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建築環境學的結果 展開

建築環境學

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建築環境學》是201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念平

基本信息


建築環境學
所屬類別
教材 >> 本科 >> 本科建築
作者:李念平 主編
出版日期:2010年6月 書號:978-7-122-08012-7
開本:16 裝幀:平 版次:1版1次 頁數:344頁

內容簡介


本教材系統地介紹了建築室外環境、熱濕環境、熱舒適環境、室內空氣品質、聲與光環境:認真分析了室內污染物的來源;從物理、人的生理及心理角度出發,闡述了室內主要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探討了室內空氣污染物評價方法。全書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建築室外環境、建築熱濕環境、熱舒適環境、室內空氣環境、建築光環境、建築聲環境、建築環境綜合評價。
本書可作為建築學、土木工程、環境工程等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相關專業了解建築環境學知識的輔助教材,並可作為相應部門科研、管理、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建築與環境1
111建築與環境的含義1
112建築環境的發展過程1
113建築環境控制的發展歷程2
12建築環境學5
121建築環境學的定義5
122建築環境學的研究對象及方法5
複習思考題6
參考文獻7
第2章建築外環境8
21太陽與地球的運動8
211地球的運動8
212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12
22太陽輻射與日照13
221太陽常數與太陽波譜13
222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15
223日照與建築日照17
224建築遮陽19
23室外氣候23
231室外空氣溫度23
232空氣濕度24
233風25
234降水28
235城市氣候30
236我國的氣候分區32
複習思考題34
參考文獻35
第3章建築熱濕環境36
31熱濕環境的基本概念36
311圍護結構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陽輻射熱和空氣綜合溫度37
312夜間輻射38
313材料及圍護結構的熱物性指標39
32建築圍護結構的熱濕傳遞46
321周期性不穩定傳熱46
322通過非透光圍護結構的顯熱得熱51
323通過透光外圍護結構的顯熱得熱55
324通過圍護結構的濕傳遞63
33以其他形式進入室內的熱量和濕量66
331室內散熱散濕量66
332空氣滲透帶來的得熱70
34負荷與得熱的關係73
341負荷的定義73
342得熱與冷負荷的關係74
343負荷的數學表達75
344負荷與得熱的差別78
35典型負荷計算方法原理介紹及負荷計算79
351穩態計演演算法80
352動態計演演算法81
353模擬分析軟體88
複習思考題91
參考文獻91
第4章熱舒適環境93
41人體對室內熱舒適環境反應的生理學與心理學基礎93
411人體生理學基礎93
412體溫調節特性96
413人體的散熱特性99
414寒冷與暑熱的極限105
42室內熱舒適環境評價的基本概念106
421熱環境評價的特點106
422溫度感與舒適感106
43舒適環境的評價方法109
431熱環境109
432一般條件下的室內熱環境評價指標111
433炎熱環境的評價116
434室外環境的評價117
44熱環境參數及其測量設備118
441空氣溫度118
442濕度119
443風速120
444熱輻射120
445熱舒適測量設備122
45服裝的熱濕特性及對人的熱舒適影響122
451服裝的熱特性123
452服裝的透濕特性128
453特殊環境下服裝的作用130
複習思考題131
參考文獻131
第5章室內空氣環境132
51室內空氣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對策132
511室內空氣污染的研究特點與現狀132
512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139
513室內主要污染物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149
514室內污染的控制方法174
52室內空氣品質的評價185
521評價方法185
522室內空氣品質評價的指標及標準190
523室內空氣污染對人的健康危險度評估193
524室內裝修中環境空氣質量的預評價197
53健康住宅與綠色建築199
531健康住宅的含義200
532小康住宅的新要求200
533健康住宅的要求200
534綠色建材與綠色建築201
54室內空氣環境有害物質的監測方法207
541採樣方法207
542室內檢測質量的控制216
55室內空氣環境的數值預測220
551室內空氣環境數值預測的研究現狀220
552室內空氣環境的數值模擬方法222
56室內氣流與換氣效率233
561瞬時均勻擴散流233
562室內氣流分佈性能的評價方法235
57建築物的氣密性與煙囪效應240
571建築物的氣密性240
572室外氣流及室內外溫度差形成的壓力240
573高層建築與煙囪效應241
複習思考題242
參考文獻243
第6章建築光環境244
61光與顏色的基本概念244
611基本光度量單位及相互關係244
612光的反射、透射246
62視覺與光環境249
621眼睛與視覺特徵249
622顏色對視覺環境的影響252
623視覺的功效與舒適光環境要素254
63天然光照明257
631光氣候與采游標准257
632採光口對室內光環境的影響260
633天然光照明設計263
64人工照明265
641光源與燈具265
642照明方式272
643照明標準和制定原則273
644照明質量與視覺效果273
645人工照明的設計275
646光環境的測量方法279
複習思考題282
參考文獻282
第7章建築聲環境283
71聲環境的基本概念283
711聲學量283
712聲音的擴散與吸收287
713吸聲與吸聲材料289
714隔聲與隔聲材料291
715聲環境的評價方法293
716雜訊的標準296
72雜訊的產生、傳播與控制298
721雜訊的測量298
722雜訊的傳播方式和控制方法299
723消聲器原理與應用301
73隔振原理303
731振動的基本原理303
732隔振原理與隔振減噪303
74隔聲原理305
741隔聲原理305
742圍護結構隔聲305
75建築聲環境的設計307
751音質的主要評價標準307
752建築聲環境的設計308
複習思考題310
參考文獻311
第8章建築環境綜合評價——綠色建築評價312
81綠色建築體系及綠色建築設計312
811綠色建築體系的概念312
812綠色建築體系的組成與結構312
813綠色建築設計的目標與原則313
82國內外建築環境綜合評價316
821國外建築環境綜合評價體系綜述316
822幾個著名的國外建築環境綜合評價體系318
823我國綠色建築評價體系與評價標準320
824我國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的組織實施322
複習思考題323
參考文獻323
附錄324
附錄1全國建築熱工設計分區圖324
附錄2建築氣候區劃分圖325
附錄3建築材料的熱工指標326
附錄4329
附錄41一些成套服裝的熱阻329
附錄42常見單件服裝的熱阻329
附錄5330
附錄51照明工程常用材料的ρ和τ值330
附錄52民用建築照度標準值330
附錄53窗子總透光係數Kτ 331
附錄54側窗採光的室內反射光增量係數K′ρ331
附錄55側窗採光的室外遮擋物擋光折減係數Kω332
附錄6332
附錄61民用建築室內允許雜訊級dB(A) 332
附錄62各類建築的內允許雜訊值dB(A) 332
附錄63各種材料和構造的吸聲係數 333
附錄64常用建築材料的吸聲係數或吸聲單位333
附錄65牆體的隔聲量335
附錄66普通門、窗的隔聲335
附錄7綠色建築評價標準(GB/T 50378—2006)(節選)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