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德神功碑亭

聖德神功碑亭

聖德神功碑亭,又稱大碑樓。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頂。建在正方形的青白石基座上。每面檐強各有一個拱券式門洞。

簡介


神功聖德碑亭
神功聖德碑亭
聖德神功碑亭又稱大碑樓。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頂。建在正方形的青白石基座上。每面檐強各有一個拱券式門洞。明十三陵,原制各有神功聖德碑亭,亭內樹碑,用以彰顯皇帝的功德。其中,長陵神功聖德碑亭建於長陵神道即十三陵總神道上,其餘各陵神功聖德碑亭均建在近陵處。歷經幾百年風雨侵蝕及人為所致,現各陵碑亭完殘狀況不一。為此筆者對各陵碑亭進行了實地調查,並對其進行初步分析。

一、碑亭現狀

(一)長陵神功聖德碑亭,現保存較好。其形製為重檐歇山頂。亭身平面作正方形,四面各闢券門,亭壁下部有石雕須彌座,再下承以陡板式台基,台基邊長各為26.51米,四面各設礓 台階。亭內石條券頂。亭頂外部形制每面各顯三間,其中明間的上下兩檐各施以單翹重昂平身科斗栱八攢;次間上檐各施三攢,下檐各施五攢。亭內樹一石碑,螭首(六螭下垂式)龜趺,土襯石的上部浮雕海浪漩流。碑頂至亭內地面高8.1米。碑首正面刻有篆額“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身正面刻明仁宗朱高熾撰文,翰林學士程南雲書丹的神功聖德碑文;背面刻清高宗乾隆五十年御制詩“哀明陵三十韻”;左側刻清高宗乾隆五十二年御制詩;右側刻清仁宗嘉慶九年御制文。碑石完好,字口清晰無大損,只是碑身舊時所油朱漆已經脫落殆盡。 (二)獻陵神功聖德碑,亭已不存,僅有台基、無字石碑及殘壞的宇牆保存。其台基平面作正方形,每面邊長為10.1米,高0.6米。台基之上,四面宇牆殘高1.7米,厚0.46米,頂部蓋石刻牆帽。宇牆之下及宇牆的內側留有明朝碑亭四壁的角柱石,露出地面部分被鑿平。台基四面各有垂帶、踏跺式台階,已傾斜殘壞。台基上中部的石碑保存基本完好,其制螭首龜趺,高5.2米,無字。土襯石上部雕漩渦水流,亦無大損。 (三)景陵神功聖德碑亭,現狀略同獻陵,但台上宇牆已不存。台基面寬、進深各為10.03米,陡板式。台基中樹石碑一通,螭首龜趺,碑高6.08米,無字。(四)裕陵神功聖德碑亭,現狀同景陵。台基面寬、進深各10.09米,台基中樹石碑一通,螭首龜趺,碑高6.05米,無字。 (五)茂陵神功聖德碑亭,現狀略同獻陵。台基四面寬各為10.07米,台基四面有垂帶,踏跺式台階已殘壞。在台基中部樹石碑一通,螭首龜趺,碑高6.2米,無字。 (六)泰陵神功聖德碑亭,現狀同裕陵。台基四面邊寬各為10.13米,台基上中部樹石碑一通,螭首龜趺,碑高6.07米,無字。(七)康陵神功聖德碑亭,現狀同泰陵。台基四面邊寬各10.72米。台基上中部樹石碑一通,螭首龜趺,碑高5.95米,無字。 (八)永陵神功聖德碑亭,現狀同康陵。但遺物所顯原亭用料頗為講究。陡板式的台基四框系石結構,四面邊寬各10.85米,高0.65米,四面各有垂帶、踏跺式台階。台基上中部樹石碑一通,螭首龜趺,碑高6.53米,無字。碑趺下土襯石的上部除雕海水漩流外,四角還分雕魚、鱉、蝦、蟹四種水生動物。 (九)昭陵神功聖德碑亭,原狀同獻陵。其中,台基高0.78米,四面邊寬各11.5米。1987年修繕昭陵時把台基四面踏跺式台階歸安修補齊整,將乾隆五十年(1785年)壘砌的宇牆全部拆除,恢復為碑亭建制。其形制重檐歇山式,四面各闢券門。上檐四面各顯一間,施單翹重昂七踩斗栱,下檐四面各顯三間,施單翹單昂五踩斗栱。亭內施井口天花。亭中部樹石碑一通,螭首龜趺,碑高6.39米,無字。(十)定陵神功聖德碑亭,原狀略同獻陵,但因系博物館及旅遊景點,故自1958年後,其台基屢經繕治。現台基歸安齊整,其高0.72米,面寬、進深各11.35米,四面各設垂帶、踏跺式台階,四周宇牆磚砌,石頂,總高1.32米。台基上中部樹石碑一通,螭首龜趺,碑高5.86米,石碑完好,無字。碑趺下土襯石的上部除雕海水漩流外,四角還分雕魚、鱉、蝦、蟹四種水生動物。 (十一)慶陵神功聖德碑亭,原狀同獻陵。其宇牆於近年修補整齊。其台基邊寬11.7米,高0.5米,陡板部分用磚。四面各設垂帶、踏跺式台階。宇牆高1.15米,台基中部樹石碑—通,螭首龜趺,碑高6.05米,無字。碑趺下土襯石的上部除雕海水漩流外,四角還分雕魚、鱉、蝦、蟹四種水生動物。 (十二)德陵神功聖德碑亭,現狀同獻陵。其台基四面邊寬各11.72米,陡板部分用石,高0.95米。四面的垂帶、踏跺多已走閃。台基上中部樹石碑一通,螭首龜趺,碑高5.35米,無字。碑趺下土襯石的上部除雕海水漩流外,四角還分雕魚、鱉、蝦、蟹四種水生動物。 (十三)思陵碑亭,雖無神功聖德碑亭之名,但考其作用與各陵神功聖德碑亭無異,故本文仍將其列入神功聖德碑亭之內。現碑亭已不存。其台基上四面殘存牆基,中樹石碑一通。碑亭台基為陡板式,高1.15米,四面邊寬各9.95米,台上殘存碑亭牆基,殘高0.35米,殘牆所顯,該亭僅前後有門。每面牆內均有柱窩4個,顯三間。台基上中部石碑形製為螭首(四螭下垂式)方趺,碑高4.99米,碑首篆額“敕建”,碑陽刻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清光祿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和殿大學士金之俊撰寫的“皇清敕建明崇禎帝碑記”。碑趺前雕五龍,后雕五麒麟,左雕大獅負小獅及小獅滾繡球,右雕大獅負小獅及小獅哺乳圖案。碑身左右及前後兩面周邊均雕雲龍及寶珠紋飾。此碑除碑首稍殘外,其餘部分均保存較好。

二、幾點分析

(一)各陵神功聖德碑亭原制推測
通過對明十三陵神功聖德碑亭的遺址調查,我們發現除長陵碑亭外,其餘各陵碑亭都已損毀,不復存在,現只留有台基和石碑。而長陵碑亭經過幾次修繕與原制也有出入,所以對於神功聖德碑亭的原制,我們只有藉助文獻資料和與之有關聯的現存實物進行推論。
從文獻上看,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的《昌平山水記》①和清人梁份的《帝陵圖說》②中都提到過神功聖德碑亭的形制,兩書記載如下:
《昌平山水記》載:長陵神功聖德碑“重檐四齣陛,中有穹碑,高三丈余,龍頭龜趺,題曰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仁宗皇帝御制文也”。獻陵“有碑亭一座,重檐四齣陛,內有碑,龍頭龜趺,無字”。景陵“碑亭門廡如獻陵”。又,《帝陵圖說》記載:長陵碑亭“黃瓦獸吻,重檐四齣,門四辟,周欄檻刻花卉、禽蟲,缺其南通出入,中樹穹碑一,龍首龜趺,南面向午,大書九字,曰: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陽文仁宗御制者,宣德十年始建立。天壽十二陵,唯長陵碑亭有文字,諸陵則無之”。獻陵碑亭“石柱琉璃黃銅瓦,獸吻飛,重檐四齣,門四辟,周欄檻坐癸向丁,中樹穹碑,龍首龜趺,制皆如長陵,惟碑無文字”。景陵碑亭“規制皆如獻陵”。裕陵碑亭“制皆如景陵”……。
另外,從乾隆年間的奏摺中也能反映出原十三陵神功聖德碑亭的變化情況。乾隆五十年三月工部尚書金簡、戶部侍郎曹文埴、禮部尚書德保先後趨赴昌平,率同戶、工二部暨內務府司員逐一詳加查勘后提出,長陵神功聖德碑亭“俱已坍塌不堪,僅有牆基,大木業已糟爛,難以修整,擬將所存牆框拆去,周圍安砌石欄”③。獻、景、裕、茂、泰、康、永、昭、定、慶、德十—陵“宮門前俱設有碑亭,而石碑俱未鐫字,且頭亭(停)、牆基俱已坍塌,似可毋庸再為修理,竟將牆垣拆去,掃除潔凈,僅留石碑於觀瞻亦覺合式”④。其後,欽派督辦修理明陵工程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劉墉及工部尚書金簡、戶部尚書曹文埴、禮部尚書德保、工部左侍郎德成再經勘查,於同年七月又上奏提出具體意見,“大碑樓一座,頭停大木俱已糟爛坍塌落地,亦擬改發石券成造”⑤。
經實地調查,當時的修繕大多是按計劃進行的,不過也有在修茸過程中改變計劃的。如長陵神功聖德碑亭,第一次提出的修繕計劃是“擬將所存牆框拆去,周圍砌石欄”。而第二次卻提出“亦擬改發石券成造”。修繕結果是按第二次的意見進行的,碑亭改成了內發石條券頂的結構。它採用了在亭壁內側另構券壁起券的方式。碑亭的石券頂之上,分別以磚壘成實心的亭頂,周圍嵌以木構的斗拱,上覆以琉璃瓦件,外觀與原碑亭相似。現碑亭的狀況基本反映了乾隆修繕后的面貌。
又,獻、景、裕、茂、泰、康、永、昭、定、慶、德十—陵的碑亭,第—次查勘提出“竟將牆垣拆去,掃除潔凈,僅留石碑”,而實際修繕時不僅拆去了牆垣,保留了石碑,而且還於碑外四隅補修了齊胸高的宇牆,現在獻、茂、慶等陵處看到殘壞的宇牆即應是乾隆修茸后的遺物。
另外,從現存實物看,在長陵祾恩門的左前方有一龍趺碑亭。其形制重檐歇山頂,正脊頂部距地面高14.42米,亭身、台基平面均作正方形,台基四面邊寬各為10.48米,四面各設垂帶式踏跺。亭壁四面各闢券門,塗紅。亭頂,上檐四面各顯一間,施單翹重昂七踩斗栱;下檐四面各顯三間(明間面闊同上檐),施重昂五踩斗栱;內為木構架結構,井口天花。亭內樹碑,碑趺為龍形。此碑亭建於嘉靖年間,根據《明實錄·世宗實錄》記載,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世宗皇帝曾下令修茸長、獻、景、裕、茂、泰、康七陵,並建此龍趺碑亭及獻、景、裕、茂、泰、康六陵神功聖德碑亭及碑。依建造時間判斷,六陵神功聖德碑亭當與此碑亭形制相同。清乾隆五十年間修茸十三陵時,對此碑亭也進行了修繕,並在碑的正面,以滿漢兩種文字鐫刻了清世祖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保護明陵的諭旨。背面刻乾隆五十年高宗御制詩《謁明陵八韻》。此後,在碑的左側又添刻了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仁宗的御制詩《謁明陵八韻》。但從形制看,其修繕時並未改變碑亭原制。
據此我們可以推定,獻、景、裕、茂、泰、康、永、昭、定、慶、德十一陵的神功聖德碑亭原制當與長陵龍趺碑亭一致,頂為重檐歇山式,亭身、台基平面均作正方形,四面各設垂帶式踏跺,亭壁四面各闢券門,塗紅。亭頂上檐四面各顯一間,施單翹重昂七踩斗栱;下檐四面各顯三間(明間面闊同上檐),施重昂五踩斗栱;內為木構架結構,井口天花。亭內樹碑,螭首龜趺,無字。1987年修復昭陵神功聖德碑亭時即基本符合此制(唯下檐斗栱作單翹單昂式,略有不同)。
長陵神功聖德碑亭原制則外觀當如現狀,但其內側應為木構架結構,井口天花。
思陵陵前的碑亭,據文獻所記,原制亦應為重檐式建築,乾隆修茸時基本保持了原制。這從遺址所存碑亭牆壁內的柱窩可以得到證實。
(二)無字碑形成原因探析
明朝的帝王陵寢制度,在陵宮之前的神道上均建有神功聖德碑亭,亭內樹碑,用以頌揚墓主的豐功偉績。但實際上,明朝時為皇帝們所樹的神功聖德碑,只有南京孝陵和十三陵長陵的碑上刻有文字,其餘的獻、景、裕、茂、泰、康、永、昭、定、慶、德十一陵均有碑無字。這是什麼原因呢?
關於這個問題,明清時即有人提出過,明範景文著《範文忠公文集》中有詩云:“片石峰頭古並垂,無端玉簡使人疑。何書不被山陵怒,深 誰知無字碑。”清乾隆皇帝在《哀明陵三十韻》中寫道:“長陵一碑功德記,余皆有碑而無字。泰山以後唐乾陵,此典何出竟為例?”注又云:明諸陵,惟長陵有聖德神功碑文,余俱有碑無字,檢查諸書,惟徐乾學《讀禮通考》載,唐乾陵有大碑,無一字,不知何謂?而明諸陵效之,竟以為例,實不可解也⑥。清康熙年間梁份曾提出過自己的見解,他在對十三陵進行實地考察后,寫出了《帝陵圖說》一書,該書在敘述獻陵陵寢制度時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獻陵碑亭……中樹穹碑龍首龜趺,制皆如長陵,惟碑無文字,蓋有待於嗣皇帝之為之也。先是太祖高皇帝曰皇陵碑記皆儒臣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特述艱難明昌運,俾世代見之,於是孝陵之碑文出於成祖,長陵之碑文出於仁宗,碑亭文字必繼體之聖藻,非儒臣所敢摛文也,自是而後十陵碑亭,但樹空碑職是故也。”梁份的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可惜的是他把前提弄錯了。他誤以為各陵的神功聖德碑都是建造陵園時一體構築的,事實並非如此。根據《明實錄》記載,獻、景、裕、茂、泰、康六陵神功聖德碑均建成於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與這一工程同時完工的還有長陵陵宮內的龍趺碑亭及碑和天壽山東西二井、萬貴妃墳的石碣⑦。而永陵的神功聖德碑亭及碑則創建於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距永陵建成也有二十年之久。定陵的神功聖德碑亭及碑,以理度之,亦應在神宗去世之後。因為,定陵系神宗生前所建“壽宮”,早在萬曆十八年(公元1589年)即已建成。但皇帝對子孫後世也要表現出謙遜的態度,是不可能活著時就為自己立功德碑的。神功聖德碑與陵宮建築一併營建的只有昭、慶、德三陵。因為這三陵營建時,明代陵制已確定每陵均有神功聖德碑的制度,且三陵又均是墓主去世后,由嗣帝組織建造的。梁份的分析既然是前提不準確,自然有難圓其說之處,所以,碑石無字的原因他並沒有做出清楚透徹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