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信源的結果 展開

信源

信源

信源就是信息的來源,可以是人、機器、自然界的物體等等。信號的產生(物)被稱為信源,相對應的概念應該是信號的接受(物)被稱為信宿。

內容簡介


信源就是信息的來源,可以是人、機器、自然界的物體等等。信號的產生(物)被稱為信源,相對應的概念應該是信號的接受(物)被稱為信宿。

定義信息


信息傳播過程簡單地描述為:信源→通道→信宿。其中,“信源”是信息的發布者,即上載者;“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即最終用戶。在傳統的信息傳播過程中,對信源的資格有嚴格的限制,通常是廣播電台、電視台等機構,採用的是有中心的結構。而在計算機網路中,對信源的資格並無特殊限制,任何一個上網者都可以成為信源

起源介紹


1949年,香農和韋弗提出了有關傳播的數學模式。
信源—>消息—>編碼—>信號—>通道—>信號+雜訊—>解碼—>消息—>信宿
雜訊—>通道
對上圖的概念解釋如下:
信源
信源就是信息的來源,可以是人、機器、自然界的物體等等。信源發出信息的時候,一般以某種訊息的方式表現出來,可以是符號,如文字、語言等,也可以是信號,如圖像、聲響等等。

編碼

編碼就是把信息變換成訊息的過程,這是按一定的符號、信號規則進行的。按規則將信息的意義用符碼編排起來的過程就是編碼過程,這種編碼通常被認為是編碼的第一部分。編碼的第二部分則是針對傳播的通道,把編製好的符碼又變換成適於通道中傳輸的信號序列,以便於在通道中傳遞,如聲音信號、電信號、光信號等等。如信息源產生的原始訊息是一篇文章,用電報傳遞的時候,就要經過編碼,轉換成電報密碼的信號,然後才能經過通道傳播。

通道

:就是信息傳遞的通道,是將信號進行傳輸、存儲和處理的媒介。通道的關鍵問題是它的容量大小,要求以
信源
信源
最大的速率傳送最大的信息量。

噪音

:是指信息傳遞中的干擾,將對信息的發送與接受產生影響,使兩者的信息意義發生改變。

解碼

:是對信息進行與編碼過程相反的變換過程,就是把信號轉換為訊息,如文字、語言等,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解碼則是指將訊息還原為信息意義的過程。

信宿

是信息的接受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機器,如收音機、電視機等。

概念提出

作為方法論,香農的這一信息系統模式可以被適用於許多系統,如通信系統、管理系統、社會系統等。傳播學學者對這一模式進行改造之後,成為表述人類信息傳播的基本模式之一,成為傳播學領域最基本的研究範式,而信源、編碼、解碼、信宿等概念也成為傳播學研究的基本概念。
香農的資訊理論為傳播學領域提供了基本的範式,它使以前模糊的信息概念變得在數學上可以操縱。香農的資訊理論與維納的控制論是相互影響的,維納也是最早認識資訊理論價值的學者,並與香農共同發明了有關信息的熵度量法則。

定義漫談


產生消息(符號)、消息序列和連續消息的源,在數學上可以用隨機變數、隨機序列和隨機過程來表示。信息是抽象的,信源則是具體的。例如人們談話,人的發聲系統就是語聲信源;觀看電視,被攝製的客觀物體和人物就是圖像信源。另外還有文字信源、數據信源、遙感信源等。

分類

最基本的信源是單個消息(符號)信源,它可以用隨機變數X及其概率分佈P來表示。通常寫成(X,P)。根據信源輸出的隨機變數的取值集合,信源可以分為離散信源和連續信源兩類。對於離散信源
式中X為隨機變數,其取值集合為A={x1,x2,…,xn},X取xi的概率為Pi。例如當時,二進位數據信源可表示為對於連續信源式中隨機變數X取值於區間(ɑ,b),對應的概率密度為p(x)。
實際信源是由最基本的單個消息信源組合而成的。離散時,它是由一系列消息串組成的隨機序列X1,X2,…,Xj,…,XL
信源
信源
來表示。電報、數據、數字等信源均屬此類。連續時,它是由連續消息所組成的隨機過程X(t)來表示。語聲、圖像等信源屬於這類。對於離散隨機序列信源,消息序列X的取值集合為AL,概率分佈為PX(),記為(X,PX())。
離散序列信源又分為無記憶和有記憶兩類。當序列信源中的各個消息相互統計獨立時,稱信源為離散無記憶信源。若同時具有相同的分佈,則稱信源為離散平穩無記憶信源。例如最簡單的(設L=3)脈衝編碼信源,當P0=P1=1/2時,
當序列信源中各個消息前後有關聯時,稱信源為離散有記憶信源。描述它一般比較困難,尤其當記憶長度很大時。但在很多實際問題中僅須考慮有限記憶長度,特別是當信源系列中的任一消息僅與其前面的一個消息有關聯,數學上稱它為一階馬爾科夫鏈。在馬爾科夫鏈中,若其轉移概率與所在位置無關,則稱為齊次馬爾科夫鏈。若同時還滿足當轉移步數充分大時與起始狀態無關,則稱它為齊次遍歷馬爾科夫鏈。例如數字圖像信源常採用這一模型。
連續的隨機過程信源,一般很複雜且很難統一描述。但在實際問題中往往可採用以下兩類方法。最常見的處理方法是將連續的隨機過程信源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為離散的隨機序列信源;另一種方法則是把連續的隨機過程信源按易於分析的已知連續過程信源處理。實際上,絕大多數連續隨機過程信源都近似地滿足限時(T)、限頻(F)的條件。這時,連續的隨機過程可以轉化為有限項傅里葉級數或抽樣函數的隨機序列,而抽樣函數表達式尤為常用。但這兩種方式在一般情況下其轉化后的離散隨機序列是相關的,即信源是有記憶的。這給進一步分析帶來一定的困難。另外一種是將連續隨機過程展開成相互線性無關的隨機變數序列,這種展開稱為卡休寧-勒維展開。由於實現困難,這種展開除具有一定理論價值外,實際上很少被採用。直接按隨機過程來處理信源受到分析方法的限制,人們還主要限於研究平穩遍歷信源和簡單的馬爾科夫信源。
上述信源都是單一信源,又稱為單用戶信源。70年代以來又進一步引入多個相互不獨立或相關的信源,稱為多用戶信源,其目的是研究多用戶信源編碼,以進一步壓縮信源的信息率或達到某些其他目的。但這方面的研究還僅限於離散無記憶信源,這類問題是一個正在探索中的課題。

主要性質

信源輸出是隨機的,因而它是概率性的。從概率統計觀點看,概率分佈是信源最基本、最完整的統計特性。對離散無記憶信源,信源消息序列是統計獨立的,因此只要知道單個消息的概率分佈就能完全決定整個消息序列的聯合概率分佈。對離散有記憶信源情況就不同了,它必須知道整個消息序列的聯合分佈,而求有記憶信源的聯合分佈是很困難的。只是在一些很特殊的情況下,已知分佈類型和某些統計參量,如均值、協方差,才能求出分佈。最典型的例子是具有有限維的正態分佈,其概率分佈唯一地決定於均值和協方差。
實際信源分佈即使是一維的也往往是未知的,通常採用直方圖統計量,以便為實際信源尋找出一個近似的概率分佈。在求實際語聲、圖像分佈時,常採用這種方法。利用概率分佈,可以進一步引用信息熵H(X)來描述信源的統計特性。根據資訊理論可得出以下結論:對離散信源,當信源消息序列獨立、等概率分佈時,信息熵最大。對連續信源,只有在一定約束條件下才具有最大熵。例如當信號峰值功率受限制時,均勻分佈信源的信息熵最大;而當信號平均功率受限制時,正態分佈信源的信息熵最大。利用信息熵還可以很方便地描述有記憶信源的統計特性。根據熵的性質,無記憶的單個消息熵大於有記憶的單個消息熵,且記憶越長,單個消息熵就越小。實際信源多數是有記憶的,但是在傳送信源消息時往往按無記憶考慮,因此信源存在著壓縮的可能性。

實際

圖像和語聲是最常用的兩類主要信源。要充分描述一幅活動的立體彩色圖像,須用一個四元的隨機矢量場X(x,y,z,t),其中x,y,z為空間坐標;t為時間坐標;而X是六維矢量,即表示左、右眼的亮度、色度和飽和度。然而通常的黑白電視信號是對平面圖像經過線性掃描而形成。這樣,上述四元隨機矢量場可簡化為一個隨機過程X(t)。圖像信源的最主要客觀統計特性是信源的幅度概率分佈、自相關函數或功率譜。關於圖像信源的幅度概率分佈,雖然人們已經作了大量的統計和分析,但尚未得出比較一致的結論。至於圖像的自相關函數,實驗證明它大體上遵從負指數型分佈。其指數的衰減速度完全取決於圖像類型與圖像的細節結構。實際上,由於信源的信號處理往往是在頻域上進行,這時可以通過傅里葉變換將信源的自相關函數轉換為功率譜密度。功率譜密度也可以直接測試。
語聲信號一般也可以用一個隨機過程X(t)來表示。語聲信源的統計特性主要有語聲的幅度概率分佈、自相關函數、語聲平均功率譜以及語聲共振峰頻率分佈等。實驗結果表明語聲的幅度概率分佈可用伽瑪(γ)分佈或拉普拉斯分佈來近似。語聲信號的自相關函數,根據實驗也可以大致認為屬於負指數分佈類型,且樣點間相關性很強,一般高達0.9以上。語聲信號的平均功率譜的測試表明,語聲主要能量集中在1千赫以下。語聲的共振峰頻率是語聲功率譜的主要峰值。這樣的峰值並非一個,而且它的值隨音調的變化有一定的變動範圍。人們對漢語、英語的共振峰分佈已獲得一定的測試結果。

經典解讀


休眠效果
即“睡眠者效果”,這是由霍夫蘭提出的用來解釋可信性效果變化的一個概念。根據艾賓豪斯的忘卻曲線原理,人腦對信息的記憶量隨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而忘卻是從信息的次要屬性開始的。也就是說,由高可信度信源或低可信度信源發出的信息,由於人們對信源的信任感不同,其說明效果可能會分別大於或小於信息內容本身的說服力。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信源與信息內容相聯繫的記憶會逐漸淡漠。這時,由信源居於主導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趨於減弱或者消失,內容本身的說服力才能較為完全地發揮出來。
這種現象表明,低可信度信源發出的信息,由於信源可信性的影響,其內容本身的說明力不能馬上得以發揮,處於一種“睡眠”狀態,經過一段時間,可信性的負面影響減弱或消失,其說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現出來。

可信性問題

“它包括兩個要素:第一是傳播者的信譽(Credibility),包括誠實、客觀、公正等品格條件;第二是專業權威性(Expertness),即傳播者對特定問題是否具有發言權和發言資格。這兩者構成了可信性的基礎。”⑶ 對信源(傳播者)的可信性與說服效果的關係進行了實證考察的是霍夫蘭等人,他們提出了“可信性效果”的概念:一般來說,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說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說服效果越小。這個概念說明,對傳播者來說,樹立良好的形象爭取受眾的信任是改進傳播效果的前提條件。

博客介紹


博客是作為一個信源存在的,是集編碼、解碼、釋碼於一體的角色。博客利用自身掌握的各種信息資源,採用文字、圖像、視頻、音頻等各種符號手段對信息和觀點進行編碼,通過各種網站平台進行傳播。受眾可以匿名,也可以通過評論或發表文章等對博客內容進行反饋和釋碼、解碼,或者轉換角色,成為新內容的編碼者,如此循環往複,形成良性的互動傳播。其次博客也是一個通道,一個信息和意見的集散地,眾多的信息和觀點可以由此傳遞,超鏈接功能幫助受眾獲得更多信息,在博客與博客之間、博客與非博客之間建立傳播的介質和聯繫的通道。當然博客也是傳播中的一種噪音,是傳播的信宿,這一點在後面會論述。這樣的一個過程,正好印證了上述的循環模型,同時也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大眾傳播缺乏反饋性的弱點,增強了傳播過程中雙方的互動性和能動性,也使基於科學技術的現代傳播能夠更接近人際傳播的本質和功能。在這個博客傳播的循環過程中,信源是匿名和多樣化的,具有“四零條件”:零技術、零成本、零編輯、零形式,進入門檻低,技術含量低,言論表達自由,這一信源具有平民性和普遍性,因而發展迅速。2005年7月,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05年中國5城市網際網路使用現狀及影響調查報告》中顯示,有29%的網民開始使用博客。信源的多樣必然帶來信宿的豐富,加上博客自由互動的特點,使得博客的影響力和信息價值增大,對社會和個人生活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傳播學者麥克盧漢在闡述“媒介即訊息”這一觀點時指出:因為任何媒介與技術所包含的“訊息”,即意味著對它們引進人類生活中的尺度、進度、標準的改變。鐵路並非將運動、運輸、車輪或路軌引進人類社會,而是提高與擴張了以往人類活動的向度,由此創造出全新的城市,全新的工作與閑暇。博客這一新的媒介也正逐漸改變著人們的工作與閑暇方式、思維與行為方式等,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潮流。伴隨博客產生了許多新的事物,比如播客,是與主要依靠文字表達的博客互補的表達方式,用音頻、視頻等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點滴、所思所想,即向全世界播放自己的聲音。理論上講,只要有一台上網電腦和一個話筒,你就可以掌握話語權,以自己獨有的風格向全世界播音。播客的製作和接收沒有技術、時間和地域限制,它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收聽模式,直接衝擊著廣播媒體。博客電影,指劇作來自博客群體,博客群體參與攝製,首映式在博客門戶網路媒體發布的新影像。這與那些有著龐大的演職人員、精巧的編劇者和大投資拍攝的電影藝術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是一種反傳統、反權威的力量。被稱為博客2.0的“維客”,則是一個人人都可以編輯的百科全書,它只是一套可以任意編輯的網路白紙,任何人都可以在一段別人寫過的內容上編輯加工,也能夠按照一定技術規則和文化脈絡組合模仿。這些以博客為代表的媒體,具有去中心化、去權威的力量,一種來自草根階層的巨大力量,代表著一種話語權的解放,言論的自由和平等。王朔曾經說過,他所害怕的是具有全體寫作能力的人民,似乎博客能給他帶來這種恐懼。

匿名介紹


新聞採集的難度變大。匿名信源在正面報道中較少出現,它主要存在於中性和負面報道中,尤以負面報道居多。由於如今多數媒體編輯尤其是都市類報紙相對更歡迎負面報道,導致記者采寫這些報道的頻率增大。而對於知情者來說,很少有人願意向媒體透露細節。為了及時交付稿件,記者不得不變通地採取“道聽途說”的方式來報道。這尤以調查性報道居多。
信源
信源
信息量增大和時效性增強,使記者無暇採集詳實的新聞素材。如今各類媒體越來越多,讀者看報往往讀個標題,看電視也常常只觀大概,因此有人認為,傳遞確切的信息源好像不太重要。為了在第一時間讓稿件見報,記者往往會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來源的時候,加以自己的揣測,“導演”一些諸如採訪市民、採訪業內人士等“新聞鏡頭”。通常情況下,記者是在確實了解這種情況的背景下,找到一個“存在但不確定”的第三方,用自己的嘴來代其說出。如今,信息量的增大逼迫著時效性一再增強。記者在采寫一些較有難度的稿件時,緊張的時效與競爭已經容不得大家花太多的時間來進行所有的實名採訪。
新聞的信源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消息的主要來源。一般而言,這種對消息本身起著絕對性作用的信源必須是真實的。
另一類信源則是一些求證之類的輔助性信源。文中是否出現這類實名信源,對文章的主旨基本影響不大。在正規的新聞媒體中,匿名信源大都出現在少數輔助信源當中。從實際採訪過程和編輯好的新聞作品來看,文字媒體的匿名信源出現頻率要遠遠高於需出現畫面和聲音的電視、廣播等媒體。不過,電視、廣播如今流行如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之類的“新聞談話”節目,匿名信源往往會在這裡出現。
從匿名信源的產生原因中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很多確是“事實”,但它以匿名的方式表現后,在讀者心中就並不等同於“真實”了。這也或多或少對媒體的公信力產生不利影響。讀者在試圖從媒體了解事實時,他們也會理性地判斷。網路與傳統媒體有著許多區別,其中,網路信源可以是匿名的多對多傳播,作者對發布的信息可不負責,同時網際網路對信息的製作和傳播過程非常快速而匆忙。傳統媒體由於體制的種種原因,必然是擔負著“喉舌”角色的負責任的實名傳播,作者必須對撰寫的稿件進行相對仔細的製作加工,並對傳播的信息真實性負責。如果傳統媒體也越來越多地摻雜了匿名的因素,那麼它的公信力必然下降。誠然,匿名信源可以找出許多理由。一些公司出於上市等敏感因素考慮,要求記者在不出現具體公司名字的情況下接受對某問題的採訪;個人因害怕打擊、不良影響等種種原因,不願在文中出現名字和身份。這也並非完全不可理解。但是,如果越來越多的對無傷大雅的出處故作神秘地進行隱匿,這就不太妥當

消歧義介紹


1.信源
:通信過程中產生和發送信息的設備或計算機。
2.信源
,理解成信息的源泉,英文是feed。信息發布網站將網站全部或者部分信息整合到一個RSS文件中,這個文件就被稱之為feed。信源中包含的數據都是標準的XML格式,不但能直接被其他站點調用,也能在其他的終端和服務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