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清高
漫話清高
在徠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清高曾是個褒義詞,清高的人一般說來是受到敬重的。清高的 "清",意思比較明白,無非是為人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見不得人的勾當。至於"高"的含義,則似乎不同於高風亮節、德高望重之高,而是總要帶上一點孤獨乃至孤僻的意味,或者可以解釋為孤高。因此,清高的名聲首先總是落到遺世寂居的隱士頭上。
傳說中第一個清高之人,恐怕了。據說唐堯要把天下禪讓給他,他認為這話污染了耳朵,因而跑到潁水邊上去洗耳。此事不知真假,但在古代卻傳為美談。這美談又反映了古代士人相當混亂的價值取向。唐堯是人人稱頌的聖君,聖君是因為給天下人辦了好事所以受到稱頌;然而他所選的接班人卻不願為天下人辦事,不願辦事卻同樣受到稱讚,真不知是什麼道理。
道理雖然說不清,但關於許由的美談卻事實上給清高規定了一個模式,即凡是顯貴的人是不大可能得到清高之名的;後來顯貴又擴大為富貴,即清高是與富貴無緣的。例如諸葛亮,當他"高卧隆中"之時,是可以稱為清高的;後來輔佐劉備,成為蜀漢丞相,在後人心目中德高望重,近乎完人,卻無人說他清高。汲黯、蘇武、魏徵、顏真卿、史可法等,都以高風亮節著稱於史,但也因做官而不被評為清高。當然,歷史上對這些人的評價之高是遠非清高二字可比的。
在歷史上被稱為清高的人中,陶淵明大約要算突出的了。他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這句話現在有新解,姑置勿論),辭去彭澤令,歸隱田園,以"力耕"謀取"衣食"。這種情況與富貴絕無因緣,在古人心目中乃成為純正的清高。
不過,從陶淵明這個清高模式來看,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固然決定了他是否有清高之 "實";但如果在"實"之外還能享有清高之"名",那就還得有一些不平凡的本事才行。陶淵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還能寫一手好詩,用來言志抒情,因而實至名歸,成為清高的典型。其後,像林和靖、倪雲林等人,也都因具有才藝專長,才成為著名的清高之人。例如林和靖"梅妻鶴子",隱居杭州 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寫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樣的詠梅絕唱,才能成為名人。倪雲林隱居無錫惠山,為人有點怪癖,但他的畫脫盡煙火氣,確有獨特風格,所以連怪癖也一同被傳誦了。當然,真正清高的人是根本不在乎成名的。想無名而終於有名,其原因大概一則因為歷史需要樹立清高的樣板,而這類樣板又只能通過才藝成果的傳揚來樹立;假如無所表現,也就無從傳揚了。二則因為有才藝本可做官,而他們竟然不做,這才證明是真正的清高。至於那才藝是否適合做官的要求,古人往往是不加深究的。在他們心目中,好像認為只要有才便可以做官。
清高是褒義詞,但也不算很高的評價,然而古人評定清高卻又是相當嚴格的;說嚴格卻又沒有明確的標準,因而相當模糊。這種情況結合實例來看比較清楚。例如李白,只做過短短一段宮廷詩人,還敢公然聲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本人又很希望得到清高之名;然而他卻終於未成公認的清高樣板。原因可能是他有時用世之心過於急切,又極為自負,比較缺乏恬退風度;而且他有了做官的可能便得意地聲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沒了官做則又傲然聲稱"長安宮闕九天上,此地曾經為近臣","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共杯酒",諸如此類的話,就很難和清高掛鉤了。不過,李白是偉大的詩人,他的詩不但形象思維功夫好,而且天真罄露,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因此,沒成為公認的清高樣板,對他來說也算不了什麼。這個實例只是說明古人評定清高的樣板是相當嚴格的。
另一個實例則說明清高的模糊性,那就是孟浩然。他本來也是想做官的,試看《臨洞庭上張丞相》一詩,他在寫了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這樣雄勁的名句后,接著就說"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求援用世之心極為明顯。後來做不成官,還不無牢騷,所以說出"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之類的話。但孟浩然一生既未做官,而且《唐書·孟浩然傳》還記述採訪使韓朝宗曾約他同赴京師,欲薦於朝廷;可是孟浩然卻因與故人喝酒喝得高興,竟至失約,還說"業已飲,何恤他!"可見他對做官也有不在乎的一面。特別是歸隱之後,在寂寞心情中,也多有恬淡之意。這樣看來,孟浩然是理應成為一個清高樣板的;而且有人也的確這樣認為,試看李白的《贈孟浩然》一詩:"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醉月"句用《魏志·徐邈傳》典,暗指孟浩然因劇飲違韓朝宗之約事。)可見在李白心目中,孟浩然的清高是極為突出的;然而孟浩然在歷史上卻仍然不是公認的清高樣板。由此可見,對清高的評論是既嚴格,又模糊的。
在當代,清高曾經長期受批判,但由於它畢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獨特的概念和價值觀念,在人們心中影響很深,因此雖然批了,卻仍然沒使許多人的觀念真正轉變;也就是說清高的價值在人們心中實際上並未降低。至於現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逐步建立的過程中,種種價值觀念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而從抽象的道理上說,清高與市場經濟幾乎是絕不相容的;但實際情況卻使人感覺到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內涵,其價值趨向不僅未見疲軟,反有堅挺之勢,這似乎又一次證明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系列正反互補思想的奧妙。在市場經濟中,有的人並不能發財致富,那麼保留一點清高的氣度,也不失為一種精神安慰,至少能減輕一點心理失衡。就是對發財致富乃至既富且貴的人來說,倘若能夠講一點清,講一點高,對人對己也是沒有壞處的。也許,這就是許多人不願徹底揚棄清高這個傳統文化中的獨特概念,並繼續有意無意地維護其價值的原因。
金開誠,1932年11月生,江蘇無錫人。漢族。1981年加入九三學社。任九三學社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華夏文化紐帶工程副主席。
1951年至1955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55年至1994年曆任北京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92年起歷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兼宣傳部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任九三學社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常委,九三學社第九、十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兼宣傳部長。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九屆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
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京劇、書法及文藝心理學的研究,著有《文藝心理學論稿》《楚辭選注》《藝文叢談》《文藝心理學概論》等及論文120篇。
“清高”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比較獨特的概念。在這篇文章里,學者金開誠以“漫話”的方式讓我們了解到“清高”一詞背後的歷史源流、文化底蘊、價值取向及其思想行為在當今社會中的表現。作者對傳統文化有相當深厚的積累,全文旁徵博引,融通古今,其中的許多引證看似雪泥鴻爪,卻環環相扣,凸顯了文章的主線。學習時,首先要對文中所引用的人物典故等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辨別作者的思想傾向,提煉出他在“漫話”的過程中想要表達的觀點。
文章開頭為我們分析了“清高”一詞的含義,接著舉出許由、陶淵明的例子來說明古人對“清高”的理解。許由有君臨天下的能力和機會,卻不屑於為人君;陶淵明有才藝,可以作為做官的資本,卻辭職歸隱。通過這兩個例子,作者說明了在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心理中,“清高”是一種與世俗的價值取向相悖離的行為和思想。清高的人一般不趨同於社會主流的價值取向,因而不會獲得較多的物質享受和社會地位(即所謂的“富”和“貴”)。又因為這些人都具有常人不及的才能,所以在歷史上人們一直以“清高”二字來褒揚他們。接下來作者又舉李白、孟浩然兩例,說明“清高”標準在人們心目中的不確定性。李白和孟浩然都因為詩才而有很高的知名度,都不被君王重用。李白是因為用世之心過於急切,缺乏恬退風度而不夠“清高”標準。孟浩然歸隱後有恬淡之心,卻也不是世所公認的“清高”樣板。這表明世人用於界定“清高”的標準既嚴格又模糊。作者以這種標準的不確定性證明,“清高”在傳統文化里並不是一個必須弄清楚的概念,它只代表著一種不從眾的情感態度、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可見“清高”算不上是一個重要的為人處世的準則,更算不得是對一個人的較高的評價。最後說到“清高”在今天的市場經濟中,“不僅未見疲軟,反有堅挺之勢”,無論富貴與否,人們都樂於用“清高”來裝點自己。“清高”的概念繼續被人有意無意地維護著。
這篇文章的寫作風格,不同於前一課作者魯迅的鋒芒畢露。作者是以含蓄委婉、敘議結合的方式表達觀點的。通常是在所舉的事例后加一些議論性的反語,欲擒故縱,似褒實貶。比如,文中敘述完“許由洗耳”的例子后說道:
……唐堯是人人稱頌的聖君,聖君是因為給天下人辦了好事所以受到稱頌;然而他所選的接班人卻不願為天下人辦事,不願辦事卻同樣受到稱讚,真不知是什麼道理。
在諸葛亮等人的例子後面還有:
……都以高風亮節著稱於史,但也因做官而不被評為清高。當然,歷史上對這些人的評價之高是遠非清高二字可比的。
又如,陶淵明的例子後有一段話:
……至於那些才藝是否適合做官的要求,古人往往是不加深究的。在他們心目中,好像認為只要有才便可以做官。
作者的思想感情融於這樣的語句中。把文中類似這樣的語句挑出來,結合例子仔細玩味才能夠體會出作者的觀點。
舉例豐富是本文的一大特點。作者所舉的例子往往是正反對照。“許由洗耳”是一個主要的、正面的例子,寫得比較詳細。其後緊接著舉出諸葛亮、汲黯、蘇武、魏徵、顏真卿、史可法等人的例子,都寫得較為簡略,是反例,作為許由的“清高”行為的對比。李白與孟浩然兩例也是對比,一個證明“清高”標準的嚴格,一個證明它的模糊。在李白的例子中,作者又舉出一些互為對比的詩詞,證明李白自身對權貴態度的矛盾,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與“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等句的對比。
一 設計本題,意在指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理出文章的線索,提煉出作者要表達的觀點。下面的參考答案可作為本文提綱。
1.許由和陶淵明的例子說明在傳統的歷史文化心理中,有才能而不趨同社會主流的人通常被評價為“清高”。許由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和機會,卻不屑於為人君;陶淵明不願做官,卻以過人的詩才揚名──雖然詩才不一定證明他可以做官。
2.李白、孟浩然的例子說明“清高”標準在人們心目中的不確定性。李白的例子證明標準的嚴格,孟浩然的例子證明標準的模糊。這種標準的不確定性,說明“清高”不是一個非弄清楚不可的重要概念,雖然這個詞含有褒義,但也算不得是對一個人的較高評價。
3.“清高”這種獨特的價值觀和思想行為在今天的社會仍然延續了下來。沒能發財致富的人自視清高,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發財致富甚至既富且貴的人如果講一點清高,被認為於人於己都有好處。所以“清高”這個概念至今仍有生命力。
二 設計本題,意在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和獨立思考,對“清高”這種歷史文化現象形成自己的見解,並結合現實社會情況對它的內涵進行新的闡發。
可參考下面的程序教學這篇課文。
我們有時會聽到人們用“清高”一詞評價他人。“清高”為何意?在這一課里,學者金開誠以“漫話”的形式為我們講解了“清高”背後的歷史源流、文化底蘊、它所代表的價值取向,以及這種思想行為在今日社會中的表現。
1.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或老師範讀),將全文瀏覽一遍。
2.精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找出自己認為難理解的或是關鍵的語句。這些語句可能包括:
(1)清高的“清”,意思比較明白,無非是為人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見不得人的勾當。至於“高”的含義,則似乎不同於高風亮節、德高望重之高,而是總要帶上一點孤獨乃至孤僻的意味,或者可以解釋為孤高。
(2)道理雖然說不清,但關於許由的美談卻事實上給清高規定了一個模式,即凡是顯貴的人是不大可能得到清高之名的;後來顯貴又擴大為富貴,即清高是與富貴無緣的。
(3)不過,從陶淵明這個清高模式來看,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固然決定了他是否有清高之“實”;但如果在“實”之外還能享有清高之“名”,那就還得有一些不平凡的本事才行。
(4)清高是褒義詞,但也不算很高的評價,然而古人評定清高卻又是相當嚴格的;說嚴格卻又沒有明確的標準,因而相當模糊。
(5)至於現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逐步建立的過程中,種種價值觀念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而從抽象的道理上說,清高與市場經濟幾乎是絕不相容的,但實際情況卻使人感覺到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內涵,其價值趨向不僅未見疲軟,反有堅挺之勢,這似乎又一次證明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系列正反互補思想的奧妙。
師生確定一些需要共同討論的語句,根據情況製成投影片或寫在黑板上,也可以做成powerpoint放映。
3.學生分成小組,先討論上面那些語句的含義,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傾向。再找出課文中寫到的許由、陶淵明、李白、孟浩然的例子,說說作者舉這幾個例子分別想說明什麼問題。討論不能流於形式,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發揮組織、指導的作用。
4.全班共同學習最後一段,討論“清高”在市場經濟社會的意義。
在這個環節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應該鼓勵他們各抒己見。例如:當今社會鼓勵人盡其才,青年人應該放棄“清高”的觀念,積極投入社會、發揮才幹,去爭取物質利益和社會地位;市場經濟並不是讓每個人都變得惟利是圖,作為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中國人還是要保持一點“清高”的操守,等等。
5.知識鞏固。
帶著由交流討論形成的新認識重讀課文。完成課後練習。
說“痴”(徠金開誠)
“痴”在一般辭書中列有三個義項:一、傻、呆;二、病名,即瘋癲;三、入迷。本文所說的“痴”,主要指入迷而言。入迷好不好?這要看迷的是什麼。如果是對種種創造活動入了迷,那倒能使人心志專一,苦學窮研,因而較能進入深境界,取得大成果。不過,一個人對某種創造活動長期入了迷,就難免對其他的事情反應不靈敏,處理不精明;其較為嚴重者,就可能被人視為“傻頭傻腦”了。入迷之所以被稱為“痴”,也許與其第三義項有時會通向第一義項不無關係。
東晉大畫家顧愷之人稱“三絕”:畫絕、才絕、痴絕。這“痴絕”自然主要是指他對繪畫入迷之深,故而能“傅(同敷)寫形勢,莫不妙絕”。但因為心神太專註了,他在一些事情上便顯得有點傻。例如他將一批得意之作裝入櫥櫃,寄放在桓玄處,櫥門貼上封條,他就以為很保險了。誰知桓玄打開櫥后的木板,把畫全部竊走;還謊稱櫥門從未打開過。顧不但信以為真,還解釋道:“畫妙通神,變化飛去,猶人之登仙也。”(以上均見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想想顧愷之當時說出這種傻話的情狀,覺得他實在是傻得可愛。
唐代大書法家張旭迷於草書,“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張旭對草書入迷到這種程度,所以他也被人稱為“張癲”。
像顧痴、張癲這樣因長期專註於某種文化創造而拙於人事乃至有點“傻氣”的,可以說代有其人,並不罕見。他們或許在一些事情上要吃點小虧,出些洋相,然而他們的創造成果卻極受人們尊重。如顧愷之的畫,在歷史上就一直得到極高的評價;他從豐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傳神寫照”“遷想妙得”等說法,也歷來被繪畫界奉為圭臬。
張旭的草書也是公認的藝林瑰寶,他所傳授的筆墨之法“錐划沙、折釵股、屋漏痕”,因得到顏真卿、懷素等大書法家的傳承,也在後世久被研究與詮釋。總的想來,一個“痴”字(包括中外“痴人”或不同程度的“痴心”“痴勁”),在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創造發展中,肯定曾起過非常巨大的作用。老友某公曾說:“痴人”是天生的,不是後天培養出來的。他還認為,一個人能對某種創造活動入迷而至於“痴”,這是個性上“得天獨厚”的表現。像咱們這種人,想“痴”還“痴”不起來呢!這就叫“根器不厚”。此話已多少有點禪意了。
那麼,某公說的究竟對不對?細想起來,首先總是因為創造活動本身具有很大的魅力,才引得人來學習和鑽研。這麼說來,“痴”畢竟是後天習得中出現的現象。不過,同樣是熱愛某種創造活動,有人能入迷到“痴”的程度,有人卻無論怎樣都到不了這個境界,這恐怕也與天生的神經生理特徵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人既然生活在社會現實中,他的個性便不能不受社會形勢、風氣等因素的制約或影響,“痴”也不例外。比如在“政治掛帥”和“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候,“痴人”就必然受批判,要改造;因為他走“白專道路”比一般學人更嚴重。到了“文化大革命”中,“痴人”更成了脫離政治、脫離勞動、脫離群眾的“三脫離典型”,當然更非改造不可。這麼說來,“痴”這個特徵主要還是在後天的社會生活中實現其運動變化與深淺程度的。
某公還說過,“痴人”只有在比較安定的社會中才能夠出現。這話也有道理,社會動亂不安,一張書桌都擺不穩,人們又怎能潛心於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創造活動?試看“文革”剛過去,社會快要趨於安定了,輿論界就出現了歌頌“痴型”科學家的文章,影響很大。這豈不說明“痴”與安定的確有一定的關係?不過,安定只表明社會形勢較好,形勢之外還有風氣,這也與“痴”有關係。試看國家在確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之後,照道理講,全心投入科學文化的創造活動以至於入迷的人將會不斷出現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就連上述被歌頌的“痴型”科學家,後來也有人認為:在現代社會中,像他那樣做人也是不行的。出現這種議論就與追求眼前實際利益的風氣有關,風氣所及,人們大都希望變得精明。而在市場經濟的實際運行中,精明也的確很必要。於是,人們大概不會再認為“痴”是“得天獨厚”了。
但是,“痴”既與個體天生的神經生理特徵有一定關係,那倒也不能斷言今後必無“痴人”出現。為了作出較為重大的科學文化創造,至少還得有一定程度的痴心與痴勁。曹雪芹寫了巨著《紅樓夢》,說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是實在的話。如果當年曹雪芹算計太精明,而沒有一股痴心與痴勁,他大約就不會去搞這種毫無現實名利可圖的寫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