改進了生產工藝,進一步提高了沱茶的質量,並以獨特的賒銷方式吸引採購和銷售嚴家沱茶的茶商和茶莊。競爭結果,許多生產和銷售沱茶的廠商紛紛敗下陣來。在競爭中獲勝的嚴家父子也就成為了喜洲商幫的一面旗幟和雲南赫赫有名的大商人。1942年,嚴燮成被商界選舉為昆明市商會第五屆主席。
嚴家當時在雲南富有到什麼程度,現在已不容易推測了。但只要你到喜洲見識見識嚴家建造於上世紀20年代的嚴家大院,也就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貌了。嚴家大院位於喜洲鎮中心四方街的南側,佔地約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大院的內部由兩院自北而南的“三坊一照壁”和兩院“四合五天井”組成。四個大院落相通,以“六和同春”和“走馬轉角樓”連成一個整體。大院的南面還有一個小花園,花園內建有一幢三層樓的小洋房。整座嚴家大院雕刻精美、裝飾華麗,如今仍呈現出一派富麗堂皇的景象。
喜洲“四大家族”中的董澄農開設有“錫慶祥”商號。他從箇舊錫礦的廢渣里發現含鎢70%的鎢砂,後來便經營鎢砂出口的生意,又創辦“大成實業公司”,成為一個比嚴家更富有的鉅賈。他在喜洲建造的董家大院也比嚴家大院氣勢更恢宏,裝飾更華美。他創業的初期也經營過沱茶生意。
復春和
喜洲商幫無論是經營茶葉生意還是其他生意,都非常注重信譽,講信譽成為喜洲商幫成功的秘訣之一。如喜洲四大家族之一的尹莘舉,他家開的商號叫“復春和”。尹莘舉的兒子尹輔成、尹烈成、尹嘉成、尹良成繼承了他的事業后,也嚴格遵守他留下的商業信條,非常注重信譽。有一次,他家僱用馬幫從順寧馱茶到昆明的分號。馬幫千辛萬苦走到昆明西郊碧雞關時,卻遇到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馬鍋頭吩咐趕馬人給茶葉蓋油布時,有的茶葉已經被大雨淋濕了。馬鍋頭擔心要賠償損失,便把淋濕的茶葉在碧雞關曬乾后再混進好的茶葉里交貨。由於這批茶葉數量太多,驗收的人並沒有發現茶葉有什麼問題。過了幾天,“復春和”昆明分號經理尹嘉成發現這批茶葉中混有變質的茶葉,而此時,有的茶葉已經批發出去了。為維護“復春和”的信譽,尹嘉成馬上通知客戶,主動向客戶賠償損失。一時間,“復春和”商號在雲南的聲譽進一步大增。
《大理白族喜洲商幫研究》
作者介紹:陳延斌,男,白族,1970年6月出生,雲南大理人,現任中央民族大學馬列學院、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講師,從事民族理論政策及民族經濟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