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柱帝國

11世紀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帝國

塞爾柱帝國(1037—1194年),是11世紀塞爾柱突厥人在中亞、西亞建立的伊斯蘭帝國,亦稱塞爾柱王朝。帝國極盛時領有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小亞細亞大部及敘利亞(包括巴勒斯坦)等地。

塞爾柱人屬突厥烏古斯部落聯盟(烏古斯葉護國)4大部族的一支,初居中亞北部的大草原地區,以其酋長塞爾柱克的名字命名。1040年,塞爾柱之孫圖格魯克伯克在丹丹坎戰役勝利后佔領呼羅珊;進而征服波斯全境,並於1055年進入巴格達。哈里發卡伊姆感謝圖格魯克伯克為他解除了什葉派布韋希王朝的控制,封他為蘇丹,號為“東方和西方之王”。1071年,圖格里勒伯克之侄和繼承者阿爾普-阿爾斯蘭(1063-1072在位)在曼齊克特大敗拜占廷軍,俘獲拜占廷皇帝羅曼努斯四世,於是拜占廷所屬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盡歸其手。馬利克沙在位時(1072-1092)是塞爾柱帝國極盛時期。

1092年馬利克沙死後,諸子紛爭,帝國四分五裂。在敘利亞、克爾曼、小亞細亞等地先後出現了一些小王朝。第三子桑賈爾(約1096-1157在位)受封於呼羅珊。1104年成為大塞爾柱帝國僅存的繼承人和其他各塞爾柱小王朝的宗主,聲譽日隆。他曾打敗中亞的喀喇汗王朝和印度邊境的伽色尼王朝,但在1141年的卡特萬戰役中被西遼軍隊打敗。在位末年,吐火羅斯坦與巴爾赫的烏古斯人反抗苛稅起義,他前去征討,戰敗被俘。1156年逃到木鹿,次年死去。國土后並於花拉子模王朝

帝國建立


塞爾柱人原為中亞大草原的烏古斯葉護國(烏古斯Oghuz或古茲Ghuzz)的一支,塞爾柱克原為烏古斯部落聯盟的一個酋長,公元970年左右,塞爾柱家族因為土地問題與葉護髮生了發生了尖銳的矛盾。不久,塞爾柱家族同葉護分道揚鑣,率部離開養吉干,來到錫爾河中游和卡拉套山區。這裡靠近波斯薩曼王朝的北部邊境,住有許多已經伊斯蘭化的烏古斯人和其他突厥人。他們不僅游牧於薩曼王朝邊境之外,而且還從薩曼王朝境內得到了大片牧場的使用權,條件是為薩曼王朝服役,保護薩曼王朝的邊境不受異教徒的侵犯。
塞爾柱克到來后,改信伊斯蘭教遜尼派,憑藉個人才能受到該地區廣大穆斯林的擁戴,很快就成了這一帶穆斯林反對異教同族人的軍事領袖,這些烏古斯人遂被稱為”塞爾柱人“。此後不久,錫爾河下游發生了反對葉護的抗稅鬥爭,塞爾柱人利用這一有利形勢,率眾回師氈的,與氈的的抗稅者一起趕走了葉護的徵稅官,奪取了下游重鎮氈的(Jand, d“and)及周圍地區。
從此,塞爾柱名聲大振。塞爾柱人這一名稱亦因此而在中亞地區廣泛流傳開來。後來,阿里汗的兒子沙赫馬立克繼任葉護,動員各部反將塞爾柱家族及其追隨者趕走,重新奪回了氈的,維護了葉護政權和烏古斯人的傳統制度。塞爾柱人只得再次南遷至錫爾河中游與鹹海附近。
此時,薩曼王朝被突厥伽色尼王朝取代,伽色尼統治者馬哈茂德蘇丹任命塞爾柱家族世襲貝伊頭銜,領有大塊牧場的使用權,為王朝守衛北方邊疆。成為伽色尼羈縻封臣的塞爾柱人在王朝北方繁衍生息,人口數量逐漸增多,並大批遷至城市之中居住,逐漸具備了不可低估的政治與經濟實力。
公元1030年,馬哈茂德蘇丹駕崩,馬蘇德繼任蘇丹,此時王朝新征服的地區(主要是波斯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分裂勢力抬頭,塞爾柱貝伊圖格魯克(圖格里勒·貝格,?~1063)趁機在花剌子模地區豎起大旗反抗蘇丹統治,南下奪取伽色尼王朝呼羅珊省的木鹿和內沙布爾。
1037年,圖格魯克率先率領大軍擊潰了烏古斯葉護沙赫馬立克,幾乎領有全部的烏古斯部落,1040年,在木鹿附近丹丹坎決戰中,塞爾柱軍大敗伽色尼軍,連克幾處城邑,佔領呼羅珊全境。圖格魯克定都內沙布爾,建立行政機構,自封為“呼羅珊伯克”,1043年,圖格魯克領兵繼續西進,并吞米迪亞,進據賴伊、哈馬丹。1051年,攻佔伊斯法罕,並遷都於此。

帝國崛起


1054年,塞爾柱王朝又征服亞塞拜然,該地封建主向塞爾柱納土。1055年,應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卡伊姆(1031~1075在位)之召,圖格魯克領兵進入巴格達,消滅了由波斯人建立的什葉派王朝——布韋希王朝,廢黜布韋希王朝埃米爾,被哈里發視為救星和保護人。哈里發被迫賜予圖格魯克“蘇丹”稱號,封他為“東方與西方之王”,成為哈里發的攝政王。從此,阿拔斯王朝所有權力悉歸蘇丹控制,哈里發僅是象徵性的宗教領袖。在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1063~1072在位)及其子馬立克沙(1072~1092在位)執政時,帝國達到極盛時期,武功文治卓著。1064年佔領拜占庭亞美尼亞省首府阿尼。1070年阿爾斯蘭率兵攻佔阿勒頗,其勢力擴張到耶路撒冷和大馬士革,並從什葉派法蒂瑪王朝手中收復了聖地麥加和麥地那。
塞爾柱帝國
塞爾柱帝國
1071年在凡湖以北的曼齊卡特打敗拜占庭軍隊,俘擄拜占庭皇帝羅麥紐斯·戴俄格尼斯,佔領小亞細亞東部。塞爾柱蘇丹將大量還處於游牧階段的塞爾柱烏古斯人打發至小亞細亞,建立起羅姆蘇丹國,突厥~波斯文化與伊斯蘭教在小亞細亞得以傳播。1091年馬立克沙把首都遷到巴格達,在聚禮日(主麻日)祈禱中,將蘇丹的名字與哈里發並列。11世紀末,塞爾柱人的版圖,東起中亞內陸地區並與中國西北部的新疆地區接壤,西至敘利亞及小亞細亞,南達阿拉伯海,北至基輔羅斯邊境,形成強大的軍事封建帝國。

分裂和滅亡


1092年馬立克沙和尼扎姆·穆勒克相繼逝世后,帝國開始出現了裂痕,王室諸子爭位,皇族內訌,各地軍事封建主割據稱雄,伊斯瑪儀派的阿薩辛支派在波斯和敘利亞佔據許多堡寨,出擊王朝軍隊,進行暗殺活動,從而使塞爾柱帝國開始解體,羅姆素丹國在小亞細亞獨立。
后帝國分裂成以巴格達、大馬士革、科尼亞、摩蘇爾、迪亞巴克爾等城市為中心的許多小塞爾柱素丹王朝。各王朝間相互混戰,削弱了抵禦外敵的能力。1097年十字軍攻佔尼西亞,后又入侵敘利亞和巴勒斯坦。1141年,在卡特萬草原被東喀喇汗王朝與西遼(即哈喇契丹)打敗,喪失了對西喀喇汗王朝的控制權。1157年,素丹桑賈爾死後,大塞爾柱王朝滅亡。同年,巴格達的哈里發阿里-穆克塔菲也在巴格達之圍中,擊敗了控制哈馬丹等地的塞爾柱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從此阿拔斯王朝開始擺脫塞爾柱人的控制,取得一定獨立性。
1194年巴格達的米迪亞塞爾柱王朝被花刺子模王朝軍隊所敗,烏古斯人控制阿拔斯王朝的歷史從此告終。
14世紀初,各地的小王朝相繼滅亡。
敘利亞的塞爾柱王朝為阿爾普·阿爾斯蘭之子圖圖什所建。他曾阻止第一次十字軍侵略。他死後不久,一些將領以塞爾柱幼主的保傅(號稱“傅帥”)身份各自建立小王朝。塞爾柱家族在敘利亞的統治只維持了20餘年(1094~1119)。
克爾曼的塞爾柱王朝是由圖格里勒·貝格之侄卡武爾特在1041年建立的。12世紀中葉,波斯灣海盜橫行,拜占廷和印度間的貿易經由波斯東南部的陸路,促成克爾曼的經濟繁榮。至12世紀70年代,塞爾柱家族內訌,於1185年為呼羅珊的烏古斯系同族土克曼人所滅。
塞爾柱諸王朝存續時間最長的是小亞細亞的羅姆蘇丹國。創立者是阿爾普-阿爾斯蘭的堂弟蘇萊曼沙,1084年定都於伊科尼阿姆(今科尼亞)。羅姆蘇丹國西北與拜占廷為鄰,兩國結成同盟;東南則有十字軍在敘利亞建立的基督教國家,以致與東方日益隔絕。但與義大利的商人共和國之間的貿易卻很興旺。蘇丹和王公們競相興建清真寺、神學院等公共建築。波斯語文學很發達,神秘派大詩人賈拉勒-丁-魯米大半生在科尼亞度過。1243年蒙古軍入侵小亞細亞,科塞達格一役,塞爾柱軍潰退,羅姆蘇丹國從此淪為蒙古人的藩屬,於1308年滅亡。

政治制度


土耳其塞爾柱時期的建築
土耳其塞爾柱時期的建築
塞爾柱帝國沿襲阿拔斯王朝和波斯薩曼王朝與突厥伽色尼王朝的政治制度,在蘇丹下設首相(即維齊爾),全權代表哈里發處理政治、軍事、財政及宗教事務。波斯籍維齊爾尼扎姆·穆勒克曾在艾爾斯蘭和馬立克沙執政時,集大權於一身,在處理國務中起主導作用。但是由於土克曼人此前為游牧民族,文明定居化時間並不長久,因此保留了大量游牧民族分封制殘餘,比如帝國的各個省由阿塔貝格(或稱阿塔伯克,Atabeg)管理,ata為突厥語“父親”的意思,beg為突厥語“長官”的意思,兩個詞連起來讀便是“太傅”,因為塞爾柱王子在即位前,需要到各省擔任總督鍛煉自身的才能,這些地方長官就起到了教導王子的作用,於是得到了這一稱呼,這些阿塔貝格大多由塞爾柱貴族擔任,集地方軍政大權。在經濟上,實行軍事采邑制,即伊克塔,大部分伊克塔只有使用權,不得世襲,不過軍事長官的例外,可以世襲蘇丹賜予的土地。農民用實物繳納田賦,其中一部分上繳國庫。國庫耗巨資開鑿運河,修築大道,開辦郵政驛站,保證東西商道暢通。在宗教上,信奉遜尼派。在帝國境內興建大量清真寺,並在巴格達和內沙布爾等地創辦以尼扎姆·穆勒克的名字命名的宗教大學,重金聘請各地著名學者任教,傳播遜尼派艾什爾里學派的教義學和沙斐儀學派的教法學說,培養宗教學者和政府官吏。在學術文化上,獎勵學者進行學術研究,著書立說。伊斯蘭教著名學者安薩里和數學家、詩人奧馬爾·海亞姆等皆在朝廷的贊助和支持下完成了他們的學術巨著。還新建天文台,招聘學者從事天文實測和研究,修改了波斯曆法,編成著名的《哲拉勒歷》,比《格列高里歷》還要精確。總體來說,塞爾柱王朝的制度同漢朝、唐朝相似,漢朝開國之初地方有諸多同姓王,唐朝地方則有許多節度使。

時代背景


公元9世紀和10世紀,在西歐遭受諾曼狂飆的時候,東羅馬帝國,阿拉伯人的阿拔斯王朝,波斯人的薩曼王朝以及突厥人的喀喇汗王朝、伽色尼王朝處在相對的安寧之中。而到11世紀,他們的厄運也來臨了。呼嘯而至的突厥人比諾曼人還要可怕,幾乎整個亞歐大陸都陷入了動蕩之中。而在一片混亂中,惟一繁榮祥和的地方,就是中國的北宋王朝。
公元960年建立的北宋,不幸的處在強悍的外敵包圍之中,北有契丹,西北有西夏,西南還有吐蕃,文弱的宋朝不得不忍受向鄰國納貢的恥辱。可是,恰恰是由於這些和約,北宋王朝可以不需支付大量的軍費開支而專心發展經濟,當時的北宋都城開封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當然王朝的內政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並且引發了改革派和守舊派幾十年的鬥爭,但這並不足以影響北宋較為安定的大局。
也許是由於祖先遺留下來的好鬥的品性,在接受了伊斯蘭教后,這批土克曼人就自然開始夢想到伊斯蘭教的中心地帶去。公元1040年,土塞爾柱人征服波斯。1055年,他們進入了巴格達,阿拔斯王朝的末代哈里發不得不將其封為蘇丹,並將世俗權力移交給塞爾柱人,阿拉伯人的大帝國就此覆滅了。此時的塞爾柱人已經擁有了波斯,伊拉克,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卻還是沒有滿足,繼續向東羅馬帝國發動進攻,1071年,土克曼人俘虜了東羅馬帝國皇帝,佔領了東羅馬帝國的小亞細亞腹地,從此東羅馬帝國失去亞洲領地,僅控制包括保加利亞在內的東南歐洲,拜占庭的輝煌一去不復返了。而勝利的塞爾柱人,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離開過小亞細亞,成為當代土耳其人的祖先。
雖然阿拉伯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在突厥人面前一敗塗地,但他們的宗教卻保存了下來。新的塞爾柱帝國仍然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而且什葉派中阿里的後代在埃及建立的法蒂瑪王朝此時也正處在繁榮的時期,穆斯林只是失去了他們在西班牙的領土,1031年西班牙的后倭馬亞王朝在基督教民眾的反抗中覆滅了。對於東羅馬帝國的國教東正教來說,雖然喪失了在亞洲的據點,卻由於上個世紀末基輔羅斯人的皈依而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這個860年由來自東歐的的東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已經完成了外來者與本地斯拉夫人民族的融合,並在幾位明智的大公的統治下逐漸發展成強大的國家,這裡將會成為東正教的希望之鄉。
這個時期的西歐,是基督教文明取得勝利的時期。紅衣主教團的成立(1059)使得教會擺脫了政治統治,基督教已經贏得了眾多的皈依者,比如原來信奉異教的丹麥,挪威和瑞典人。並且,在西歐,現代國家的雛形已經在逐漸形成。日後發展成法國的西法蘭克,此時已經確立了封建制度,領主和附庸互相履行義務,並且形成了封建主義的道德準則—騎士制度。而由於附庸僅僅效忠於領主,自然也就造成了王室—取代加洛林王朝的卡佩王朝—勢力的萎縮;在日後發展成德國的東法蘭克,國王的統治比西法蘭克更為有效,撒克遜國王奧托一世已被羅馬教皇加冕為帝,並將義大利北部納入了德意志的土地,為後來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最為獨特的是英格蘭。阿爾弗雷德大帝的繼承人似乎並不珍惜祖先留下來的土地,先是將王國交給丹麥國王卡紐特,後來又託管給海峽對岸的諾曼底公爵。而當阿爾弗雷德一系最後一個國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去時,野心勃勃的諾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便以無人繼位為借口,發起了爭奪英格蘭王位的戰爭,1066年,英格蘭的諾曼王朝開始了。諾曼征服對於英格蘭最為重要的影響是,威廉通過沒收貴族土地而消滅了舊的貴族階級並創造了新的外國統治階級,從此英國進入了全新的時代。

帝王世系


大塞爾柱王朝

洛克努丁·阿布·塔裡布·托格洛爾·本·米哈伊爾·本·塞爾柱克:1037年─1063年
阿佐杜·阿布·薛喬厄·阿爾布·阿爾斯蘭·穆罕默德·本·賈格里:1063年─1072年
穆厄佐丁·阿布·法塔赫·馬立克沙·哈桑·本·阿爾布·阿爾斯蘭:1072年─1092年
洛克努丁·阿布·穆扎法爾·勃勒凱亞洛格·本·馬立克沙:1092年─1104年
吉亞斯丁·阿布·薛喬厄·穆罕默德·本·馬立克沙:1104年─1117年
穆厄佐丁·阿布·郝萊斯·賽賈爾·阿赫馬德·本·馬立克沙:1117年─1157年

伊拉克塞爾柱

穆吉蘇丁·阿布·卡塞姆·馬赫穆德·本·穆罕默德·本·馬立克沙:1117年─1131年
吉亞斯丁·達烏德·本·馬赫穆德:1131年─1132年
洛克努丁·阿布·塔裡布·托格洛爾二世:1132年─1134年
亞蘇丁·阿布·法塔赫·馬蘇德:1134年─1152年
穆厄佐丁·阿布·法塔赫·馬立克沙二世:1152年─1153年
吉亞斯丁·阿布·薛喬厄·穆罕默德二世:1153年─1159年
吉亞斯丁·阿布·法塔赫·蘇萊曼沙·本·蘇爾坦·穆罕默德:1160年─1161年
洛克努丁·阿布·穆扎法爾·阿爾斯蘭沙·本·托格洛爾二世:1161年─1175年
洛克努丁·阿布·塔裡布·托格洛爾三世:1175年─11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