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宮鎮
廣東省汕尾市城區下轄鎮
馬宮鎮
馬宮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海洋性氣候明顯,光、熱、水資源豐富。其主要氣候特點是: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光照充足;冬不寒冷,夏不酷熱,呈長冬短,春早秋遲;秋冬春旱,常有發生,夏澇風災,危害較重。
馬宮鎮氣候溫暖,多年年平均氣溫為21-22℃,年平均最高氣溫26℃,年平均最低氣溫19℃左右,水稻安全生長期約260天左右。雨量充沛,多年年平均降雨量為1800-2400mm,最多年的年降雨量可達3728mm.雨熱同季是馬宮鎮氣候特點之一,雨季始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終於10月中旬;每年4-9月的汛期,既是一年之中熱量最多的季節,又是降雨量最集中的季節,佔全年總降雨量85%.全市光照充足,多年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00-21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4%-48%,太陽輻射總量年平均120千卡/cm2以上,光合潛力1/15公頃約7400kg.“冬不寒冷,夏不酷熱,夏長冬短,春早秋還”也是馬宮鎮主要氣候特點之一。汕尾市馬宮鎮內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氣溫14℃左右,≤2℃低溫日數的昇平均為0.1-0.3天,極端最低氣溫-0.1℃;最熱月7月份的平均氣溫28℃左右,≥35℃高溫日數的多年平均為0.7-1.5天,極端最高氣溫僅38.5℃。據統計,汕尾市馬宮鎮夏季長達183天左右,冬季只有10天左右,真正是夏長冬短。境內春早秋遲,初春在2月初已經來臨,而初秋至10月底才珊珊來到。
下轄6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24個自然村。
馬宮鎮水陸交通方便,距香港80海里,陸路可通汕尾11.2公里,深汕高速公路穿過該鎮長沙管區,並設有入口口,是汕頭到深圳的中轉點,並設有服務區。
2006年,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紮實開展,全面進入人口檔案電腦化管理;殯葬管理工作納入村規民約,逐步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民政救濟、社會保險、醫療服務、飲水解困、社會治安、危房改造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和推進;鎮工作職能和服務功能發揮突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穩步推進,文明村、文明社區建設取得明顯效果。通過不斷加強民主法制、科技教育、文化衛生、計劃生育等方面的工作,使得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有所增強,社會風氣明顯好轉,市場秩序逐步規範,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順利開展,有效地推進了馬宮城鄉建設等各項事業向前發展。
2006年,鎮工委、辦事處認真貫徹落實區“八大措施”工作部署,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繼續加大。經統計,全鎮全年累計投入資金500萬元。全面鋪設行政村自然村水泥路面;架設了各行政村路燈;完成了汕馬公路沿線的綠化;加固了水庫、堤圍及其他水利設施;整治了多處“臟、亂、差”地帶;建起了幾個供群眾活動的小公園和文化室。
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72524萬元,比上年增長26.8%。人均年收入4256元。
馬宮鎮地處濱海要隘,風光秀麗,已發展成為多層的旅遊產業。有宋軍水師駐泊麗江埔、倚壁虎炮台遺址:神奇的汕尾市長沙夜雨;宋朝皇帝欽點的金龍山(雞籠山);顯威名400多年的汕尾馬宮媽祖廟;有富傳奇色彩的達摩祖師神像的普照寺;神秘的白沙浮沙丘;建於明朝、保存完整的城仔關炮台遺址和鎮海大門;革命先輩柳亞子、何香凝從香港為逃避日軍追捕而在金葉白沙浮登岸的遺址.還有度假和游泳勝地、天然海水泳場、白沙浮和南湖海灘的康樂園。
2006年,汕尾黨政充分認識到本地漁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在上級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深入漁民群眾,一方面鼓勵漁民群眾努力克服生產生活困難,積極主動創新海捕路子,開發新漁場;另一方面,針對部分漁民家庭剩餘勞力多,漁船設備陳舊的現狀,想方設法協助他們轉產轉業,多渠道尋找生活出路。海水養殖方面,通過加強海水養殖基礎設施建設,幫助蝦農解決生產中的一些實際困難,在服務上做好文章,取得一定效果。農業穩中有升。
馬宮鎮金町村昔日因長期存在著“飲水難”、“行路難”和“看病難”問題而被城區列為“後進村”。該村以開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活動為契機,針對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各種“難題”,採取了積極有效措施,逐一解難。該村從抓好農村基礎設施的改造建設和改善村容村貌入手,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籌得資金25萬元,將自來水管道引進了村裡,讓各家各戶用上乾淨甜美的自來水。同時,通過多種渠道籌得資金130萬元,修建了總長2500米的3條自然村公路,實現了轄下幾個自然村公路水泥硬底化的奮鬥目標,解決了村民行路難的問題。此外,該村還修建了農村公廁,增加了村容村貌的“綠化、凈化、亮化”投入,使深田、嶺頭、新厝等幾個自然村的面貌煥然一新。為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該村在發動群眾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基礎上,爭取到掛駐單位資助金2000元,幫助金町村的五保戶和特困戶等購買了醫療保險,解決了他們看病的後顧之憂。在村“兩委”幹部的動員和幫助下,金町村參保人數已達到1100人。
馬宮鎮-天妃廟
馬宮地形屬丘陵地帶。宋以前境內大部分為海水所覆,后隨著地殼變遷上升逐漸形成陸地,山巒大多分佈於汕尾馬宮港的東北至東南一帶。三面環水,一面倚陸,不但有著迷人的海岸風光,更有著山的殊異。這些山不以雄奇顯著,而以象形傳名,如雞籠山、牛鼻山、牛尾山、獅山、象山、馬鬃山、鯉魚籠山、山狗寮山、蛇地籠山、石龜頭山、蟹古地山,等等。位於鎮墟東北角的獅山、象山,兩山相對,扼守水口,歷來被視為“獅象揚威踞水口”的地理格局。還有那如騰空駿馬的馬鬃山,鬃毛如鋒,剛硬豎拔,成為“駿馬騰空戲金球”的景觀。
宋朝年間,一群討海的閩籍漁民,懷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帶著海上保護神——媽祖香火,一路漂泊來到汕尾,憑著闖海踏浪的經驗,他們把目光停留在一座名字叫馬鬃山的山上,這是他們尋找的理想之地,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園。於是,他們虔誠地將媽祖香火供奉在靠山的地方,作為他們的保護神,開始了漁獵生活。從此,馬宮的歷史就有了“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始有建鄉”的記載。
迨至大明萬曆三年(公元1576年),汕尾市馬宮港迎來興旺發展期。來自各地的漁民、商賈蜂擁而至,經濟迅速發展,人口急劇膨脹,為滿足人們對媽祖信仰的朝拜,當地士紳決定聘地師擇地改建廟宇,移廟至西南側海邊,坐東向西,面對港口。從此,馬鬃易名“媽宮”。此後,媽祖宮還於清嘉慶三年、民國廿四年和1990年和2006年四次重修。
汕尾馬宮因媽祖而得名,也因媽祖而發展。旺世修廟,是港口發展的標誌。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3年)沿海解除海禁,廣府一帶漁民(稱深海漁民),如寶安、台山、東莞、太平、吳州、陽江、北海、番禺、新會等地漁民紛紛湧入汕尾漁場捕撈,攜帶家眷建居置業,同時各地商賈雲集,汕尾馬宮港人口逐增。據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秋重修“天后古廟”碑記所載:海豐縣原馬宮港時已有大漁船戶19家44對,外來船43戶,八人和四人合夥船隻80戶,以舟為宅的漁民230多戶一千多人,單為經營蝦鋪生意的就有22間,至清朝末年,海豐縣原馬宮港漁業生產已有較大的發展。
媽祖信仰起於宋,興於元,盛於明。明代朝廷下令在沿海各地大興媽祖廟宇。鄭和六下西洋,每次出發前都要到媽祖廟拜祭。據明代《汕尾志》記載:“天妃廟,一在大德,一在龍山,一在長沙出海口(即馬宮)。”三處廟宇修建都由當時的汕尾市令主理其事。可見朝廷對媽祖的重視。
馬宮與大德媽祖廟分鎮東溪、西溪出海口。關於馬宮廟的擇址有段傳說。據說當時的汕尾令為覓得馬宮祖廟的風水寶地,特用重金聘請兩位有名的地師擇地建廟。兩地師領命后各自行動。一地師見馬鬃山來龍旺盛,左環右抱,藏風聚氣,面前案山港池齊備,遂躬度好地理后埋下銅錢作為暗記。巧的是另一地師某日也尋地至此,頗覺此地風水絕佳,取出身上所帶銅針,釘入地下作為標誌。某日,縣太爺前往看地起物,當他拔出銅針時竟發現不偏不倚地穿過另一地師埋下那枚銅錢中間的錢孔,所謂英雄所見略同,留下了百年傳說。媽祖廟傳世聯曰:“龍應至今傳聖跡,湄洲亘古派恩波。”
馬宮歷史悠久,人文積澱深厚,至今仍保留有多處文物古迹。拜町前的牆壁開闢有文物專欄,兩塊清代碑刻,一為嘉慶十九年十月的《汕尾廉明縣主告示》碑,一為道光十八年仲秋豎立的《汕尾主示禁》碑。前者為當地監生嗜老奏請縣主就漁業生產、銷售及生產安全等環節做出具體規定,以維護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後者主要就當時的社會治安作出規勸。
蚝殼牆作為一種建築方式,曾在汕尾沿海地區流行,現在的蚝殼牆已少之又少了。馬宮媽祖廟後有一小段被留作紀念的“蚝殼牆”。這是修建祖廟在廟頂山牆修拆時保存下來的原物留念。
馬宮漁民世代耕海犁浪不息,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馬宮開展文明生產,文明經商,文明招商,文明治港,吸引大批外港漁船、外資企業落戶,古老的港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海洋經濟向集團化、規模化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文明漁港”。
2006年,鎮黨政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落實黨政領導成員掛鉤引進項目責任制等積極措施,使招商引資工作勢頭更好,大大推進了項目的簽約和上馬。2006年全年共跟蹤洽談項目4個,新簽投資協議書2份,項目建設投入資金1862萬元。其中上規模的重點項目有:①、汕尾迪虹微晶有限公司;②、長沙灣(香港)度假酒店;③、雅各膠絲花廠;④、長沙灣加油站;⑤、汕尾二運汽運物流中心;⑥、南湖海遊樂園。這些項目的落戶,一定程度上使到鎮工業產值大幅增長,固定資產投資攀升。
石腳桶商代居住類遺址:被確定為汕尾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經省有關專家鑒定,該遺址為省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遺址之一,具有重大的歷史和學術價值。該遺址的發現最初是由該市城區馬宮鎮糧管所下崗職工陳業提供的線索。遺址南北長160米,東西長220米,基本遍布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沙丘。其南面向大海,高出周圍地表約2米,北部邊緣有一東西走向的人工溝,從這條人工取土溝的斷面可見其表土層厚約30厘米,下有30至60厘米的灰色沙丘堆積,再往下是黃褐色砂質生土。從該遺址這條人工取土溝往下挖,可以看到沙土中的各式泥質陶器碎片,有夾砂紅褐色繩紋陶片、紅或灰色泥質細方格紋陶片等,花色繁多。
長沙炮台:位於汕尾馬宮鎮長沙海口處。清嘉慶九年(1804年)汕尾令張再瑛把原在潮沙村北側的炮台遷至長沙海口,建成長沙炮台。平台為橢圓形,東西長50米、南北寬40米,面積2000平方米,依山勢而建,配置海防火炮10門。炮台圍牆高5.2米,花崗岩石塊砌築。建有營房和瞭望哨房各3間。東牆設大門,門頂石匾額刻“鎮海”兩字。炮台地處海防軍事要衝,扼險而守,視野寬闊,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關卡。
天后宮:位於東南出海口,距離市區約3.6海里的南北航道中間,有一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古名為“馬嶼”的海島,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漁船和其它船隻停泊於此避風或待航。末代淳熙年間,停泊馬嶼的福建漁船漁民為求媽祖庇佑海上航行安全,與當地船民及商賈到福建湄洲組廟請來媽祖香火,在島上創建一簡陋狹小的媽祖廟以供朝拜。此後,來島進香拜謁海上女神的越來越多,“馬嶼”也逐漸被改稱為“汕尾媽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