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濟倉
豐濟倉
溝通南北的京杭運河,是明清時期漕糧運輸的重要通道,如此造就了清江浦的繁華。據文獻記載,從江南運往北京的糧米,每年都要達到幾百萬石以上。為了便於貯存、轉運糧食,明代永樂年間在山陽縣清江浦設立常盈倉,后改建為豐濟倉。
目錄
南北朝以後,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從黃河流域轉移到江淮流域。隋代開挖的大運河,促進了國內商業的流通,成為封建帝國的經濟命脈,沿運河崛起了“淮(淮安)、揚(揚州)、蘇(蘇州)、杭(杭州)”四大都市。隋唐以後,封建王朝的財政收入特別是糧食,主要來自江南。而江南的錢糧,都要經過淮安循運河北上,直送京都。溝通南北的京杭運河,是明清時期漕糧運輸的重要通道,如此造就了清江浦的繁華。
漕運採用“支運”法,即各地所征漕糧,先由當地送至糧倉,然後由各地遞送京城。為了搞好淮安的轉運銜接工作,隋代就在淮安設立漕運專署,唐宋兩代都設江淮轉運使,元代改設總管府。到明清兩代,淮安專門設立漕運總督衙門,以中央部級大臣來淮督辦漕事。宋代的范仲淹,明代的李三才、史可法,清代的鐵保、施世綸、恩銘等,都曾在淮安負責過漕運事務。明清兩代,“凡湖廣、江西、浙江、江南之糧艘,銜尾而至山陽(今淮安楚州),經漕督盤查,依次出運河”。
據文獻記載,從江南運往北京的糧米,每年都要達到幾百萬石以上。清代順治初年,每年可達300萬石,“居天下強半”。為了便於貯存、轉運糧食,明代永樂年間在山陽縣清江浦設立常盈倉,后改建為豐濟倉。它的儲糧經常保持在300萬石左右,是全國囤積漕糧的四大名倉之一。此外,清江浦城內還設有常平倉2處、預備糧庫3處、庄倉即民間糧庫5處。每逢漕運旺季,為保證漕船暢通,禁止非漕運船隻在運河上游清江浦航行,南北商旅多於此登陸換車、歇腳,更增加了街市的繁榮。漕運興盛的年代,這裡聚集著文武官員、顯宦世家、鉅賈富賈、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與此相應的,是園林寺院以及茶樓酒肆等場所,尤其是當時的花街、都天廟、大閘口等地,其繁華程度遠盛於當時的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