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機械學院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機械學院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機械學院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建院初期設置的兩個主幹系之一,可追溯至北京水利水電學院水利機電工程系。始建於1958年的“水利施工機械”為當時國內少數幾所高校所設置擁有的本科專業。機械學院已經從最初擁有“水利施工機械”專業,發展構建起擁有四個本科專業和碩士學位授權學科的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簡介


機械學院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今天的機械學院已經從最初擁有“水利施工機械”專業,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碩士、學士學位以及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多層次人才培養和辦學體系的工科學院。

學科建設


學院現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交通運輸、測控技術與儀器四個本科專業,鏟土運輸機械、起重機、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製造、模具設計、焊接、測量與控制、自動化儀錶與裝置、汽車運用、汽車營銷等11個專業方向,其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河南省名牌(特色)專業。
學院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設有“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四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並且還擁有“機械工程”和“農業機械化”兩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授權學科;學院擁有河南省重點學科“機械設計及理論”,擁有校級重點學科“車輛工程”。
學院擁有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機械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河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程機械與車輛實驗教學中心”;建有“機械控制理論”、“機械設計”、“液壓與氣壓傳動”3門河南省精品課程;還擁有測控技術與儀器教學團隊等4項校級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項目。
學院現有工程機械、內燃機、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交通運輸、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製圖8個教研室。
學院擁有3000平方米的金工實習工廠和3500平方米的綜合實驗中心,中心擁有工程機械、內燃機、液壓、公差、金相、電測、自動化、CAD、材控和機械基礎、精密傳動等10餘個實驗室,800元以上的教學實驗設備(含實習工廠)近300台(件);實習工廠有冷、熱加工設備34台套,其中包括較先進的機加工設備,如立式、卧式加工中心電火花加工機床、數控機床等,設備總價值1200多萬元。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80餘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20餘人;擁有博士學位教師23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教師7人,大部分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師資隊伍中具有全國模範教師、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教學名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等6名。教師的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能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氫能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能源研究會熱力學及工程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理事、鏟土運輸機械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水利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水利學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等。也有教師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入選“十一。五”863計劃專家庫先進能源技術領域專家等。

科研成果


近5年,學院主持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水利部“948”等國家、水利部及河南省科技計劃項目20餘項。“清潔能源車用發動機研究團隊”為鄭州市首批科技創新團隊,“河南省清潔能源車用發動機與工程車輛創新型科技團隊”為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利用SHS技術處理有毒、有害廢物”獲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資助。獲省部級科技進步或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項;獲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二等獎10項。在國內外發表核心期刊以上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40餘篇(其中期刊論文30餘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錄;出版學術專著和全國統編(規劃)教材幾十部。

學院發展


近60年來,學院已為國家培養了本科生7000餘人。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2500人,學生重視基本理論的學習與基本技能的提高,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參與。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一直很好,就業率在學校名列前茅。畢業生工作踏實肯干,他們遍布祖國各地,受到社會普遍歡迎,特別是在水電行業口碑較好,多數已成為部門行政、技術負責人和業務骨幹,在工程機械行業與其他機械行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展望未來


歷經半個世紀的機械學院全體師生員工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將繼續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為提升機械學院核心競爭力,實現機械學院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而努力奮鬥。

專業介紹


交通運輸(理工類)
類別: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學習並掌握汽車運用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現代汽車測試與診斷、交通運輸規劃、交通運輸企業設計與管理、運輸新技術與運輸市場、汽車營銷及技術服務和汽車運用方面的試驗、研究、設計等方面專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電工電子技術、機械控制理論、運籌學工程熱力學、汽車構造、汽車理論、發動機原理、汽車測試技術、汽車運用工程、汽車電子技術、汽車市場營銷學、交通運輸學、運輸站場規劃等。
測控技術與儀器(理工類)
類別: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光、機、電、計算機應用及信息技術等多學科基礎理論與綜合技能,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知識面寬、基礎紮實、計算機和外語能力強,具備儀器設計、測量與控制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在國民經濟有關領域從事測量與控制技術工作,並能進行儀器與系統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以及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英語、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電路、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機械設計、機械控制理論、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感測器原理、數字信號處理、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測控電路、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智能化儀錶設計基礎、測控儀器及裝置、電子測量技術、計算機測控技術及應用、工程光學及一些實踐環節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工類)
類別:本科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材料成型及控制學科、計算機學科以及與機電控制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能夠從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設計製造、試驗研究、銷售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畫法幾何與機械製圖、工程力學、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控制理論、微型計算機原理、材料科學基礎、製造技術基礎、液壓與氣壓傳動、材料成型原理、材料加工冶金傳輸原理、材料力學性能、塑性成形工藝與模具設計、金屬與塑料成形設備、模具製造工藝、模具CAD/CAM等。
類別: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歷史悠久,前身為水利施工機械專業,本科開辦於1958年(原北京水利水電學院),1998年根據教育部高等院校新專業目錄調整為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及製造、計算機、機電控制技術的綜合理論基礎及基本技能,具有較為紮實寬厚的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並能在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等某個方向上具有機電產品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專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電工及電子技術、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控制理論、微型計算機原理、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現代設計理論及方法、液壓與氣壓傳動、工程機械、內燃機構造與原理、工程機械底盤設計地盤設計、數控技術、PLC原理及應用、機床設計等課程。

學科帶頭人


楊振中教授

楊振中教授,浙江大學工學博士,曾在浙江大學和日本國家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National Aerospace Laboratory of Japan)做博士后,第32批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獲得者。中期、出站考核兩度均獲浙江大學博士后特別優秀級。現任機械學院院長,河南省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全國模範教師,河南省教學名師,鄭州市首批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兼任中國能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氫能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內燃機學會中小功率柴油機分會委員;中國能源研究會熱力學及工程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內燃機學會常務理事等;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入選“十一。五”863計劃專家庫先進能源技術領域專家;《Open Renewable Energy Journal》、《內燃機學報》等期刊編委、《Int. J. Hydrogen Energy》、《Int. J. Thermal Sciences》等審稿人。在國內率先開展氫燃料發動機研究10餘年,近年主持和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3項;發表論文55篇,以第1(通訊)作者在本學科國際頂級學術期刊《Int. J. Hydrogen Energy》上發表系列論文(5篇),是國內該領域在該期刊發表論文最多的作者之一,第1作者21篇被SCI等三大索引收錄,並有論文被SCI他引;第1完成者獲省科技進步獎、省教學成果獎等獎勵5項;主持省級精品課程“機械控制理論”,主持省級名牌(特色)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建設點;主編教材2部。

張瑞珠教授

張瑞珠,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機械學院副院長,校級重點學科帶頭人,兼任《熱加工工藝》特約編委、《材料熱處理學報》編委和《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編委。近幾年來,主持和參與國家及省部級等科研項目十餘項,如:水利部“948”項目“硬面塗層技術在水利過流部件中的應用”和“重型起吊與搬運機械新技術在水利工程及南水北調工程中的應用”、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利用SHS技術處理有毒、有害廢物”、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虛擬技術在DF900架橋機和DPG500鋪軌機上的應用研究”和“氫燃料發動機高效低排污燃燒技術研究”等,其中項目:“自蔓延高溫合成新技術及應用”獲2008年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在國內外重要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被SCI、EI等三大索引收錄的論文近20篇,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出版著作和教材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