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雲舊城
慶雲舊城
明洪武六年(1373),置慶雲縣。知縣楊思義移縣治於鬲津河(今漳衛新河)北岸慶雲鄉址,草創城垣。明正統二年(1437年),知縣王恭,大加修葺,初具規模。“城凡四門,東西孔道皆有關旋,以南北二門地僻閉之。1964年,慶雲縣劃歸山東省,縣城移至解家集,仍沿用慶雲縣名。原慶雲縣城改為鹽山縣慶雲鎮,俗稱老慶雲。
慶雲八景全圖
慶雲舊城碧霞祠
”成化二年(1466),知縣張彪重築,城牆周回四里,高一丈五尺,又浚池於下,寬三丈,深一丈。表立四門,東曰“瞻岱”、南曰“觀瀾”、西曰“拱宸”、北曰“望海”,南北二門仍閉。以後各代,或改四門,或建樓櫓將台,多有修葺,不一一贅述。至1964年調整行政區劃,建新縣城,鬲津河北岸慶雲城,為縣治凡590餘年。置慶雲縣時,因境內有慶雲鄉,以此名縣並移縣治於此。慶雲鄉址原稱李太僕家。東二里許,有一條土阜,蟠踞鬲津河中流,蜿蜒數里,形如卧龍,名卧龍岡。卧龍岡四面環水,岡上樹繁草盛,其上空常被五彩祥雲籠罩。史記天官書曰:“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困,是謂卿雲。”卿雲,古以為祥瑞之氣。取其意,且卿通慶,故取名慶雲。咸奉四年《慶雲縣誌》有“如直棣慶雲,地濱海瀅,星次危分,噓氣成雲,邑由斯而得慶”之說,崔旭曰:“無棣舊有慶雲鄉,明初因以名縣永樂避諱之說,後人附會今以明史正之。”可見慶雲地名歷史悠久。李太僕家成為慶雲一條街,后移至四合村。
泰山行宮:
泰山行宮
鈴鐺閣:
鈴鐺閣
大成殿(文廟):
位於原慶雲城內東南角,古稱學宮。明洪武六年鼎建,佔地900平方米,大成殿脊以翠覆頂,兩頭磚雕龍頭,頂掛鎏金瓦,四角飛檐。殿內有十二根明柱,粗達一圍。基地高出地面1.6米,修有台基坡磴。殿內供孔子像。東西兩側廂房,高台基,前出廈,磚牆瓦頂,內供歷代社會名流賢達塑像。院內有清康熙五年重修廟學碑一筒,七十年代又重修。
縣衙二堂:
在今鹽山縣慶雲鎮政府內。明洪武六年建,系原慶雲衙的主體建築之一,面闊五間,長16.5米,進深四間,寬9.5米。硬山頂,小式造。
天宮寺:
慶雲舊城
卧 龍 岡
縣境古屬黃河沖積平原一部分。卧龍岡及老烏山是由黃河及其支脈遷徙動蕩所形成。卧龍岡位於原后張鄉東周村北鬲津河中,土阜隆起,蜿蜒數里,形若卧龍。卧龍岡上樹木蔥鬱,五彩祥雲繚繞,是舊慶雲縣的八景之一,龍岡晴嵐。明洪武六年置慶雲縣,縣治選址左近,至1965年建新縣城,為慶雲縣治590餘年。自1956年治理開挖鬲津河,卧龍岡被挖,部分灘地尚存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