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軍聲

平海軍聲

平海軍聲是平海古城方言,軍聲是明代軍人所說的話。

簡要介紹


明代衛所中的軍人用一種接近北方方言的“通語”進行交際,而這種話在當時已成為軍人之間的“軍話”。經過歷史的變遷,逐漸形成如今的獨特語言——平海軍聲。
平海古城建成於明代洪武十八年(1385),當時建製為“守御千戶所”。平海所城建立后,逐步產生了一種以北方漢語為基礎,融入了粵、閩、客三大方言成分,與周邊方言截然不同的獨特方言——— 軍聲(又稱“軍話”)。
“曉得平海話,走遍全天下”

歷史沿革


元末明初,平海地域荒涼,人煙稀少,史稱“南蠻絕地”。明王朝建立后,於洪武七年(1374)重定兵衛政策,設立衛、所、總旗、小旗制。當時,海上倭寇猖獗,內陸盜賊橫行。明王朝為了“靖海上烽煙,衛邊疆社稷”,派都指揮使花茂調兵遣將,建立平海所城。於是,平海所城於洪武十八年(1385)建成。按明朝軍制,所城應有1120名軍人。他們以家庭方式世襲居於所城。加上雲集的築城民工,平海一下子聚集了數千人,這些人來自五湖四海,需要有一種共同的語言進行交流。
明皇朱元璋非常重視“正言”,曾指示他的學士以中原雅言為基礎,撰寫出《洪武正韻》,作為“通言”在軍隊中強制推行,這就是軍聲產生的歷史背景。推行“通言”的過程中,客觀上又不可避免與當地傳統方言混雜,受到平海周邊的閩、粵、客三大方言影響。明朝軍制消亡后,大部分軍士及其家眷留下來,成為當地的世襲居民。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當地人口的增加,來自四面八方的商人陸續來到平海古城經商拓業,平海成為一個政治經濟重鎮,商人們設立了廣行會館、潮州會館、梅州會館等洽談商事的場所。在人們交往中,南腔北調相互融通,逐漸形成了以軍人所講的北方話語音為基礎,融入廣州話粵語)、客家話、潮汕話的綜合語體,逐漸演變成為平海軍聲。平海軍聲語言具多樣性,便有了“曉得平海話,走遍全天下”的說法。
平海鎮1萬餘人講軍聲
平海軍聲延續已達600多年,是祖先留給平海古城人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中國語言的“活化石”。軍聲講究抑揚頓挫,讀音較短,語音十分動聽,極具音樂性,給人以清新、親切、神秘的感覺。據專家學者考究,平海軍聲有聲母18個、韻母60個、聲調6個,能調合出不同聲韻的語言。現在平海鎮講軍聲的只有1萬餘人,其中七成為平海古城居民。城外,主要有洞上、麥園、大水坑3個軍聲村,還有奎坑、畲坑、畲背、佛元、佛嶺、大林、大小安等自然村以及港口的埔頂和東海等也講軍聲,他們都是從平海古城遷出去的,歷史上曾是平海所城軍戶的後裔。目前,平海軍聲被國務院列入中國瀕危方言加以保護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