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

地質學家

王烈是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是中國本科大學學習地質並終身從事地質事業之第一人,從事地質教育45年,在北京大學執教多年。

正文


本詞條為消除歧義詞條,一:王烈,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京師大學堂地質學門第一班學生,是中國本科大學學習地質並終身從事地質事業之第一人。從事地質教育45年,先後任教於北京高等師範、農商部地質研究所、北京大學、北洋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等校,特別在北京大學地質系前後執教40年,多次、多年任系主任。為中國培養了第一代乃至好幾代地質科學人才。二:王烈,字彥方,平原縣(今山東平原)人。生於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卒於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8年)。

地質學家


王烈[地質學家]
王烈[地質學家]
個人簡歷:
1887年11月10日 生於浙江省蕭山縣臨浦鎮。
1897年 省城杭州讀書。
1906年 入京師大學堂格致科預科就讀。
1909年 入京師大學堂地質學門就讀。
1910年 河南開封中州公學教書。
1911年 留學德國,攻習地質、礦物、岩石學。
1913年 歸國,任北京高等師範博物系教授。
1914年 兼任農商部地質研究所教職,並在農商部地質調查所兼職。
1917年 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首任系主任。
1921年 與翁文灝等考察甘肅海原地震。
1922年 參加中國地質學會籌創,為創立會員、籌備委員會委員、首屆評議員。
1923-1924年 連任中國地質學會第二、三屆評議會評議員。
1926-1927年 任中國地質學會第五屆評議會副會長。
生平介紹:
王烈[地質學家]
王烈[地質學家]
王烈,字霖之。出生在浙江蕭山縣臨浦鎮。10歲時,到省城杭州讀書。少年老成,聰慧勤勉,才華出眾,成績優異。19 歲時,被選送到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格致科學習。每次考試,都名列第一。當時的御侍孫培源很賞識他的才華,決定招他為東床乘龍快婿。1911年,他24歲時,與孫培源之女孫慎禮(19歲)結婚。1909年,京師大學堂在農科中設地質學門,王烈是第一班的三個學生之一,而堅持在地質戰線善始善終者惟王烈一人。所以,稱他是在中國本科大學學習地質之第一人是完全恰當的。當時在地質學門教書的主要是德國地質學家梭爾格博士,王烈很受他的影響,從他那裡學到很多東西。同年,他考取浙江公費留學時,毅然決定去德國。1910年,他在出國之前,曾一度短時間在河南開封的中州公學教書。
1911年,他去德國留學,就學於著名的富萊堡礦業學院。當時德國正忙於準備與英、法、俄“協約國”的戰爭,中國形勢緊張混亂。所以,他只學習了兩年,就在1913年匆匆回國了。回國之初,他在北京高等師範(北京師範大學前身)博物系任教授。1914年,他到剛成立不久的農商部地質研究所任教,並在農商部地質調查所任職。當時,1913-1916年的地質研究所是中國第一所,也是惟一的一所地質專科學校,招收30人,畢業22人,其中18人拿到畢業文憑,是中國人自己培養的第一代(第一批)地質學家,其中有王竹泉、譚錫疇、李捷、李學清、朱庭祜、葉良輔、謝家榮、徐淵摩、徐書曼等。
1917年,北京大學地質系成立。王烈任教授,並為首任系主任。他與留美歸來的何傑教授、留英歸來的李四光教授,以及由美國聘請來的葛利普教授等共同努力,使該系在地質教學與科研方面比較健全,初具規模。1920年北京大學地質系學生楊鍾健、田奇、侯德封趙亞曾等,發起成立“北京大學地質研究會”。王烈與其他教授,積極支持,熱情扶掖。同年11月28日,該研究會舉行演講會,由王烈主講《中國之支那海侵時代及崑崙海侵時代》。主要內容是中國地區寒武奧陶紀的“支那海侵”和志留泥盆紀(以泥盆紀為主)的“崑崙海侵”在各地的分佈特徵。尤其指出了古地理、海陸變遷的研究方法,很有指導性意義。同年12月22日,該研究會舉行第一次大會,王烈在會上發表了重要意見。關於研究方針,他談了3條:①注意理論,不急於速求應用;②科學上新說可把舊說代替,故不必存絕對的觀念;③應當用科學的方法把當時尚凌亂的中國地質調查報告整理出來。關於研究會的活動經費問題,他認為,可以先向地質系的教員申請捐助,也可以像葛利普教授所說的那樣,向外國人募集。
教學工作:
王烈[地質學家]
王烈[地質學家]
王烈在主要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從事地質調查和科研工作,他所著的《河北省懷來縣八寶山煤田地質》,是中國最早的地質報告之一。1920年,甘肅省海原縣(現屬寧夏回族自治區)發生里氏8.5級大地震,災害嚴重,死亡20多萬人。次年,北洋政府派出翁文灝、王烈、謝家榮、楊鐸等前去調查。事後,王烈向南至甘肅省南部的武都、陝西省南部的漢中等地調查。他在漢中的藥鋪購得石燕貝化石,回京之後,交葛利普研究,後來追索查明該化石原產於廣西(在湖南省也有很多同類者)。葛利普後來發表了《中國古生物志》專著之一《中國泥盆紀腕足類化石》,其中定了一個新種,命名為“王烈石燕”,以示對王烈的紀念、敬仰。
20世紀20年代,北洋軍閥連年混戰,形勢大亂,北京的教育界經費常常無法保證,教師生活極端貧困,不少人,其中包括王烈的若干親友都轉而從政或經商,也有人勸他改行。但王烈卻絲毫不為所動,矢志忠於教育事業。他在北京幾所大學,乃至天津的北洋大學都兼了教職,提高勞動強度,藉以保證收入不至降低,生活能夠維持,教學與科研也得以繼續進行,實為兩全之策。他在北京城內四處奔波、並且風塵僕僕地往來於京津鐵路上的動人情景,實為很多人所稱道,都敬佩他這種堅守教育崗位的崇高精神。
人物評價:
王烈在年事日高的情況下,教學科研的熱情和積極性有增無減。他擅長教結晶學、礦物學、光性礦物學、岩石學等。他主要使用美國丹納編的礦物學教科書。他教學多年,筆記本教案已背得滾瓜爛熟,憑記憶也能編出許多補充講義。學生們回憶當年他上課的情景時指出,他從德國留學回來,處處體現出德國學者的嚴謹作風,他往往講完一個段落,就摸出懷錶看看,時間剛到,下課鈴也響起,既不拖堂,也不白浪費剩餘時間。當學生們拿著礦物、岩石標本去問他時,他便拿起放大鏡,或用簡單的加工方法,很快就解答清楚了學生的問題。他指導大家鑒定礦物、岩石切片時,在偏光顯微鏡下轉幾下,就能準確地定出名稱。大家公認他是礦物、岩石學方面實踐經驗相當豐富的老權威,教學基本功相當紮實。他為中國培養的礦物、岩石學專家很多,如李學清、何作霖、王嘉蔭、董申保、趙景德等,都先後出自他的門下。
在西南聯合大學教學期間,他還積極參與各種學術活動,他曾應邀為全系師生作了“中國地質教育史”的報告。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王烈首先回到北平,籌備北京大學的復校工作。他雖年近花甲,但仍精神飽滿地為復校之大小事務操勞。1948年秋,王烈因國民黨政府“幣制改革”而使精神受到強烈刺激,健康狀況嚴重惡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王烈年邁多病,退休在家。但他仍然關心教育工作。在他病情稍愈、精神好轉時,就潛心從事岩石學、礦物學書籍的翻譯,為地質科學事業發揮餘熱。王烈晚年所患疾病主要在神經系統方面,時輕時重。1950 年底,病情轉劇,入北京協和醫院治療,於1957年2月2日與世長辭,終年70歲。1957年2月10日,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北京礦業學院副院長何傑主持了王烈的公祭大會,王烈的學生和親友參加了公祭大會,正在舉行的中國地質學會中國代表大會的全體代表也參加了王烈先生的公祭大會。王烈先生的遺體安葬在北京西郊萬安公墓。

平原王烈


生平介紹:
王烈[地質學家]
王烈[地質學家]
王烈少時師從陳騫,聞名遐爾。董卓作亂時避亂遼東,並多次拒絕曹操的聘請。七十八歲時病死於遼東。王烈拜潁川人陳寔為師,與陳寔的兩個兒子結為朋友。當時一些潁川名士如荀爽、賈偉節、李膺和韓元長都跟隨陳寔學習,亦都佩服王烈的性格和行為,都與他交往,王烈當時在中國都很有名氣。學成后王烈回到平原,在那裡興辦學校教育人民,最終帶動了風氣,當地所有人都行善遠惡,一些人即使原本有爭端要找王烈評理,都會在半途或王烈家前和解並折返,為著不要令王烈知道他們有這些爭端。當時連平原國國君亦到王烈那裡籌劃和諮詢政令。
王烈被舉為孝廉,三府同時辟命他都被王烈拒絕,此時董卓作亂,王烈於是到遼東避難,在那裡耕種和鑽研典籍,自得其樂,當地的人都十分尊敬他,如同君主。當時因為國家紛亂,有識見的人不多,一些人結成朋黨,互相攻擊,而當時到遼東避亂的人,很多都被這些人出言誣害,而王烈在那裡居住多年卻沒有問題。王烈同時當遼東太守公孫度的長史,令到遼東強者不欺負弱者,沒有人恃眾凌寡,商人亦沒有抬高價格謀取暴利。後來曹操多番徵召王烈任官,王烈辭任遼東長史,但公孫度及繼位的公孫康都沒有遣送他上任,最終也沒有到職。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王烈七十八歲時病死。
性格特徵:
《先賢行狀》載他“通識達道,秉業不回”。王烈為人孝順仁慈。學成後父親逝世,王烈為他哭了三年。又有一年遇到飢荒,路上鄉民快餓死,王烈竟然和他們分享糧食,救了他們的性命。
相關故事:
王烈字彥方,太原人也。少師事陳,以義行稱。鄉里有盜牛者,主得之。盜請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彥方知也。”烈聞而使人謝之,遺布一端。或問其故,烈曰:“盜懼吾聞其過,是有恥惡之心。既懷恥惡,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後有老父遺劍於路,行道一人見而守之,至暮,老父還,尋得劍,怪而問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盜牛者也。
王烈字彥方,太原人。青年時曾在陳門下學習,因為品德高尚,稱著鄉里。有個盜牛的被主人抓住,盜犯向牛主認罪,說:“判刑殺頭我都心甘情願,只求不要讓王彥方知道這件事。”王烈聽說後派人去看望他,還送給他半匹布。有人問這是為什麼?王烈說:“盜牛人怕我知道他的過錯,說明他有羞恥之心。既然心懷羞恥,必然能夠改正錯誤,我這樣做正是為了促使他改過。”後來有個老漢在路上丟了一把劍,一個過路人見到后就守候劍旁,直到傍晚,老漢回來尋劍,得到了遺失的劍,驚奇地詢問他的姓名,並將這件事告訴了王烈。王烈派人查訪守劍人是誰,原來就是那個盜牛的人。

參考資料


地質資料館 http://www.ngac.cn/nga_aspx/NgaOrg.asp
三國資料網 http://www.esgweb.net/Article/Class58/Class75/Class76/200901/49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