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辦所宗旨是弘道明德,即弘揚優秀道德文化,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素質,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建所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下,在三個主辦單位、尤其是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黨委的領導下,在北京及國內外學術界一大批學者的指導與支持下,全所同志積極開展了多方面的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及道德教育實驗與培訓,承擔了10多項國家、省、市級課題,主辦和參與舉辦了20多次國際和國內學術研討會,出版和發表了20餘部著作教材和200餘篇論文及研究報告,定期編輯出版了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的研究所所刊《東方道德研究》,先後對全國60萬餘名大中小學生開展了中華美德教育實驗,對韓國、日本招收過多名中國文化專業的的進修生與訪問學者,對北京各區、縣、局、鄉鎮、街道、社區10000餘名幹部和群眾進行了公民道德及人文奧運建設培訓,對5000餘名企業員工進行了職業道德培訓,為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內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研究所下設首都公民道德教育研究室、儒家倫理研究室、文化創新研究室、北京青年運動研究室
公民道德教育研究室
首都公民道德教育研究室立足首都,面向基層,面向群眾,面向青少年,研究首都公民道德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內涵、方法及途徑。研究方向主要有:
傅永吉所長在“國學大眾化傳播與中華美德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言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3、中西方公民道德建設比較研究
4、中華美德教育實驗研究
5、公民道德建設與“人文奧運”
儒家倫理研究室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1、儒家倫理基礎理論研究
2、儒家倫理的普世價值研究
3、儒家倫理的現代轉化研究
4、儒家倫理與經濟全球化
5、儒家倫理與青少年道德教育
文化創新研究室
文化創新研究室注意整理民族歷史文化遺產,結合時代精神加以繼承和發展,做到古為今用。同時還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的要求,積極探索文化綜合創新之路。研究方向主要有:
1、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研究
2、“五四”以來新文化思潮研究
3、傳統文化與經濟全球化
4、傳統文化與小康社會
5、傳統文化與大眾文化
6、傳統文化與青少年文化
北京青年運動研究室
北京青年運動研究室以全面、系統、深入研究北京市青年組織、青年運動發生、發展及演化規律為宗旨,以為北京青年工作提供理論基礎和智力支持為己任。研究方向主要有:
1、新中國成立前的北京青年運動研究。
2、新中國成立后北京青年思想教育活動研究。
3、“紅衛兵”運動與傳統道德研究。
4、改革開放以來北京青年參與大型活動研究。
5、港台和國外青年運動研究。
王殿卿等:《普通高校德育德育大綱》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八五”重點項目
甘葆露:《市場經濟與青年價值觀》國家教育部“八五”項目
王殿卿:《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理想、信念、價值觀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八五”重點項目
王殿卿:《大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教育實驗研究》國家教育科學“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項目
甘葆露:《市場經濟與文化建設》子項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企業文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重點項目
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青年項目
趙艷霞:《傳統文化與北京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趙艷霞:《北京婦女與家庭倫理》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楊慶中、譚紹兵:《中國孝親的優秀傳統與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王殿卿:《中華美德教育與社區道德互動研究》,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項目
葉瑞昕:《“加大青少年價值觀教育的科學含量”教育實驗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葉瑞昕:《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公德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譚紹兵:《北京青年國際和平意識調查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任文利:《儒家性善論與青少年情感教育》,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張曉華:《首都大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實效性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張曉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研究與推廣》,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葉瑞昕:《清末民初北京的公民道德建設》,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項目
葉瑞昕:《首善之區與公民道德——20世紀北京公民道德建設的動力機制與效應研究》,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項目
王穎:《荀子的教育思想與青少年培養》,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王穎:《北京市民公民道德意識的培育與提升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項目
張曉華:《北京青少年教育與發展研究基地》,北京市教委科技創新基地(平台)項目
張曉華:《北京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資料庫》,北京市教委科技創新基地(平台)項目
一、代表性成果
《中華倫理》(王殿卿),首都師大出版社1994年出版
東方哲學的故事 傅永吉譯
《新編大學德育學》(王殿卿),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人生哲理新論》(甘葆露),北京師大出版社1992
《倫理學概論》(甘葆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中國古代早期姓氏研究》(趙艷霞),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楊慶中),人民出版社2000
《大眾道德——忠孝誠信禮義廉恥》(東方所組編),紅旗出版社2000
《中華美德教育實驗在北京》(王殿卿等),首都師大出版社2001
《中國革命道德》(葉瑞昕合著),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
《清通鑒》(同治朝)(譚紹兵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清史編年》(同治朝)(譚紹兵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儒家倫理與公民道德》(東方所組編)中華工商聯出版社1996
《文化反思與文化建設》(東方所組編)中華工商聯出版社1998
《修身•立業•治國——中華德治思想錄》(王殿卿、葉瑞昕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文化道德德育》(王殿卿)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4
《心學的形上學問題探本》(任文利)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超越匠人》(傅永吉 厲育綱)人民出版社,2006 《尋求學校德育新定位》(王殿卿,譚紹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荀子倫理思想研究》(王穎)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我們的節日》(張曉華等)學習出版社2006
《我們的節日(學生版)》(張曉華等)學習出版社2006
《傳統節日文化叢書》張曉華等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危機中的文化抉擇》葉瑞昕商務印書館2007
《東方哲學的故事》傅永吉譯江蘇人民2011.1
二、論文和研究報告(280餘篇)
三、所刊《東方道德研究》第1-9輯
(一)國際篇: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2、“東方倫理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國際學術研討會,1998年10月,北京,與國際儒學聯合會合辦;
3、“傳統美德與21世紀道德教育”高級研討班,2000年3月26-4月2日,北京,與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加拿大文化更新中心合辦;
4、“公民與道德”國際學術研討會,2000年11月,北京,與香港中文大學教科所、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中國社會主義學院合辦;
5、“中埃古代文明對話”學術研討會,2001年6月19-28日,埃及開羅,與中華文化學院、埃及愛因·夏姆斯大學語言學院漢語系合辦;
6、“漢城、北京文化比較與文化產業”韓中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6月29-7月5日,韓國漢城,與韓國漢城成均館大學儒道會合辦。
(二)國內篇:
1、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大會暨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學術討論會,1994年11月18日,北京;
2、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兩周年專家座談會,1996年12月20日,北京;
3、“傳統文化與當代大學德育”研討會,1997年7月11日,北京,與北京大學德育研究所合辦;
4、“文化反思與文化建設”專家座談會,1997年12月5日至6日,北京;
5、文化建設理論青年博士學術座談會,1998年1月9日,北京,與北京社會科學院合辦;
6、“20世紀易學史研究”專家座談會,1998年6月,北京;
7、“大學中華文化與倫理教育實驗用書內容體系”學術研討會,1999年4月,四川成都;
8、“中華倫理與大眾道德學術研討會”,2000年1月9-10日,北京;
9、中華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基地驗收與學術討論會,2000年5月4-7日,北京;
10、海峽兩岸三地“中華倫理與公民道德”學術研討會,2001年8月24-27日,山東煙台,與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山東省煙台市教育科學院、山東省招遠市教委合辦;
11、建所七周年座談會,2001年11月24日,北京;
12、“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華美德教育與社區道德建設互動研究”開題會議,2002年4月25-26日,北京;
13、“大學生與誠信”學術研討會,2002年4月27日,北京;
14、“儒家倫理與公民道德”學術研討會,2002年5月25-27日,北京;與國際儒學聯合會、河南《新鄉日報》社、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南省新鄉市合辦;
15、首屆“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師資培訓班,2002年8月2-10日,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合辦。
16、“青少年公民道德與民族精神教育”研討會,2003年6月21日,北京,共青團北京市委、北京青年政治學院主辦,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承辦;
17、“大眾道德與文化創新”研討會,2004年1月17日,北京。
18、“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與社區道德建設互動研究”黑龍江墾區經驗交流現場會,2004年7月底,黑龍江,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主辦;
19、紀念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十周年,舉辦“中華美德與青少年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與師資培訓班,2004年11月18-22日,北京房山良鄉,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聯合舉辦;
20、“傳統節日文化研究與推廣”研討會,2005年9月,北京,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與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青少年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舉辦;
21、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建校50周年“青年•責任•文化•發展”學術研討會,2006年9月22日,北京,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承辦;
22、第二屆“儒家倫理與東亞地區公民道德教育論壇”,2006年10月,河南省新鄉市,國際儒學聯合會主辦,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澳門大學教育學院田家炳教育科學研究所聯合協辦;
(2)“九五”期間繼續合作,並被立項為北京市和全國教育科學的重點課題,北京市的實驗規模擴大到7個區縣,有10萬餘名中小學生接受了此項教育,外地擴大到山東等6個省市的部分教育實驗區,有15萬餘名學生接受了此項教育,大學擴大到清華、北大、南開、南京大學、華中理工大學、西北大學等20餘所大學,有3萬餘名大學生接受了此項教育。
(3)“十五”期間,目前承擔的國家教育部課題“中華美德教育與社區道德建設互動研究”,又有35萬名大中小學生正在接受教育實驗。
(1)1995年3至7月,對北京當代商城的1700名員工進行崗前職業道德與商業道德的培訓;
(2)1995年9月至11月,特邀張岱年、季羨林、張豈之等著名學者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為主題,在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為大中小學教師舉辦了6次開放式義務講座;
(3)1996年全年,在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舉辦“東方道德之光”專題節目,每周一次,每次半小時;
(4)1996年7-8月,對北京藍島大廈2800餘職工進行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傳統美德與商業道德等內容培訓;
(5)1997年5月,對北京賽特俱樂部員工進行了兩期傳統道德與企業文化、企業道德的培訓;
(6)1998年8月,先後兩次在山東招遠市、北京市,對全國參與“大中小學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驗”各個實驗基地的500餘名教師進行了培訓;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8)2001-2002年,先後對參加全國“十五”課題的各地骨幹教師進行培訓,人數達3000餘人;
(9)1996-1999年,招收三屆日本進修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另有一名韓國漢城大學博士在本所作過訪問學者。
(2)海外:與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埃及及我國的香港和台灣地區的有關科研機構,建立了較為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1.http://www.bjypc.edu.cn/dongfang/dongfangdao.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