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俞樾的結果 展開

俞樾

清代著名文學家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男,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城關鄉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俞樾后受咸豐皇帝賞識,放任河南學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試題割裂經義”,因而罷官。遂移居蘇州,潛心學術達40餘載。

治學以經學為主,旁及諸子學、史學、訓詁學,乃至戲曲、詩詞、小說、書法等,可謂博大精深。海內及日本、朝鮮等國向他求學者甚眾,尊之為樸學大師。所著凡五百餘卷,稱《春在堂全書》。除《群經平議》五十卷、《諸子平議》五十卷、《茶香室經說》十六卷、《古書疑義舉例》七卷外,其《第一樓叢書》三十卷、《曲園俞樓雜纂》共百卷。《清史稿》有傳。

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2月5日),俞樾八十六歲,以“美名”謝世,葬西湖三台山東麓。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821-12-25

出生

1821年12月25日出生於浙江。

1850

進士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

1884

中秀才第一名

光緒十年(1884),他特陪孫俞陛雲回德清趕縣試,果不出所望,中秀才第一名。

1887

欣然撰《重修拱元橋碑銘》

光緒十三年(1887),當故鄉拱元橋坍圮亟需重修,他慷慨出銀三百兩資助,並欣然撰《重修拱元橋碑銘》。

1889

印書一千本,以書款匯付德清賑局

光緒十五年(1889),湖州各縣陷洪災,而德清尤甚,他聞之,印書一千本,以書款匯付德清賑局。他對德清的深愛愈老彌堅,一如他在晚年所撰《重建德清縣儒學記》中坦言:“余衰且老,猶倦倦然為吾桑梓之邦望也。”

1907-02-05

以“美名”謝世

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2月5日),俞樾八十六歲,以“美名”謝世,葬西湖三台山東麓。

以“美名”謝世

人物生平


道光元年(1821)十二月初二日,出生於德清縣東郊南埭村(今乾元鎮金火村),是時他的父親俞鴻漸在京任職。
四歲以後,因南埭鄙鄉難以從師讀書,他乃隨母親姚太夫人和哥哥俞林到母家杭州臨平求學,從故鄉出走。從此踏上與父業相襲的道路,考進士,入翰林。
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科,俞樾中進士第十九名。而在此前的複試中,他的表現尤為出色,深得主考官曾國藩賞識。俞樾對曾國藩的識拔之恩感激涕零,豈料他畢竟太書生,不善應對,不會做官,僅當了一任河南學政便被御史彈劾,削職歸田。
咸豐十年(1860)春,彼時他主講於蘇州紫陽書院,因太平軍攻克江南大營,於是自蘇州避戰亂至德清縣新市鎮居留半月。
同治六年(1867)冬,俞樾偕姚太夫人回德清治父葬事,選址於金鵝山之原祖塋之側。以後每歲蘇杭往返,他都要繞道回德清一次。
同治八年(1869)春,他在掃墓之暇,遊覽了慈相寺、半月泉、寶慶寺、蟠龍石諸勝跡,作有一組懷古詩。
同治十一年(1871),他專往瞻拜西門城上柳侯祠,是祠供奉柳宗元祖父柳察躬,並作《柳侯祠》志之(見《民國德清縣新志》)。
光緒十年(1884),他特陪孫俞陛雲回德清趕縣試,果不出所望,中秀才第一名。
光緒十三年(1887),故鄉拱元橋坍圮亟需重修,他出銀三百兩資助,並欣然撰《重修拱元橋碑銘》。
光緒十五年(1889),湖州各縣陷洪災,而德清尤甚,他聞之,印書一千本,以書款匯付德清賑局。
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2月5日),俞樾八十六歲,以“美名”謝世,葬西湖三台山東麓。臨終前作留別詩10首,代訃辭行。
俞樾全身照
俞樾全身照

個人作品


俞樾是晚清有影響的學者。他長於經學和詩詞、小說、戲曲的研究,所作筆記搜羅甚廣,包含有中國學術史和文學史的珍貴資料。善詩詞,工隸書,學識淵博,對群經諸子、語文訓詁、小說筆記,撰著頗豐,一生著述不倦,主要著述有《小浮梅閑話》《右台仙館筆記》《茶香室雜鈔》等,輯為《春在堂全書》,凡500卷。

小說

俞樾畫像
俞樾畫像
在通俗小說方面的重要貢獻是修改《三俠五義》,使這部小說得以廣泛流傳。1889年俞樾初見此書,認為第一回狸貓換太子“殊涉不經”,便參考《宋史》和《默記》等加以刪改;他還認為書中所敘不只三俠,“南俠、北俠、丁氏雙俠、小俠艾虎,則已得五俠矣。而黑妖狐智化者,小俠之師也;小諸葛沈仲元者,第一百回中盛稱其從遊戲中生出俠義來。然則此兩人非俠而何?即將柳青、陸彬、魯英等人概置不數,而已得七俠矣。”就改名為《七俠五義》,與《三俠五義》并行流傳。這裡反映了俞樾關於小說的學術觀,可供歷史小說創作的參考。

經學

俞樾書法
俞樾書法
“通經致用”是俞樾治經治學的宗旨所在。他所謂“致用”,主要是就傳統道德的教化而言。他尊尚孟子的“返本”說,要求以傳統道德為本;又提倡荀子的“教化成性”說,強調道德教化。故他以孔、孟、荀為“一聖二賢”。對於中國古代的各種人性論思想,他完全用一種為我所用的態度加以對待。只要不與道德教化相衝突,他都加以吸收利用。他對一些公羊學思想也進行了一定的改造與發揮,以便進一步突出道德的基礎地位。他將《白虎通》中的“三統”論與董仲舒的“三統”論結合起來,從而淡化了“運次”在“三統”循環中的“規律”性作用,而道德的作用因此更加突出。他又發揮“眾所歸往謂之王”的思想,強調為政以德的重要性。他對公羊學中的“三世”說也進行了重大修正,認為“三世”進化到一定階段,由於諸夏的道德達到很高的水平,“夷”、“狄”與諸夏的鴻溝進一步擴大,不再有融入諸夏的可能,因此,“夷夏之辨”愈嚴。為解決這一思想與當時時代趨勢的矛盾,他又用“小九州”和“大九州”思想加以調和。可以說,保守傳統道德、擔承“守先待後”的文化使命,成為俞樾所有學術活動的基礎。
俞樾黑白畫像
俞樾黑白畫像
俞樾的群經、諸子研究,以乾嘉皖派漢學的實事求是精神和治學門徑為依歸,要求“原本經典”、“即訓詁名物以求義理”(《重建詁經精舍記》,載《春在堂雜文》),反對空談義理和迂曲之言,特別重視“因聲求義”和“以意逆志”的法則。在此基礎上,其治經治學又形成了自己“以疑存疑”、大膽置疑的學術個性和風格。在他看來,不管某種觀點成立的理由多麼不充分,只要能獲得至少一條材料的支持,就應該兩存其說。在《詁經精舍自課文》和《經課續編》中,他常常就同一論題出示多個答案,例如“皋比解”,他以不同的角度和材料,列出了結論迥異的五種答案。因此之故,在俞樾的著作中,既存在兩存其說的情況,也存在據孤證以立異的情況,還存在自我否定的情況。這些都應該從其“以疑存疑”的立場來理解。對俞樾這一學術風格的評價,學術界存在一定的分歧。章太炎黃侃等抱有微詞,梁啟超劉師培宋恕等似乎傾向於贊同的態度,錢玄同則大力提倡。客觀地說,“疑則闕”與“以疑存疑”屬於不同的學術風格,兩者都有其合理性。因為任何學者都要受自身的學識修養和思想立場的局限,自以為有“十分之見”的結論未必絕對正確,而“疑則闕”則往往容易使一些珍貴的材料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化為烏有,後世學者因此便失去對同一問題加以重新研究的機會和條件。“以疑存疑”、大膽置疑則能給後學者留下更廣的研究空間和更多的研究思路。
俞樾長於經學研究,一生著述豐富。所著《群經平議》《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等書,為乾嘉學派後期代表作;《春在堂隨筆》《茶春室叢鈔》等筆記,搜羅甚廣,保存了豐富的學術史和文學史資料。

書法

俞樾書法作品
俞樾書法作品
俞樾工書法有江聲之風,以篆、隸法作真書,善以隸筆作楷書,別具一格。尋常書札,率以隸體書之,尤工大字。
清末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江蘇巡撫陳龍重修寒山寺時,有感於滄桑變遷,古碑不存,便請俞樾手書了這第三塊《楓橋夜泊》石碑。其時,俞樾雖已八十六歲高齡,仍以其飽滿的情懷,穩重的章法,渾圓的筆意,揮灑淋漓,一氣呵成。俞樾作書後數十天,便倏然長逝了。所題詩碑成為絕筆。這塊由俞樾補書詩碑名擅當時,拓本流傳甚廣,古雅拙樸。

家族成員


關係姓名備註
祖父俞廷鑣(1725-1797),字昌時,號南庄。自奉儉素,而性好施與。篤志於學,著有《四書評本》,後由俞樾集資刊刻。
父親俞鴻漸(1781-1846),字儀伯,號澗花,又號三硬蘆圩耕叟。嘉慶二十一年(1816)舉人,赴會試十一次而不售。通經史、善詩文,著有《印雪軒文鈔》三卷、《印雪軒詩鈔》十六卷、《印雪軒隨筆》四卷、《讀三國志隨筆》一卷。
夫人姚文玉(1820-1879),為俞樾表姐。姚氏熟讀詩書,著有詩集《含章集》,后自焚毀。
曾孫俞平伯
俞樾印章
俞樾印章

軼事典故


廢除中醫

俞樾[清代著名學者]
俞樾[清代著名學者]
俞樾被認為近代中國主張廢除中醫的第一人,他提出“醫可廢,葯不可盡廢”的觀點。他在治經之餘,對中醫藥學也有所研究,且能處方治病。在《春在堂全書·讀書余錄》中,有“內經素問”篇四十八條,乃俞氏校讀《素問》所做的札記,也是他用考據學方法對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進行“探賾索隱”、“辨訛正誤”的結晶。基於對中醫的理解,為他的“廢醫存葯”思想的產生埋下理論的根苗。這一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兩篇論著《廢醫論》和《醫藥說》中。《廢醫論》和《醫藥說》基本涵蓋了俞樾的醫學觀點,即“醫可廢,葯不可盡廢”的結論,實際上構成了近代“廢醫存葯”思想的濫觴。家庭的不幸成為俞樾憤而議廢醫的直接原因,而晚年的病弱和無助又是促成他撰寫《醫藥說》的重要動機。
俞樾書碑
俞樾書碑

夫妻情深

俞樾與曾孫俞平伯
俞樾與曾孫俞平伯
1839年,俞樾十九歲,與文玉成了婚。兩人雖然情深意重,但無奈輾轉流徙多年,家境窘澀,俞樾不得已和妻子住到了岳父家。
1850年,獲得部考第一。然而,仕途剛剛開始,俞樾就因“試題割裂”被彈劾而罷官回鄉,永不再用。
1858年,文玉四十八歲的時候,一家人定居蘇州,俞樾從此再不問時事,一心治學。多年的風餐露宿漂泊艱辛,讓文玉很早就開始掉牙。把妻子的落牙細心包好,俞樾心痛不已。
1874年,曲園建成,這是俞樾和文玉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家,憶起當年,兩人相對唏噓。

史籍記載


《清史稿·列傳二百六十九》《清代七百名人傳》《清代樸學大師列傳》等書中有傳。

人物評價


俞樾[清代著名學者]
俞樾[清代著名學者]
孫詒讓在《哀世丈俞曲園》輓聯中稱:一代碩師,名當在嘉定、高郵而上,方冀耄期集慶,齊算喬松,何因夢兆嗟叱,讀兩平議遺書,樸學銷沉同墮淚;卅年私淑,愧未列趙商、張逸之班,況復父執凋零,半悲宿草,今又神歸化鶴,拈三大帙手墨,餘生孤露更吞聲。
人民網:俞樾是一位通儒,涉獵範圍廣泛,其學術成就以“通”見長。單就其著述而言,在具體領域的研究方面,與後世學者的成果相比,似乎不那麼精深。但就俞樾而言,其學術地位不僅體現在具體的研究成果方面,更體現在傳統學術的傳承方面。他本人一再強調,其學術以“梯梁後學”為取向。俞樾的三部代表作完成於1864至1868年,對其後一、二十年的傳統學術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章太炎《俞先生傳》:浙江樸學……昌自先生,賓附者,有黃以周、孫詒讓。
趙景深:“事迹新奇,筆意酣恣,描寫既細入毫芒,點染又曲中筋節。正如柳麻子說《武松打店》,初到店內無人,驀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甏皆瓮瓮有聲;閑中著色,精神百倍。如此筆墨,方許作評話小說;如此評話小說,方算得天地間另一種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