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木乃伊

有軟組織化石的恐龍屍骨

恐龍木乃伊(dinosaurs mummy),指的是保存有軟組織化石的恐龍屍骨。自然的木乃伊化是在極端的自然環境下長久保存的屍體。一些屍體在極低溫、或酸性、或極乾旱、或鹽度極高的環境埋葬下,可以自然長久保存。恐龍木乃伊化是極其少見的。

證據


1908年發現的“糙齒龍木乃伊”(Trachodon mummy)與1999年發現的“達科塔”標本最為有名,但後者還沒有正式的發表研究。
1998年,義大利的一處石灰岩地層出土了一個虛骨龍類恐龍化石,名為棒爪龍,這個幼年體化石保存了極為良好的軟組織痕迹,包含部份氣管、小腸、結腸、肝臟及肌肉。
1994年,業餘古生物學家奈特·墨菲(Nate Murphy)發現了一個完整、無受損的短冠龍頭顱骨,他稱之為“Elvis” 。之後,墨菲的挖掘團隊挖出更多木乃伊化的鴨嘴龍類。
2000年,他發現了一副關節完全連接的未成年短冠龍化石,並且部份被木乃伊化,稱為“Leonardo ”。這是最壯觀的恐龍化石發現之一,並且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他之後更發掘出一副幾乎完整的骨骼,被稱為“Roberta”,及一個保存皮膚輪廓的部份幼龍骨骼,被稱為“Peanut”。
2008年5月,休士頓自然科學博物館的Steven Cowan在發現“Leonardo”的同一地點,發現了另一短冠龍化石,名為“Marco”。
2005年五月份的《自然》雜誌中,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瑪莉·海格比·史威茲(Mary Higby Schweitzer)與其同事,宣布在一個暴龍腿部骨頭的骨髓中發現了軟組織。這個化石發現於蒙大拿州海爾河組,年代為6.800萬年前。經過數周的去礦化處理后,史威茲與其團隊等人鑒定出分叉的血管,以及纖維狀的骨頭組織。此外,骨頭組織中還具有類似血球細胞的微小組織。這個骨頭的結構類似鴕鳥的血球細胞與血管。關於這些組織的真實身分,相關的研究仍在進行中,研究人員目前還沒有確定地做出定論。
2008年7月份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雜誌中,華盛頓大學的凱伊·托馬斯(Thomas Kaye)等人對上述的暴龍軟組織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這些骨頭中的軟組織僅是細菌形成的生物薄膜,這些細菌生存在原本血管與細胞的空間。托馬斯等人認為這些結構被誤認為是血球細胞,是因為帶有鐵的微球粒存在。他們在許多不同時期的其他化石,發現類似的微球粒,例如菊石。在菊石的案例中,他們發現含有鐵的空間,與血液沒有直接的關連。
2009年的《科學》雜誌中,瑪莉·海格比·史威茲領導的研究人員又在著名的加拿大短冠龍“Leonardo”化石的大腿骨中探測到血管和其他的結締組織。他們應用掃描電子顯微鏡來檢查該組織的外觀和結構,還使用質譜儀和抗體結合實驗來辨識其組織蛋白,這些標本還被送往多個實驗室中進行獨立的分析。最終的結果表明,該標本含有膠原蛋白,其氨基酸序列與鳥類的膠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非常相似,這對在恐龍與鳥類之間存在著的進化上的相互關係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持,並使得此前做出的暴龍氨基酸序列也是可靠的。

數量


目前已發現為數不多的幾具,以下列表以發現的時間排列:
1908年,化石收集者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Hazelius Sternberg)與他的三個兒子,在懷俄明州康弗斯縣發現了一個保存良好的埃德蒙頓龍(Edmontosaurus. annectens)標本(編號AMNH 5060),該標本保存了化石化的皮膚痕迹,被稱為“糙齒龍木乃伊”(Trachodon mummy)。斯騰伯格將這個標本以2000美金賣給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並交由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研究。這個標本被幾乎完整的保存了下來,上附有一些肌肉,皮膚痕迹覆蓋者口鼻部、大部份頸部與胸部、部份四肢,尾巴與部分後肢因為侵蝕作用而消失。但是在處理化石的過程中,部分頸部與手掌隨者周圍石塊而移除了。奧斯本推測該只埃德蒙頓龍死於乾涸的河床,被洪水沖刷到含豐富黏土的沉積層,因此皮膚得以保存下來。這個標本的表皮薄,鱗片由小型、不互相覆蓋的鱗片構成,類似希拉毒蜥。鱗片可分為兩種型態:小型鱗片的直徑為1到3公釐,表面凸,沒有特定的排列方式;大型鱗片的直徑不大於5公釐(前肢部份的大型鱗片直徑可達1厘米),表面平坦,形狀呈多角形,大型鱗片由小型鱗片包圍者。
1917年,查爾斯·斯騰伯格又發現一具埃德蒙頓龍的“糙齒龍木乃伊”。
1981年春天,業餘古生物學家Giovanni Todesco在距離那不勒斯約50通里的Pietraroja附近,發現了棒爪龍(Scipionyx)化石。這些化石保存在Pietraroia石灰岩層,化石保存得非常原好。Todesco認為這些骨骸是屬於鳥類的,不過他並不知道這些化石的重要性,並將化石存放在自家倉庫。直至1992年,里斯提亞諾·達魯·沙索(Cristiano dal Sasso)與Marco Signore與他會面后,才確定這是義大利的第一類恐龍。最初一些雜誌給它取了一個匿名“Ciro”,是一個常見的那不勒斯名稱。1998年,棒爪龍登上了《自然》雜誌封面。經過漫長、不順利的檢驗后,棒爪龍被發現保存了化石化的內臟,部份氣管、小腸、肝臟及肌肉都被保存在石灰岩中,肝臟甚至保存了形狀及顏色,所以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脊椎動物發現之一。在發現這個標本前,古動物學家只能估計恐龍的內臟位置,而這標本則提供了明確的位置。棒爪龍的小腸總長度比估計的為短,顯示它們處理食物的過程很有效率。棒爪龍被認為是生存在鄰近淺礁湖的地帶,因為這些地帶的水體多是缺氧的,才可以完整地保存這個化石,如同德國的始祖鳥標本。
1994年,似鵜鶘龍(Pelecanimimus)化石於早白堊紀的西班牙La Hoyas lagerstätten地層中被發現。化石保存了軟組織的壓痕,頭部後方的小型冠飾可能由皮膚或角質構成;以及一個喉囊,該器官類似現代鵜鶘的較大型頰囊,而這也是似鵜鶘龍的名稱來源。有些軟組織痕迹透露出它們擁有類似皮膚皺紋的表面,起初被解釋成缺乏羽毛、鱗片等衍生物,但後來的研究顯示它們擁有被保存下來的絲狀結構,而非僅是皮膚,也有可能是肌肉組織的痕迹。
1996年,桑塔納盜龍(Santanaraptor)於巴西的白堊紀早期地層被發現,由A. W. A. Kellner於1999年描述、命名。這個標本是個幼年個體,身長約1.25米,主要是身體後半部的骨頭,上有礦化的軟組織。軟組織上發現在化石的各個部分,表皮層很薄小於0.04毫米,由深槽形成不規則的四邊形分隔,沒有發現鱗片或羽毛保存,橫紋肌纖維為磷酸鈣保存,在橫切面為直徑30-50微米的多邊形。骨骼仍然保留了血管通道(直徑20-25微米)的空的骨細胞(直徑〜5微米),還保留有礦化替代的骨骼毛細血管或血管的結構,它們是棒狀的,有粗糙的外層和光滑的內層。
1999年,北達科塔州的海爾河組出土了一個極為完整的的埃德蒙頓龍幼年標本化石,目前被昵名為“達科他”"Dakota"。這個鴨嘴龍類化石的保存狀態良好,使科學家們可以估算它們的肌肉,並發現它們比過去所認知的還要健壯,可能可逃離掠食動物(例如暴龍)的追趕。與其他的恐龍化石不同,這個木乃伊化的化石具有完整的皮膚(並非皮膚痕迹)、韌帶、肌腱,可能還有內部器官。這個研究是藉由全世界最大型電腦斷層掃描機所完成,該機器由波音公司所持有。這個機器常被用來檢查太空梭引擎與其他大型物體的裂縫。研究人員希望藉由這機器,來了解這個化石的內部化石化狀況。他們發現每節脊椎骨之間都有約1厘米的間隔,顯示這些骨頭之間可能有盤狀物或其他物質,可使脊椎更為靈活,並意味者它們實際上比博物館所展示的標本還要長,尾巴部份保存了皮膚痕迹,皮膚分佈者硬塊與結節、橢圓形的重疊鱗片、有溝紋的鱗片,以及長約9到10厘米的梯形硬塊。
2000年,一個名為“Willo”的奇異龍(Thescelosaurus)化石,被發現有四腔室心臟與一個主動脈的痕迹,目前正存放在北卡羅萊納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人員根據心臟結構,認為奇異龍有較高的代謝效率,並非變溫動物。他們的結論已遭到否定;其他研究人員公布了一個研究,宣稱這顆類似心臟的物質,其實是個結石。他們認為這個物體的結構令人誤解,例如所謂的主動脈結構雖然進入心臟結構,但缺乏所連接的動脈、主動脈與心臟的連接處最為狹窄;實際上,該物體與一根肋骨連接,中心有同心圓層,右腿也有一樣的同心圓層。而最初提出石化心臟的研究人員捍衛他們的理論,他們同意有某種形式的同心圓層存在,但其中一層則包圍了心臟與主動脈的肌肉部位。
2000年,由朱迪思河恐龍學會(Judith River Dinosaur Field Station)和菲利普斯縣博物館(Judith River Dinosaur Institute and Phillips County Museum)的奈特·墨菲的挖掘團隊於蒙大拿州北部一處砂岩中發現了一具大部分被木乃伊化的恐龍化石,它屬於鴨嘴龍類的短冠龍(Brachylophosaurus),奈特將其命名為“Leonardo”,還為其申報了保存最好的恐龍化石之吉尼斯世界紀錄,目前存放在蒙大拿菲利浦國家博物館。奈特是美國蒙大拿州菲利浦郡博物館任古生物學主任,並創辦了朱迪思河恐龍學會龍。早在在1994年,奈特就發掘了一個完好的短冠龍顱骨,被稱為Elvis。Leonardo是一件“有肉”的化石,至少90%的骨頭都保存下來,並保存了80%的皮膚。從骨骼推斷,Leonardo未成年,約3-4歲,體長6.7米,體重約1.5-2噸。它渾身布滿了子彈頭大小的多邊形、五角型的鱗片,並且背部有一道的褶邊,可能起到裝飾作用。Leonardo還保存有胃部殘留物,包含了40多種植物殘渣,還保存有嗉囊結構。
2004年,研究的小坐骨龍(Mirischia)是美頜龍科恐龍的一屬,是種小型恐龍,身長只有2米長,生存於下白堊紀阿爾布階的巴西。雖然只發現小坐骨龍的骨盆及不完整的後肢,但足以確定它是一屬新的恐龍。小坐骨龍的特徵是不對稱的坐骨。坐骨的左邊有個橢圓形的小孔,而右邊的同一位置上卻有一個凹痕。另外,小坐骨龍還保存了軟組織,在恥骨與坐骨之間有一些像氣囊的東西。過去一些學者曾假設,獸腳亞目恐龍的顱後身體都有氣囊,而小坐骨龍的發現可能就是一個證明。
2005年,在中國遼寧省發現的一個帶有肌肉組織跡象的鸚鵡嘴龍化石,2005年和2008年南非誇祖魯那他(KwaZulu-Natal)大學的恐龍學家蒂綱·索拉(Theagarten Lingham-Soliar)對其進行了研究。對此化石的最新研究表明,其傷口處有明顯的牙齒印,皮膚裡層的結構也完全顯露了出來,從痕迹上看這頭恐龍擁有很厚的長有鱗片的皮膚,這頭恐龍的皮膚的厚度至少在2厘米以上,由40多層膠原質蛋白組成。
2008年年初,在遼寧西部被發現了一件鸚鵡嘴龍木乃伊化石,名為“恐龍木乃伊—濃縮的歷史”的展覽在北京自然博物館一層臨時展廳展出了這個標本,它骨骼完整,石化的皮毛和肌肉也保存下來。化石有一頭豬大,約半米長,恐龍化石的胸部和尾部上,已經石化的皮毛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