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達審計

送達審計

送達審計亦稱“報送審計”、“送請審計”。“就地審計”的對稱。國家審計機關或部門內部審計機構通知被審單位按規定要求,將所需審查的全部資料按時、完整地送達審計機構所在地點而進行的審計。送達審計主要用於規模較少、收支不大、核算簡單的單位。這種審計形式一般由國家審計機構在對政府機關單位和事業單位財務審計中實施。

什麼是送達審計


所謂送達審計也稱報送審計,是指審計組織按照審計法規的規定和要求,通知被審單位將應該審計的全部資料,如期報送到審計機關進行審計。
例如,審計機關要求被審單位按期報送預算計劃和會計報表及報告,在審計機關施行審查即為報送審計。報送審計按照報送時間分為定期的常規性審計和不定期的隨意審計。無論是定期或不定期的,應送審的資料及送達的時間均由審計機關規定。這種審計,是一種異地審計,主要適用於對規模較小的單位執行財務審計,我國對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審計,即採用該種審計。該種審計,一般不適用於對經濟效益和財經法紀審計。

經濟責任審計採用送達審計的利與弊


隨著我國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重點、技術等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於受審計資源的限制,近年來,我們在開展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時,走出了一條以送達審計為主要方式的經濟責任審計之路,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在審計實踐中發現送達審計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與就地審計相比,有利有弊,如何趨利避弊,已成為當前審計亟待解決的問題。

採用送達審計之利

1、有利於減少對被審計單位日常工作的影響,減輕被審計單位的負擔。
審計人員進駐被審計單位勢必會對被審計單位日常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會導致其發生一些費用支出。如審計人員採取就地審計方式,被審計單位就得提供適應審計的辦公條件和環境,由於審計人員進駐被審計單位,被審計單位的領導為了表示尊重和配合,會增加許多不必要的接待和應酬,給被審計單位增添許多麻煩。實行送達審計,審計人員把被審計單位的賬日調到審計機關進行審計,就避免了此類問題的發生。
2、有利於節約審計時間和審計成本,促進審計資源的優化整合。
在日前經濟責任審計力量普遍偏少與審計任務十分繁重酌情況下,採用送達審計,可節約審計人員去被審計單位來迴路程所需要的時間和費用,同時,審計組也可以靈活安排人員和工作時間,打破審計機關內部分工界限,加強協作,發揮審計機關人員整體效應,有效地緩解審計機關任務重與審計人員少技術力量不足的矛盾,實現審計部門人、財、物等資源合理整合和最優化配置,也便於審計機關領導掌握工作進度,及時協調和解決審計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3、有利於廉潔從審,排除各種干擾,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審計人員在本機關審計,無外人在場,工作中遇有需要大家討論研究的問題,可以毫無顧忌地發表個人意見利商討問題,有利於審計取證工作的順利實施和取證資料的安全保密,而且減少了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有關人員的接觸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了不廉潔行為的發生,樹立了審計機關廉潔從審、秉公執法的良好形象。同時,實行送達審計,有利於審計人員排除被審計單位各種干擾和其他不良環境的影響,使審計人員能全身心地投入審計實施工作,效率自然也得到提高。
4、有利於審計資料的安全保密,提高審計質量。
經濟責任審計資料涉及的都是部門領導幹部任職期間執行國家財經法紀,履行經濟職責和廉潔勤政情況的依據,是為組織、人事部門考核、評價、使用幹部提供的重要資料。實行送達審計,審計現場無外人干擾,減少審計資料丟失或泄密的風險,同時也方便審計人員核對有關數據,有利於及時解決審計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和審計取證資料的補充,提高審計質量。

採用送達審計之弊

1、被審計單位會計資料容易丟失或泄密商業機密而增加審計風險
被審計單位將會計資料送害審計機關,審計機關就要對會計資料的完好性和完整性負責,而在送達審計期間容易因保管不利導致會計資料缺失,同時,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資料中包含著大量的商業信息和機密,如果在送達審計期間造成丟失或泄密,可能會使被審計單位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由此審計機關很可能受到要求賠償的訴訟。以上這些因素都會增大審計風險。
2、被審計單位的配合不力,降低審計工作效率。
由於不在被審計單位審計,審計實施過程中產生的疑問需要當事人到審計現場進行解釋、取證時,被審計單位因多種原因可能有些人員借故拖延或不配合,這種不及時、不積極配合,必然影響到審計工作的進程,降低審計工作效率。
3、限制了審計技術方法的使用,不利於多種審計手段的綜合運用。
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一般要求較高,審計內容也較豐富全面,從現場操作的角度看,送達審計只著重賬面資料的審查,賬面資料與實物分屬兩地,限制了審計實施過程中對賬面反映的數據資料進行核實所需採用的如實物盤點法、往來款項核對法、現場觀察法等審計技術方法的運用,如果被審計單位賬實不符,其後果很容易造成審計結果的失實和審計評價的失當,產生審計風險。
4、不便於對被審計單位會計資料之外的資料進行查閱。
由於經濟責任審計要求對被審計人整個任職期間單位的經濟活動狀況和重大的經濟決策事項進行全面審計,這就需要查閱被審計單位與經濟活動相關的技術、管理等內控制度及重大經濟事項等的相關資料,而對這些資料的收集和保管卻分屬不同部門或機構。審計過程中如果需要查閱這些資料,審計人員就必須到管理資料的部門或機構去借閱,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會影響工作效率。
5、不利於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情況,傾聽職工聲音。
實踐中許多審計線索的挖掘往往是在與被審計單位職工交流過程中獲得的,或者是由職工主動反映和提供的。由於送達審計只著重於賬面資料的審查,沒有對單位事物形態進行觀察,無法詳細觀察被審單位整體概貌,也不能經常與被審計單位人員接觸,不利於與被審計單位職工相互了解和溝通,不便於審計組更深層地了解單位情況,從而難以發現一些賬目上反映不出的問題。

建議及對策

針對以上送達審計的利與弊,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中究竟應該採用哪種審計方法,審計人員應結合實際情況,以有利於提高審計質量為根本出發點,如果實行送達審計,則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必須搞好審前調查
搞好審前調查,是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確保審計內容查深、查透的關鍵,通過審前調查,可使參審人員充分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提前收集被審單位重大經濟活動,重大經濟決策方面的文件及會議紀要和內部管理、控制制度等各種審計所需資料,對以前審計過的單位,要查閱審計檔案,與原審計人員溝通,還要掌握最近的變化,以便確定好審計重點利主要內容,並據此編製切實可行的審計實施方案
2、把握好審計進點關。
審計組進點是送達審計重要的環節,審計組要認真組織好進點會,對會議的進程、參加會議的人員、被審計單位的發言材料都有明確的要求,審計組要介紹審計的依據、目的、內容、方式、時間、地點等,宣布審計期間雙方應遵守的紀律,要求被審計單位承諾審計過程中有關人員及時配合審計工作,做到隨叫隨到,確保審計工作順利進行。對一些重大的、有影響的審計項目,由分管領導擔任審計組長,或帶隊參加審計進點會。要通過召開審計進點會,讓被審計單位較好地了解審計工作的性質、方法、要求等,進一步確立雙方的工作關係,樹立良好的審計形象。通過審計進點會和審計公告,藉此召開群眾座談會,傾聽單位職工的反映,了解事實的真相,獲取有關線索,為審計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審計結果的查出打下基礎。
3、應加強會計資料的管理。
在送達審計的方式下,加強對被審計單位會計資料的管理尤為重要。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資料移交到審計組,審計組要認真細緻地清點資料填寫“送審資料清單”,嚴格履行交接手續,審計組要求被審計單位對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向審計機關作出書面承諾,這樣會計資料的保管責任完全轉移到了審計組,會計資料是被審計單位的重要經濟資料之一,其中包含著被審計單位的商業機密和許多經濟運行軌跡,如果丟失可能會給被審計單位造成損失,因此,對會計資料審計時,應有專門的辦公地點,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審計現場,造成資料泄密。
4、靈活運用多種審計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送達審計與就地審計相結合。在審計實施階段,被審計單位將會計資料等送到審計機關,審計人員依據所送的資料進行賬面審計。對有疑問的事項和問題,根據具體情況再深入到被審計單位,進行核實、取證和延伸抽查下屬單位,從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二是賬面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除了對賬面資金常規審計外,還應對有些未能在賬面反映核實的情況實行審計查詢。與此同時,綜合運用內部控制測試、分析性複核等各種審計技術方法,進行全面審計,不斷提高審計質量。

送達審計的注意事項


送達審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明確責任,加強送達審計資料管理。
為確保資料的安全和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審計組長作為直接責任人,在資料管理中應把握以下環節:一是與被審計單位的資料交接手續要齊全,做到當面清點,分類登記、雙方簽字,在使用完了歸還時也要認真清點並履行交接手續;二是按審計分工或資料類別指定專人保管;三是存放和查閱資料注意防盜、防火、防水,加強單位安全管理;四是實行由審計組長負責的資料日清點制度;五是查閱資料過程中,對暫時不需要的應及時放入櫃內,減少資料的堆積,以利管理;六是要增強保密意識,完善保密措施。辦公期間,審計小組工作場所原則上不得隨便進入,審計人員需外出時,要注意上好門鎖,以確保資料的保密安全。七是要建立報告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一旦發生資料丟損等情況審計組應及時上報,並視情況按制度作出必要的處理。
(二)查賬與實物核對相結合,注重審計調查
1、應盡量做好對一些需就地審查的審計工作。
以送達審計為主的審計方式,不能片面地理解為送達審計就不要到審計現場了。對資產、資金等實物形態以及管理機制、內控制度等軟體環境要進行就地審查和了解,核實被審單位的會計資料記載是否都與實際情況相符,確保審計評價的全面性和準確性;要加強對賬面資料與實物資產的實地核對,對賬面反映的資料數據進行核實可使用的諸如核對法盤存法、抽樣法等審計技術方法,避免造成審計結果的失實和審計評價的失當,產生審計風險;應重視查閱與會計資料的其他資料,如企業的生產技術定額、購銷合同、投資協議、收益分配方案,以及企業改制、改組、兼并、出售、拍賣等國有資產重組時的各項章程、合同等的訂立和執行情況等資料等,都與財會資料有著緊密的聯繫,應進行重視查閱,以保證審計結果的真實、可靠性。
2、注重多種形式的審計調查,挖掘審計線索。
這裡要強調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走訪被審計單位的主管部門、監管部門等關聯單位,聽取各部門從各自角度所掌握的對被審計單位的情況介紹、評價,以及對其領導人或單位存在問題線索的介紹,並查閱有關部門對被審計單位的檢查和處理報告,以供審計參考,找出切入點和突破口;
二是可採取個別談話的方式,分別找被審計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各職能部門或主要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或部分職工談話,了解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重大違紀違規問題和個人重大經濟問題線索,以明確審計重點和方向。
三是查閱其會議記錄,了解決策事項,查閱收發文本,跟蹤其出台政策措施,捕捉有用信息,挖掘審計線索。
四是深入現場實地察看,通過勘察現場情況印證賬面收支狀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如查項目投資僅僅從賬面把握不了全貌,只有將賬面審計和現場實地勘察結合起來,才能弄清工程量有多大,是否有虛報或配套,是否以生產性項目名義搞樓堂館所或福利設施。又如政府財政專項資金項目是否落實,必須深入一線資金使用單位現場調查,才能核實清楚。
(三)充分利用各種手段,防範審計風險。
一是由被審計單位以書面形式向審計機關承諾提供的會計資料、會計帳戶等的“真實、完整性”;
二是實行審前公示制度,下發審計通知書時,在被審計單位辦公地點公開張貼“審計公示”,明確告知被審單位幹部群眾,有什麼意見,可通過電話、信件等方式向當地審計局或審計小組反映,以收集舉報線索。
三是對於審計手段所限實在難以查清的問題,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專題報告或移交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