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平

中國書畫家

周志平,號秋水,1939年出生於上海,1963年畢業於上海師院。13歲師從陶冷月習中國畫,后又從張眉蓀、李詠森、張充仁學水彩。1960年後師從王康樂、謝之光專攻山水。

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海墨畫社畫師),上海美術家協會虹口分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華文化海外聯合會理事。

自1980年起先後在北京、上海、西安、蘇州、深圳、香港等地舉辦畫展,作品被多家博物館、紀念館收藏;《中國文物世界》有“周志平的藝術”長篇精介,入選《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並被授予“當代書畫藝術家”稱號。《秋山瀑布圖》獲1998年《世界華人藝術大獎賽》優秀獎並榮獲“世界傑出藝術家”榮譽稱號。其作品《翠壁飛泉》入選(1978—1998)《中國美術集》。出版有《周志平畫集》等。

人物經歷


周志平,字宏侶,號秋水,別署秋水軒主人、靜廬。1939年出生於上海,1963年畢業於上海師院。13歲師從陶冷月習中國畫,后又從張眉蓀、李詠森、張充仁學水彩。1960年後師從王康樂、謝之光專攻山水。
中國美術家協會[1-2](上海分會海墨畫社畫師),上海美術家協會虹口分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華文化海外聯合會理事。
自1980年起先後在北京、上海、西安、蘇州、深圳、香港等地舉辦畫展,作品被多家博物館、紀念館收藏;《中國文物世界》有“周志平的藝術”長篇精介,入選《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並被授予“當代書畫藝術家”稱號。《秋山瀑布圖》獲1998年《世界華人藝術大獎賽》優秀獎並榮獲“世界傑出藝術家”榮譽稱號。其作品《翠壁飛泉》入選(1978—1998)《中國美術集》。出版有《周志平畫集》等。
周志平作品
周志平作品
周志平先生傳統根底深厚,其山水畫作品每每得妙趣於平淡之中,寓高雅於寧靜之內。尤善寫飛瀑流水,或以跳騰為勝,或以幽迷見長。多作層巒疊嶂,氣勢磅礴,筆底煙雲,雄健蒼潤,下筆凝重,點染有致。作品虛虛實實,盤旋有章,運氣成韻,呼應有法。
原外交部長姬鵬飛生前為他的畫題詞:“畫天畫地畫人間”,“行雲流水”;著名外交家宮達非先生在他的畫上題詩:“江山松石界天然,筆墨寫來意萬千,底事英雄竟腰折,盡在畫家一念間”。

人物評價


周志平的繪畫藝術
——蟲齋藝術鑒賞隨筆
撰文:上海博物館季崇建
畫家周志平,號秋水。自著其居室為“秋水軒”。
一九三九年生於上海,潛心繪畫已達四十年之久。
大約由於是理科出身的緣故,他處事頗為慎密,更喜引經據典,有關繪畫之史、論、文、典皆必深究並考及文史經學,孜孜不倦。
他家學淵深,得天獨厚,父親周濁是海內謎壇巨擘,精於詩畫,廣交名彥。家中的“獨清樓”乃詩人墨客經常談詩論畫的雅集之地,倪軼池、易君左馬公愚、陶冷月諸前輩皆是常客。
少年的他耳濡目染,對文學、詩詞、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以信筆塗鴉為樂事。陶冷月先生見其稟性好學,即收為弟子。從此以後,志平就和繪畫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深研傳統筆墨,不受門戶之囿,廣收並蓄各家之長,常雲“學傳統,應有沙裡淘金之毅力,不可急功好利”,故甘於寂寞,紮實地臨摹大量古人名作。如王詵的《漁村小雪圖卷》、夏圭的《長江萬里圖》、王蒙的《青卞隱居圖》、董源的《夏山圖卷》、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卷》,石溪的《溪山蘭若圖卷》等都是他悉心臨習的範本,而家藏和父執世誼家的珍藏名跡更是他日夕揣摹的對象。平時一有空閑,不是看畫展,就是泡在博物館,抑或去藝術書店、古籍書店、文物商店吸取其所需的養料。由此受到不少前輩的青睞,如周志醒、郭若愚、蔡上國諸先生都給予這位初窺藝術之門的學子以最熱心的支持和幫助,並視其為小友,他還以讀書為樂事,常常傾囊易書,並養成夜讀的習慣,曾稱其居為“夜讀樓”,子夜后亦燈光不滅,通宵達旦已是常事,攻讀繪畫論著、老莊哲學、佛家典籍,以及歷代文選詩詞,用以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
周志平作品
周志平作品
周志平先生在藝術創作上,除受到陶冷月師的啟蒙和熏陶外,亦曾先後得到馬公愚、錢瘦鉄、高絡園諸前輩的指點和教誨,使他畫藝不斷上進。六十年代初又擇師於王康樂門下,專攻山水。康樂先生是張大千、黃賓虹兩位畫壇巨匠的衣缽傳人。畫藝精湛,為人寬厚,而待弟子要求嚴謹,不僅教畫,也教做人的道理。在嚴師的言傳身教下,也深明畫理,傳統根底更加深厚,畫風頗具“春潤秋燥,積染無厭”之厚味,既蒼潤醇郁又細膩繁麗。志平先生還兼取西洋畫技法,師事張眉蓀、李詠霖、張充仁學水彩畫,常隨他們到各地寫生,可見其既深究傳統,又廣采博引,致為之勤。正由於他取眾家之長,得名師之援,加上自身的好學之勤,所以他的作品日趨成熟,具有較高的藝術境界。
中國的傳統繪畫、自隋唐以來,依據寫實傳神之要求,重視筆墨功能的發揮和意境的表達,形成東方藝術的獨特風格。謝赫六法品中有“意在筆先,慘淡經營”之語,更有“九朽一罷”、“十石五水”之說,秋水軒主人周志平於此每有會心。他每作一畫,慘淡經營,構圖必求布置得勢,通於畫理,既不一味取巧,亦不敢作奇觀;運筆則務求筆不虛到,頓挫有致,隨物有變。用筆求以五色,濃、淡、焦、澀、枯視需而施,所以他的畫能精緻而宏大,這固然同他具有紮實的傳統根底有關。志平先生以傳統為根基,吸收外來藝術的營養,循序漸進,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是我國繪畫的特點。古人中的元四家、清四高僧以及近代黃賓虹、潘天壽等的作品就是明證。他的信條是“對藝術不能說謊”。因此作品中所表現出的一種清新灑落的風格就是由傳統不斷變革而逐漸形成的。
周志平作品
周志平作品
周志平先生所從事的中國畫創作和研究,其側重點在山水畫方面。作品每每得妙趣於平淡之中,寓高雅於寧靜之內。由於傳統根底深厚,凡繪山水,多層巒迭嶂,氣勢磅礴,叢林煙雲、雄健蒼潤,下筆凝重而點染有致。又時見虛虛實實盤旋有節,疏疏密密呼應有法,尤善寫飛瀑流水,或以跳騰為勝,或以幽迷見長,深得傳統山水藝術之三味。
編者按:周志平,一九三九年生於上海,陶冷月先生入室弟子,曾師事張眉蓀、李詠霖、張充仁先生習水彩畫,后更從王康樂、陳蓮濤、陳秋草、謝之光諸師攻山水,兼善花卉、走獸。擅山水,作品清晰灑落,尤喜繪水,山澗、溪流,大江、飛瀑。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幽谷飛瀑圖》為中國蘇州博物館收藏。現為環球皮膚病性病愛滋病基金會理事兼書畫展覽部主任,中華文化藝術海外聯合體理事兼展覽部負責人,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海墨畫社畫師。
摘錄:《周志平的繪畫藝術》及相關二十幅作品登載於香港《中國文物世界》(Art of China)-NO.92 April,1993