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華

醫學寄生蟲學專家

吳光華,醫學寄生蟲學專家。主要進行蟲媒傳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調查研究和防治工作,在恙蟎革蟎與傳播恙蟲病、流行性出血熱(以下簡稱出血熱)的關係以及恙蟲病疫源地的分佈和類型、出血熱的傳播途徑研究中有所發現和創新,並在出血熱疫源地的控制中取得顯著成效。

浙江嘉興人。中共黨員。大專畢業。1951年參加工作,歷任北京合作印刷廠工人,北京人民教育印刷廠幹部,北京出版社文學編輯,編審。曾被評為全國首屆百佳出版工作者。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

履歷


1929年7月30日 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集美鎮
1948~1953年1948年 入前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醫學院醫本科學習。1951年醫學院改部隊建制,改名第五軍醫大學,1953年畢業於軍醫大學醫本科
1953~1960年 南京軍區後勤部軍事醫學研究所寄生蟲學研究室軍醫
1961~1978年 南京軍區後勤部軍事醫學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軍醫
1978~1984年 南京軍區後勤部軍事醫學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副主任
1981~1984年 南京軍區後勤部軍事醫學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副主任軍醫
1984~1987年 南京軍區後勤部軍事醫學研究所專家組副主任軍醫
1987~2000年 南京軍區後勤部軍事醫學研究所專家組研究員

恙蟲病


吳光華髮現和證實高湖纖恙蟎為恙蟲病的新媒介:恙蟎是恙蟲病的唯一媒介。由於恙蟎一生僅幼蟲刺吸而且只飽食一次,所感染的病原體只能經卵傳遞由後代傳播,因此,確定媒介恙蟎必須具備4項基本條件:
①流行病學證據:該種蟎應為疫區的優勢蟎種,季節消長、分佈場所與發病一致;
②有病原體的自然感染;
③具有叮刺傳播病原體的能力;
④能經卵傳遞病原體。
1957年他和課題組在浙江南部山林地區以青田縣高湖鄉為中心的調查中未發現地里纖恙蟎,卻發現另一種未見報告的恙蟎。該種蟎形態與日本的富士纖恙蟎(L.fuji)相近似,對是否為新種意見不一。
1957~1958年研究證明該種蟎占當地鼠體恙蟎總數的76.8%,為優勢種;季節消長屬夏季型,與居民恙蟲病的季節分佈呈一致關係;主要分佈於山上草地,與當地居民感染恙蟲病的場所一致;有恙蟲病東方體(以下簡稱東方體)的自然感染,認為是可疑的媒介。他於1980年獲得日本標本,經核對后,確認為新種,命名為高湖纖恙蟎(L.gaohuense)並正式發表。1982~1984年進一步研究證明該種蟎能叮人傳播恙蟲病,能經卵傳遞東方體2代。以上結果證明高湖纖恙蟎是恙蟲病的新媒介,改變了過去以為我國僅有地里纖恙蟎一種媒介的認識。該成果獲1985年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自然疫源地


證明江蘇存在秋冬型恙蟲病自然疫源地:1986年前,我國大陸恙蟲病僅知流行於浙江及其以南地區,主要屬夏季型,以地里纖恙蟎為主要媒介。1986年10月初,他和課題組在南京發現恙蟲病病例。通過在江蘇省的調查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結果:①地區分佈:流行於南京及蘇北的東台金湖如東海安邗江江都等市縣。②季節分佈:病例始於9月中旬,終於12月上旬,以10月中旬~11月中旬為高峰,其季節分佈屬秋冬型。③宿主動物:平原地區以黑線姬鼠(Apodemus agrarius)為主,褐家鼠(Rattus noruegicus)、大麝鼩(Crocidura lasiura)次之;丘陵地區以社鼠(R.confucianus)為主。④媒介恙蟎:從鼠體採集到恙蟎8334隻,其中小盾纖恙蟎(L.scutellare)5336隻,占恙蟎總數的64.3%。小盾纖恙蟎於9月出現,10月密度達高峰,11月開始下降,12月下旬消失,與當地居民恙蟲病的季節分佈呈一致關係。小盾纖恙蟎有東方體的自然感染,能通過叮刺小白鼠傳播和經卵傳遞東方體,是江蘇恙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⑤東方體型別:我國以往對東方體的型別鑒定採用血清學方法,常見的型別有Gilliam、Karp和Kato三型。他們採用PCR,PCR/RFLP分子生物學技術,證明江蘇的東方體屬於Kawasaki型。
為查明東南沿海地區恙蟲病自然疫源地類型給預防工作提供依據,在福建、浙江、江蘇進行了系列調查研究。研究證明恙蟲病在三省存在具有代表性的三種類型自然疫源地,即:①沿海島嶼型疫源地:主要分佈於福建;東方體型別:Gilliam 型;主要宿主動物:黃毛鼠(R.losea);主要媒介恙蟎:地里纖恙蟎;流行季節:夏季。②內陸山林型疫源地:分佈於浙江;東方體型別:Gilliam型;主要宿主動物:社鼠;主要媒介恙蟎:高湖纖恙蟎;流行季節:夏季。③內陸平原丘陵型疫源地:分佈於江蘇;東方體型別:Kawasaki型;主要宿主動物:黑線姬鼠、褐家鼠、社鼠;主要媒介恙蟎:小盾纖恙蟎;流行季節:秋冬季。
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的地理景觀地區有著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同的生物群落帶有不同的病原體,引起的疾病與流行特徵也不一致。福建、浙江、江蘇三省恙蟲病疫源地的景觀、植被、病原體型別、宿主動物、媒介恙蟎、流行季節均有所不同,因此,採取的預防措施(例如殺滅宿主、媒介和個體防護的場所和季節)亦應有所區別,為有針對性預防提供了依據。這些研究結果對恙蟲病的流行病學及預防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

出血熱


半個世紀以來,革蟎、恙蟎與出血熱的關係一直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1942年日本北野政次等、1944~1945年間蘇聯Chumakov 等用革蟎製成懸液注入人體引起發病,認為革蟎是出血熱的可疑媒介。20世紀70年代,他和課題組通過調查證明格氏血厲蟎(Haemolaelaps glasgowi)和廄真厲蟎(Eulaelaps stabularis)為安徽出血熱疫區黑線姬鼠鼠窩的優勢蟎種,分別占革蟎總數的72.26%和20.06%;其季節消長主要屬秋冬型,與居民姬鼠型出血熱發病季節相關;能通過鼠和人的正常皮膚叮刺吸血。1980 年實驗證明這兩種蟎能通過叮刺在黑線姬鼠間傳播HV抗原。1984~1985年實驗研究證明這兩種蟎:①有HV的自然感染;②可通過叮刺傳播HV;③可經卵傳遞HV,格氏血厲蟎已傳3代,廄真厲蟎已傳2代;④在出血熱疫區從黑線姬鼠同窩鼠和革蟎分離的HV,經單克隆抗體檢測,兩者的抗原性一致,表明在鼠蟎之間已構成相互傳播的關係。研究結果證明格氏血厲蟎和廄真厲蟎是姬鼠型出血熱的傳播媒介,併兼有儲存宿主的作用,對在鼠間傳播出血熱和維持疫源地方面起重要作用。由於這兩種蟎為巢穴型寄生的兼性吸血蟎,與人接觸機會不多,且叮刺能力不強,故在鼠—人之間傳播的重要性可能不大。證明革蟎是出血熱的傳播媒介,獲1986年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54年Traub等在朝鮮根據流行病學資料,提出恙蟎是朝鮮出血熱的可疑媒介。20世紀70~80年代初,陝西省衛生防疫站在該省調查,根據流行病學證據和有HV的自然感染,提出小盾纖恙蟎為出血熱的可疑傳播媒介。確定恙蟎為媒介,除流行病學證據和自然感染外,尚須證明它能叮刺傳播和經卵傳遞HV 兩項內容。由於恙蟎一生僅幼蟲叮刺而且只飽食一次,故這兩項內容需用未曾吸食過的子代幼蟲來完成。但小盾纖恙蟎一年只能繁殖一代,飼養成長率低,難以提供大量子代幼蟲供試驗用,致使恙蟎能否傳播出血熱的問題長期未能得出結論。1988~1992 年,該所與陝西省衛生防疫站協作。為解決子代幼蟲的來源,他和課題組根據恙蟎幼蟲有趨向黑色物體的習性,將小黑板放在疫區草地上採集到大量未曾吸食過的子代幼蟲。他們從子代幼蟲中分離到HV11株,對恙蟎能否叮刺傳播和經卵傳遞HV這兩個問題作出了明確的結論。研究結果證明:小盾纖恙蟎具有作為出血熱傳播媒介的條件。在某些疫區,小盾纖恙蟎對在鼠間傳播出血熱和保持疫源地起重要作用,對在鼠—人之間傳播出血熱可能有一定的作用。證明小盾纖恙蟎是出血熱的傳播媒介,該項技術先後獲1992年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993年國家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主要論著


1.吳光華,楊哲生,王福彭,等。福建平潭恙蟎的季節消長和採集方法的研究。軍事醫學雜誌,1959,2(4):311~316
2.吳光華,徐毛華,陳士宏。安徽省某農場鉤端螺旋體病初步調查報告。全國鉤端螺旋體病學術會議資料彙編,1964,289
3.消毒殺蟲滅鼠手冊編寫組(為編寫組成員三人之一).消毒殺蟲滅鼠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
4.吳光華,孟慶泗,張炳根,等。毒鼠磷對黑線姬鼠的毒效觀察。流行病雜誌,1980,1(4):266~268
5.吳光華,鮑明榮,徐毛華等。高湖纖恙蟎叮人和傳病能力的研究。中華流行病學雜誌,1986,7(3):189~190
6.吳光華,孟慶泗,李法卿,等.13種藥物對黑線姬鼠的毒效觀察。中國鼠類防制雜誌,1987,3(4):226~229
7.吳光華,李法卿,趙學忠等。革蟎與流行性出血熱關係的調查研究。中華流行病學雜誌,1987,8(6):333~335
8.消毒殺蟲滅鼠分卷編輯委員會(為編委).中國醫學百科全書消毒殺蟲滅鼠分卷。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9.吳光華,孟慶泗,李法卿,等。大面積毒殺野鼠控制流行性出血熱的效果觀察。中國公共衛生,1988,7(2、3):90~91
10.吳光華,李明。高湖纖恙蟎與恙蟲病關係的調查研究。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1991,9(4):298~300
11.吳光華,張雲,趙學忠,等。小盾纖恙蟎在流行性出血熱傳播中的作用。中華醫學雜誌,1992,72(8):481~483
12.Wu Guanghua. Studies on gamasid mites as transmitting vector of epidemic haemorrhagic fever.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Bei Jing,China,October 26~38,1992,84
13.吳光華。我國秋冬型恙蟲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中華流行病學雜誌,1994,15(1):54~57
14.Wu Guanghua, Zhang Yun, Guo Hengbin, et al. studies on role of Leptotrombidium (L.) scutellare in transmission of human diseases. Acarology Ⅺ Proceedings. Columbus, Ohio, USA. 1994, 457~459
15.Wu Guanghua, Xu Maohua, Liu Yu, et al. Studies on biting and 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 of Rickettsia tsutsugamushi in Leptotrombidium (L.) gaohuense. Acarology Ⅸ Preceedings. Columbus, Ohio, USA. 1994, 447~449
16.吳光華,郭恆彬,於明明,等。江蘇地區秋冬型恙蟲病傳播媒介小盾纖恙蟎的研究。中華醫學雜誌,1994,74(2):94~96
17.吳光華。流行性出血熱傳播途徑研究進展。中華流行病學雜誌,1995,16(3):171~174
18.吳光華(為編著人員、主審).蜱蟎與人類疾病。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5
19.Wu Guanghua, Zhang Yun, Guo Hengbin, et al. The role of Leptotrombidium scutellar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human diseases. Chin Med J, 1996, 109(9):670~673
20.吳光華,潘風庚,鄧址,等。軍隊滅鼠技術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軍用標準).總後勤部批准併發布實施,1996
21.吳光華,張雲,郭恆彬等。小盾纖恙蟎在傳播人類疾病中的作用。中華預防醫學雜誌,1996,30(3):133~135
22.昊光華,魏晉舉,李法卿,等。恙蟎、革蟎作為人類疾病傳播媒介的研究。中華流行病學雜誌,1996,17(2-A):155~157
23.衛生部疾病控制司《流行性出血熱防治手冊》編寫組(為編寫組成員).流行性出血熱防治手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