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街鎮

雲南省大姚縣轄鎮

龍街鎮地處大姚縣城東部,屬壩區,距縣城36公里,地處東經101°22′--101°38′,北緯25°33′--25°44′之間,東鄰元謀縣新華、牟定縣戌街,南接姚安縣適中,與三個縣八個鄉鎮接壤。是彝族左腳舞的發源地之一,曲目繁多,民族底蘊濃郁,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2020年5月26日,龍街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簡介


龍街位於大姚縣東南部,素有大姚“東大門”之稱,屬壩區。全鎮國土總面積360平方公里,山區佔68%,轄8個村(居)委會,138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5511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少數民族佔總人口數的36.67%。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打工收入為主,是一個壩區與山區並存的農業鎮。2013年9月,龍街撤鄉設鎮,正式更名為龍街鎮。2014年7月,龍街鎮被列為全國重點鎮。

優勢


一是區位優勢明顯。龍街與三縣六鄉鎮接壤(東鄰元謀縣新華鄉、牟定縣戌街鄉、蟠貓鄉,南接姚安縣適中鄉,西接金碧鎮,北鄰趙家店鎮),距大姚縣城34公里,距元謀縣城58公里,元(元謀)大(大姚)公路橫貫全境;距元(元謀)雙(雙柏)高速公路2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二是光熱條件較好。龍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550米,最低海拔1640米,屬乾熱河谷氣候,光熱條件較好,氣候溫熱,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4.7℃,平均霜期40天。三是產業發展迅猛。全鎮有耕地26834畝,其中水田18783畝,旱地8051畝。龍街特有的“熱壩”氣候和相對充沛的水資源,為農作物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一直以來都是遠近聞名的糧煙大鄉。近年來,隨著生產經營方式不斷轉變,土地規模化流轉步伐加快,核桃、花椒、葡萄、金絲小棗、中藥材等特色產業迅猛發展,產業亮點頻現。四是自然資源豐富。境內礦產資源和水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種有金、銅、鐵、煤、雲母、石英砂、花崗岩等。全鎮有小(一)型水庫3件,小(二)型水庫7件,大小壩塘112件,水池水窖2218件,正在修建的紅豆樹中型水庫是全縣最大的水庫。五是民族文化厚重。龍街作為彝族人民的集居地,彝族文化得到了較好地傳承和發展。彝綉、泥塑、小樂器製作、彝家米酒釀製等民間藝術獨具特色,沁人心脾。龍街還是彝族“左腳舞”的發祥地之一,“左腳舞”千百年來長盛不衰,曲目繁多,民族底蘊濃郁。“太子會”是龍街最隆重的民族傳統節日,也是全縣十大民族傳統節日之一。
結合鎮情鎮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鎮各族人民著力打造三張名片。一是優質糧煙之鄉。龍街是全縣的優質糧煙主產區,是最早實施現代煙草農業的鄉鎮之一,近10年來,烤煙產量均保持在百萬公斤以上,產量、均價一直走在全縣前列。龍街還是大姚的重要“糧倉”,自古就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水稻種植連創楚雄州高產歷史,龍街“大白豆”歷史悠久,品質優良,是全縣乃至全省、全國的優良蠶豆品種之一,“滇龍溪”牌大米、“龍福”牌早青蠶豆都是龍街叫得響的農產品自主品牌。二是特色果蔬之鄉。近年來,龍街鎮緊緊抓住縣委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核桃、花椒、中藥材等歷史機遇,充分利用氣候、土壤等資源優勢,積極引進農產品種植加工企業,大力發展高原特色高效節水農業。截至目前,全鎮累計種植核桃7.8萬畝、花椒2.8萬畝、葡萄2260畝,2014年種植續斷天門冬、小白芨、三七、桔梗等中藥材2000畝,種植石頭番茄、甜脆豌豆、太子椒、香蔥等特色蔬菜2500畝,特色果蔬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新途徑。三是民族文化之鄉。龍街人傑地靈,民風古樸,龍街人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文化底蘊豐厚。近年來,龍街鎮依託彝族左腳舞、彝歌彝調、彝族刺繡、彝家米酒等民間民族文化,以民族傳統節日“太子會”為載體和窗口,大力挖掘保護弘揚民間民族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積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全鎮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障和不竭的精神動力。

行政區劃


龍街鎮下轄以下地區:
龍街村、石關村、五福村、倉屯村、大龍箐村、外可奈村、鼠街村、塔底村。

人口民族


2021年,大姚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分析公報,龍街鎮常住人口155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