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師範大學桂林洋校區
海南師範大學桂林洋區的分校
海南師範大學桂林洋校區項目位於海口市的桂林洋經濟開發區內,林洋校區建設征地面積2505.5畝,校園使用土地面積為1998.8畝。
海南師範大學桂林洋校區項目位於海口市的桂林洋經濟開發區內,開發區處在瓊北沿海城鎮規劃的龍頭位置,北臨瓊州海峽,東鄰國家級紅樹林保護區,西接海口新市區,南連美蘭國際機場(距離4公里),距海口市中心區10公里,海文高速公路從開發區南部穿過,陸、海、空交通十分便利。
桂林洋經濟開發區已初具規模,生活設施較完善,已完成了部分的水、電、路、通訊、排污、排水管道等主要基礎設施建設。已引進工業,旅遊項目一百多家,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達14.8億元人民幣,國內生產總值3.4 億元人民幣,已初步形成繁榮昌盛的海口現代化衛星城。項目所在區域屬熱帶濕潤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4. 3 C,年降雨量1760毫米,一年四季風和日麗,冬暖夏涼,氣候怡人。
![海南師範大學桂林洋校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8/md8d22ce5b91ae3d9524464652dbcd01b.jpg)
海南師範大學桂林洋校區
為了加快我省高校教育發展步伐,落實“科教興瓊”戰略和“人才強省”戰略以及衛留成省長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規劃建設海口桂林洋高校區”的要求,為解決我校辦學空間嚴重不足問題,結合我校辦學的需要,我校經認真研究、調查、預測、分析及充分論證,決定建設桂林洋校區。
![海南師範大學桂林洋校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d/m8dcac333c97c88dad2245447ef3b95cd.jpg)
海南師範大學桂林洋校區
![海南師範大學桂林洋校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e/m1ea5af530651cdf97d748721ebb3a164.jpg)
海南師範大學桂林洋校區
2011年以來,我校啟動桂林洋校區美術學院教學樓、教師周轉房、體育綜合訓練館、校區東側大門及圍牆、公共樓北側廣場及人工湖、綜合教學樓、學生食堂、11—14幢學生宿舍、校區南部環路等項目建設工作,繼續完善校區使用功能。2012年9月,教育科學學院搬遷入住桂林洋校區,校區學生規模達到8000人。
校桂林洋校區按適用性、前瞻性、生態優先、以人為本、智能環保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確保校區地塊的一次性規劃,分期建設。規劃設計充分考慮分期建設及管理的需要,做到相對獨立、完整、統一和協調。按照夠用、適用、耐用、儉用、共用的原則開展設計和建設,努力創建一個園林式、生態型、智能化,自然與人文相融的現代化的大學校園。
2006年9月22日下午, 林方略副省長在學校辦公樓3樓會議室主持召開省長辦公會議,會議研究了我校發展有關問題。
2006年11月1日至2日,學校召開會議,研究《桂林洋校區總體規模及一、二期投資估算建設方案》。
2006年11月6日,我校桂林洋校區總體規劃設計招標,上海現代華蓋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和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標。
2006年11月27日下午,姜斯憲副省長在省教育廳黃國泰廳長、省建設廳總工程師宋禕和海口市王路副市長等領導的陪同下到我校檢查指導工作,聽取我校桂林洋校區總體規劃設計方案介紹。
2006年12月8日,我校桂林洋校區建設啟動儀式隆重舉行。
2006年12月15日下午,吳昌元常務副省長、姜斯憲副省長在省政府辦公大樓8樓會議室主持召開省長辦公會議,研究桂林洋高校區建設及我校桂林洋校區建設有關問題。省政府同意對我校一期建設項目2億元的銀行貸款給予連續8年全額貼息的資金支持。
2006年12月26日,我校桂林洋校區臨時大門和建設工程指揮部建設完工,並順利通過升格師大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組的評估。
2007年1月11日下午,省建設廳總規劃師宋褘在建設廳二樓會議室主持召開會議,研究協調我校桂林洋校區修建性詳細規劃有關問題,會議強調桂林洋高校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調整應儘可能保證海南師範大學桂林洋校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完整性。
2007年5月21日下午,我校桂林洋校區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通過省建設廳組織的專家評審並於8月27日正式通過審核。
2007年9月3日上午,我校桂林洋新校區一期工程平整場地動工儀式隆重舉行。
2007年9月28日上午,我校桂林洋校區建設工程奠基典禮隆重舉行,姜斯憲副省長出席奠基典禮。
2007年11月14日上午,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考察我校桂林洋校區,對我校桂林洋新校區的規劃與建設情況給予肯定。
2007年12月,與工商銀行簽訂1.5億元項目貸款協議。
2007年12月,我校桂林洋校區建設全面進入樁基階段。
2008年4月21日下午,省委副書記、省長羅保銘來到海口桂林洋高校園區和部分職校現場辦公。為發展我省高等教育,加快推進桂林洋高校園區建設步伐,省政府將新增財力繼續向教育傾斜,為高校園區建設追加資本金,並提供全額貸款貼息,確保包括我校5200名學生在內的1.1萬名學生今年秋季開學入住高校園區。
2008年6月,我校桂林洋校區一期建設各教學樓公共教學樓、信息中心大樓、文學院樓、外語學院樓全面封頂,完成牆體砌體工程,進入室內外裝修階段。
2008年9月,我校桂林洋校區一期建設基本完成,順利入住文學院、外國語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5200名學生。
2008年9月10日,海南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衛留成率領2008年省“教師節慰問團”來到我校桂林洋校區,慰問我校教師並與教師代表親切座談。省政府將新增財力繼續向教育傾斜,支持桂林洋高校園區建設。
2008年9月18日上午,姜斯憲副省長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省財政今年內要再扶持5000萬元用於支持桂林洋高校區建設,其中3000萬元用於支持我校區建設。
2008年10月29日上午,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陳辭在省教育廳廳長鬍光輝,市領導張磊、林北川、丁竹和海口市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來到桂林洋高校區就高校區項目建設進行調研。
2009年6月,我校在政府建築監督管理部門主持下完成了一期公共教學樓、信息中心大樓、文學院教學樓、外語學院教學樓、招待所及教師休息用房、風雨操場及運動場以及配套項目供電工程、室外運動場地工程的竣工驗收。同時,我校按照統一規劃、量力而行、穩步推進的原則啟動化學與化工學院樓等一期續建項目建設。一期續建項目建設包括一期用地1515.45畝範圍內所有教學用房及道路、供電、給排水、綠化以及大門、圍牆等配套項目建設。
2009年9月,在省政府主持下,經與桂林洋農場商談,政府出資1800萬元用於我校桂林洋校區學生食堂回購;同時,桂林洋農場將一期學生宿舍交由我校託管,後勤運行體制基本理順。
2010年,我校強力推進省重點大學和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建設,積極推進桂林洋校區化學與化工學院教學樓等項目建設。1月,化學與化工學院教學樓施工監理單位招標開標,項目進入實質性施工建設階段。化學與化工學院教學樓建築面積16986㎡。6月,省政府安排省財政資金1300萬元及地方債券2000萬元用於化學與化工學院教學樓建設。
2010年9月,化學與化工學院教學樓建成投入使用。秋季,化學與化工學院、政法學院兩個學院1720名學生搬遷入住桂林洋校區。校區學生規模達到7000人。
2011年3月10日,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肖若海到桂林洋高校區調研。
2011年由於海南農墾系統改制,根據屬地管理原則,桂林洋農場劃歸海口市政府管理。
2011年11月,桂林洋校區美術學院教學樓項目獲得批准立項,功能包括教學科研、實驗、辦公、展覽展示等教學用房,建設規模為18996.22平方米,投資5990萬元。
2012年9月,桂林洋校區學生宿舍9—10幢建成投入使用。教育科學學院搬遷入住桂林洋校區。
2012年,為進一步完善桂林洋校區基礎硬體設施,保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校園安全穩定,我校爭取地方債券資金啟動建設桂林洋校區教師周轉房,教師周轉房項目共四幢,建設規模13000㎡。
2012年,我校啟動體育綜合訓練館、校區東側大門及圍牆、公共樓北側廣場及人工湖、綜合教學樓、學生食堂、11—14幢學生宿舍、校區南部環路等項目建設前期工作,繼續完善校區使用功能。
漫步桂林洋高校區,有兩種景象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邊是拔地而起的漂亮建築;一邊是未完工的塵土飛揚的建築工地。
可以肯定的是,儘管目前的高校區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配套設施上還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但幾乎所有教育界人士都看好高校區的發展前景。
多項尷尬催生高校區
建省十多年來,海南高等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對比外省,依然尷尬多多。
省教育廳負責人告訴記者,2003年全國平均每萬人中有各類在校大學生150人,海南僅為92人;全國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學率為19%,海南為17%。至今我省仍然是全國沒有院士、沒有重點大學、沒有部委院校、沒有“211工程”學校的幾個少數省份之一。高等教育發展總體水平不高,導致我省高校缺少自身明顯的辦學優勢和特色,缺乏綜合競爭力。
高校辦學資源匱乏,規模偏小,規模效益低是另一個突出問題。海南師範學院、瓊台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原校址)等幾所高校辦學空間狹小,生均佔地面積僅26平方米,比國家規定的生均佔地面積60平方米仍少34平方米。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透露,即將進駐高校區的海南師範學院,如不啟動這一項目,無法在佔地面積上達到正式升格大學的要求。
因此,建設桂林洋高校區,為部分高校做大提供空間,實際上是不得不走的棋。
最終幾所大學進駐
仍有變數
2005年9月8日,桂林洋高校區奠基。截至今年10月6日,已有瓊台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7000多名師生進駐高校區,高校區初見人氣。
“我們省財力這麼有限,這兩所學校能有今天的發展規模,真是不容易。”省教育廳負責人今天對記者說。
高校區建設規模佔地面積1萬畝,計劃進駐公辦高校4所、民辦高校3所,辦學規模為在校生10萬人、教職員工1萬人,建設期為2005年—2008年共四年,分三個階段建成。
不過,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計劃進駐高校區的學校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變化。時至今日,到底最終有幾所高校進駐高校區,仍然有變數。建設高校區需要相當的資金支持,而據了解,許多有意進駐的高校目前正苦於資金無著落。
“我們必須給高校區一些時間,二期項目建設啟動就好了,中心城區配套項目非常齊全。別忘了,我們是窮省辦教育!”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望著不遠處的建築工地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