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裕陵

位於河北唐山市的清代陵園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寢,地宮內葬有乾隆本人、兩位皇后和三位皇貴妃。裕陵明堂開闊,建築崇宏,工精料美,氣勢非凡,自南向北依次為聖德神功碑亭、五孔橋、石像生、牌樓門、一孔橋、下馬牌、井亭、神廚庫、東西朝房、三路三孔橋及東西平橋、東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橋、琉璃花門、二柱門、祭台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其規制既承襲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創新。

陵園詳情


裕陵

裕陵
裕陵
順治的孝陵為軸心,清孝陵以西的勝水峪就是乾隆的裕陵。乾隆皇帝弘曆繼承父祖之業,勵精圖治,奮發有為,武功十全,拓疆兩萬里,使清王朝達到了極盛時期。他的皇陵,工精料美,富麗堂皇,雄偉與豪華程度已不必多言。且不說他陵前神路上石像生的數量超過了康熙的景陵,單是這座陵寢門前小小玉帶橋的奢華與精美,在歷代皇陵中可謂獨樹一幟了。始建於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1752)告竣,歷時9年,耗銀203萬兩。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乾隆和此前的順治、康熙、雍正等朝的幾代帝王陵寢,其中所用的相當一部分木料和石料,是拆毀明代建築物和明十三陵而得來的。清朝在入關后,就曾下令搗毀、劫掠過明十三陵,並焚燒過明定陵、德陵等陵寢。有實證可考的是,順治的孝陵木材多用舊料,而舊料來源就是大肆拆毀明代建築。其隆恩殿及神道碑亭天花板,就被後人證實是來自北京西苑明世宗嘉靖年間所建的清馥殿、錦芳亭和翠芳亭。這一殿二亭所在位置,正是明世宗做道場的地方,大殿前原建有丹馨門和錦芳、翠芳二亭。清初在興建順治孝陵時,將清馥殿及二亭拆除,不但將其楠木材料用來興建孝陵,就連天花板也拿到孝陵使用了。此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陵寢,都相繼拆毀了大量明代建築,乾隆還以修復明十三陵的名義,將定陵等大殿改大為小,偷梁換柱,把上等的木料和石料拿來建造了裕陵。
清東陵地宮對外開放的共有四座,除慈禧的一座之外,其餘三座都在裕陵體系中。這就使我們有可能進入乾隆的葬身之所,去探究他在人生旅途的終止處所表現出的對生命的理解與追求。裕陵地宮對外開放至今已經十幾年了,仍然充滿著神秘色彩,存在著許多不解之謎。
一、石像生設置8對,比其祖父康熙帝的景陵多了麒麟、駱駝、狻猊各一對,雖數量少於孝陵,但種類卻與孝陵一樣。
二、裕陵大殿東暖閣闢為佛樓,供奉各式佛像及大量珍寶。以後帝陵紛紛效仿,成為定製。
三、陵寢門前的玉帶河上建有三座規制相同的一孔拱橋,龍鳳柱頭欄桿,橋兩端以靠山龍戧住望柱。這三座拱橋造型優美,雕工精細,在清陵中僅此一例。
四、地宮內布滿了精美的佛教題材的雕刻:三世佛、五方佛、八大菩薩、四大天王、二十四佛、五欲供、獅子、八寶、法器、佛花以及三萬多字的藏文、梵文經咒,雕法嫻熟精湛,線條流暢細膩,造型生動傳神,布局嚴謹有序,堪稱“莊嚴肅穆的地下佛堂”和“石雕藝術寶庫”。
裕陵的這些特徵既是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篤信佛教個人意志的體現,也是處於鼎盛時期的清王朝綜合國力的反映。
裕陵地宮內葬乾隆皇帝、孝賢純皇后孝儀純皇后兩位皇后,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淑嘉皇貴妃三位皇貴妃,共計六人

妃園寢

裕陵妃園寢是乾隆皇帝的妃園寢,位於裕陵西旁,始建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續建,二十七年完工。裕陵妃園寢初稱妃衙門,建有一孔拱橋及平橋、東西廂房、東西值班房、大門、燎爐、享殿、琉璃花門、寶頂,環以紅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因乾隆帝的寵妃純惠貴妃薨,乾隆帝下令改建妃園寢,增建了東西配殿(各五間)和方城、明樓、寶城;把三座園寢門及兩側的面闊牆拆除,改建到享殿兩旁。改建工程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告竣,直接動用白銀134004.303兩。
清裕陵
清裕陵
裕陵妃園寢內葬乾隆皇帝的一位皇后、二位皇貴妃、五位貴妃、六位妃,五位嬪、十二位貴人、四位常在、共計三十六人。其中較著名的人有:輝發那拉皇后、純惠皇貴妃、慶恭皇貴妃陸氏、容妃(香妃)等。
裕陵妃園寢從乾隆十七年(1752年)葬入儀嬪起至道光三年(1823年)葬入晉妃止,前後達七十一年之久。
裕陵妃園寢室是清代妃園寢中規制較高的一座,顯現了有清一代鼎盛時期的特色。
被盜經歷
1928,孫殿英指使手下盜掘慈禧定東陵及乾隆裕陵,屍骨不全。

開啟地宮


1956年,國家對定陵進行發掘,實際是為發掘明永樂皇帝的長陵而先期進行的一次試點性發掘。然而,此事在當時卻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隨後,國內便興起了一股挖掘帝王陵墓的狂潮。為此,在明定陵地宮發掘后不久,在國家文物局局長鄭振鐸、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夏鼐(二人當年均對發掘定陵持反對態度)的聯合提議下,國務院下發了“停止對一切帝王陵墓發掘”的文件。可是,十幾年後又有開啟乾隆帝的裕陵之舉。
1975年6月的一個星期天,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王冶秋偕夫人到清東陵進行參觀旅遊。名為旅遊,實際上是一次工作暗訪,所以事先既未通知河北省、唐山市,也沒有告訴遵化縣和東陵保管所。
清東陵陵寢雖然有15座之多,但當時開放的卻只有慈禧陵一座,遊人也很少。當時東陵保管所的辦公室和接待室就設在慈禧陵的神廚庫內。王冶秋夫婦剛剛進入參觀區,就被經常進京出入國家文物局大門的謝久增認出。他急忙將王局長夫婦請進接待室,休息了一會兒,由喬青山所長和謝久增陪同,參觀了慈禧陵。參觀結束后,喬青山向王局長彙報了工作,並重點介紹了開啟裕陵地宮的想法。王局長聽得很認真,但未作任何明確表態。王冶秋先生是當時掌管全國文物工作的最高長官,也是國內外知名的文物專家,他問開啟裕陵地宮需要多少錢?有關人員回答說兩萬元就夠了。王局長點了點頭,當天就回北京了。誰也沒有想到,就在王冶秋走後的第七天,國家文物局就撥來了兩萬元錢。不久,河北省文物處派人來監督指導裕陵地宮的開啟工作。

未解之謎


出水之謎

裕陵建成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建成當年地宮裡就出現了滲水。乾隆皇帝曾命大臣三和等加緊維修整治,費了很大勁兒才解決問題。當年,葬入了孝賢皇后、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乾隆二十二年和四十年,又分別葬入淑嘉皇貴妃和令懿皇貴妃(后追贈為孝儀皇后)。嘉慶四年(1799年)9月,乾隆皇帝正式入葬。在這前後47年的時間裡,地宮裡始終沒有再出現滲水的情況。說明乾隆17年那次對地宮的整治是十分成功的。可是,在1928年重殮裕陵遺骨時,地宮裡竟有兩米多深的積水。自1978年裕陵地宮開放至今,每到盛夏陰雨連綿的季節,更是必須天天抽水,否則滲水就會涌冒上升。裕陵地宮為什麼會出現積水,滲水情況是從什麼時候再度出現的?這些都未找到答案。
清裕陵
清裕陵

漂棺之謎

清裕陵
清裕陵
裕陵地宮裡的每具棺槨的四角,各有一塊重達數百斤的龍山石,將棺槨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龍山石下部伸出的四棱形榫,根部細,頭部粗。榫插入石制棺床上的長方形眼中,向旁邊相通的方眼一推,由於這個方眼口小下大,龍山石便被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龍山石上面鑿有縱向和橫向的通槽。槨的豎向邊棱被卡在龍山石的縱向槽內,槨底部伸出的橫向邊棱被龍山石橫向的槽卡壓,這樣棺槨既不能升起,又不能前後、左右移動。然而,孫殿英匪兵在進入裕陵地宮時,竟發現乾隆帝的棺槨不在棺床上,而是頂住了第四道石門。既然棺槨的四角都被龍山石牢固卡壓,怎麼會飄浮起來呢?至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女屍之謎

清裕陵
清裕陵
東陵盜案發生后的1928年8月,溥儀派載澤、耆齡等人進行善後處理。他們在清理裕陵地宮時,發現了一具完整的女屍。參與清理重殮的清室遺臣在東陵期間所寫的日記中,都曾提到此事。據這些宗室遺臣判斷,此具女屍就是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皇后,卒年49歲。裕陵地宮中的6位墓主人,有比她先死先入葬的,也有比她晚死晚入葬的;有比她年齡小的,也有比她歲數大的。為什麼其他5人都成了一堆亂骨,唯獨她卻屍體完整,沒有腐爛,面目如生?至今無法解釋。

石柱之謎

清裕陵
清裕陵
現在裕陵地宮的前三道石門,每道都用四根巨大的四棱形石柱支頂,共有石柱12根。人們一看便知,這些石柱並非原來就存在,而是後來增加的。
如果原來就有石柱,巨大的棺槨是根本無法進入地宮的。
為什麼要支頂這些石柱,它們又是什麼時候支頂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前三道石門的上門檻及以上的枋子,帶門簪皆出現了程度不同的裂璺,其中第一道石門尤為嚴重。如果不採取必要措施,後果會不堪設想。這12根石柱中,第一道石門裡側的兩根和第二、第三道石門的8根,都是1989年由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古建隊支頂的。而第一道石門外側的兩根石柱。支頂日期至今不明。
1928年孫殿英匪軍盜陵時,是不會支頂石柱的。是否是溥儀派出的東陵善後大臣所為?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他們在東陵善後期間,每一位都做了詳細的日記,就連一些瑣碎小事都有記錄,但對支頂石柱之事卻隻字未提。1975年開啟裕陵地宮時,這兩根石柱就已存在,更不是清東陵文物保管所支頂。
這樣看來,兩根石柱只能是清朝遺物,而且只能是在乾隆入葬地宮后、隧道填堵前那幾天支頂的。因為乾隆入葬前的嘉慶四年(1799年)7月,在修築裕陵地宮隧道券內的斜坡地面時,曾計劃築打夯土,但負責工程的大臣綿課發現“頭層石門之上橫安石檻已見有裂縫斜紋兩道”。為了避免震動,遂奏請皇帝,將築打夯土改為用磚鋪砌,這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隧道券磚鋪地面。
石門上檻出現裂縫,嘉慶皇帝是不會置之不管的。可是,在乾隆帝入葬后,綿億、弘謙、特清額、成林在向嘉慶皇帝奏報“敬修填砌裕陵元宮門隧道並成砌琉璃影壁等工”的奏摺中,並未提及支頂石柱之事。是根本沒有支頂,還是因為事小,沒有必要寫進奏摺?我們不得而知。
這兩根石柱到底是什麼時候支頂的,至今還是一個謎。

內容


乾隆簡介

清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1711年9月25日子時—1799年2月7日),姓愛新覺羅,聖諱弘曆,是雍正帝第四子。也是大清帝國入關后第四位皇帝。乾隆帝確為一代雄主,也是一個很有福氣,也很會享福的帝王。他晚年時曾深深陶醉於同歷代帝王的比較,認為不但“得國之正,擴土之廣,臣服之普,民庶之安”罕有人能相比,甚至連在位時間、年壽、子孫數目等方面自己都是數一數二。封建制度在乾隆掌權下達到了歷史巔峰。他在位時期,平定新疆、蒙古,還使四川、貴州等地繼續改土歸流,人口不斷增加,突破了三億大關,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強大的中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他60年的穩定統治,維持了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他的時代,是中國封建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經過漫長沉澱之後的集大成的時代,他個人也成為這一切的總代表。同時,乾隆還是個大詩人,一生寫了幾萬首詩,是世界上創詩最多的人。

兆葬之制

清裕陵
清裕陵
清初,第一代順治皇帝親自選定昌瑞山麓為皇家的“萬年吉地”,於主峰下始建孝陵。二十年後,第二代康熙皇帝於孝陵之東南建成景陵。又過四十年,第三代雍正皇帝也在昌瑞山附近的九鳳朝陽山為自己選定了“壽宮”,但工程還未開始,這位皇帝又變卦了,傳下手諭:“此地近依孝陵、景陵,與朕初意相合,及精通堪輿之人再加相度,以為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今據怡親王、總督高其倬奏稱,相度得易州境內永寧山太平峪萬年吉地,實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合會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等語。朕覽此奏,其言山脈水法,條理詳明,詢為上吉之壤,但與孝陵、景陵相去數百里,且與古帝制典禮有無未合之處,著大學士九卿詳悉會議、具奏。”大學土九卿等人奉旨舉行會議,引證了歷代帝王營建陵墓之例,其間遠者相距四、五百里,近亦二、三百里。最後君臣一心,以永寧山太平峪萬年吉地雖與孝、景二陵相去百里,但易州及遵化州的地界與京師密跡,同居畿輔,並列神州,其地實未以遙遠為由。於是按皇帝之意,在易縣永寧山太平峪修建了雍正帝的泰陵,打破了“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制度。乾隆皇帝登極后,本想跟隨父親,也在西陵選擇萬年吉地,以示孝敬。他在西陵選好一塊吉地后,又考慮到後世子孫對此事如何承繼安排。如果子孫們都效法他,眷戀父子之情,相繼葬入西陵,則東陵勢必香火冷落,園寢荒蕪。為兼顧兩陵關係,他便在東陵的勝水峪選了萬年吉地。自乾隆以後,清朝皇帝形成了父在東陵、子在西陵的分葬局面,稱為“兆葬之制”。

十三陵真相

弘曆拆大改小,盜取明陵楠木的說法,200多年來一直在民間傳說:“乾隆爺,心不公,拆大改小十三陵”。但眾說紛紜,卻莫衷一是。
從《清高宗實錄》(卷一二二六、一二七六)上來看,弘曆在位時確實大規模修繕過明陵。乾隆五十年(1787年)三月,弘曆巡察了明十三陵,發現地面建築如明樓、祾恩殿等多有損壞,連神牌龕案也找不到了。弘曆“為之慨然弗忍視”。回來后的當月初五,弘曆下旨修葺。修葺經過兩年的時間,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三月初八告成,共花銀萬餘兩。之後,乾隆將明十三陵命交直隸總督責成霸昌(今河北霸州市)道,就近專管稽查。
但從時間上說,乾隆盜楠木修陵說,確實不成立的。
弘曆的陵寢叫裕陵,他在登基后第七年,即乾隆七年(1742年)五月,派員為自己選卜風水寶地,相中了東陵內,位於孝陵以西的勝水峪。次年(1743年)二月初十丑時,動土興工。據現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建築工程·硃諭》(卷四十一)記載,動土時天象大吉:“星月交輝、雲霞煥彩”。乾隆十七年(1752年),花了10年時間,裕陵建成,花耗銀170多萬兩。從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的《建築工程·硃諭》(卷四十一)記錄來看,裕陵上的楠木是有出處的,“凡楠木系廣東、四川、湖廣、福建四省進,杉木系江南、浙江、湖廣、江西四省進,金磚系江南省(蘇州)進……” 
以上可以得出,首先,乾隆的裕陵修建時間很早,始建於乾隆八年,到乾隆十七年的時候就已經竣工了。而乾隆對明十三陵的修復,是在乾隆五十年到乾隆五十二年期間,時間不符。況且史書記載裕陵用的楠木料,都是來自廣東、四川、湖廣、福建四省。其次,乾隆對十三陵的這次修繕,選擇“拆大改小”的策略,也不過是權宜之計。他的目的,是懷柔天底下那些被滿清壓迫的漢族百姓的心,是在政治上穩固清朝的法統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