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書院
朔方書院
朔方書院是寧夏地區的一所書院,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由戶部郎中蔡國熙創辦了。參政王道行作《朔方書院記》記其事。蔡國熙作《體仁堂記》介紹了創辦書院的經過。
朔方書院位於寧夏銀川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广部郎中蔡國熙建於城中。有體仁堂3楹、號房12楹、儀門、大門、后廳3楹、左右廂各3楹、膳堂1楹。祀孔子,配祀鄉先生宋張載(橫渠)。有“春台”1座,為射圃,命諸生習射其中,以示不忘禦侮之意。體仁堂東壁揭以《白鹿洞教規》與《君子小人義利之說》;兩壁為張栻《西銘》、王守仁《立志》。明參政王道行撰《朔方書院記》,詳記書院創建過程、規模,贊為“大有造於兩鄙之士”,並望成“朔方之白鹿也”。
寧夏地區設書院始於明代。從現存的文獻資料考察,明慶靖王朱栴編修的《寧夏志》一書首次記載了寧夏辦學的情況。該志中有“寧夏等衛,洪武建立,為寧夏中屯衛儒學。辛巳年(公元1401年)革。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復立,為寧夏等衛儒學,設教授一員,教訓官兵子弟”。在《乾隆寧夏府志》中對明清時期的寧夏地區的書院作了詳細記載。
清朝的教育因襲明制。據志書記載,明嘉靖年間,在寧夏鎮城設養正書院,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改名揆文書院,后停辦。嘉靖四十五年重建為朔方書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寧夏太守趙本植在光化門內西街建起了銀川書院。同治二年(1863年)毀於兵,同治十年,知府李藻移建於文廟偏西,仍名銀川書院。戊戌變法后,清政府下令廢科舉,興學校,對封建傳統教育進行改革。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銀川書院改作試院。第二年,知府趙維熙以科舉考試已廢除為由,將試院修葺一新,改為寧夏府中學堂。光緒三十四年,又在寧夏府中學堂內附設簡易師範科,是為寧夏近代師範教育之濫觴。為彌補書院之不足,地方上同時設有社學和義學。舊志載,寧夏縣治在今銀川市舊址,社學有五:葉盛堡、楊和堡、金貴堡、魏信堡、府城黃公祠各一。雍正年間,寧夏滿城(今銀川市新城)設維新書院,為寧夏駐防八旗子弟肄業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