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鎮
上海市西郊區下轄鎮
青浦在上海西郊,為上海郊區之一。位於北緯30°59′—31°16′,東經120°53′—121°17′。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東側,總面積677.8平方公里,東與上海縣為鄰,南與松江、金山、浙江嘉善縣接壤,西與江蘇吳江縣、崑山縣毗連,北沿吳淞江與嘉定相望。
地勢低平,地下水位較高,東片河港交錯,西片湖盪群集,水面積佔21.6%。近年不斷開發建設,已成為市郊旅遊勝地。境內氣候溫和,年平均為15.5℃,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無霜期達235天。土地肥沃,物產富饒,地理優越,民風淳樸,是名聞遐邇的魚米之鄉。
青浦歷史悠久。7000年前已經成陸,6000年前已有先民居住,他們在青浦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崧澤、福泉山、寺前村、金山墳等10處古文化遺址的發掘,特別是崧澤古文化遺址中土層出土墓葬中的大批文物和生活、生產遺跡,以及水稻種子、家畜骨骼等典型器物,經考古學界鑒定這些延續約900年左右的古文化,為前承馬家浜文化(6000年前),後接良渚文化(4000年前)的“崧澤文化”,是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原始社會文化。由此斷定青浦地區是上海迄今為止發現的人類最早的聚居地。
有文字記載以來,青浦境隸屬屢變。春秋戰國時先後屬吳、屬越、屬楚,秦代為會稽郡由拳縣東境,漢時為婁縣境地,隋代隸蘇州崑山縣。唐天寶十年(751年)置華亭縣后,縣境為華亭縣西北境。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上海縣后,縣境半為上海縣西境,半為華亭縣北境。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析華亭縣修竹、華亭,上海縣新江、北亭、海隅五鄉立青浦縣,設縣治於青龍鎮,三十二年廢。萬曆元年復置縣,移縣治於唐行鎮(今青浦鎮),隸屬松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曾划北亭、新江兩鄉,分置福泉縣,至乾隆八年(1743年)裁撤,仍併入青浦縣境。辛亥革命后建立中華民國,青浦縣隸屬於江蘇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1949年解放后先屬蘇南行署,后隸江蘇,1958年劃歸上海。全縣有青浦、朱家角、練塘、金澤4個鎮,19個農業鄉,1個漁業鄉。1985年總人口440263人,農業人口佔87.5%。境內居民大多數為漢族,還有116人分屬回、蒙、滿、壯、高山、朝鮮等少數民族。
青浦人民富有革命鬥爭精神。在漫長的封建統治時期,農民起義和抗擊外來侵略與騷擾的鬥爭不斷。自漢代至建縣,據志乘所記,佔領縣境的農民起義軍有孫恩、朱燮、張士誠等。南宋抗擊金兵,韓世忠在縣東北沿海一帶布防戍守。明嘉靖間倭寇為患,青浦為抗倭前哨。清初爆發陳子龍武裝抗清。咸豐二年(1852年),周立春、周秀英父女揭竿起義,武裝抗糧,接連攻下南匯、寶山、嘉定、上海、青浦五座縣城。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東征,佔領青浦縣城二年余,清軍糾合華爾洋槍隊屢攻不下,一時譽為“鐵青浦”。清末的同盟會於宣統三年九月(1911年11月)推翻了清政府的縣政權,宣告光復。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后,本縣旅外先進青年知識分子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在上海、蘇州、北京等地結社,成立“學友會”、“學生會”等進步組織,以“團結青年,改造家鄉”為宗旨。他們創辦刊物,宣傳革命真理,進行革命活動。民國12年(1923年)下半年後,高爾松,高爾柏、陳雲等相繼加入中國共產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青浦的革命鬥爭並沒有停息。民國16年(1927年)9月,在陳雲等組織下,小蒸建立了本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接著,縣組建黨的獨立支部,在城廂、練塘、黃渡成立特別支部,領導革命鬥爭。11月,中共青浦縣委成立,陳云為首任縣委書記。民國26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顧德熙(即張凡)回縣參加抗日救亡工作。翌年初,顧復生等組織抗日武裝,開闢青東抗日游擊區,發動和組織群眾武裝抗擊敵偽。八年抗戰期間,全縣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發動了近百次大小戰鬥,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民國34年10月新四軍奉命北撤後,堅持在青浦鬥爭的共產黨人,開展以反徵兵征糧徵稅為中心的武裝鬥爭;解放前夕,深入國民黨中下層軍政機構進行策反,並發動群眾護廠護校護糧,保存重要檔案,維護地方治安。
1949年5月14日青浦解放,旋即成立中共青浦縣委員會和青浦縣人民政府。不久,又建立區、鄉、村三級人民政權。為了鞏固人民政權,穩定社會秩序,相繼進行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政治運動,隨後又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各個五年計劃。1957年下半年以後,連續進行的一系列的政治運動,挫傷了一部分人的積極性。尤其在“大躍進”年代,經濟發展受阻,生產增長緩慢,直至貫徹執行中央關於“整頓、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后,工農業生產才有所復甦。
1966年開始的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災難性的浩劫。在王洪文插手下,派性嚴重,武鬥不止,生產停滯不前,經濟遭受損害。全縣在武鬥中死亡23人,傷殘者數百人。“清隊”時非正常死亡170人,傷殘百餘人。不少幹部和群眾被綁架、關押、批鬥、抄家,甚至刑訊逼供,經濟上的損失更是無法計算。青浦成為上海地區“文化大革命”的“重災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開始撥亂反正,落實黨的各項政策,平反冤假錯案,許多老幹部重新擔任領導工作,全縣工作重點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來,順利地進行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
青浦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2006年,全區平均氣溫17.6℃左右,月平均氣溫以1月最低約5.6℃,8月最高約29.8℃。全年無霜期230天,降水日121天,年降水量990.2毫米,全年日照總時數1756小時。
青浦為平原感潮水網地區,境內河港下受黃浦江潮汐影響,上承江、浙兩省客水,最終入浦歸海,屬黃浦江水系。全區共有河道1817條,長2155公里;湖泊21個,總面積59.3平方公里。水資源155.1億立方米。
全年最高水位2.9米,日期1月20日;最低水位2.1米,日期3月25日。全年平均水位2.46米。
青浦鎮
到2009年末,全區總人口94.5萬人,其中來滬人員48.6萬人,佔總人口51.4%。常住人口84.8萬人,其中來滬人員(居住半年以上)38.9萬人。到2009年末戶籍人口45.9萬人,其中非農人口29.4萬人。2009年戶籍人口出生2680人,戶籍人口出生率為5.84‰,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25‰。來滬人員出生4006人。常住人口出生性別比105,戶籍人口出生性別比101,來滬人員出生性別比108。
少數民族人口涉及戶籍人數1700多人,少數民族成份發展到30多個,其中人數相對較多的有壯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滿族和朝鮮族等。少數民族的群眾團體為青浦區少數民族聯合會。全區信教群眾約有5.7萬人。
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產業能級有所提高。初步測算,200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21.6億元,比上年增長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5億元,持平;第二產業增加值305.7億元,增長4.7%,其中工業增加值295.7億元,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207.4億元,增長16.4%。
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比重繼續上升。2009年全區三次產業比重為1.6:58.6:39.8。與上年1.8:61:37.2相比,第一產業下降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下降2.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上升2.6個百分點,體現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加快發展新特點。
財政收入穩步增加,超額完成全年預定任務。2009年全區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164.5億元,比上年增長6.2%;區級財政收入48.8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全區結算財力78.7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全區財政支出78.6億元,比上年增長7.9%。
農業
青浦歷來是以糧食種植為主的農業區。長期以來,農民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水稻育種、栽植、灌溉、管理等方面的生產經驗。在元代開始了棉花的種植。由於地勢低平,縣境中部和淀泖地區偏於低洼,常易受澇。加之明代以來賦稅、地租特重,農諺有“九年三熟,喝湯吃粥”說。解放前,水利失修,天災人禍,農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解放后從50年代起,治水改土,進行農田基本建設,至1985年底全縣為興修水利投資1.3億元,建成了大片旱澇保收的豐產田,加以推廣先進生產技術,農業生產持續增長。1949年糧食畝產181.5公斤,油菜籽畝產21.5公斤,棉花畝產皮棉7公斤,到1985年,糧食畝產增為603.5公斤,油菜籽畝產109.5公斤,棉花畝產42公斤,分別增長2.3倍、4.1倍和5倍。在“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受極“左”思想干擾,農業生產一度徘徊不前。“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農村人均分配,每年遞增不到1%。1983年起,農村全面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調整產業結構,充分發揮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逐年上升,鄉村工農副三業全面發展。同時,充分利用本縣水鄉自然資源優勢,發展水產、水禽、水生蔬菜的“三水”生產,成為本縣致富的重要門路。1985年全縣水產品上市1.33萬噸,家禽上市347萬羽,鮮蛋上市1100萬公斤。隨著生產發展,農業收入逐年增多。1985年農民人均產值3439元,人均生產性純收入為786元。1986年後,農業生產規模開始向綜合經營方式發展,農副產品實行多渠道流通,各類專業戶不斷湧現,從1985年的1777戶增至1987年的6135戶。種田大戶集中了全縣2%的土地,養殖專業戶提供了70%以上的產品。
農業結構繼續優化,發展方式進一步轉變。出台了農業優惠扶持政策,制定了《青浦區2009年農業產業化扶持意見》,為進一步促進青浦農業科學發展,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創造了有利條件。
農田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全區累計已建成設施糧田8萬畝,設施菜田10013畝。1.68萬畝土地治理項目年內完成,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旅遊穩步發展,以舉辦茭白、草莓和漁業捕撈3個“旅遊節”為抓手,農業旅遊項目不斷增加新亮點。
工業
青浦解放前工業十分薄弱,民間僅有紡織、編結等副業,市鎮有釀造、染紗、榨油等作坊。清宣統三年(1911年),朱家角鎮創辦光華電燈公司。辛亥革命后油糧加工業有所發展。據解放時統計,全縣個體手工業427戶,私營工廠(工場、作坊)58家,年產值825萬元。50年代初期,私營工業仍有發展。1954年,全縣個體手工業增為3479戶,私營企業為83家,年產值1680萬元。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時,全縣組成手工業合作社(組)54個,工業企業32家,年產值為2128萬元。1958年曾興辦社鎮工業,行業也隨著產品的種類而不斷增多。60年代初,社辦工業大多下馬,至70年代初,社鎮工業又重新掀起,1983年後,鄉鎮工業發展迅猛。1985年,全縣有縣辦工業116家,鄉鎮工業298家,村辦工業922家,另有聯戶工業80家,個體工業366家,總產值為7.22億元,1987年為15.34億元,成為經濟繁榮的主要支柱。主要行業有服裝、絲織、箱包、輕紡、電器、儀錶、化工、建材等數十種,有許多產品已打進國際市場,博得較高聲譽。
工業向園區集中度進一步提高。“1+2”工業園區(包括原白鶴工業園區和朱家角工業園區)全年實現規模產值711.4億元,比上年增長2.6%,速度高於全區規模水平1.6個百分點,佔全區規模產值比重65.6%,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青浦工業園區完成規模產值528.2億元,增長3.8%,高於全區規模水平2.8個百分點。
“4+1”主導產業(現代紡織、精密機械、信息電子和印刷傳媒四大支柱產業及文體類(休閑)用品製造特色產業)全年實現規模產值557.4億元,比上年下降1.9%,佔全區規模產值比重51.4%。
高新技術產業(電子信息領域、生物和醫藥技術、光機電一體化和新材料)全年實現規模產值427.9億元,比上年下降0.9%,佔全區規模產值比重39.4%,其中生物醫藥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21.5%。
商業
青浦商業之盛始自唐天寶五年建青龍鎮。那時,船商雲集,市井繁榮。至宋代商業仍然十分鼎盛。青龍鎮“島夷、閩、粵、交、廣之途所自出,風檣浪楫,朝夕上下,富商、巨賈、豪宗、右姓之所會”。“市廛雜夷夏之人,寶貨當東南之物”。對外貿易也十分發達。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宋熙寧十年(1077年),青龍一鎮的稅收達15879貫400文,占當時華亭一縣之半。明代建縣時,地處縣境中部的唐行鎮和珠街閣(今朱家角)亦相繼興起。本世紀30年代全縣大小集鎮40多處,有坐商、行商、攤販3000多戶。抗戰勝利后,又創辦了30個消費合作社。解放后,興辦國營商業,組建供銷合作社和開放農副產品貿易市場,形成了商品流通的三條渠道,市場活躍,購銷兩旺。“大躍進”時,商業網點合併,商品流通受到影響。進入80年代,改革商業體制,全面開放集市貿易,發展商品生產,開發外向型經濟。1985年社會商品零售額達到3.94億元,比1978年增長1.5倍,其中國營和集體商業佔93.6%,集市貿易佔3.7%,個體經營佔2.7%。1987年又比1985年上升40.6%。物資管理部門供應國家統配物資和計劃外物資5600多種,1985年全年銷售額達8159萬元。對外貿易和橫向經濟合作的規模日益擴大。1985年出口商品撥交額為1.2億元,創匯3000多萬美元。1987年增至2.5億元,其中重點發展深度加工的產品為2.37億元。1985年有22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僑胞、港澳同胞,計68批600多人次來縣參觀訪問、洽談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項目。至1987年,全縣有中外合資、合作企業5家,補償貿易企業6家,農貿聯營企業20家,外貿定點加工企業56家,共吸收資金590多萬美元。
青浦近40年的經濟發展,經歷了時起時伏的過程。有恢復和穩步發展的階段,有生產停滯徘徊的階段,有持續協調發展的階段。1985年社會總產值15.22億元,國民生產總值為6.6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1.59億元(工農業總產值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下同),工業產值(含村辦工業)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2.3%,農業佔17.7%。國民收入人均1363元。1987年社會總產值24.3億元,國民生產總值9.14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7.74億元,分別比1985年增長59.7%,38.5%和53.1%。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6.5%,農業佔13.5%。國民收入人均達1818元。青浦縣逐步從單一的農業縣發展成為以工業經濟為主體的貿、工、農全面發展的縣。財政收支發展也較快,1953年財政收入374萬元,1985年增加到15367萬元,增長40倍。1953年至1985年,全縣財政總收入中的66.6%上繳國家。1985年財政支出3660萬元,為總收入的23.8%,其中基本建設投資、支農費用和文教衛生事業費為總支出的62%。1987年財政收入16444萬元,比1985年增長7%;財政支出5334萬元,占收入的32.4%,其中基本建設投資、支農費用和文教衛生事業費佔75.4%。1978年以來信貸規模和城鄉儲蓄都不斷增長。1985年末貸款餘額1.34億元,為1978年的8倍,1987年為2.87億元。1985年存款總額為1.58億元,為1978年的3.6倍;其中城鄉人民儲蓄7649萬元,比1978年增長10倍,人均儲蓄174元。1987年存款額為2.86億元,比1985年增長81%;其中城鄉人民儲蓄1.67億元,比1985年增長1.18倍,人均儲蓄374元。1985年全縣職工3.7萬人,人均年收入1151元。
解放以來,本縣的城鄉建設面貌一新。公共交通鄉鄉通車,村鎮道路連接溝通。城鄉住房逐年更新。至1985年,縣屬三鎮新建住房49.1萬平方米。1979至1985年,農村累計有4.5萬戶建房20多萬間、515萬平方米,1986、1987年又新建250萬平方米,農民人均居住面積已經達到26.6平方米,大多為兩層樓房。城鎮居民用水大有改善,多數集鎮和部分農村建有自來水廠,有80%的居民和17.6%的農民飲用了自來水。1984年,青浦鎮始建管道煤氣工程,至1987年全鎮有4000多戶居民用上煤氣。
堅持實施“四個聚焦”。全年新批准外資項目86個,增資項目76家,合同外資5.2億美元。其中,1000萬美元以上新批項目6家,合同外資1.9億美元,佔新批項目合同外資的72%;增資合同外資1000萬美元以上8家,合同外資1.5億美元,占增資合同外資的56.6%。
全年實到外資3.9億美元,完成全年目標的131.2%。2002年至2009年,全區累計利用合同外資57.9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31.4億美元。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外貿進出口增幅明顯回落。2009年(1-11月)全區有進出口業務企業1152戶,實現進出口總額85.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2%。其中出口額49.2億美元,下降14.3%。進口額36.4億美元,下降6.5%。外貿進出口總額前三位的國別(地區)分列是美國(21.7億美元,持平)、日本(13.8億美元,減19.3%)和歐盟(12億美元,減10.4%),佔全區進出口總額的55.5%。
青浦教育比較發達。縣學、書院歷史悠久,義塾、私塾城鄉皆有。“五四”運動后,創辦師範學校。民國25年(1936年)全縣有小學生2萬名,初中學生200名。解放后,教育事業得到較快的發展。1985年全縣有小學292所,初中31所,完全中學9所,中等專業學校3所,各類成人教育機構10所,幼兒園515班。1986年被命名為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教育培育和造就不少人才,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質。青浦古代有過燦爛的文學藝術,對祖國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過貢獻。解放后,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文藝隊伍不斷壯大,縣有文化館,鎮有文化分館,鄉有文化中心。科學技術研究促進了生產發展,有144個科研項目分別獲得市、縣科技成果獎。至1985年全縣建有專業學會21個,鄉科普協會21個。1986和1987兩年有10個項目列入市“星火計劃”。
青浦的衛生體育事業主要是在解放后發展起來的,認真貫徹“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方針,立足於造福人民。青浦曾是全國血吸蟲病嚴重流行縣之一,蔓延245個村鎮,有病人15.7萬人,釘螺面積7400多萬平方米。蓮盛鄉任屯村是有名的“肚胞村”,有“九灣十三浜,只只浜斗釘螺生”的諺語。解放前的20年中,有一半人被病魔奪去了生命,至解放時全村只剩400多人。30多年來全縣治癒病人40多萬人次,累計滅螺2.47億平方米,國家耗資794萬元,終於在1983年消滅了血吸蟲病,使十餘萬勞動力恢復健康。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如武術、船拳、龍舟、舞龍等,早在清代已經盛行,球類運動則始自20年代。解放后,學校體育與群眾體育得到良好的發展,現在縣城有體育場、游泳池、燈光球場、乒乓房等設施,連年不斷舉辦體育比賽。縣少年體育學校為市輸送了一批運動員。
青浦基本構建以實有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和政府資源目錄為紐帶的電子政務整體框架。電子政務應用推廣不斷深化,完成“無線城市”建設。青浦區成為全市18個區縣中首家順利完成網際網路安全接入試點單位。
推動新農村信息化建設和應用。進一步加大“千村萬戶”農村信息化普及培訓力度,年內共宣傳普及3.6萬人次,培訓農民3423人。在已建61個村民信息化活動室的基礎上,再建30個村民信息化活動室。完成全區258個村居委會的“村村通”光纖網路接入工作和農村合作醫療醫卡通項目。
擁有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的崧澤文化遺址,以及被譽為"古上海的歷史年表"、"中國的土建金字塔"之稱的全國重點文物單位--福泉山遺址,還有青龍寺、江南橋鄉金澤鎮等文物景觀。現有AAAA級景區(點)4家,分別是江南古鎮朱家角、上海大觀園、陳雲故居和上海太陽島國際俱樂部。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遊客。
充分挖掘"農事旅遊"、"紅色旅遊"等具有青浦特色的旅遊資源,結合青浦水文化、古文化特色,一批具有鄉土氣息的"農家樂"、"漁家樂"等新型旅遊休閑項目得到開發。
青浦鎮
朱家角地處江、浙、滬二省一市交通要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靠虹橋國際機場,北連崑山,南接嘉興,西通平望,澱山湖下游、黃金水道漕港河穿鎮而過。鎮內河港縱橫,九條長街沿河而伸,千棟明清建築依水而立,36座石橋古風猶存,名勝古迹比比皆是。在玩膩了一個個雷同價高的人造景觀后,人們莫不驚訝於上海市郊還有一塊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原汁原味、真山真水的天然景觀,在這裡可以尋找一種回歸自然,崇尚野趣的享受。無怪乎一位同濟大學的名教授在考察朱家角后,不覺讚歎:“朱家角有這麼豐富的文化遺產,不僅是上海一寶,也是國家的瑰寶”。台灣著名已故作家三毛,到此曾為“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戀,為清淳幽靜,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在視察了古鎮朱家角后,不禁欣然命筆,寫下了“全國歷史名鎮朱家角”幾個大字。
“小橋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這裡的天然外景不禁被許多影視導演慧眼相中,而紛至沓來,把水鄉古鎮的婀娜風姿,一次次地搬上銀幕、電視,有時會出現幾部影視同時開拍的盛況,朱家角一時成了海內外影視競相拍攝的熱點,被人譽為“滬郊的好萊塢”。
青浦鎮
青浦鎮
澱山湖地區位於上海市西郊風光秀麗的澱山湖畔,地處江浙滬二省一市交界處。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豐富,地理位置特殊。
澱山湖地區幅員遼闊,風景怡人。區內擁有上海最大湖泊-澱山湖。湖水碧澄如鏡,沿岸煙樹迷茫,富有江南水鄉風光。湖區面積64平方公里,西接太湖,東連黃浦江,煙水迷濛,碧波浩淼。
澱山湖地區內名勝薈萃,散布著以紅樓文化為題材的上海大觀園,充滿旖旎的江南水鄉風情的朱家角古鎮,中國最大的修學旅遊中心-東方綠舟,以展示陳雲生平業績的陳雲紀念館等4個國家AAAA級景點及一大批各有特色的景點。
環湖生態帶位於青浦澱山湖畔318國道金澤段北側,長3.3公里。生態帶夾在上海唯一的淡水湖——澱山湖和溝通上海、江蘇、浙江的318國道之間,宛如一塊晶瑩剔透的綠色條狀翡翠鑲嵌在如鏡的湖面和如玉的國道之上。銀白與碧綠交織,帶給人們無限的輕鬆和意,使久居都市者流連忘返。
環湖生態帶充分利用土生土長的原生植物、植被、濕地和自然河塘,圍繞“通、透、野、原生態”主題,從凸現“野味、鄉味、趣味”江南鄉村特色著眼,經過精心雕刻后形成。
青浦湖山佳麗,鍾靈毓秀,代有名人。在古代,有農民起義的女英雄,有農田水利建設專家,有累代行醫的中醫世家,有大書法家、大畫家和大詩人,有金石學家。在近代、現代,有領袖一代風騷的大革命家,有熱愛祖國、獻身人民事業的牧師,有熱心於中、小學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教育家,有大出版家,有名報人,有通俗小說家,有航海家,有飛行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中,又湧現出許多有高級職稱的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為振興中華、造福人群作出自己的貢獻。
青浦名勝古迹和歷史文物較多,有十處古文化遺址,出土了大批文物。有三座古塔,有宋、元、明以來的古橋,有江南園林風格的曲水園、課植園,近年又新建澱山湖遊覽區。根據青浦水鄉特色,旅遊事業進一步得到發展。
青浦44萬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解放以來,已經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業績,現在正團結一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青浦早日實現四化而奮勇前進!
青浦鎮遂與環城,盈中兩鄉合併為新青浦鎮,並於2000年左右撤銷鎮建制,分為盈浦街道、夏陽街道,后又將原香花橋鄉併入,設為香花橋街道。三個街道統稱為青浦城區。在2010年以前,城區東部將擴大到油墩港,趙巷鎮的一部分行政村化歸夏陽街道。在2020年,城區西部將與朱家角鎮對接,朱家角鎮將作為青浦城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