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澄農

原昆明商業銀行董事長

董澄農,1890年生於大理喜洲,白族。大理喜洲傳奇商業巨子。幼年喪父,不忍母親勞瘁,“力請輟學,以減家累”,來到舅父李執中開設“聯發號”內當學徒。因刻苦鑽研業務而受到重用,升任“聯發號”經理。1910年,董澄農在昆明等地,廣交了社會各界名士。在昆明獨自開設了“德潤生”號經營進出口貨物。滇越鐵路開通后,他抓住時機,積極採辦大理石及其他商品,經河內、海防運往香港、廣州等地銷售。一戰期間,董澄農又從四川會理一帶選購白鉛,趁歐洲戰爭爆發后鉛價上漲之時才出口,一時暴富。

生平


董澄農先生,是喜洲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
1890年生於大理喜洲,白族。他幼年喪父,全靠母親撫養度日,讀私塾時,見母親極為勞瘁,便“力請輟學,以減家累”,來到舅父李執中開設“聯發號”內當學徒。在商號里,他刻苦鑽研業務而受到重用,常被委派到雲南各地採辦商貿,開闊了眼界。不久,升任“聯發號”經理。
1910年,董澄農在昆明等地,廣交了社會各界名士。有錢時,他經常慷慨資助別人。在昆明獨自開設“德潤生”號經營進出口貨物。滇越鐵路開通后,他抓住時機,積極採辦大理石及其他商品,經河內、海防運往香港、廣州等地銷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董澄農又從四川會理一帶選購白鉛,趁歐洲戰爭爆發后鉛價上漲之時才出口,一時暴富。
1934年,董澄農了解到滇南一帶所有產鎢礦常與黑鎢(即鎢錳鐵礦)伴生,冶鍊極為困難,當時人們不知道它的價值,把其當廢渣處理。董澄農將礦砂帶到南京化驗,證實這類礦砂中鎢銻含量高后,董澄農親赴香港推銷。當時英國和德國商人,對此物頗感興趣,董澄農一面在香港與英美資本家簽定合同,一面呈請雲南省批准。1936年8月由官商合辦的箇舊鎢銻分公司成立,隸屬雲南省財政廳,從事採購箇舊鎢砂,准許自由出口銷售,董澄農任經理后,以低價收購附近各廠的毛礦,進行擂碾淘洗,提成品位較高的純凈鎢砂直接外銷,年最高產量達數百噸,特別是1940年以前由公司自由外銷期間,獲利上百倍,董澄農也因此重又東山再起
1939年,董澄農與上海施嘉干商議,由雲南省財政廳資助資金三分之一,董、施二人各出資三分之一,籌建“雲南大成實業公司”,先後在昆明市區及近郊籌建嘉農麵粉廠、利工電石廠、農村紡紗廠、聯誼鋼鐵廠、大昌營造廠、新成煉油廠及復興亞水泥廠等工業企業。
1940年8月起,各廠相繼投產,生產麵粉電石、各種液體燃料、機油及亞水泥等產品供應市場。這時,董澄農不僅在昆明、重慶、上 海、香港等地恢復“錫慶祥”商號;在緬甸、印度等地也開設商號,直接與英、美商家進行貿易。
1941年,董澄農又和一些社會人士合資組建昆明商業銀行,被推舉為董事長。還投資成立澄和企業公司、雲南實業銀行、工礦銀行、興文銀行、勸業銀行、永豐銀公司等,對推動雲南的工商業和金融事業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時,大力資助社會公益事業,先後出資修建雲大西郊醫院、病菌學院、大理縣立中學和大理圖書館;還設置大理縣中學獎學金和助學金,捐助雲大及女中開辦經費;與嚴子珍倡建五台中學,捐資贊助中山學社、大廈大學及各鄉村小學。並同嚴子珍設喜洲醫院,修建鎮川橋,大力捐款賑災。慰勞將士,支援抗戰。正當他準備再為民族經濟發展大幹一番事業時,不幸患病於1945年2月逝世。

董苑


董苑
董苑
董苑,原是喜洲著名的愛國實業家董澄農於20世紀40年代初期所建。大院原佔地面積6742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814平方米,主體建築為兩組建築群,第一組是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兩院及4幢角房組成,建於1940年。中正廳一方為西面照壁,樓上樓下均有迴廊,可串聯各個房間,大門樓設東北角,採用白族傳統的飛檐串角式三滴水造型,磚石結構,配有泥塑、石雕、彩畫、大理石屏等主體圖案。照壁外面石腳牆上端,曾鑲嵌有大理石精品“雙貓圖”、“鴛鴦戲水圖”等。此石的稀奇之處在於石面上,兩隻一虛一實呈土紅色的貓,還有頭對頭在嬉戲的鴛鴦,形象十分生動,圖案逼真。第二組建築在西側,是一座法式別墅洋樓,建於1942年。造型別緻,牆體是灰沙裝飾,外伸護欄陽台,室內有夾牆取暖設備,樓座圍有大理石欄桿、花台、台階。法式洋樓被稱為“將軍樓”,因在滇西抗戰時期,一些高級將領常住此樓而得名。董家大院吸收了中外先進的建築技術,小廈有廊,二樓均設迴廊,連成了“走馬串角樓”,精雕細刻的門窗,外加美人櫃的玻璃,自備電力照明設備,建築材料方面引進了鋼筋、水泥。尤其在建築技術上把白族民居推向了富有時代感的新高潮,又不失白族民居的特色,成為白族民居建築中中西結合的精品。
解放后,董澄農後人將整個宅院捐獻給政府,1987年改建為田莊賓館。2003年,大理州、市委、市政府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本著保護與利用並重,修舊如舊的原則,對董家大院進行修復和擴建,並將田莊賓館改為“董苑”。

喜州商業


一、喜洲商人注重經營管理、培養人才、善於理財和敢於競爭。
《大理縣誌稿》說:“至於商務思想,唯喜洲一地人物為最優勝之資格”。喜洲街的白族百分之九十左右都營商。務商思想代代相傳。對商業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視,堅持“嚴師出高徒”的信條,從小當學徒是喜洲多數商人的必經之路,一般青少年讀幾年書後,就要去當學徒,即便是大資本家的子弟也大都讓其到號規嚴格的號鋪當學徒。沒有門路當學徒,或在校的少年都到集市上提壺賣水,割賣草料,自籌小本或賒銷火柴、紙煙棉線,在集市上叫賣,積累蠅頭小利,逐漸擺攤設點,從小販到開鋪子,開大商號。而是經過披荊斬棘,披星戴月艱苦奮鬥的一個過程。
二、恪守信用和商業道德,科學創業,堅忍不拔。
喜洲俗話說:“十年學得個舉人、十年學不得個生意人”。 “喜洲幫”很少有巧取豪奪不擇手段的暴發戶。他們通常從小本生意做起,個別人甚至賣涼水、馬草積攢資本。在經商過程中,喜洲務商者體現出其儒商的氣質他們“悉心研究”,“勝算常操”,堅忍不拔,不因“一時挫折而灰心”。他們相信科學,以智力取勝。最典型的例子是董澄農採納德國技師的建議,收購箇舊錫礦廢渣冶鍊稀有金屬鎢而發家的事迹。趙甲南在總結一位趙姓商人時曾有一段生動的描述:“先生五歲失怙,煢煢無依,遂衣奔食走於四方矣。先生始習縫工數年,藝成后,復自忖曰:‘業此僅自經而已,奚足以起家。’因棄之歸,徒步往麗陽習商,每月工資節而儲之。既婚娶,未嘗假居停一錢也。人以器之。先生佣賃有年,自念寄人籬下,究非長策。屢欲獨樹一幟,或以資本薄弱為言,先生曰:‘信用即資本。何憂為?’……”令人稱道的是,喜洲商家發跡之後,不是一味地置田治第,而是在擴大再生產的前提下,儘力回報社會,“一切慈善事,皆竭力為之。如治道途以利行旅,浚溝洫以防水患,捐巨款以賑饑民。”
三、重視文化教育,歷來文商並重,節衣縮食供子弟讀書成才,已成優良民風。
文商二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從南詔時代開始,喜洲就是商旅雲集的城鎮。但讀書考取功名卻從來就頭等大事,到清光緒年間,社會動蕩,思潮迭起,商業通達,隨著科舉制度的崩潰,人們的價值觀念更新,視野開闊,“春江水暖鴨先知”,睿智的喜洲人開始“棄儒從商”,工商業逐漸興起,出現了在滇西與鶴慶幫、騰衝幫齊名的喜洲商幫。他們依靠鎮上精通儒學的人才作為幕僚,有的商人本身就是棄儒從商的文人,成就了一批儒商化的工商群。
兩千年的發展歷史和文商並重,是喜洲最大的特色。
到民國,形成了號稱“四大家族”、“八中家”、“十二小家”為首的鉅賈。據統計當時有1000多戶的喜洲鎮,就有坐商186戶、行商236戶,兩者合佔全鎮戶數的三分之一還多。他們繼承了南詔以前“河賧賈客”的行商傳統,把商號延伸到省內的昆明、下關、麗江、緬甸等國家。因此,有不少的喜洲人僑居以緬甸為主的國外,喜洲又是雲南著名的僑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