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地區民族教育的歷史與現狀
武陵地區民族教育的歷史與現狀
新中國成立前武陵地區小學教育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武陵地區中學教育的發展 武陵地區中學教育的發展現狀
作 者:譚志松 主編出 版 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8-1
版 次:1
頁 數:308
字 數:300000
印刷時間:2005-8-1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105069446
包 裝:平裝
此系列叢書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該課題“西部開發背景下武陵地區民族教育發展研究”的成果之一,屬於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礎——湖北民族學院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叢書作為該課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較為全面地分析了武陵地區民族教育的歷史與現狀、理論與實踐探索、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教師教育、發展戰略等。對於探索該地區民族教育學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的東西。
恩施土家苗家自治州所在的武陵地區,是以武陵山脈為主線,連接湘、鄂、渝黔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占該地區總人口的66.25%,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地區。該地區教育發展基礎薄弱,遠不適應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2001年,湖北民族學院譚志松教授等以“西部大開發背景下武陵地區民族教育發展研究”為題,申報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並被批准為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
譚志松,男,教授,1955年7月生,中共黨員,土家族,湖北恩施人。1983年武漢師範學院數學專業畢業,先後三次到武漢大學,湖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學習深造。1995年8月起任湖北民族學院副院長,並一直分管教學科研工作。他於1994年破格晉陞為數學教授,1996年被湖北大學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2000年被華中師範大學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1997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同年被批准為湖北省高校省級跨世紀學科帶頭人。他還兼任院學位委員會主席,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院科協副主席,《湖北民族學院學報》主編。他還是日本數理科學協會會員,中國數學會會員,湖北省數學會理事,湖北省高校教育管理研究會理事,湖北省知識與產權研究會常務理事。1999年6月攻讀高等教育學在職博士。200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專家。
他出版數學專著《結合代數》第3部,主編《武陵地區民族教育研究叢書》,並承擔其中兩部著作的撰寫。
總論
第一章 武陵地區民族教育與儒家文化
第一節 武陵地區的民族口傳教育
第二節 羈縻時期儒家文化對學校教育的影響
第三節 土司時期的儒學教育
第四節 改土歸流后的儒學教育
第五節 武陵地區民族教育發展的歷史特點
第二章 武陵地區的幼兒教育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武陵地區幼兒教育發展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十七武陵地區幼兒教育發展
第三節“文化大革命”時期武陵地區幼兒教育
第四節 新時期武陵地區幼兒教育發展
第三章 武陵地區的小學教育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武陵地區小學教育的發展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十七年武陵地區小學教育發展
第三節“文化大革命”時期武陵地區的小學教育
第四節 新時期武陵地區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第四章 武陵地區的中學教育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武陵地區中學教育的發展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十七年武陵地區中學教育發展
第三節“文化大革命”時期武陵地區的中學教育
第四節 新時期武陵地區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第五章 武陵地區普通高等教育的發展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武陵地區的高等教育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十七年武陵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
第三節“文化大革命”時期武陵地區的高等教育
第四節 新時期武陵地區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第五節 武陵地區民族預科教育的發展
第六節 武陵地區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基本經驗
第六章 武陵地區成人教育及職業技術教育發展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武陵地區的成人及職業技術教育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后武陵地區的成人及職業技術教育發展
第三節 新時期武陵地區成人及職業技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第七章 武陵地區幼兒教育發展現狀及展望
一 幼兒教育面臨的問題
二 對武陵地區幼兒教育面臨的問題的宏觀思考
三 發展武陵地區幼教事業的幾點建議
第八章 武陵地區義務教育現狀及其思考
一 中外義務教育發展回顧
二 現階段我國義務教育總體狀況
三 武陵地區義務教育現狀
四 武陵地區義務教育發展對策
第九章 武陵地區中學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其思考
一 武陵地區中學教育的發展現狀
二 武陵地區中學教育的發展中的問題成因分析
三 武陵地區中學教育的發展對策
第十章 武陵地區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現狀及其思考
第一節 武陵地區發展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意義
第二節 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發展的現狀
第三節 發展武陵地區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幾點思考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