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孔子學會

中華孔子學會

中華孔子學會是在民政部註冊登記,由教育部主管,以研究孔子、儒家學說和中國傳統文化為主旨的全國性民間學術團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本會於1985年6月10日成立於北京孔廟,原名中華孔子研究所,1989年改名中華孔子學會。參加成立和建所的單位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16所大學和研究機構。聘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周谷城為首席顧問,馮友蘭梁漱溟張申府賀麟、陳岱孫、任繼愈、趙光賢、季羨林鄧廣銘楊玉清等人為顧問,張岱年任會長。

建設宗旨


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開展對孔子、儒學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在學術活動中,注重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對話,走學術研究和儒學普及相結合的道路,團結海內外一切研究孔子和儒學的團體和個人,為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發展而努力。

學會刊物


本會編輯出版了《孔子研究論文集》、《傳統文化的綜合與創新》、《儒學與現代化》、《儒學與市場經濟》等論文集。

發展歷史


中華孔子學會的前身是成立於1985年的中華孔子研究所。學會成立前後曾得到梁漱溟、張申府、馮友蘭、周谷城、賀麟、季羨林、陳岱蓀、鄧廣銘、白壽彝、趙光賢等著名學者的支持,並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和其他高校與研究機構的支持。
中華孔子學會會員大多數來自高校和科研、文化教育機構。其中既有德高望重、享有盛譽的老一輩學者,又有一大批中青年知名學者,還有許多關心和支持儒學事業的知名企業家。本會與海外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學術團體和學者有著友好聯繫。
中華孔子學會自成立以來,堅持學會的宗旨,緊密聯繫實際,積極從事孔子、儒家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傳播工作,先後舉辦各種研討會數十次,對推動儒家思想研究,加強對外學術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起了積極作用。
中華孔子學會編輯出版了《孔子研究論文集》、《傳統文化的綜合與創新》、《儒學與現代化》、《儒學與市場經濟》等論文集,“中華文化教育叢書”、“中華孔子學會叢書”等系列叢書,及《國學通覽》、《中華地域文化集成》等大型工具書。學會的刊物《中國儒學》也於2006年創刊,本會全體同仁將通力合作,力爭把她辦成國際國內有權威性的儒學刊物。
中華孔子學會注重儒家思想對社會發展的現實作用,尤其注重用中華傳統美德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年來,本會組編了大量傳統文化教育叢書,尤其是《中華文化經典基礎教育誦本》的出版和推廣,被許多媒體視為文化教育界的大事,並引發了關於兒童“讀經”問題的全國性討論。本會還與一些小學聯合建設了“中華孔子學會國學教育試驗基地”。
中華孔子學會一直致力於儒學與現代經濟和社會問題的研究和實踐,致力於與企業家和社會各界人士的交流與協作。近十餘年來,先後有中國銀行、聯想集團、海爾集團、清華紫光、北京同仁堂等著名企業的代表參與本會的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後本會將進一步加大同企業家的交流與合作。
中華孔子學會自成立以來,接待了海內外眾多學者,並與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和各界人士保持著廣泛的聯繫和良好的合作關係,對增進海內外學者和人民之間的了解與友誼,傳播中國文化,促進學術繁榮,起了積極的作用。本會歡迎各界朋友繼續支持和參與學會的工作,團結協作,攜手前進,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華孔子學會是一個以研究孔子、儒學及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為主的民間學術團體。目的是團結國內外學術團體及人士共同研究並交流研究成果,以繼承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祖國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並為世界文明做出貢獻。學會實行會長負責制,下設學術委員會、編輯委員會、基金委員會、對外聯絡委員會和辦公室等機構,分別承辦本會各項工作。
中華孔子學會先後召開了8次大、中型學術討論會,編輯出版了《會刊》、《通訊》、《孔子研究論文集》、《傳統文化綜合與創新》;並與教育科學出版社聯合編輯出版《中華文化教育叢書》,已出版的有張岱年的《文化與哲學》、梁漱溟的《朝話》、聞一多的《集外集》和張申府的《羅素譯述》等著作。正在編輯出版的有《中華孔子學會叢書》、《王國維年譜新編》等書。

理事成員


第二屆

會長:湯一介
常務副會長(法人代表):王中江
副會長:王中江、凌子、萬俊人郭齊勇、周桂鈿、錢遜、葛榮晉 羊滌生 錢 遜 凌 孜 李存山 張學智 萬俊人 郭齊勇 楊國榮 黎紅雷
秘書長:干春松。

第三屆

會長:王中江
常務副會長:干春松
副會長:陳衛平、董平、郭齊勇、景海峰、黎紅雷、李存山、李景林、劉學智、邵漢明、舒大剛、萬俊人、顏炳罡、楊朝明、楊國榮、楊慶中、張學智、朱漢民
秘書長:唐文明
副秘書長:牛廷濤、胡仲平、任蜜林、孔德立。

組織機構


學術委員會,編輯委員會,基金管理委員會,外聯委員會,藝術委員會,宣傳資料中心,儒學研 究與發展中心,教育諮詢服務中心,辦公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