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化縣職教中心
開化縣職教中心
開化縣職教中心成立於2000年8月,由原開化縣第一職業中學、開化縣技工學校、開化縣高級職業中學等五所公辦職業學校合併而成。
開化縣職教中心辦學以來已培養了各類專業全日制畢業生2萬餘人,各類中短期培訓班學員3萬餘人。畢業生大多活躍在縣內外經濟建設領域,許多都已經成為企業負責人和技術骨幹。從這裡還走出了浙江省勞動模範邵孜輝、消防英雄方衛平、舉重國際比賽冠軍豐小輝……
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經過資源整合,學校於2008年順利搬遷至新校園。學校擁有完善的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教學大樓、實訓大樓、學生多功能餐廳和男、女生公寓、塑膠田徑場等設施等一應俱全。學校現有佔地面積6.8萬平方米,生均面積近33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生均面積25平方米。2012年學校在校生2000餘人,專任教師112人。專任教師中有專業課教師67人,比例為58.9%;雙師型教師56人,占專業課教師數的83.6%。此外學校有兼職教師16人。
開化職業教育中心依託縣域經濟發展,以特色專業發展為龍頭,全面提升學校辦學的整體水平,強化服務縣域經濟的能力,打造“三省邊際”縣域職業教育品牌。在縣委縣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依託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產業”,在發展中充分挖掘潛力,練好內功,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富有開化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之路。其中茶文化藝術專業、有色金屬冶鍊(硅材料)專業是省級示範專業,茶葉種植與加工實訓基地是省級實訓基地,有色金屬冶鍊(硅材料)實訓基地是市級實訓基地,“數控專業”是市級示範專業。學校建有機械加工、鉗工、模具拆裝、餐飲、客房服務、茶藝操作室、茶葉製作、電子技術、電力拖動等實驗室和計算機房、形體房、音樂室等,能滿足教學、實訓操作的需求。學校還擁有一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學校實行“以培養學生就業為主體,以高職升學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為兩翼,突出職業性”的“一體兩翼”辦學模式。學校主動對接地方產業,著力推進學校規模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基本形成硅材料、茶文化藝術、龍頂茶生產加工與銷售、根雕藝術與製作、旅遊服務與管理等服務地方經濟的鮮明專業設置,同時茶專業群、硅專業群整合工作得到大力推進。
學校大力推進茶與硅兩大實訓基地建設,以實訓基地為核心提升教學能力、生產研發能力與技術服務能力。在茶葉種植與加工實訓基地建設的基礎上著力提升有色金屬冶鍊(硅材料)實訓基地水平。立足於縣域硅產業發展,使有色金屬冶鍊(硅材料)實訓基地成為縣域硅企業的技術服務支撐點,對縣域經濟提供人才支持,凸顯實訓基地的經濟覆蓋效應。
多年來學校大力服務於縣域經濟,充分發揮職業學校辦學功能,得到了省市縣領導及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辦學經驗先後被《人民政協報》、《浙江教育信息報》、《衢州日報》及浙江電視台宣傳報道。學校先後被命名為“國務院扶貧辦勞動力轉移與就業衢州示範基地(點)”、國家科技部“國家星火計劃農民科技培訓星火學校”。是衢州市萬名農民素質工程培訓首批十大基地之一,開化縣萬名農民素質工程培訓中心,陽光工程培訓基地, 2007年被評為浙江省優秀農村預備勞動力培訓基地、衢州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11年獲開化縣人民政府集體嘉獎。
學校堅持“二手抓,二手硬”。一是取得縣委縣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抓好學校的硬體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二是抓內涵建設,提升學校軟實力。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上,狠抓師德師風和教師業務素養的建設,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為師之道;在管理上,初步推行企業“7S”管理模式,注重精細化、科學化的管理,營造安全、和諧、優美的校園環境;在德育上踐行“全員德育導師制”和“德育學分制”,致力於創建浙江省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在教學上注重教學有效性和有效課堂的創建;在招生上,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有明顯的提升;在就業方面,就業對口率與本地就業率逐年上升;在社會培訓上,積極配合相關職能部門,深入企業了解培訓需求,很好地擔當了職校服務縣域經濟的角色。學校辦學成績紮實,在縣學校發展性綜合評價中成績優秀,在2011年縣教育局組織的發展性評估中獲高中組一等獎,被評為“發展最快的學校”。
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原新疆阿克蘇行署副專員劉洪俊在開化縣教育局局長齊忠偉的陪同下來到開化縣職教中心視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