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瀑河的結果 展開
- 河北省保定市同名河流
- 河北省承德市同名河流
瀑河
河北省保定市同名河流
瀑河(Bàohé),一名雹河,亦名鮑河。即《水經注》所稱南易水。發源於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東麓。流經易縣、徐水縣、安新縣、容城縣等地入藻咋淀。瀑河為歷代的戰場,遠在戰國時期,燕國沿該河築長城為防線。趙將李牧攻克燕之武遂。東漢耿況於瀑河源之西山破吳耐蠡10餘營。迪城為西漢樊輿侯國和樊輿縣治所,迪城西之防陵為樊輿五代侯的陵墓,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瀑河屬於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幹流有瀑河水庫。
瀑河
發源於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東麓石虎嶺(也稱楊樹嶺),自發源地東下,流經西山北、塘湖、至屯庄村北入徐水縣境內,流向東南,於小老赤魯村南接納曲水河,轉向東,至石橋村西遇屯庄河匯入,經遂城、南鄉豐境內,到前所營村東穿京廣鐵路、107國道公路,遂分為南北二支。北支過北下關,再經大寺各庄境,在崔庄鄉北邵村東入萍河。此支已不通水;南支經徐水縣城轉向東流,於葛庄村村西接納黑水溝,復向東南,穿南白塔鄉,大因鄉到迪城村北進安新縣境內,后注入白洋淀,該河為常年河,全長73公里,總流域面積545平方公里,其中徐水縣境內長43.2公里,流經11個鄉鎮(舊建置),流域面積295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寬度80米,石橋村以上坡降1/1500,以下坡降1/3250,鐵路橋處安全行洪流量204.3立方米/秒。黃土河床,比較穩。
瀑河,一名雹河,亦名鮑河。即《水經注》所稱南易水。發源於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東麓西考村西和西步樂村西。《水經注》稱燕王仙台東石虎岡。向東北流,經林泉、北河北、界安,至榆林庄,與另一支源於北婁山之水(《水經注》稱泌水)會合,經孔山西北,在塘湖鎮東流,至西城陽(《水經注》稱西故安城,即閻鄉)有潦水自西北來入(即石虎岡瀑河源水,原在北河北),折而東南,經尉都,在曲城村出易縣境。入徐水縣境屯裡,於大牟山南下,經瀑河水庫、廣門、赤魯(夏朝遺址),至戊己台西,曲水河匯入(《畿輔通志》稱曹河正源,因下游淤塞,由曲水村經大王店、赤魯就近入瀑河),瀑河向東南行,經大龐村、遂城北,在張豐村東過京廣鐵路橋。鐵路東從滾水壩(《畿輔通志》稱姜女廟)分為南北兩支,其北支稱北瀑河。南支為主流,稱南瀑河,經於庄、賀壽營,至葛村黑水溝自西匯入。又東南流經南白塔、大因、迪城(疑為古樊輿縣城),在安新縣寨里村南入藻雜淀。北支至北下關,雞爪河南支(源於定興古閻台淀,此支原為正流)經孤庄營來入。然後向東經遷民庄、徐城、西崔庄、興隆庄,東入容城縣,於北河庄匯入萍河,至安新縣三台鎮南入藻雜淀。
潦水河,古稱西考水,發源於易縣西靠山,從西考村起,流經南考、潦水村,至西城陽村入瀑河,河長11公里。
曲河,發源於徐水縣東釜山,流經大王店鄉北部,於小赤魯村南江入瀑河,河道全長16.3公里,流域面積43平方公里,屬季節性河流。
屯庄河,發源於徐水縣屯庄村內,瀑河水庫潛流形成溢流泉水,流經屯主城村南至石橋村西匯入瀑河,常年月水,河道全長8.5公里,流域面積39平方公里。
黑水溝,季節性河流。西起徐水縣正村,流經史各庄、劉祥店、山東營、敬上村、伍級,到葛庄村西匯入瀑河南支。河道全長12.4公里,流域面積113.5平方公里。
攔河閘,1964-1966年,徐水縣在瀑河河道利民渠首,於庄渠首和大因相繼建攔河閘處。
灌渠。
於庄渠,位於徐水縣城東南1公里處,從瀑河引水自流灌溉。安肅鎮、大寺各庄、南白塔、南亭、沙口5地21村受益。1956年投入運行,包括東西兩條幹渠,全長8.8公里,支渠16條,全長16.8公里。設計灌溉面積3.6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5萬畝,實際灌溉面積1萬畝。
利民渠,位於徐水縣城西14公里處,從瀑河水庫下游500米處解村引水。1960年4月建成並投入使用,遂城、正村、瀑河、南張豐等21村受益。乾渠1條,長14.4公里,支渠4條,全長9.8公里,斗渠15條,全長9.2公里,設計流量1.85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萬畝實際灌溉面積0.7萬畝。
盤山渠(漕河),1966年動工,1971年竣工,於1988年分5期進行擴建。義聯庄、東釜山、大王店3鄉受益,從龍門水庫引水,經倒虹吸穿過河床流入東乾渠,經滿城大坎村下徐水縣境內,經景庄、侯庄至五香坡村分為二、三支渠,五香坡村以上為龍門東支渠,長3公里,寬10米。總長34公里,共有建築物146座。設計輸水能力4立方米/秒,灌溉面積2.8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5萬畝,實際灌溉面積0.65萬畝。
瀑河水庫,位於徐水縣樊村村北,德山村西。1958年動工,6月底主體工程竣工。是一座以攔洪為主,灌溉為輔的水庫。壩長5843米,庫區11平方公里。總庫容9750萬立方米。經多次維修加固,達到50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標準。
曲水水庫,位於徐水縣大王莊曲水村北,是曲水河上游的一座小型水庫,1957年6月竣工。壩長1240米,高7.7米,總庫容61..6萬立方米,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5平方公里,設計灌溉面積3000畝。20年設計,300年校核。
瀑河是徐水縣的行洪河道,縱貫徐水中部,因源短坡陡,汛期多災。1951年、1954、1957徐水縣進行了堤防整修。1959年,進行了疏浚。使行洪能力達到140立方米/秒。
《水經注》稱瀑河為(南)易水。酈道元引闞駰等多家之說,謂“是水(南易水)出代郡廣昌縣東南(易縣)郎山東北,燕王仙台(又稱燕王嶺)東。台有三峰,甚為崇峻,騰雲冠峰,高霞翼嶺,岫壑沖深,含煙罩霧。耆舊言:燕昭王求仙處。其東謂之石虎岡。范曄《後漢書》云:中山簡王焉之窆(埋葬)也。其厚葬,采涿郡山石,以樹墳塋。陵隧碑獸,並出此山,有所遺二石虎,後人因以名岡。山之東麓,即泉源所導也,《經》(《水經》)所謂閻鄉西山。其水東流,有毖水南會(疑為發源於北婁山或西步樂村西山之水),渾波同注,俗謂之為雹河。司馬彪《郡國志》曰:雹水出故安縣(今易縣)。世祖(東漢光武帝劉秀)令耿況擊故安西山吳耐蠡,符雹上十餘營,皆破之,即是水者。易水又東(北),經孔山(西)北,山下有鍾乳穴,穴出佳乳,采者篝火尋沙,入穴里許,渡一水,潛流通注,其深可涉。於中眾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趨向)。每於疑路,必有歷記,返者乃尋孔以自達矣。上有大孔,豁達洞開,故以孔山為名也。其水又東,經西故安城(疑為今城陽)南,即閻鄉城也。歷送荊陘北。耆舊云:燕丹餞荊軻於此,因而名焉。世代已遠,非所詳也。遺名舊傳,不容不詮,庶廣後人傳聞之聽。易水又東(南)流,屈經(燕)長城西。又東流,南經武遂縣(今徐水遂城鎮,今河改道至遂城北)南、北新城縣(漕河鎮)北。《史記》曰:(趙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趙將李牧伐燕,取武遂、方城是也。俗又謂是水為武遂津,津北對長城門,謂之汾門。《史記·趙世家》云:孝成王十九年(公元前247年),趙與燕易地,以龍兌(易縣境)、汾門與燕,燕以葛城、武陽與趙(未施行),即此也。亦曰汾水門,又謂之梁門矣(梁門即今徐水縣城)。易水東分為梁門陂。易水又東,梁門陂水注之。水上承易水於梁門,東入長城,東北入陂。陂水北接范陽陂,陂在范陽城(今定興縣固城鎮)西十里,方十五里,俗亦謂之為鹽台陂(《宋史·河渠志》稱閻台淀)。陂水南通梁門淀,方三里。淀水東南流,出長城注易(水),謂之范水,易水自下與范水通。又東經范陽縣故城南,即應劭所謂范水之陽也。易水又東經樊輿縣故城北。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封中山靖王子劉條為侯國,王莽更名握符矣(莽廢侯國,更縣名)。《地理風俗記》曰:北新城縣東二十里,有樊輿亭,故縣也。易水又東經容城故城(今容城縣北邊城子村)南,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趙將夜於深澤(今容城境),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以封匈奴降王唯徐盧於容城,皆為侯國,王莽更名深澤也。易水又東,埿水注之。水上承二陂於容城縣東南(北魏時,今安新縣北部屬容城,南部屬高陽),謂之大埿淀、小埿淀,其水南注易水,謂之埿洞口。水側有渾埿城(今安新縣城),水經其南,東合滱水(唐河與清水河、府河即瀋水匯合后,道元仍稱滱水)。故桑欽(《水經》著者)曰:易水出北新城西北,東入滱。自下滱易互受通稱矣。”
酈道元把瀑河、萍河、雞爪河於徐水縣城以下,記為同走一條河道至今安新縣城。其後,萍河、雞爪河與瀑河分道而行。萍河,亦稱平水、萍泉水,發源於定興縣南辛村,經北庄頭,在肖金營入徐水縣,在田村鋪西穿京廣鐵路。十五汲溝水自北沿鐵路西側,經尚汲鋪、六里屯、固城鎮(古范陽城)等村來匯。而後向東南流經東史端、北營等村,至下河西村北,雞爪河自西來匯。又東經徐庄北、和尚墳北,至容城縣北河庄與西來的北瀑河相會(1965年萍河自此改道)南行,經黑龍口在安新縣三台南入藻雜淀。
雞爪河,《水經注》稱范水。舊志載源於定興縣,共有4支,一是陳村以上常福樂村,二為李家莊以上龍華村,三為姚村,四是馬村。今在三四支中間只有出於辛木村的一支。三支在台上村西相會。因形似雞爪而得名。台上村東部即《水經注》之鹽台陂、《宋史·河渠志》之閻台淀。三支會合后東南流,至申庄入徐水境。又東南流,至袁家墳、白塔鋪間穿京廣鐵路橋,經何庄至下河西,與萍河合流。《畿輔通志》載,雞爪河入安肅(徐水)境,屈曲南流,至縣城北(滾水壩東)入(北)雹河。
瀑河為歷代的戰場,遠在戰國時期,燕國沿該河築長城為防線。趙將李牧攻克燕之武遂。北宋時期,遼國九次南侵,其中八次由黑盧堤(易縣段)、長城口、遂城侵入,多次在此遭受重創,付出重大代價。
徐水城曾是金、清兵南下咽喉要道。金興定二年(1218),中都路留守苗道潤為其副職賈瑀所殺,另一副職張柔誓為苗道潤復仇。張柔率軍在狼牙嶺被蒙古軍俘虜降蒙古,蒙古任其為河北都元帥,張柔率軍與金將賈瑀戰於瀑河源東南側孔山,俘賈瑀,挖其心祭苗道潤,葬道潤於保定北郊留守墳。
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三次解放徐水城。清風店戰役時,於徐水截擊南下國民黨軍援清風店第三軍。4次戰爭殲滅國民黨軍約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