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庄浪河的結果 展開
- 黃河支流
- 黃河支流渭河的支流葫蘆河的支流
庄浪河
黃河支流
庄浪河,古稱逆水,亦名澗水、麗水,“庄浪河"藏語意為“野牛河"。黃河上游支流。發源於祁連山冷龍嶺東端的得爾山、抓卡爾山。流經甘肅省天祝縣、永登縣,在蘭州市西固區的河口村,注入黃河。年平均徑流量1.173億立方米。全長約190公里(一說184.8公里),流域面積4008平方公里。
庄浪河徑流主要來自天祝縣境內的降水和冰雪融水。下游引水灌溉歷史悠久,使永登縣成為流域內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地區。由於農業大量用水,每年7月庄浪河下游幾乎斷流。庄浪河河谷寬闊,平直,自古以來是通往河西的天然通道,是古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有蘭新鐵路和公路312國道通過。
庄浪河,古稱逆水,亦名澗水,藏語意為“野牛河”。漢代名“麗水”,漢涼州昌松縣東南有城,城臨麗水,一名麗水城,其故城就在紅城鎮河西的古城灣。“庄浪”一名,出自藏語,意為“野牛溝”。元代當地多藏民,遍地野牛,所以元將蘇布特佔領本地后,在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就用藏語“野牛溝”(當指庄浪河谷)的譯音,改縣名為“庄浪”。也有人認為,“庄浪”是一個古民族名稱,西夏、金時期居於積石山、永登一帶,永登連城魯土司就是庄浪族後裔,元時即以庄浪族名作為建置名稱。明及清前期,永登縣境內設“庄浪衛”。
庄浪河,大致北南向,流經甘肅省的天祝藏族自治縣、永登縣、蘭州市西固區,注入黃河。全長184.8公里(一說全長190公里),比降7.35-10.7‰。流域面積4008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173億立方米。
庄浪河上游在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內,稱金強河,發源於青海省門源縣與甘肅省天祝縣交界的馬雅山脈的冷龍嶺南麓的青峰嶺東側(得爾山、抓卡爾山),河源高程4248米,東南流向,經金強驛、抓喜秀龍鄉、打柴溝鎮、岔口驛、華藏寺鎮向南在界牌村1公里處入永登縣。天祝縣境內流域面積1665平方公里,長約82公里,年徑流量1.67億立方米,先後匯入了石樁溝、代乾河、大黑刺溝、馬營溝、炭窯溝、石灰溝、火石溝、石板溝、柏林溝、石門河等支流。
庄浪河上游金強河抓喜秀龍一段
庄浪河華藏寺城區一段
庄浪河中下游在永登縣和西固區境內。在永登縣,金強河過天祝藏族自治華藏寺鎮界牌村,入永登縣境,始稱庄浪河(也有資料認為金強驛后始稱庄浪河)。再東南流,經武勝驛鎮、中堡鎮、永登縣城關鎮及柳樹鄉、大同鎮、龍泉寺鄉、紅城鎮、苦水鎮等鄉鎮,至蘭州市西固區。永登境內長96公里(一說94.8公里、一說95公里)。控制流域面積 2335平方公里。庄浪河永登縣城至野狐峽之間,長40多公里,包括柳樹、大同、龍泉、紅城等鄉鎮,河谷寬闊,一、二級階地發育,是永登縣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地區。
庄浪河永登縣城關鎮一段
庄浪河永登縣苦水鎮一段
西固區境內,庄浪河自河口鎮石圈村(上石圈村)北約2公里處入境,南流至河口鎮河口村(一說崗鎮)注入黃河。河口高程1550米,西固區內長6.8公里(一說6.5公里)。
庄浪河入黃河河口處
庄浪河徑流主要來自天祝縣內的冷龍嶺、得泉山、雷公山、烏鞘嶺、毛毛山、馬雅雪山等。主要支流有大黑刺溝、小黑刺溝、馬營河、上南泥河、下南泥河、炭窯溝、大紅溝、紅崖溝、石門溝、石板溝、北嶺溝等。永登縣內的支流多為間歇性的河流,主要支流有石洞溝、馬家河、大沙溝、干沙溝、毛家沙溝、康家井沙溝、崖溝、馬拉車溝、陳家溝、費家溝、嶺子溝、營兒溝等。
石門河,發源於天祝縣白碌磁東麓,長約52公里。經石門鎮至華藏寺鎮岔口驛村入金強河。
上游有上溝、小川沙溝、大川沙溝、直溝、煙洞溝等山洪溝數條,中下游有石灰溝、火石墩沙溝、大溝、康家井沙溝、費家灣沙溝等。
打柴溝,發源於祁連山山系馬牙山,在打柴溝鎮鐵腰村匯入庄浪河,流域面積 29.91平方公里,河道全長 1 1.90公里,平均比降 29.76%,治理段河道長度 2.47公里,平均比降 22.03%,多年平均流量 8.90億立方米,溝道內多暴雨洪水。
大川溝,在永登縣北部,為庄浪河西岸的第二大支流。含水層由沖積洪積砂碎石組成,在道順以下,潛水埋深為50-60米,含水層不過10米,單井涌水量500-100。立方米/日。道順以上含水層變薄,一般小於2米,埋深小於50米,單井涌水量小於500立方米/日。礦化度小於1克/升,化學類型以碳酸鹽為主,泉水流量為42升/秒。
馬家坪溝,為永登縣南庄浪河東岸支流,含水層為全新世沖積洪積砂碎石層,厚度小於5米,富水性差,單井涌水量一般小於100立方米/日。局部含水層較厚的地段,單井涌水量100-500立方米/日。潛水埋深與下伏基岩有關,高家峽至白崖間有9處泉水溢出,泉水流量6.2升/秒。礦化度在呂家嘴以上為1-2克/升,以下多為2-3克/升。
小川溝,永登縣北部庄浪河西岸最大的一條支流。發源於永登金嘴鄉,東南流經缸子溝、金嘴至武勝驛。流域面積178.9平方公里,河流長度32.8公里,平均寬度5.45,多年平均徑流量1725.6萬立方米。含水層為砂礫卵石,厚度變化大,多在10-60米之間,潛水埋深在溝的上段小於30米,中段多為30-50米,局部可達65米,下段埋深增加,由南向北可達60米。溝口泉水溢出地面,流量達104升/秒。小川溝中下段主溝中,單井涌水量在1000立方米/日左右,主溝上段和南側較大的支溝,單井涌水量在500立方米/日左右。潛水礦化度一般在0. 3-0. 5克/升。化學類型以碳酸鹽為主。
石灰溝,發源於天祝縣松山鄉廟兒溝,南流入永登縣中堡鎮。流域面積273.3平方公里,河流長度45.4公里,平均寬度6.02,多年平均徑流量682.3萬立方米。
大沙溝,發源於永登縣大通鄉的捷嶺,南流經中堡、城關。流域面積107.4平方公里,河流長度18.2公里,平均寬度5.90,多年平均徑流量222.7萬立方米。
康家井沙溝,發源於永登縣清水鄉大垛落坪,南流經清水、大同。流域面積359.8平方公里,河流長度66.6公里,平均寬度5.49,多年平均徑流量502.7萬立方米。
費家沙溝,流域面積105.7平方公里,河流長度29.2公里,平均寬度3.62,多年平均徑流量66.3萬立方米。
庄浪河的徑流量主要來自天祝縣降水和冰雪融水。進入永登縣后,補給量很少,而農業用水量大,故庄浪河上游武勝驛水文站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93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為6.13立方米/秒;下游紅崖子水文站多年平均徑流量只有1.77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為5.63立方米/秒。庄浪河徑流的年際變化大於大通河,變差係數Cv值,武勝驛為0.35,紅崖子為0.3。徑流的年內分配,主要受天祝境內的降水和冰雪融水影響,集中在7~10月,4個月的徑流量,佔全年的51.4%。7、8月最大,佔全年30.5%。洪水流量可達698立方米/秒,枯水流量只有0.57立方米/秒。洪、枯水流量相差懸殊,無穩定的中水期,實測最大流量與最小流量一般相差約 83 倍,最大流量多發生在汛期內 7-9 月,最小流量多出現在 11 月至來年 3 月。由於區間大量用水,紅崖子站在 11 月和來年 5、6 月發生斷流。
由於永登縣大量引水灌溉,每年農業大量用水的7月,庄浪河下游幾乎斷流。
紅崖子水文站位於庄浪河下游,徑流的年內分配,除受天然來水量影響外,永登縣農業用水量的變化,對徑流年內分配影響也很大,據紅崖子水文站觀測,每年4-7月水量最小,這4個月徑流量,只有年徑流的9.5%,每年7月農業用水量大時,庄浪河幾乎乾涸斷流。庄浪河含沙量大於大通河。武勝驛站以上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較輕,多年平均輸沙量34.8萬噸,多年平均輸沙率11.0公斤/秒,最大含沙量可達267公斤/立方米。由於永登境內大部分地區屬黃土丘陵區,水土流失嚴重,故紅崖子水文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為204萬噸,多年平均輸沙率為64.8公斤/秒,最大含沙量為340公斤/立方米。庄浪河水質良好,屬重碳酸鹽鈣鎂型,pH值為7.5-8.2,礦化度為0.32-0.29克/升。
金強河灌區,在天祝縣境內,包括打柴溝、華藏寺鎮和石門、柏林鄉。有效灌溉面積5.33萬畝,保灌面積4.78萬畝,農田配套面積1.8萬畝,有各項水利工程設施73項。有干支渠道36條,219公里,其中乾渠9條,102公里,高標準襯砌9條,84公里;支渠27條,117公里,高標準襯砌19條,71.7公里。干支渠道有效灌溉面積5.7萬畝,保灌面積4.9萬畝。農田配套面積1.98萬畝,牧草灌溉面積0.28萬畝。后對灌區引水渠首和渠系進行了大規模改建擴建,先後建成千畝以上獨立引水渠首15座。金強河灌區渠系有效利用係數1960年代為0.3-0.4,1980年達0.51。
庄浪河東乾渠,位於永登縣城東南。渠首建在滿城南門,引庄浪河水向東入渠,至皋蘭縣西岔鄉四墩子村;以灌溉縣城以東及秦王川盆地耕地為主。工程自 1956 年開工,1976年全線襯砌貫通,歷經21年,分三期建設完成。東乾渠自永登縣城南3公里的滿城庄浪河左岸引水,渠首進水閘底設計高程2058.5米,沿庄浪河階地向東行約8公里。越過甘新公路、蘭新鐵路至長澗溝,進入東山黃土丘陵區。渠線跨越50多條大小澗溝,穿過36處山嶺,於西槽鄉陳家井村進入秦王川盆地,再東行至華家井村達泉蘭縣四墩子,全長58公里。設計流量8立方米/秒,正常運行期已達到5.41立方封毛/秒;設計灌溉面積10.28萬畝,已達到有效面積7.40萬畝,保灌面積2.95萬畝。至1990年底,發展有效灌溉面積73015畝,其中,保灌 面積36919畝(最高年份1976年、1979年,實灌發展到10萬畝)。
柏林水庫(原紅大水庫),為小(二)型水庫,庫容20萬立方米。1966年開工,1969年竣工。庫址在柏林峽口,屬金強河系。初建時,壩高19米,長110米;壩體結構為紅粘土心牆土殼壩;溢洪道草皮襯砌,長260米,輸水洞漿砌石襯砌,長110米;壩后安裝矩形木製閘門。輸水能力1.2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積3216畝。
大東灣水庫,位於永登縣苦水鎮新屯川村,庄浪河左岸,注入式水庫,水源為庄浪河水。1969年10月動工,1972年建成,1981年維修加固。總庫容155立方米,屬四等小一型水庫。水庫以供水為主,妝有灌溉作用的小型水庫,擔負永登縣苦水鎮500多公頃農田灌溉及全鎮三萬多人的生活用水,年供水量超過120萬立方米。
庄浪河流域位於黃河中游左岸,在甘肅省西部蘭州以上,北自北緯37°27′南至36°10′。西起於東經102°29′東至103°30′。北以雷公山、烏鞘嶺、毛毛山與古浪河流域為界,東以 大松山、小松山與騰格里沙漠為界,西以朱固大阪、黑剌山、馬營山、馬牙山與大通河流域為界。流 域 長 度 為1 7 9公 里,平均寬度僅23公里,北寬南窄,全部流域成為狹長三角形。
庄浪河流域地處西北內陸、地勢高,受內蒙古高氣壓控制,80%以上地帶氣候乾燥,屬濕帶半乾旱氣候區,氣候特點是春干、夏旱、秋濕;氣候要素隨高程有一定變化規律,逾向上游冰凍期逾長,氣溫逾低降水量增大蒸發量減少。流域寬度上寬下窄,平均寬 22公里,流域內大多屬半乾旱氣候,降雨量由北向南遞減(500-290毫米) ,蒸發量由北向南遞增(1300~210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 7-9 月,且多局部暴雨。庄浪河流域氣象特徵以五里墩站為代表,年平均氣溫 5.9℃,年平均降水量 284.8毫米,降水多集中在 7-9 月,佔全年降水量的 6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歷時多在 1 小時左右,最大 1 小時暴雨強度為 48.1毫米。年平靜蒸發量 1888.1毫米。乾旱指數 6.6。
庄浪河流域一帶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門戶,古代長期處於漢族政權與少數民族地區的邊緣地帶,秦至西漢初,為羌人、小月氏及匈奴佔據。漢始為中央政權管轄,東晉十六國前涼時設永登縣。曾稱武威、昌松、廣武縣、邑次縣、允吾縣、會寧縣、金城縣。唐、五代、宋時曾為吐蕃、西夏統治,元置西涼州和庄浪縣,明改置庄浪衛、涼州衛和古浪守御千戶所,清改屬涼州府,由武威、平番、古浪3縣轄,民國屬甘涼道,17年(公元1928年)更名為永登縣。民國二十五年(1936)取永登縣境內天堂、祝貢二寺之首字為名設天祝鄉;1950年5月6日成立天祝自治區(縣級)。1955年7月19日,更名為天祝藏族自治縣。
庄浪河北部流域屬天祝藏族自治縣東南部,藏語稱華銳,意為英雄部落。天祝藏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區,屬甘肅省武威市。縣城華藏寺鎮,全縣轄9鎮10鄉,1個國有種羊場(縣級),1個三峽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縣級),總人口23萬人。全縣有耕地31.8萬畝,草原587萬畝,天然林地286.9萬畝。天祝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是華銳藏區的主要組成部分。這裡自古以來就是藏族先民的駐牧之地。經過長期的融合演變,形成了以吐蕃為主體的華銳藏族。至2005年,藏族人口達到67370人,佔總人口的31.64%,土族人口為12506人。三世章嘉·若貝多吉、三世土觀·羅桑曲吉尼瑪、十三世達賴喇嘛的經師華銳·饒布薩都出生於天祝。天祝自古以經營畜牧業為主,是甘肅省九大重點牧區之一。天祝白氂牛被確立為全縣的四大品牌及五大特色產業之一;被譽為“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的岔口驛走馬馳名全國。金強河流域的渠系是縣內農業區的主要灌溉設施。天祝三峽、石門藥水神泉、天堂寺、引大入秦工程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及民俗風情是重要的旅遊資源。200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2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673元。
庄浪河形成的庄浪河谷地帶是永登縣的主要經濟文化發育區。永登縣是聞名遐邇的玫瑰之鄉,自清代道光年間開始種植,有近200年的歷史。永登縣玫瑰主要產在苦水鄉。苦水玫瑰是鈍齒薔薇和中國傳統玫瑰雜交而成的小花玫瑰,是一個優良品種系,具有抗寒、耐旱、抗病蟲害能力強的特點,還具有產花量、含油量和玫瑰油質量高的優點。玫瑰花和玫瑰精油的產量,約佔全國第一位,用苦水玫瑰花為原料的天津玫瑰露酒,暢銷國際市場。庄浪河谷的I、Ⅱ級階地為永登縣農業生產的精華所在地,大多數村鎮位於Ⅱ級階地上。在庄浪河谷內鐵路、公路并行。流域內南部永登縣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連城魯土司衙門、吐魯溝風景區及明代感恩寺、海德寺、尕達寺、妙因寺等一批古建築群。永登縣經濟、社會綜合實力在全省縣一級名列前茅。199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3.05億元,農業總產值6.33億元,財政收入0.61億元。農業人均純收入1542元,職工年均工資7574元。工業體系以建材、冶鍊、農副產品加工為支柱。全縣1999年總人口48.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