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秋口村

姜家秋口村

1978年前後,畝產200公斤左右,總產18萬公斤左右。到1978年前後,人均糧食達到300公斤以上。 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

基本概況


洪武年間(1368-1398年),姜姓建村。因姜姓在秋後自萊陽吳家疃遷居於此,故以其姓和建村時間命名為姜家秋後村。清朝初期,因村處老寨和小寨兩山之間,改稱姜家秋口。在此之前,顏姓和程姓曾經在此居住過。約17世紀60年代后,蔣姓、盧姓從外地遷來定居。
姜家秋口村位於海陽市北部,座落在徐家店鎮西邊,地處東經120°56′,北緯37°03′。東與劉家窯村相連,北與孫家秋口村接壤,西邊與萊陽市王家溝村為鄰,南邊和孫家油坊村煙青一級路相望。隸屬徐家店鎮。距鎮政府駐地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44公里。姜家秋口村西北邊是松柞山巒,東有一條小河,流向富水河。村子的南北是肥沃而平坦的土地,南距煙青一級路不到1公里,交通便利,氣候宜人。
全村轄區面積約8平方公里,其中山巒約4平方公里。耕地62.7公頃,適宜種植的作物有穀子小麥玉米花生、水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210戶,736人。有姜、蔣、盧、張、李、宋、孫等7姓,均為漢族,人口較多的是姜姓,約佔50%,其次是蔣姓、盧姓等。

大事記


1941年本村解放。
1946年實行土地改革
1954年本村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 1965年冬─1966年春在村西修建1座水庫,庫容15萬立方米。
1966─1967年平整南泊土地3.5公頃。
1970─1971年把村東經常泛濫的河流深挖疏通,加固兩岸河堤2公里;修建庫容2萬立方米的平塘,並配套輸水工程。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5年3月7日經山東省民政廳批准,原海陽軍警赴威海向陽山抗戰的前線總指揮姜仞九,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不足100公斤,總產8萬公斤。1978年前後,畝產200公斤左右,總產18萬公斤左右。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300公斤,總產27萬公斤,總產比1955年增長238%。1984─1987年,興修水利,先後建起3個平塘,修攔河壩2處。隨著水利條件的改善,糧食產量逐年提高。2002年,糧食畝產提高到460公斤,總產22.1萬公斤。 1987年起,村黨支部發動群眾栽植蘋果樹,主要有紅富士喬納金、嘎啦等名優品種。2000年,果園面積達到20公頃,總產35萬公斤,收入35萬元以上。1990年以來,進行山區開發,主要栽植了板栗葡萄。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70.3萬元,其中農業51.4萬元,畜牧養殖業18.9萬元。
第二產業1966年,村裡建成麵粉加工廠。1983年後,先後建起鋼門鋼窗加工廠、石子加工廠,由於管理不好,效益很低。后興辦起油坊、豆腐坊等。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50人,總收入165.5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以來,辦起了商店、飯店以及電氣焊部、修理部等。2002年,第三產業總收入372.3萬元,其中運輸業117.7萬元,商飲業134.4萬元,服務業120.2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本村自古就有文明禮儀村之稱。清代即開辦私塾,並與孫家秋口等村聯辦“三村公益”學堂。解放后,建起姜家秋口小學。1976年,5個自然村聯辦初中。本村人才輩出,在清朝的科舉考試中,考取舉人3名:姜式申、姜式甫、姜忠樾;有秀才6名:姜忠杞、姜忠柚、姜忠楊、姜厚樹、姜佰平、姜厚年。自1978年恢復高考至2002年,全村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30人。人民生活建國前,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到1978年前後,人均糧食達到300公斤以上。改革開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世紀80年代,解決了溫飽。2002年,人均糧食350公斤,全村有各種運輸車200輛,摩托車180輛,電話107部,彩電230台。村莊建設建國前,村民居住多是草房,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有的住戶十幾口人擠在三間小草房裡。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0平方米,為建國前的3.5倍。村裡的街道整齊寬敞,住房漂亮大方。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3年,蔣學福在棲霞縣老樹夼村,被矯寧治發展為中共黨員。同年,李芳在孫家秋口村入黨。1946年3月,成立黨支部,姜厚茂任黨支部書記。之後,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姜厚發、蔣忠法、姜厚茂、姜傳西、蔣忠軍、姜家勝、蔣忠范、姜傳成、蔣洪門、姜家寧、姜家相。2002年,全村有2個黨小組,26名黨員。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成立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10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蔣學海、蘆見芝、蘆見臣、李芳、蔣忠法、姜厚茂、蔣忠軍、姜傳林、姜傳雲、姜傳西、姜傳平、蔣忠范、姜家寧、姜家相、姜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